固液萃取技术课件_第1页
固液萃取技术课件_第2页
固液萃取技术课件_第3页
固液萃取技术课件_第4页
固液萃取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分配定律

一、基本概念萃取、反萃取、物理萃取、化学萃取二、分配平衡、分配定律

12/31/20221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分配定律一、基本概念12/28/20一、基本概念

1.萃取(Extraction)

萃取是依据目标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不等的原理,利用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使混合物中目标物完全或部分分离纯化的操作。萃取是传质的过程。12/31/20222一、基本概念

1.萃取(Extraction)萃12/31/2022312/28/202232.反萃取(Backextraction)

当完成萃取操作后,向萃取相中加入另一种萃取剂(如不同pH的水相),将目标产物从萃取相转入到第二种萃取剂中的萃取操作称为反萃取,第二种萃取剂称为反萃取剂。反萃取操作是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下一步分离操作。12/31/202242.反萃取(Backextraction)当完成萃取操作对于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常常在萃取和反萃操作之间交替进行,并增加洗涤操作,洗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质,提高反萃液中目标产物的纯度。从雪花莲中提取加兰他敏,其中还有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生物碱12/31/20225对于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常常在萃取和反萃操作之间交替进行,并12/31/2022612/28/2022612/31/2022712/28/202273.物理萃取(Physicalextraction)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的萃取,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物理萃取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

12/31/202283.物理萃取(Physicalextraction)物理萃4.化学萃取(Chmicalextraction)化学萃取则利用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复合分子,向萃取相分配而实现溶质转移。化学萃取主要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生物碱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外消旋体的拆分,有时为化学萃取法。12/31/202294.化学萃取(Chmicalextraction)化学萃取二、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

1溶质的分配定律(Nernst):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以同一中分子形式存在),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12/31/202210二、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12/28/202210

K称为分配系数C1—平衡时萃取相中溶质的浓度mol/cm3C2—平衡时料液相溶质浓度mol/cm31212/31/202211

1212/28/202211由热力学理论可知,应用上式的条件是:1.必须是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的互溶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分配定律是萃取操作、色谱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2/31/20221212/28/202212分配定律热力学理论解释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平衡时,根据热力学理论,在恒温恒压下,溶质在两相中的化学位(μ)相等,即μ1=μ2

12/31/202213分配定律热力学理论解释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平衡时,根在多数情况下,体系复杂,溶质常常有解离、缔合、络合等反应,浓度比较大,此时体系不完全服从分配定律。在两相中各种形式的溶质的比为分配比(D-表观分配系数)。D随浓度、温度及其它溶质的不同而变。12/31/202214在多数情况下,体系复杂,溶质常常有解离、缔合、络合等反应,浓三、萃取率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12/31/202215三、萃取率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12/2萃余率: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萃余相中溶质总量与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之比表示。12/31/202216萃余率: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的另一种表示方式。12/四、分离因素也称选择性系数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件下分配系数之比,β≠1是实现萃取的必要条件。12/31/202217四、分离因素也称选择性系数12/28/202217五、萃取的分类根据萃取操作的两相相态不同分为:固液-萃取液液-萃取根据萃取剂的性质分为: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12/31/202218五、萃取的分类根据萃取操作的两相相态不同分为:12/28/212/31/20221912/28/202219第二节固液萃取液固萃取通称为浸取或浸出(Leaching),是用某种溶剂把目标物质从固体原料中抽提到溶液中的过程。12/31/202220第二节固液萃取液固萃取通称为浸取或浸出(Leaching一、浸取原理一般认为浸取经历三阶段:浸润阶段溶解阶段扩散阶段12/31/202221一、浸取原理一般认为浸取经历三阶段:12/28/20222112/31/20222212/28/202222浸取的三阶段(1)浸润阶段:药材与溶剂混合时,溶剂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细胞组织内部。(2)溶解阶段:溶剂进入细胞后,可溶性成分逐渐溶解,溶质转入到溶剂中。12/31/202223浸取的三阶段(1)浸润阶段:药材与溶剂混合时,溶剂首先附着于3)扩散阶段:进入细胞组织内的溶剂逐渐形成浓溶液,高于细胞外浓度,产生了浓度差,溶质不断地向外扩散,直到内外浓度相等达平衡为止浸取的速率取决于该阶段。如将药材粉碎至一定粒度,将加速扩散速率。浸取得推动力是浓度差12/31/2022243)扩散阶段:进入细胞组织内的溶剂逐渐形成浓溶液,高于细胞外二、浸出方法传统的五种形式:l.煎煮法2.浸渍法3.渗漉法4.回流法5.索氏法新型三种形式:1.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超声提取技术3.微波萃取技术12/31/202225二、浸出方法传统的五种形式:l.煎煮法2.浸渍法3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艺:包括单级回流、单级循环多级浸出工艺:逆流浸出工艺12/31/202226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艺:包括单级回流、单级循环12/28/2012/31/20222712/28/20222712/31/20222812/28/202228浸取设备间歇式设备连续式设备—移动床12/31/202229浸取设备间歇式设备12/28/20222912/31/20223012/28/20223012/31/20223112/28/20223112/31/20223212/28/202232(一)超声提取技术(UWE、SWE)

(参考有关中药提取分离的书)超声波(supersonicwave或ultrasonicwave):

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是中药提取新技术近年用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如: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超声提取的中药品种117种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超声提取的中药品种232种超声波提取(supersonicwaveextractionSWE):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溶剂(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溶剂的穿透力,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12/31/202233(一)超声提取技术(UWE、SWE)

(参考有关中药提取分离超声提取的原理1机械效应:SW在溶剂中的传播使介质质点沿着一定方向振动,强化介质的扩散、传质。SW产生的辐射压强→使物料细胞变形、蛋白变性。SW给予溶剂、悬浮体的加速度,使得两者产生摩擦力↑,使分子解聚,有效成分溶解。2

空化效应:溶剂中溶解的气泡→在SW振动→气泡定向扩散变大↑→产生共振腔→突然闭合,即空化效应。产生很高压力↑→细胞壁瞬间破裂,利于成分溶出。12/31/202234超声提取的原理1机械效应:SW在溶剂中的传播使介质质点沿着超声提取的原理3热效应:SW在溶剂中传播是能量传递过程,声能被介质吸收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和药材组织升温,加快成分溶解速度。12/31/202235超声提取的原理3热效应:12/28/202235超声提取(SWE)的特点1.不需加热,节省能源,热敏成分不破坏。2.提取效率提高,药材资源不浪费。3.省溶剂。4.物理变化,成分活性不受影响。5.时间短,省时,杂质少,成分含量高

12/31/202236超声提取(SWE)的特点12/28/202236超声提取(SWE)的应用实例12/31/202237超声提取(SWE)的应用实例12/28/202237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1.时间的影响一般10~100分钟,时间↑,提取效果↑。例外:益母草碱40mins含量最高。2.频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12/31/202238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1.时间的影响12/28/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杜仲叶的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参数比较

原因:T↑,水中小气泡(空化核增多),对产生空化作用有利。T↑↑,水泡中蒸汽压P↑↑,使气泡闭合时缓冲了空化作用。对水而言,最佳温度是60℃。12/31/202239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超声提取对有效成分性质的影响

对中药中的成分(小分子)的提取无影响,但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多肽、酶的提取可破坏其结构,尽而影响生物活性。12/31/202240超声提取对有效成分性质的影响12/28/202240(二)微波技术(MW)

微波:微波(microwave.mw)是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的特性:①似光特性:直线传播②穿透特性:微波辐射在不同的物体表面有三种不同的特性反射性:金属.入射角=反射角,不发热穿透性: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吸收性:水(发热)③热特性:MW→物体内部吸收微波转化→热能,对物料加热,使内外温度相等。12/31/202241(二)微波技术(MW)微波:微波(microwave.m

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微生物内H2O在MV作用下产生极性震荡→细胞膜结构破裂、细胞分子间氢键松弛→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细胞死亡,实现了低温灭菌微波由微波发生器产生,国际公约规定下列频率用于工业、民用和科学研究:915MHz、2450MHz、5800MHz、22125MHz、我国:2450MHz12/31/202242④非热特性(生物效应):微生物内H2O在MV作用下产生微波技术提取原理微波提取(Microwave-AsistedExtraction.MAE)原理:基于微波的热特性:

①介电加热:永久偶极分子在2450MHz电磁场产生高频共振,分子超高速旋转→动能↑→导致T↑;

②离子传导:离子在MV作用下→高速运动,摩擦→热量。

较大介电常数的溶剂:水、乙醇、乙腈→被加热;

极性小的芳香、脂肪族化合物、CO2、CCl4等对MW吸收性能差,不被加热。

12/31/202243微波技术提取原理微波提取(Microwave-Asiste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提取中药的的实例:

12/31/202244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微波提取中药的的实例:

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法提取辣椒素的比较12/31/202245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法提取辣椒素的比较12/28/20224

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法提取红景天苷的比较12/31/202246微波提取法与常规法提取红景天苷的比较12/28/20精品课件!12/31/202247精品课件!12/28/202247精品课件!12/31/202248精品课件!12/28/202248微波提取中药成分的评价与存在问题

1.适合对热稳定成分:生物碱、黄酮、苷类等,不适合蛋白质、肽类等不稳定的化合物。2.要求物料有吸水性,即溶剂的介电常数较大,如水等

12/31/202249微波提取中药成分的评价与存在问题12/28/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分配定律

一、基本概念萃取、反萃取、物理萃取、化学萃取二、分配平衡、分配定律

12/31/202250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分配定律一、基本概念12/28/20一、基本概念

1.萃取(Extraction)

萃取是依据目标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不等的原理,利用液体或超临界流体为溶剂,使混合物中目标物完全或部分分离纯化的操作。萃取是传质的过程。12/31/202251一、基本概念

1.萃取(Extraction)萃12/31/20225212/28/202232.反萃取(Backextraction)

当完成萃取操作后,向萃取相中加入另一种萃取剂(如不同pH的水相),将目标产物从萃取相转入到第二种萃取剂中的萃取操作称为反萃取,第二种萃取剂称为反萃取剂。反萃取操作是为了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下一步分离操作。12/31/2022532.反萃取(Backextraction)当完成萃取操作对于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常常在萃取和反萃操作之间交替进行,并增加洗涤操作,洗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与目标产物同时萃取到有机相的杂质,提高反萃液中目标产物的纯度。从雪花莲中提取加兰他敏,其中还有石蒜碱、伪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生物碱12/31/202254对于一个完整的萃取过程,常常在萃取和反萃操作之间交替进行,并12/31/20225512/28/2022612/31/20225612/28/202273.物理萃取(Physicalextraction)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的萃取,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物理萃取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及天然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

12/31/2022573.物理萃取(Physicalextraction)物理萃4.化学萃取(Chmicalextraction)化学萃取则利用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复合分子,向萃取相分配而实现溶质转移。化学萃取主要用于氨基酸、抗生素和有机酸、生物碱等生物产物的分离.外消旋体的拆分,有时为化学萃取法。12/31/2022584.化学萃取(Chmicalextraction)化学萃取二、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

1溶质的分配定律(Nernst):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如果其在两相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以同一中分子形式存在),则其在两相中的平衡浓度之比为常数。12/31/202259二、分配定律与分配平衡12/28/202210

K称为分配系数C1—平衡时萃取相中溶质的浓度mol/cm3C2—平衡时料液相溶质浓度mol/cm31212/31/202260

1212/28/202211由热力学理论可知,应用上式的条件是:1.必须是稀溶液2.溶质对溶剂的互溶没有影响;3.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解离。分配定律是萃取操作、色谱学的理论基础和依据。12/31/20226112/28/202212分配定律热力学理论解释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平衡时,根据热力学理论,在恒温恒压下,溶质在两相中的化学位(μ)相等,即μ1=μ2

12/31/202262分配定律热力学理论解释当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达到平衡时,根在多数情况下,体系复杂,溶质常常有解离、缔合、络合等反应,浓度比较大,此时体系不完全服从分配定律。在两相中各种形式的溶质的比为分配比(D-表观分配系数)。D随浓度、温度及其它溶质的不同而变。12/31/202263在多数情况下,体系复杂,溶质常常有解离、缔合、络合等反应,浓三、萃取率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12/31/202264三、萃取率萃取率:表示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12/2萃余率: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萃余相中溶质总量与原始料液中溶质总量之比表示。12/31/202265萃余率:一种溶剂对某种溶质的萃取能力的另一种表示方式。12/四、分离因素也称选择性系数在同一萃取体系内,两种溶质在同样条件下分配系数之比,β≠1是实现萃取的必要条件。12/31/202266四、分离因素也称选择性系数12/28/202217五、萃取的分类根据萃取操作的两相相态不同分为:固液-萃取液液-萃取根据萃取剂的性质分为: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12/31/202267五、萃取的分类根据萃取操作的两相相态不同分为:12/28/212/31/20226812/28/202219第二节固液萃取液固萃取通称为浸取或浸出(Leaching),是用某种溶剂把目标物质从固体原料中抽提到溶液中的过程。12/31/202269第二节固液萃取液固萃取通称为浸取或浸出(Leaching一、浸取原理一般认为浸取经历三阶段:浸润阶段溶解阶段扩散阶段12/31/202270一、浸取原理一般认为浸取经历三阶段:12/28/20222112/31/20227112/28/202222浸取的三阶段(1)浸润阶段:药材与溶剂混合时,溶剂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细胞组织内部。(2)溶解阶段:溶剂进入细胞后,可溶性成分逐渐溶解,溶质转入到溶剂中。12/31/202272浸取的三阶段(1)浸润阶段:药材与溶剂混合时,溶剂首先附着于3)扩散阶段:进入细胞组织内的溶剂逐渐形成浓溶液,高于细胞外浓度,产生了浓度差,溶质不断地向外扩散,直到内外浓度相等达平衡为止浸取的速率取决于该阶段。如将药材粉碎至一定粒度,将加速扩散速率。浸取得推动力是浓度差12/31/2022733)扩散阶段:进入细胞组织内的溶剂逐渐形成浓溶液,高于细胞外二、浸出方法传统的五种形式:l.煎煮法2.浸渍法3.渗漉法4.回流法5.索氏法新型三种形式:1.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超声提取技术3.微波萃取技术12/31/202274二、浸出方法传统的五种形式:l.煎煮法2.浸渍法3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艺:包括单级回流、单级循环多级浸出工艺:逆流浸出工艺12/31/202275浸取工艺单级浸取工艺:包括单级回流、单级循环12/28/2012/31/20227612/28/20222712/31/20227712/28/202228浸取设备间歇式设备连续式设备—移动床12/31/202278浸取设备间歇式设备12/28/20222912/31/20227912/28/20223012/31/20228012/28/20223112/31/20228112/28/202232(一)超声提取技术(UWE、SWE)

(参考有关中药提取分离的书)超声波(supersonicwave或ultrasonicwave):

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是中药提取新技术近年用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如:199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超声提取的中药品种117种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超声提取的中药品种232种超声波提取(supersonicwaveextractionSWE):利用超声波具有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及热效应,通过增大溶剂(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溶剂的穿透力,提取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方法。12/31/202282(一)超声提取技术(UWE、SWE)

(参考有关中药提取分离超声提取的原理1机械效应:SW在溶剂中的传播使介质质点沿着一定方向振动,强化介质的扩散、传质。SW产生的辐射压强→使物料细胞变形、蛋白变性。SW给予溶剂、悬浮体的加速度,使得两者产生摩擦力↑,使分子解聚,有效成分溶解。2

空化效应:溶剂中溶解的气泡→在SW振动→气泡定向扩散变大↑→产生共振腔→突然闭合,即空化效应。产生很高压力↑→细胞壁瞬间破裂,利于成分溶出。12/31/202283超声提取的原理1机械效应:SW在溶剂中的传播使介质质点沿着超声提取的原理3热效应:SW在溶剂中传播是能量传递过程,声能被介质吸收转化成热能,导致介质和药材组织升温,加快成分溶解速度。12/31/202284超声提取的原理3热效应:12/28/202235超声提取(SWE)的特点1.不需加热,节省能源,热敏成分不破坏。2.提取效率提高,药材资源不浪费。3.省溶剂。4.物理变化,成分活性不受影响。5.时间短,省时,杂质少,成分含量高

12/31/202285超声提取(SWE)的特点12/28/202236超声提取(SWE)的应用实例12/31/202286超声提取(SWE)的应用实例12/28/202237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1.时间的影响一般10~100分钟,时间↑,提取效果↑。例外:益母草碱40mins含量最高。2.频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12/31/202287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1.时间的影响12/28/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杜仲叶的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参数比较

原因:T↑,水中小气泡(空化核增多),对产生空化作用有利。T↑↑,水泡中蒸汽压P↑↑,使气泡闭合时缓冲了空化作用。对水而言,最佳温度是60℃。12/31/202288影响超声提取(SWE)的因素3.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超声提取对有效成分性质的影响

对中药中的成分(小分子)的提取无影响,但对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多肽、酶的提取可破坏其结构,尽而影响生物活性。12/31/202289超声提取对有效成分性质的影响12/28/202240(二)微波技术(MW)

微波:微波(microwave.mw)是波长1~0.001m,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的特性:①似光特性:直线传播②穿透特性:微波辐射在不同的物体表面有三种不同的特性反射性:金属.入射角=反射角,不发热穿透性:某些非金属(透明体)不发热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