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课件_第1页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课件_第2页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课件_第3页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课件_第4页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1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第二节小儿贫血第三节营养性贫血12.12.20222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

一.造血特点(featuresofhematopoiesis)(一)胚胎期造血(hematopoiesisinfetalperiod)1中胚叶造血期(mesoblastichematopoiesis)2肝脏造血期(hepatichematopoiesis)

肝脏造血脾脏造血

胸腺造血淋巴结造血

3骨髓造血期(medullaryhematopoiesis)

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12.12.20223

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3-6-10周6-8周~4-5月~6月-出生4月~生后2-5周卵黄囊中胚叶组织原始造血成分(成红细胞)肝脏主要为有核RBC,少量粒细胞巨核细胞脾8周RBC为主稍后粒系活跃12w淋巴单核-5个月红、粒减退,出生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胸腺6-7周淋巴干细胞---前T-cell,成熟T-cell,迁移淋巴结11周淋巴细胞,短暂红系造血骨髓各系细胞

胚胎期造血12.12.20224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12.12.2022510.12.20225(二)生后造血(hematopoiesisafterbirth)1骨髓造血(medullaryhematopoiesis)

生后主要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5~7岁出现黄骨髓,至年长儿和成人红髓仅限于扁平骨、不规则骨和长骨近端.

黄骨髓仍具有造血潜能。

2淋巴器官造血胸腺脾脏淋巴结继续产生淋巴细胞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12.12.20226(二)生后造血(hematopoiesisafterbi12.12.2022710.12.202274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atopoiesis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是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为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12.12.202284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

二.血象特点(featuresofbloodfilm)(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RBC生成造血物质

EPO调节

12.12.20229

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anemia)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低下;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同时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稀释)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左右。

▲网织红细胞生后3天内0.04~0.06,4~7天迅速下降至0.003~0.01,4~6周升至0.02~0.08,5个月后与成人相同12.12.202210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anemia)出生后(二)白细胞数与分类▲白细胞数:出生时15~20×109/L,

6~12小时21~28×109/L7天12×109/L左右,婴儿期10×109//L左右,

8岁后接近成人▲白细胞分类

N65%L30%0天4~6天4~6岁12.12.202211(二)白细胞数与分类N65%0天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变化12.12.202212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变化10.12.202212出生后白细胞数的变化12.12.202213出生后白细胞数的变化10.12.202213(三)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150~250×109/L(四)血红蛋白的种类正常情况下发现6种血红蛋白由6种珠蛋白链组成α、β、γ、δ、ε、ζαα族(ζ,α)β族(εγδβ)胚胎期血红蛋白Gower1(ζ2ε2),Gower2(α2ε2),Portland(ζ2γ2)

于胚胎期3个月消失,被胎儿期血红蛋白替代,

胎儿期血红蛋白HbF(α2γ2),抗碱抗酸性成人血红蛋白HbAα2β2,HbA2α2δ2

12.12.202214(三)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150~250×109/L1HbAHbA2HbF

胎儿6月5~10%90%

出生时30%<1%70%1岁>90%<5%2岁95%<2%

成人95%2%~3%<2%(五)血容量小儿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约占体重10%,儿童8%~10%,成人6%~8%。12.12.202215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一、贫血的概念thedefinitionofanemia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6~12y<120g/L6m~6y<110g/L(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4~6m<100g/L1~4m<90g/L

新生儿<145(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

海拔每升高1000米约升高4%12.12.202216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10.12.202216二、贫血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anemia)1.贫血程度分类新生儿轻度贫血:~90g/L144~120g/L

中度贫血:~60g/L~90g/L

重度贫血:~30g/L~60g/L

极重度贫血:<30g/L<60g/L12.12.202217二、贫血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an2.病因学分类(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缺乏造血物质铁、VitB12、叶酸、VitC、铜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Fanconi

后天:原发、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获得性

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铅中毒等

12.12.2022182.病因学分类10.12.202218(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核苷酸代谢途径酶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病等

12.12.202219(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10.12.2022192)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贫血●免疫性因素:同种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贫

●非免疫性:感染,物理及化学因素,(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12.12.2022202)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贫血10.12.203.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orphologicalclassificatiomn

MCV(fl)MCH(pg)MCHC(%)

正常80-9428-3232-38大细胞性macrocytic〉94〉3232-38

正细胞性normocytic80-9428-3232-38

单纯小细胞性microcytic80〈2832-38小细胞低色素性〈80〈28〈32hypochromicmicrocytic12.12.2022213.形态学分类10.12.20222112.12.20222210.12.202222三、贫血的临床表现与贫血发生的急缓,轻重程度及病因不同而有所区别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乏力,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2造血器官反应小儿贫血,尤其是婴儿期骨髓外造血表现

3其他系统表现(1)循环和呼吸系统:对机体缺氧的代偿表现,包括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严重时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的下降,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3)神经系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等。12.12.202223三、贫血的临床表现10.12.202223四、贫血的诊断要点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

1病史发病年龄,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喂养史,过去史,家族史。

2体格检查发育营养,皮肤黏膜,指甲毛发,肝脾淋巴结五、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形态,网织红计数●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其他血红蛋白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等12.12.202224四、贫血的诊断要点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12.12.20222510.12.20222512.12.20222610.12.20222612.12.20222710.12.20222712.12.20222810.12.202228六、治疗原则关于输血:指征注意事项12.12.202229六、治疗原则10.12.202229第三节营养性贫血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NIDA)概念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小儿贫血最常见者。

12.12.202230第三节营养性贫血一、营养性[铁代谢]1人体总铁含量及其分布含量成人男性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

分布64%血红蛋白

3.2%肌红蛋白

32%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1%存在于含铁酶及运转铁形式

2铁的来源食物中摄取0.5~1.5mg/天衰老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80%贮存,20%再利用。

3铁的吸收和转运

12.12.202231[铁代谢]10.12.202231Fe2+血红素贮铁组织十二指肠ferritinFe2+Fe3+

空肠上部含铁血黄素

+apoferritinFe+transferrin(去铁蛋白)(转铁蛋白)

Fe3+ferritin(铁蛋白)blood

Fe+原扑啉血红素

+

珠蛋白幼红细胞血红蛋白需铁组织

transferrin12.12.202232transferrin10.12.202232●铁吸收的影响因素:肠黏膜对铁吸收的调节转铁蛋白受体(TfR)

铁蛋白(ferrtin)

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动物性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10~25%,人乳50%,牛乳10%

植物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仅为1%,受肠腔环境的影响VitC,稀盐酸,果糖等↑;磷酸草酸;咖啡,牛奶,茶等↓●铁代谢的几个概念:血清铁(serumironSI)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ironbindingcapacity,TIBC)

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saturation,TS)

12.12.202233●铁吸收的影响因素:10.12.2022334铁的贮存与利用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贮存

Fe3++transferrin5铁的需要和排泄量排泄相对恒定,约15ug/kg天。由脱落肠黏膜胆汁,尿,汗排出需要量成熟儿4月~3岁每日1mg(食物供铁

5~15mg)

早产儿2mg

各年龄每天总摄入量不宜超过15mg12.12.2022344铁的贮存与利用10.12.2022346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1)胎儿期铁代谢特点胎儿可主动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以孕期后3个月最多,4mg/d足够其生后4~5月所需未成熟儿易发生缺铁孕母严重缺铁可致胎儿缺铁

12.12.2022356胎儿和儿童期铁代谢特点10.12.202235(2)婴儿铁代谢特点足月儿2月前节余铁较多,铁富余,

2~4月动用贮存铁及吸收外源铁,不缺铁,

4月后贮存铁易耗竭,此时即易发生IDA,故6月~3岁小儿缺铁发生率高未成熟儿更容易早期发生缺铁性贫血(3)儿童期和青春期铁代谢特点儿童期缺铁主要原因为:膳食搭配不合理,疾病致肠道丢失,性成熟后铁的需要增加等12.12.202236(2)婴儿铁代谢特点10.12.202236[病因和发病机制]Etiologyandpathogenesis(一)缺铁的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早产,双胎,产时失血,孕母严重缺铁2铁摄入不足主要原因3生长发育快4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5铁丢失过多鲜牛奶过敏,肠道疾病导致肠道失血(1ml血含铁0.5mg)12.12.202237[病因和发病机制]Etiologyandpathoge(二)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1血液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新生红细胞胞浆较少;而对细胞增殖分裂影响小,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铁缺乏的三个阶段:铁减少期(irondepletion,ID)储存铁↓,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尚未减少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irondeficienterythropoiesisIDE)储存铁进一步耗竭,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不足,血红蛋白尚未减少缺铁性贫血期(ID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等

12.12.202238(二)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10.12.2022382其他系统影响肌红蛋白合成影响含铁酶的活性细胞代谢细胞功能紊乱组织呼吸尤其某些神经递质减少神经递质合成等导致多系统症状神经精神行为消化吸收免疫肌肉运动等皮肤黏膜损害12.12.2022392其他系统10.12.202239[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n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6个月~2岁最多见。起病缓慢。(一)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以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明显)、乏力(fatigue)

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眼前发黑。(二)髓外造血表现extramedullaryhematopoiesis

肝脾肿大(hepatosplenomegaly)(hepatomegalysplenomegaly)多为轻度,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长,程度越重

12.12.202240[临床表现]clinicalmanifestatio(三)非造血系统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低,异嗜僻;

常有吐泻;

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萎缩性胃炎

2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年长儿常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3心血管系统症状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重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而合并感染。反甲等12.12.202241(三)非造血系统表现10.12.202241[实验室检查](一)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表现:

Hb↓>RBC↓;血涂片RBC大小不等,小细胞为主,中心浅染区扩大红细胞指数的特点。

WBC,PLT正常(二)骨髓象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为主,各期红细胞皆小,胞浆少,染色偏蓝。粒系巨核系正常。12.12.202242[实验室检查]10.12.20224212.12.20224310.12.20224312.12.20224410.12.20224412.12.20224510.12.20224512.12.20224610.12.20224612.12.20224710.12.202247(三)铁代谢的检查

1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降低反映贮存铁指标,ID期即已降低。<12ug/L/提示缺铁。受感染、肿瘤、肝脏疾病等影响

2红细胞游离原扑啉(FEP)升高

SF降低,FEP升高但不贫血为IDE期表现.FEP>500ug/L提示细胞内缺铁

12.12.202248(三)铁代谢的检查10.12.2022483血清铁(SI)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升高,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降低

IDA期

SI<感染炎症等影响

TIBC<较稳定

TS<15%时有诊断意义。

4骨髓可染铁减少细胞外铁,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反映贮存铁敏感可靠的指标。铁粒幼细胞减少<15%有意义。细胞外铁

,12.12.2022493血清铁(SI)降低,总铁结合力TIBC升高,和转铁蛋白饱5其他红细胞碱性铁蛋白血清游离转铁蛋白受体sTfR

12.12.2022505其他10.12.202250[诊断]

根据病史特别是喂养史、临床表现和血象特点初步诊断进一步做有关铁代谢的检查确诊铁剂治疗有效证实诊断

除外其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疾病地中海贫血,VitB6缺乏等鉴别。12.12.202251[诊断]10.12.202251[治疗]原则祛除病因,给予铁剂。(一)一般治疗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保护心功能,

饮食合理搭配(二)祛因治疗(三)铁剂治疗

1.口服铁剂(oralironpreparation)

二价铁盐易吸收,常用制剂:

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

(含元素铁为12%、20%、33%)

12.12.202252[治疗]原则祛除病因,给予铁剂。10.12.20

用法:以元素铁计算,1.5~2mg//kg/次,2~3次/天两餐间服用,与VitC同服增加吸收疗程:持续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以补足贮存铁(storageiron)2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葡糖氧化铁等,副作用大,尽量不用。可肌注或静脉注射

3铁剂治疗有效指标:#口服铁剂12~24h后烦躁等症状减轻,食欲好转;#Ret2~3天始升高,5~7天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Hb2周后升高,临床症状好转

12.12.202253用法:以元素铁计算,1.5~2mg//kg/(四)输血治疗(bloodtransfusion)

指征重症贫血尤其并发心功能不全;合并明显感染急需外科手术者注意输血的量30~60g/L时4~6ml/kg浓缩红细胞,可同时用利尿剂。极重患儿浓缩红细胞换血。注意输血的速度,同时注意其他液体的输注速度和量。

12.12.202254(四)输血治疗(bloodtransfusion)10.[预防]prophylaxis1喂养指导

2铁强化婴幼儿食品

3铁剂预防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自2

个月开始铁剂预防。

12.12.202255[预防]prophylaxis10.12.2022

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nutritionalmegaloblasticanemia)概念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VitB12或(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常伴神经精神症状,红细胞体积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VitB12或(和)叶酸治疗有效。

folicacidandVitB1212.12.202256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病因](一)VitB12缺乏的原因

1储备和摄入不足富含VitB12的食物为动物性食物孕母、乳母缺乏VitB12;偏食(植物性食物)

2吸收和运输障碍

VitB12+内因子回肠末端

肝脏转钴蛋白

3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严重感染12.12.202257[病因]10.12.202257(二)叶酸缺乏的原因

1摄入不足羊乳含量低,高温破坏

2药物作用广谱抗生素,抗叶酸代谢药,抗癫痫药

3吸收不良慢性腹泻

4需要量增加早产,慢性溶血等

5叶酸代谢障碍先天性酶缺陷12.12.202258(二)叶酸缺乏的原因10.12.202258

[发病机制]

叶酸还原酶叶酸四氢叶酸维生素B12DNA合成细胞分裂增殖叶酸或VitB12缺乏○幼红细胞分裂、增殖时间延长,

Hb合成不受影响,→巨幼红红细胞红细胞生成减少数量减少贫血红细胞血循环内破坏溶血

12.12.202259[发病机制]DNA合成细胞分裂增殖叶酸或Vit○粒细胞巨核细胞同样可导致成熟障碍,胞体变大,核分叶过多,生成减少○VitB12保持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减少可导致神经精神症状○VitB12减少还可有利于结核杆菌生长,易患结核○叶酸缺乏可引起情感改变,偶见深感觉障碍,机制不清

12.12.20226010.12.202260[临床表现]6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一)一般表现虚胖,皮肤蜡黄,疲乏无力,毛发稀疏,重者皮肤出血征象。(二)肝脾肿大hepatosplenomegaly(三)精神神经症状VitB12缺乏时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嗜睡,少哭不笑;智力发育落后甚至退步;重症可有震颤,甚至抽搐、病理征阳性。叶酸缺乏时不发生神经症状,可导致神经精神异常情感症状(四)消化系统症状厌食,恶心,吐泻,舌炎等。12.12.202261[临床表现]6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10.12.20[实验室检查]1血象大细胞性贫血(macrocyticanemia):

RBC↓>Hb↓;RBC指数的特点血涂片RBC大小不等,以大厚、中心浅染区不明显的大RBC多见,可见巨幼变的有核

RBC,嗜多色性RBC。

Ret常减少。

WBC和PLT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现象。12.12.202262[实验室检查]10.12.20226212.12.20226310.12.20226312.12.20226410.12.202264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各期RBC巨幼变(染色质粗而松),核发育落后于胞浆;粒系巨核系类似表现。3血清VitB12和叶酸测定VitB12〈100ng/L,叶酸<3ug/L4其他LDH(乳酸脱氢酶)升高,胆红素升高12.12.202265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为主,各期RBC巨幼变(12.12.20226610.12.20226612.12.20226710.12.202267[诊断]

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精神神经症状明显+喂养史诊断VitB12缺乏所致,

VitB12和叶酸测定协助进一步确诊。12.12.202268[诊断]10.12.202268[治疗](一)一般治疗(二)祛因治疗(三)VitB12和叶酸治疗

1VitB12有精神神经症状的,VitB12为主,叶酸可加重症状。*VitB12500~1000ug一次im;100ugim2~3次/W,至临床症状好转血象正常。*有神经系统受累1mgimqd12W以上。*VitB12吸收障碍1mgim每月一次,长期用。有效时反应:6~7小时骨髓巨幼RBC恢复为正常幼红细胞;一般精神症状2~4天好转;Ret2~4天开始增加,6~7达高峰,2周降至正常;精神神经症状恢复慢。

12.12.202269[治疗]10.12.2022692叶酸*5mgtid至临床症状好转,血象正常,与维生素C

同服可促进吸收有效时反应:1~2天骨髓巨幼RBC恢复为正常幼红细胞,食欲好转;Ret2~4天开始增加,4~7达高峰,2~6周RBC和Hb恢复正常*抗叶酸代谢致病者甲酰四氢叶酸钙*先天性叶酸吸收障碍者加量

12.12.2022702叶酸10.12.202270重点1.骨髓外造血,生理性贫血,二个交叉。

2.贫血的分类:病因分类。

3.铁的代谢、血清铁等、缺铁的病理生理三个阶段、缺铁性贫血临床表现、治疗、输注红细胞的适应症、预防、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中维生素B12缺乏精神神经症状。

12.12.202271重点1.骨髓外造血,生理性贫血,二个交叉思考题怀疑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12.12.202272思考题怀疑贫血需要做哪些检查10.12.202272THANKYOU12.12.202273THANKYOU10.12.202273谢谢观赏!2020/11/574谢谢观赏!2020/11/574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备课nn小儿血液系统75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第二节小儿贫血第三节营养性贫血12.12.202276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

一.造血特点(featuresofhematopoiesis)(一)胚胎期造血(hematopoiesisinfetalperiod)1中胚叶造血期(mesoblastichematopoiesis)2肝脏造血期(hepatichematopoiesis)

肝脏造血脾脏造血

胸腺造血淋巴结造血

3骨髓造血期(medullaryhematopoiesis)

第一节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12.12.202277

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骨髓造血期3-6-10周6-8周~4-5月~6月-出生4月~生后2-5周卵黄囊中胚叶组织原始造血成分(成红细胞)肝脏主要为有核RBC,少量粒细胞巨核细胞脾8周RBC为主稍后粒系活跃12w淋巴单核-5个月红、粒减退,出生成为终生造血淋巴器官。胸腺6-7周淋巴干细胞---前T-cell,成熟T-cell,迁移淋巴结11周淋巴细胞,短暂红系造血骨髓各系细胞

胚胎期造血12.12.202278中胚叶造血期肝脾造血期12.12.20227910.12.20225(二)生后造血(hematopoiesisafterbirth)1骨髓造血(medullaryhematopoiesis)

生后主要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婴儿期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

5~7岁出现黄骨髓,至年长儿和成人红髓仅限于扁平骨、不规则骨和长骨近端.

黄骨髓仍具有造血潜能。

2淋巴器官造血胸腺脾脏淋巴结继续产生淋巴细胞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12.12.202280(二)生后造血(hematopoiesisafterbi12.12.20228110.12.202274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atopoiesis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出生后,尤其是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或(和)幼稚中性粒细胞。为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12.12.2022824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hem

二.血象特点(featuresofbloodfilm)(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RBC生成造血物质

EPO调节

12.12.202283

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anemia)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低下;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同时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稀释)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逐渐降低,至2~3个月时,红细胞降至3.0×1012/L,血红蛋白降至100g/L左右。

▲网织红细胞生后3天内0.04~0.06,4~7天迅速下降至0.003~0.01,4~6周升至0.02~0.08,5个月后与成人相同12.12.202284生理性贫血(physiologicalanemia)出生后(二)白细胞数与分类▲白细胞数:出生时15~20×109/L,

6~12小时21~28×109/L7天12×109/L左右,婴儿期10×109//L左右,

8岁后接近成人▲白细胞分类

N65%L30%0天4~6天4~6岁12.12.202285(二)白细胞数与分类N65%0天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变化12.12.202286出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变化10.12.202212出生后白细胞数的变化12.12.202287出生后白细胞数的变化10.12.202213(三)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150~250×109/L(四)血红蛋白的种类正常情况下发现6种血红蛋白由6种珠蛋白链组成α、β、γ、δ、ε、ζαα族(ζ,α)β族(εγδβ)胚胎期血红蛋白Gower1(ζ2ε2),Gower2(α2ε2),Portland(ζ2γ2)

于胚胎期3个月消失,被胎儿期血红蛋白替代,

胎儿期血红蛋白HbF(α2γ2),抗碱抗酸性成人血红蛋白HbAα2β2,HbA2α2δ2

12.12.202288(三)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150~250×109/L1HbAHbA2HbF

胎儿6月5~10%90%

出生时30%<1%70%1岁>90%<5%2岁95%<2%

成人95%2%~3%<2%(五)血容量小儿相对较成人多,新生儿约占体重10%,儿童8%~10%,成人6%~8%。12.12.202289

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一、贫血的概念thedefinitionofanemia

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6~12y<120g/L6m~6y<110g/L(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4~6m<100g/L1~4m<90g/L

新生儿<145(我国小儿血液学会议暂定)

海拔每升高1000米约升高4%12.12.202290第二节小儿贫血概述

10.12.202216二、贫血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anemia)1.贫血程度分类新生儿轻度贫血:~90g/L144~120g/L

中度贫血:~60g/L~90g/L

重度贫血:~30g/L~60g/L

极重度贫血:<30g/L<60g/L12.12.202291二、贫血的分类(classificationofan2.病因学分类(1)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缺乏造血物质铁、VitB12、叶酸、VitC、铜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Fanconi

后天:原发、继发●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获得性

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铅中毒等

12.12.2022922.病因学分类10.12.202218(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

1)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红细胞增多,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

▼核苷酸代谢途径酶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与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病等

12.12.202293(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10.12.2022192)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贫血●免疫性因素:同种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药物所致的免疫性溶贫

●非免疫性:感染,物理及化学因素,(3)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12.12.2022942)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贫血10.12.203.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orphologicalclassificatiomn

MCV(fl)MCH(pg)MCHC(%)

正常80-9428-3232-38大细胞性macrocytic〉94〉3232-38

正细胞性normocytic80-9428-3232-38

单纯小细胞性microcytic80〈2832-38小细胞低色素性〈80〈28〈32hypochromicmicrocytic12.12.2022953.形态学分类10.12.20222112.12.20229610.12.202222三、贫血的临床表现与贫血发生的急缓,轻重程度及病因不同而有所区别

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乏力,营养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2造血器官反应小儿贫血,尤其是婴儿期骨髓外造血表现

3其他系统表现(1)循环和呼吸系统:对机体缺氧的代偿表现,包括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严重时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的下降,偶有舌炎,舌乳头萎缩(3)神经系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年长儿可诉头晕耳鸣等。12.12.202297三、贫血的临床表现10.12.202223四、贫血的诊断要点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定病因。

1病史发病年龄,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喂养史,过去史,家族史。

2体格检查发育营养,皮肤黏膜,指甲毛发,肝脾淋巴结五、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形态,网织红计数●骨髓检查,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其他血红蛋白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等12.12.202298四、贫血的诊断要点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12.12.20229910.12.20222512.12.202210010.12.20222612.12.202210110.12.20222712.12.202210210.12.202228六、治疗原则关于输血:指征注意事项12.12.2022103六、治疗原则10.12.202229第三节营养性贫血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NutritionalIronDeficiencyAnemiaNIDA)概念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小儿贫血最常见者。

12.12.2022104第三节营养性贫血一、营养性[铁代谢]1人体总铁含量及其分布含量成人男性50mg/kg,女性35mg/kg,新生儿75mg/kg

分布64%血红蛋白

3.2%肌红蛋白

32%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

<1%存在于含铁酶及运转铁形式

2铁的来源食物中摄取0.5~1.5mg/天衰老的红细胞释放的铁几乎全部被再利用,

80%贮存,20%再利用。

3铁的吸收和转运

12.12.2022105[铁代谢]10.12.202231Fe2+血红素贮铁组织十二指肠ferritinFe2+Fe3+

空肠上部含铁血黄素

+apoferritinFe+transferrin(去铁蛋白)(转铁蛋白)

Fe3+ferritin(铁蛋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