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类书的杂文体浅析_第1页
中国古代类书的杂文体浅析_第2页
中国古代类书的杂文体浅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类书的杂文体浅析摘要:中国古代的典籍保存的经过中虽然遗失很多,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下来,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地下的环境中保存到今天的地下文献。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独立保存下来的材料应该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较多的一部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类书和丛书等非单一门类的文献保存下来的。本文通过对于类书特点的分析,进而讨论类书文体的特点以及其构成原因。对于类书杂文体的特点分析,较为系统的讨论了类书在保存中国古代文献,十分是保存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方面的作用及其功绩。本文关键词语:古代文学典籍;类书;文体;杂文体中国古代文学典籍是中国古代文献的主要构成部分,而且也是保存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古代文学典籍一般的保存状况是单本存世,除了单本的文学典籍之外,类书和丛书对于保存中国文学典籍的功绩也是不可小觑的。怎样正确的对待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丛书和类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丛书由于其特点是将许多书汇编成一套,又称为丛刊、丛刻、汇刻等。虽然有专门型和综合型两大类,但是一般情况下的丛书都是保存了原书的体例和整体内容,将原单行本的书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体例汇编,成套保存下来。南宋末年编辑的〔儒学警悟〕和〔百川学海〕等是较早的丛书。丛书内的各书都能够独立存在。类书则是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整理的工具书。类书与丛书的不同之处,在于丛书中的原书各自独立,类书则是从各书中摘抄后分类编次。类书的特点决定了其不同于丛书。分门别类的整理各种原始资料,从新组织体例,把握众多原书的内容,进而编纂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门类,保存了大量的资料。原书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或失传,或残破,进而使得类书中的各种材料显得更为名贵。能够在类书中钩沉各种散佚的资料,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保存上来讲,是非常主要的部分。宋人和清人在编纂类书和从类书中整理散佚的原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奉献。类书的内在体例一方面取决于编纂者,另一方面也收到原书的极大影响。对于原书的选择是遭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原书的时代特点和文体体例是影响类书编撰的重要因素。这就必定影响到类书的时代特色和文体风格。一、中国古代类书的定义与分类好像前面所提到的情况,类书能够定义为辑录某一门类或多个门类的资料,按照内容或字韵分类编排,以提供检寻或征引为目的的工具书。根据门类进行区分的类书有兼收各类的和专收一类的,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等,专收一类的如〔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韵区分的类书有齐句尾字的〔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字的〔骈字类编〕等。历代编辑的类书有六百多种,大多已散佚,存世者约有二百种左右。我们国家古代类书时间早者首推三国魏时的〔皇览〕。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许多类书,如北齐的〔修文殿御览〕、齐梁间的〔古今同姓名录〕、梁朝的〔华林遍略〕等。唐代官修类书有欧阳洵等撰〔艺文类聚〕、许敬宗等撰〔文馆词林〕,徐坚等撰〔初学记〕。私撰有虞世南的〔北堂书抄〕和白居易的〔白氏六帖事类集〕。宋代产生了很多大型类书。较有名的有李昉等人编修的〔太平御览〕、王钦若和杨亿等辑〔册府元龟〕、章如愚的〔山堂考索〕、王应麟的〔玉海〕等。明清官私类书数量诸多,如解缙等编辑的〔永乐大典〕、陈梦雷和蒋廷锡等编著的〔古今图书集成〕等。中国古代文献的分类一般经、史、子、集四部。类书怎样与四部分类关系对接,这是很多学者争辩的关键。唐李延寿、魏征〔隋书经籍志〕将类书归子部杂家类;宋郑樵〔通志〕将书籍分为十二类,类书为一类;明胡应麟把类书排除在“四部〞之外,和fo经、道经、伪古书等别为一类;后晋〔旧唐书经籍志〕把类书另标“类事〞一类;明林世勤以〔五经通义〕、〔九经补韵〕为经部类书,以〔通典〕、〔会要〕等为史部类书,以〔白孔六贴〕、〔初学记〕、〔艺文类聚〕等为子部类书,以〔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等为集部类书。类书按内容和编排方式,能够区分为义、音、形三类。义类书根据材料的意义门类进行分编,如天文、地理、人事类。每类中又分小类,如天文门分有日、月、星、时、节、日等;时又分春、夏、秋、冬等。古代类书多属此类。其以取材范围分,有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音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取二至四字短语,按末字韵编入某韵,重要供编辑字词典找出处用,如元代〔韵府群玉〕、清代〔佩文韵府〕。形类书是字形编类,其作用与音形类书略同。将两字构成的词语按上一字归入同一字类中,举出包括这个词语的诗文篇目,如清代〔骈字类编〕。根据类别区分,综合性类书较为有名的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山常考索〕、〔玉海〕、〔永乐大典〕、〔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皇览〕、〔修文殿御览〕、〔锦绣万花谷〕、〔古今事文类聚〕、〔记纂渊海〕、〔事林广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中记〕、〔山堂肆考〕、〔唐类函〕、〔潜确居类书〕。专门性类书重要有〔册府元龟〕、〔三才图会〕、〔图书编〕、〔格致镜原〕、〔佩文韵府〕、〔子史精华要髓〕、〔事类赋〕、〔事物纪原〕、〔岁时广记〕、〔小学绀珠〕、〔群书类编故事〕、〔群书通要〕、〔月令广记〕、〔万姓统谱〕、〔喻林〕、〔经济类编〕、〔骈字类编〕、〔分类字锦〕、〔称呼录〕、〔古事比〕、〔读书纪数略〕、〔事物纪原补〕、〔事物原会〕、〔月令粹编〕、〔事类赋统编〕、〔壹是纪始〕等。二、中国古代类书文体分析中国古代类书在相当一段时期是中国学者必需依靠的主要治学工具书。中国的古典文献能够概括为浩如烟海,,类书把相关的知识整理在一起,既标明了出处,还提供了关联信息,颇有如今网络信息的数据库的特点。同样,这些整理在一起的文献资料既有时代的差别,也有观念的差别,以至存在对立的观点,但是同一门类的特点使其并列出如今一起。就类书的文体进行分析,能够用驳杂的特点进行概括。类书与经史子集各种著作的关系都极为亲密,工具性和百科性的特征特别明显,但是却并不能简单的以为是“杂抄〞。类书搜集汇编同类资料,征引原著文献,提纲挈领便于检索,分门别类便于传播。但是,不可否认,类书的文体明显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类书在选择原始文献方面,要么重视的是文本中所牵涉的相关事物,要么根据的是音韵和字形,所以文体的统一与否并不能影响选择文献的标准。具有驳杂特点的类书并没有影响类书的作用,众多不同的行文口吻和著作体例,反而影响了类书的存在形式,使得阅读者能够在一定的前提下予以区别,把握原文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原文遗失的情况下能够提供部分材料,而且能够使辑录者根据文体的特点分辨各原始文献的资料。类书的编撰某些情况下会提供原文献的名称,有时却不能完全标注原出处。这样使得阅读者往往会混同原文与如今混合体的关系。类书文体的不统一实时提醒了阅读者,把握原文献的特点,分别并列在一起的不同出处的文献,更好的了解该处重点介绍的对象。三、杂文体是中国古代类书的文体特点文体的不统一与内在话题的一致性造成了类书不同于其他文献的重要特点。假如对于类书的文体进行概括的话,能够称其为杂文体。此处的杂文体并不同于狭义的文学范畴的杂文,而是对于行文体例的一种概括。杂文体的文体特点一方面是由于原始文献自己的特点仍然被保留在类书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类书对于原文献只是进行选择性的汇编,并未改变原来文献。如〔事林广记〕中关于丧礼有一段能够作为例子来分析,原文为“丧礼居丧杂仪檀弓曰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廊然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进而弗及既葬慨然如不及其反而息杂记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哀伤痛苦三年忧丧服四制曰仁者能够观其爱焉知者能够观其理焉强者能够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悌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曲礼曰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后常读乐章檀弓曰大功废业或曰大功诵可也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丧大记父母之丧非丧事不言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檀弓高子皋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杂记疏襄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可也又凡丧小功以上非虞祔练祥无沐浴曲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丧服四制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巳凡此皆古礼今之贤孝君子必有能尽之者自余相时量力而行之可也〞这一大段固然都是说丧礼,但是明显不是整体的阐述,而是分别来自不同的出处。点校后的文字为“丧礼,居丧杂仪:〔檀弓〕曰‘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殡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练而慨然,祥而廊然。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进而弗及,既葬慨然,如不及其反而息。’〔杂记〕孔子曰‘少连、大连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哀伤痛苦,三年忧。’〔丧服四制〕曰‘仁者能够观其爱焉,知者能够观其理焉,强者能够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孝子、悌弟、贞妇皆可得而察焉。’〔曲礼〕曰‘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后常读乐章。’〔檀弓〕曰‘大功废业,或曰大功诵可也。’〔杂记〕‘三年之丧,言而不语,对而不问。’〔丧大记〕‘父母之丧,非丧事不言。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家事。’〔檀弓〕‘高子皋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杂记〕‘疏襄之丧,既葬,人请见之则见,不请见人。小功请见人可也。又凡丧小功以上,非虞、祔、练、祥无沐浴。’〔曲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丧服四制〕‘百官备,百物具,不言而事行者,扶而起;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巳。凡此皆古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