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建设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测量-PAGE162--PAGE163-工程测量第一节一般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简称《测规》)是铁路测量的基本规定。它适用于铁路线路、桥涵、隧道、站场等工程测量。测量监理必须严格执行《测规》中的有关规定。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前的复测,施工中建筑物的中线、高程、大中型桥、隧控制测量及施工完毕后的竣工测量工作。要求其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清楚,签署完善,并有认真的复核和验算,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严谨使用。为了确保铁路工程各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确,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地对施工单位乃至设计单位完成的各项测量内容进行重点检查或抽查。线路工程测量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线路的复测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下述内容进行复测,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完整的复测资料。中线贯通测量:根据设计文件,在设计单位现场交桩后,应立即进行中线贯通和水准点的复测,对中线控制点进行固桩,钉设护桩。确认超限或错误时应及时转告设计单位,协调解决。如偏差过大,不好调整,必要时可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研究修改中线方案。控制桩复测与定测比较闭合误差规定如下:水平角:±30″距离:钢卷尺1/2000,光电测距1/3000;转点点位横向差:每100m不应大于5mm,当点间距离大于400m时,亦不应大于20mm。曲线横向闭合差:10cm(施工时应调整桩位);水准高程闭合差:30K(mm)复测与定测成果误差在上述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中线复测工作监理工程师应亲临现场。相邻区段有一定搭接:长直线段搭接一个转点,曲线搭接一个交点,水准基平搭接一个水准点。搭接记录一式两份及时交下一个复测区段和监理工程师。曲线复测,首先进行五大桩角度闭合检查(精度要求同直线控制桩),然后再详细测设曲线。中间加桩纵向闭合差为1/2000,横向闭合差为±10cm(有建筑物时为±5cm)。线路中桩高程测量每测1~2km应与水准点进行闭合检查。每个中桩复测与定测的地面高程允许误差为:10cm,超出此误差的如确认复测无误,可以由施工单位自行改正。断面测量应视地形情况,结合施工放线和土方体积计算的需要,合理选定横断面位置和数量(填挖零点断面必须测绘)进行测量。测绘误差(与实地比较)允许值为:高程误差:0.1(L/100+h/10)+0.2(m)距离误差:(L/100+0.1)(m)式中:h和L分别为检查点至中线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m)。站场复测应设基线,基线边长相对误差不应低于1/4000。监理工程师根据测量记录进行抽查。对施工单位放样的检查(一)应检查施工单位根据定测成果或复测后的改动成果测设的线路中线。在直线部分某转点前视点的定点偏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应计算偏角,偏角大于5'时,该点应进行调整。调整方法是:当偏角大于25'时应加设半径为4000m的圆曲线;当偏角在5'至25'之间时,按表1-1值进行内移,其前后200m范围内的转点按比例相应内移。偏角5′至25′的内移量表1-1转折角(')510152025内移量(mm)14101726(二)对路堤和路堑边桩,挡土墙和护坡等边线,桥涵中线(含墩台位置)及其他建筑基线等放样工作应进行检查。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测量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工。(三)对路基的分层填筑和碾压应进行标高的抽查(误差允许±5cm),抽查长度应不少于施工路基长度的1/3。对竣工测量的检查(一)竣工测量的路基面高程误差和曲线横向闭合差均小于5cm。(二)中线最后贯通应以桥隧中线为依据进行引测,注意检查该直线上建筑物是否超限,路基中线最大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三)中线控制桩和水准点应进行固桩,水准点应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在桥梁墩台上,水准点间距不应大于2公里。(四)铺轨前应钉设线路中桩和坡度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中桩距离,在直线上每25m一个,在圆曲线上每20m一个,在缓和曲线上每10m一个。在曲线起迄点、缓圆点、曲中点和圆缓点,平交道口中心点,道岔交点及其连接曲线各控制点,均应钉设带钉的中桩。铺设混凝土宽枕地段,直线和曲线上的中桩距离均为10m。第三节隧道工程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按下列要求检查施工单位的控制测量资料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洞外控制测量资料:凡直线隧道长度大于1000m,曲线隧道长度大于500m均应根据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凡洞外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大于5000m时,应根据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设计。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洞外提供的洞外控制测量资料,应重点检查因洞外控制测量影响所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小于4km的隧道为±30mm。并认真分析贯通误差计算取用的测角中误差及测距相对中误差是否合理。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测量条件和需要,对观测条件差的水平角进行外业抽测。抽测与原测成果之差为:±2√m12+m22,式中m1,m2分别为检测、原测的实际测角中误差(″)各等级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差和视线高度可参照表1-2规定执行。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差和视线高度(m)表1-2各等级水准测量作业结束后,每个隧道须以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计算公式为:[ΔΔ/R]/4nM=±[ΔΔ/R]/4n式中:Δ-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n-测段数R-测段总长度(mm)控制测量使用的仪器、工具,使用前应作必要的检校。应督促施工洞外按下列要求进行洞内控制测量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外控制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内导线应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平行导坑的单导线应与洞内导线联测,以资检核。洞内导线边长尽量选择长边。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视线与建筑物的横向距离在0.2m以上。为减少贯通误差,可利用成洞部分对原导线点进行取舍,以增加导线边长,重新进行测量。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宜在夜间或阴天进行。洞内测量应作测量设计,导线角的测回数可根据测量设计的测角中误差,结合使用的仪器等级表1-3选用,其各项观测限差应符合表1-4的规定。测角精度、仪器等级和测回数表1-3水平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表1-4注:当观测方向数不超过3时,可不归零。当采用光电测距时,应防止强烈灯光直接进入照准头,发射、接收镜头及发射镜面有雾气时,应及时拭净。如洞内有瓦斯时,电池盒应有防爆设备。洞内水准路线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布设,结合洞内施工特点每200~500m设立两个水准点,水准点应定期复核。督促检查施工洞外按下列要求进行洞内施工及竣工测量: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以不大于10米为宜。中线横向误差不得大于5mm。为使隧道衬砌内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的十字观测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衬砌断面的支距即可立拱模和墙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隧道贯通后,应测定实际贯通误差,隧道长度小于4km时横向贯通误差值不应大于100mm,高程贯通误差不应大于50mm,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隧道衬砌竣工后,应在直线地段每50m,曲线地段每20m,及需要加测断面处,以线路中线为准,测绘隧道实际净空,包括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轨顶面以上1.1、3.0、5.8m处处的宽度。隧道永久中线点,应设在竣工测量后埋设,直线段每200~250m设一个,曲线段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终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洞内水准点每公里埋设一个。永久中线点及水准点埋设后应在隧道边墙上画出标志。第四节桥涵工程测量按下列要求检查一般特大桥、大中小桥和涵洞的测量工作:桥梁施工前,应对桥梁所在位置的线路中线进行复测。特大桥、大桥施工水准点测设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桥头两岸应各设置不少于两个水准点,中、小桥和涵洞水准测量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设置水准点。并行线桥梁施工放样应以左线为准,先放出左线墩台位置后,再依据设计图上左右线墩台关系放出右线墩台位置。左右线间距较大的双线桥,设计图上两桥分开设计曲线布置的,应按两桥分开放样。测设墩台中心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距离方向应起、闭于桥头控制点。也可根据地形自中间墩向两端测设。桥跨短、跨数多的曲线桥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确定墩位。首先测出各墩位的线路中心,然后从线路中心向曲线外测量出偏心距E值定墩位中心。桥跨长、跨数少的曲线桥,采用导线法确定墩位,偏角总闭合差为:β=8(〃)式中:N-桥梁总跨数。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可采用长弦偏角法。用交会法测设桥梁墩台中心时,至少选择三个以上方向交会。交会角及示误三角形限差应符合规定。墩台施工前应设置墩台中心护桩。架梁前应精密测定墩台中心,实测或求算的跨距与设计跨距的差值超过2cm时,应逐墩调整跨距。架梁前应检查垫石顶面高程,砼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允许偏差0~-15mm。按下列要求检查复杂特大桥及重要大桥的控制测量。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应按表1-5规定执行。控制三角网等级和精度表1-5测得的斜距应加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倾斜改正、投影于轨底(墩台)高程面上的归算改正。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按表1-6规定执行。水平角观测及计算结果不得超过表1-7规定限差。三角形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表1-8的规定。水平角观测测回数表1-6三角网等级仪器等级一二三四五DJ1级159642DJ2级12964水平角观测限值(″)表1-7仪器等级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同测回各方向间2c值互差化归同一方向后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DJ1级1696DJ2级381310三角形闭合差(″)表1-8三角网等级一二三四五限差2.53.57.09.014.0用极限误差椭圆原理计算的投影于桥中线上的位移限差按2~3cm计。水准测量等级的适用范围按表1-9规定执行。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差及高度限差应符合表1-10的规定。水准测量等级适用范围表1-9跨河距离S(m)项目800≤S≤2000S<800跨河水准测量二等三等网中水准点联测三等网的起算高程引测三等注:当跨河距离大于2000m或有变形观测等特殊要求时,应做专项设计。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和高度限差(m)表1-10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积累差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仪器等级视距二DS0.5≤60≤1.0≤3.0≥0.3DS1≤50三DS0.5、DS1≤100≤2.0≤5.0三丝能读数DS3≤75四DS0.5、DS1≤150≤3.0≤10.0三丝能读数DS3≤100注:前后视距积累差系指由测段开始至每一测站的前后视差的积累。铁路房屋及其它工程的测量铁路房屋及其它工程的测量工作按建设部工程测量的规定和具体工程的特点来进行。施工单位应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商定具体的测量和检查办法,以确保这些工程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的正确性。

土石方及路基工程第一节路堤路堤施工监理,主要是对路堤基底、填料、压实密度三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与检查。路堤基底属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证,方得进行路堤本体的填筑。对路堤基底的检查包括下列内容:核实路堤基底范围内地表水、地下水(特别是泉眼)的分布范围及出水量。对耕植土或松土作原地面压实,翻挖回填压实或其他加固措施时,督促施工单位比照与路堤结构相应部分的要求进行施工。检查地面横坡陡于1:2.5的基底的施工情况。挖台阶应自下而上进行,要求完整密实,大致平齐,台阶面宽度不小于1.0m,路堤边坡线至地面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5m,随开挖随填筑压实,保持台阶稳定。基底翻挖回填、换填的压实密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的规定。基床以下路堤填层允许偏差表2-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浸水部分与不浸水部分分界高程-100mm每100mm3水准仪测或尺量2压实密度按本标准表2-4、表2-6相应规定每层按施工单位自检数量的10%抽查查对铁路填土压实检测报告土石方与路基工程按下列要求,检查直按填筑于原地面的路基底:不应有草皮,树叶等杂物。在路堤填筑高度小于或等于基床厚度地段,不应有树墩主根;在路堤高度大于基床厚度地段,留置树墩的出露高度不应大于0.2m,且不侵入基床。对路堤填料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填料土工试验报告。基床以下填料种类和条件,应符合表2-2的规定。使用不同种类、条件的填料时,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基床填料种类和条件,应符合表2-3规定,基床各层中不宜掺入冻土。基床表层不应含有粒径大于15cm的石块。检查利用弃碴倾填地段的材质与施工措施:倾填的填料必须是不易风化的块石,倾填前应用较大的石块码砌一定高度,且厚度不小于2m的边坡。检查泥质胶结的或易风化的软块石填料分层压实情况,岩块间的孔隙应以碎石充填塞满,风化成土状的岩石应将土块打碎。加强对桥台背后填料的检查,应使用渗水性填料填筑,如采用非渗水性填料填筑,应有设计依据。涵管缺口填料其粒径应小于15cm,填筑必须两侧分层对称进行。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连续15天时,或气温虽未达到上述程度但当路堤中掺填冻土时,均应按低温施工办理。在低温施工时,对填料检查的内容还应包括:基床、边坡面1m厚度内、桥涵缺口、桥头锥体及位于河床上的路堤,均不得使用冻土填筑。路堤中部掺用冻土时,其含量不宜大于30%,冻土块径不宜大于15cm,且应均匀散布,并于其四周填以不冻土。基床以下填料使用范围表2-2基床填料使用范围表2-3注:IP—塑性指数;—液限。在整个填筑过程中(包括换填),应根据现场施工机械类型、填料的种类,对压实土层的密度(细粒土、砂类)或紧密程度(岩块、砾石类)及其均匀性进行检查;基床填层及其以下路堤填层应符合表2-4及表2-5的规定。基床结构厚度及基床、基床以下路堤填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及表2-6的规定。检查改良土质所用的掺料土填层厚度、用量、压实密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7的规定。路基基床土的压实系数表2-4填筑部位及其他填料种类压实指标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砾石土类碎石土类块石类混合料Ⅰ、Ⅱ级Ⅲ级Ⅰ、Ⅱ、Ⅲ级Ⅰ、Ⅱ、Ⅲ级Ⅰ、Ⅱ、Ⅲ级表层压实系数KL0.970.97Kh0.910.91地基系数K30(MPa/cm)0.90.91.01.2-相对密度Dr--0.750.75--底层压实系数KL0.950.92Kh0.890.86地基系数K30(MPa/cm)0.80.70.81.01.2相对密度Dr--0.70.70--现场鉴定标准压实要求压实层密度不小于最大干密度与相应KL、Kh值的乘积。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限值:+2%~-3%压实层实际相对密度不小于Dr或实际密度不小于按Dr计算的要求密度用锹锄挖动困难,用撬棍方能使之松动的密实状态检验取样深度被检验的压实层厚度2/3处密实检验的平行误差不应大于0.02g/cm3路基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度表2-5填筑部位及其他填料种类压实指标细粒土和粘砂、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砾石土类碎石土类块石类混合料Ⅰ、Ⅱ级Ⅲ级Ⅰ、Ⅱ、Ⅲ级Ⅰ、Ⅱ、Ⅲ级Ⅰ、Ⅱ、Ⅲ级不浸水部分压实系数KL0.920.87Kh0.860.81地基系数K30(MPa/cm)0.70.60.70.81.0相对密度Dr--0.650.65--浸水部分压实系数KL0.920.92Kh0.860.86地基系数K30(MPa/cm)0.80.70.81.01.2相对密度Dr--0.700.70--桥涵缺口、有护坡填土、重型架桥机吊梁行驶地段压实系数KL0.920.92Kh0.860.86地基系数K30(MPa/cm)0.70.70.81.01.2相对密度Dr--0.700.70--现场鉴定标准压实要求压实层密度不小于最大干密度与相应KL、Kh值的乘积。含水量符合施工规范第10.1.6条的要求压实层实际相对密度不小于Dr用锹锄挖动困难,用撬棍方能使之松动的密实状态检验取样深度被检验的压实层厚度2/3处密实检验的平行误差不应大于0.02g/cm3基床结构厚度、压实密度允许偏差表2-6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结构厚度表层-30cm抽查100cm3尺量,查对测量记录底层±30cm抽查100m3掺料土允许偏差表2-7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厚度-20mm每100m3尺量掺料用量±10%设计用量每工作班1将料堆外廊整平顺后,尺量与称量结合计量路堤成型后应检查:路基面宽度、高程、平整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8规定。检查路堤边坡,边坡应平顺、密度,不得有松渣、浮土,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9及表2-10的规定路基面允许偏差表2-8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全宽(路肩边缘至边缘)不小于设计抽查100m/km3与中线垂直尺量。查检查证半宽(中线至路肩边缘)-50mm抽查100m/km3路肩高程(实际高程减去预留沉落高度后与设计比较)±50mm连续长度不大于10m抽查100m/km3水准仪测量。查检查证路基面平整度路堤和土质路堑基床±15mm抽查100m/km10用2.5m长直尺和小钢尺量测。查检查证石质路堑基床100mm,但50~100mm者限20%个检测点抽查100m/km10路堤基床边坡坡度允许偏差表2-9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边坡坡度(偏陡量)3%设计坡度每100m每侧3坡度尺量基床以下路堤、平台允许偏差表2-10注:变坡点、平台位置以位于路肩下的高度计。路堑检查路堑地质材料,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变化影响施工进行时,应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或按规定进行变更设计。路堑排水的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检查堑坡水文地质条件,如发现地下水露头,应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或进行变更设计。督促施工单位在路堑开挖前做好堑顶截、排水工程、并注意检查其水流畅通情况及采取防渗措施的效果。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作好支挡建筑物和基床排水工程。避免积水浸泡边坡坡脚,影响边坡的稳定。疏引排水设施(盲沟、暗沟)的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1的规定。盲沟、暗沟尺寸允许偏差表2-1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渗、滤层厚度±20mm每层每1m高3组尺量暗沟净空(高、宽度)+20%-10%每40m3组尺量路堑成型后应检查:边坡坡度、变坡点、平台位置和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2的规定。路堑边坡允许偏差表2-11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每km内)检验方法范围点数边坡坡度(偏陡量)不得偏陡抽100m每侧2(上、下部各1)用竿尺或坡度尺量计变坡点位置±20cm每段3水准仪测或尺量中部平台位置±20cm每段3水准仪测或尺量中部平台宽度±10cm每段3尺量注:采用一般爆破开挖石质路堑边坡稳定地段,坡度可较设计坡度偏陡5%。边坡应完整、平顺、无凸悬危石、浮石、碴堆、杂物、坑穴和凹槽。按下列规定对弃土堆进行检查:弃土堆置于山坡上侧时,应检查对边坡的稳定的影响;置于山坡上侧时,应每隔适当距离留有缺口,使堑顶排水畅通。在平缓地面,路堑两侧弃土堆的内侧边坡其高度不应高于2.5m。如需在岩层倾向线路且倾角对边坡不利地段的堑顶设置弃土堆,应有设计依据。弃土堆坡度不应陡于土、石的休止角。第三节路基防护坡面防护认真复查设计文件,明确重点监理项目,检查防护工程的材质及施工工艺。对干砌片石、浆砌片石护坡、护脚墙、护墙等防护工程,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基础部分要牢固可靠,并与护坡本体很好衔接。顶部及两侧边缘部分要妥善处理,适当嵌入边坡内,并整修与坡面平齐,防止雨水自接缝渗入。护面本体要紧贴边坡,背后不留空隙。整个护面要按照结构材料的收缩性及边坡的地质情况,设置必要的收缩缝和沉降缝。对潮湿程度较大的边坡,封闭式护面上要留出适当数量的泄水孔,其背后设置必要的反虑设施。边坡范围内有地下水活动时应予引排。干砌片石砌筑应紧密,并纵横搭叠压缝,干砌卵石应栽其并挤紧,同层卵石块径应大体一致。护坡面应无明显凸凹。干砌片石护坡厚度、坡顶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3的规定。干砌片石护坡厚度、坡顶高程允许偏差表2-1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坡顶高程-50mm每坡长40m3水准仪测厚度片石层-30mm抽查长20m6(上、中、下部各2)坡面砌缝处置板尺量,或尺量所用片石尺寸对应检验。垫层±30mm对砼块、板防护工程,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深入到砼块、板预制现场检查砼强度等级及试验资料。按设计文件要求,检查其施工工序、工艺。对锚杆挂网喷射砼防护工程,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喷射砼前,应将坡面浮土清除,并用水冲洗。应进行试喷,以调节适当的水灰比保证施工质量。适中的水灰比其喷射灰体呈粘糊状,表面光泽平整,骨料分布均匀,回弹量小。喷射作业应自上而下,当喷射砼厚度大于7cm时,宜分两层喷射。喷射灰体达到初凝后,应立即养生,持续7~10天。喷射作业严禁在结冰季节及大雨天进行。要求锚杆嵌固在稳定岩层中,避免锚杆滑出,砂浆脱壳造成维修困难。否则应有试验资料和设计依据。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4的规定。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尺寸允许偏差表2-14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喷混凝土厚度-10%设计厚度抽查20m6(上、中、下部各2)插入或钻孔尺量锚杆孔深±100mm抽查10%1尺量锚杆间距±100mm抽查10%1尺量锚杆长±50mm抽查10%1尺量冲刷防护对冲刷防护工程,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按设计要求,检查防护工程的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及其防护设施宜在枯水期完成,并应留有时间使坡面铺砌在洪水来临前做好。各种类型的冲刷防护设施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5、表2-16、表2-17的规定。明挖基础冲刷护坡高程、厚度、平整度允许偏差表2-15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基底高程土质±50mm每坡长40m3水准仪测岩石+50mm-200mm坡顶高程-30mm护坡厚度-20mm抽查坡长20m6(上、下部各3)拉线尺量垫滤层厚度-20mm尺量基础厚度-20mm每坡长40m3表面平整度(凹凸差)浆砌喷射30mm混凝土15mm每100m坡长抽查10m32m长直尺与钢尺量抛石防护位置、顶宽、高度允许偏差表2-16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抛石顶面宽度-100mm每防护长100m6尺量抛石体平均高度(按不同设计高程分段)-20%设计高度每防护长100m6水准仪测、尺具底附直径30cn垫板注:①位置:指顺水流方向的起止点;②H-抛石地段最大水深;③序号3高程按顶面与基底高程差计。石笼防护各部厚度、坡度、高程允许偏差表2-17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护坡厚度-50mm抽查坡长10m6(上、下部各3)拉线尺量护坡坡度±5%设计坡度每坡长40m3坡度尺量顶高程-100mm每坡长40m3水准仪测护脚厚度-100mm沿防护长抽查10m6拉线尺量护脚宽度±150mm每防护长40m3拉线尺量护脚高程±150mm每防护长40m3水准仪测第四节基床加固检验经施工单位试验确定的有关数据。据此,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灰土的虚铺厚度、压实厚度、压实遍数及最小干容重。检查加固材料的材质:石灰应在作业前1-2星期熟化并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并不得有过多的水份。炉碴含碳量不宜超过5%,粒径3-4mm,且大小均匀,含灰量不宜超过30%,灰土按设计要求拌合均匀,控制含水量。检查施工中的防水、防晒措施,特别是路堑基床加固地段,降雨时应禁止施工。第五节特殊土地区路基软土和泥沼地区路堤高度超过设计临界高度和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的路基,检查内容包括:抛石挤淤施工不得使用易风化石料。采用抛石挤淤外的其它处理时,均应于开工前疏干地表水;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以保证处理效果。换填地基其填筑压实应比照与路堤本体相应部分的规定进行施工。换填地基、砂桩、排水砂井地基各项指标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18、表2-19的规定。换填地基位置、高程、压实密度允许偏差表2-18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范围点数表2-19抛石挤淤地基顶面应碾(夯)压紧密,石块间密实、无空隙,且石块抵紧坑、塘四周;地基边线、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0的规定。抛石挤淤地基边线、顶面高程允许偏差表2-2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注:对要求填满的池塘、泥沼、凹坑、不作序号1检验。裂土(膨胀土)地区裂土路堑基床换填应紧随开挖完成,防止底土暴露时间过长;当有困难时,应留有厚度不小于0.5m的保护层。裂土填层应用重型碾压机械压实。碾压时应严格保持最优含水量;压实层铺土厚度不宜大于30cm,土块应击碎至块径15cm以下。裂土填层的压实密度允许偏差及检验范围和方法应符合表2-6或2-1的相应规定,检验点数为12点(中部4点,距边坡0.5~1.0m两侧各4点)。盐土地区盐土基底(包括天然护道)应于施工时测试其含盐量和含水量,根据测试结果核对处理措施是否适当。对填料的含盐量应加强施工控制测试,填筑基层表层时,每500m3填料取试样一组,每组三个;基床以下每1000m3取试样一组,每组三个。路堤基底应铲除表层盐土,铲除宽度应包括护道,并应作成自路基中线向两侧2%的横向坡面。基床以下填层和含盐量大于5%的氯盐渍土填层,应按设计要求加大压实系数。路基基床填层在无特殊设置的稳定加固措施情况下,盐土填料的含盐量不应大于设计允许值。填料容许含盐量不应大于设计允许值。填料容许含盐量见表2-22。容许含盐量表2-22注:氯盐渍土容许含量,在干燥度大于50,年平均降水量小于60mm,相对湿度小于40%的西北内陆地区,路基填料和基底土均不受氯盐含量的限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必须严格防止地表水流入或渗入基底和边坡,在冰丘、冰椎地段,应特别注意地下水的活动变化,防止危及路基,造成病害。路基地面保护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取土、挖取防护用草皮及临时运输便道的位置,应在距路堤坡脚20m以外,排水沟、天沟与路基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特殊条件下的路基河滩、滨河、水库、风沙及雪害地区和滑坡、崩坍、岩堆、岩溶、洞穴地段等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凡已纳入《铁路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或《铁路工程施工规范》的,须按有关条款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按相应标准进行检验评定;未列入上述规范验标的特殊路基工程,应依据设计要求,参照上述标准规范,由监理工程师审批相应操作规程,制订验收签证办法。挡土墙挡土墙重点检查项目为基础和墙背防排水系统(均属隐蔽工程),监理工程师对其检查结果应进行签证。挡土墙基础部分参照下列要求进行检查:在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地段,应按挡土墙结构适当分段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明挖基坑各项允许偏差符合表2-23的规定。挡土墙明挖基坑各项允许偏差表2-2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坑底宽度+50mm-10mm每20m墙长2尺量台阶尺寸±100mm每段台阶基底2尺量斜面基底坡率±1%每段斜面基底3起迄里程±100mm每序号1~3项目有变化段2经纬仪测线尺量基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应与设计文件一致,其容许承载力及有关力学指标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如有不符,应进行变更设计。检查基底表面应无松软岩土。墙基处岩土层应尽量少受施工扰动。台阶形坑底应完整无伤损,台面与阶壁应大致垂直。采用倾斜基底时,应准确挖掘,不得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采用台阶式基础时,台阶转折处不得砌成竖向通缝。在土质或易风化软石基坑中砌筑基础,若逢雨季,应于基坑挖好后立即满铺砌筑一层。基础砌筑高程、位距、宽度、起迄里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4的规定。检查墙身砌柱质量:墙身底面、周边应平顺整齐。沉降缝、伸缩缝的位置,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规定。基础砌筑高程、位距、宽度、起迄里程允许偏差表2-24注:非水平基底的基础底面高程应检测墙趾、墙踵处高程。墙面应平顺整齐,墙顶及两侧端墙或锥体部分应与路基边坡密贴。墙背回填应及时,回填应分层夯实紧密。墙身砌筑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5的规定墙身边距、位距、宽度、起讫里程允许偏差 表2-25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测数量检验方法浆砌片石混凝土范围点数前缘距路基中线距离+50mm0+20mm每30m墙长3经纬仪测线尺量厚度(前缘至后缘)+200mm0±20mm每30m墙长,每砌筑1m高2尺量顶面高程±20mm每30m墙长3水准仪测泄水孔高宽度±20mm抽查20%个1组尺量起讫里程±100mm每不同结构尺寸段1组经纬仪测线尺量认真检查墙背防、排水系统:泄水孔位置、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内排水应畅通。墙前放、排水设计及隔水、反滤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砂石的细粒土含量不应大于5%。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第一节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应保证混凝土硬化后,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所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进行控制、监督、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查验“混凝土、砂浆成分配合比选择报告单”。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3-1的规定。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表3-1注:①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②本表中最小水泥用量(含掺合料)指素混凝土而言。钢筋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预应力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为300kg/m3。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3。内部填充及小于或等于C10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③本表适用于C60及以下的混凝土。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水下混凝土不应超过500kg;预应力混凝土不宜超过500kg;其他混凝土不应超过400kg。外加剂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用水量比普通混凝土小,其用水量wa由下式求得:wa=wo(1-β)式中:wa-外加剂混凝土每m3的用水量kg/m3;wo-未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β-外加剂的减水率,由试验求得,对无减水作用的外加剂,β=0。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首先计算基准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根据选取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率及超量(或等量)系数对各种材料用量进行调整。详细计算应执行《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一般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细骨料宜选用中砂,0.315mm颗粒所占的比重宜为15%~20%,砂率宜控制在40%~50%。最小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80mm;当泵送高度超过100m时,不宜小于180mm。水灰比不宜大于0.70。泵送混凝土输送工作应连续进行。因故间歇,在常温下间歇时间不宜大于30~40min,间歇过久,应将管内混凝土排空清洗。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灌筑时应有适当的坍落度。可根据结构物类型及施工条件,按表3-2对照检查。坍落度选用表表3-2序号结构种类与施工条件坍落度(mm)无配筋或配筋稀疏的混凝土结构(如基础、墩台、隧道衬砌、挡土墙等)30~50普通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板、梁、柱等)50~70配筋较密混凝土结构(如墙、梁、柱等)70~90配筋特密不便捣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100~140水下混凝土180~220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材料的计量混凝土材料配量偏差按重量的百分比不得超过表3-3的规定。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量允许偏差表3-3材料名称拌制场所工地工厂或搅拌站水泥和干燥状态的混合材±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溶液±1±1配料的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经常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拌制。凡是永久结构,不得用人工拌制。对坍落度大于50mm的零小工程,经质量监督人员同意,可以人工拌制,要求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使用机械拌制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不得小于表3-4的规定。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min)表3-4搅拌机机型搅拌机出料量(L)≤500>500强制式1.01.5自落式1.52.0注:①采用自落式搅拌机拌制细砂或机制砂的混凝土时,宜延长拌合时间;②当掺用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宜延长;③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时,搅拌时间应按工艺要求办理;④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办理,或经试验确定。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运输一般要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检查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如运至灌筑地点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灌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不得加水。在冬季施工时应有适当防寒保温措施。混凝土运输要求以最少的转载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灌筑地点。混凝土的运输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3-5的规定。混凝土的允许延续运输时间表3-5从搅拌机倾出时的混凝土温度(℃)允许延续运输时间(min)20~304510~19605~990当采用外加剂、混合料、快硬水泥搅拌混凝土时应根据其特性与试验确定延续运输时间。在运输时间过长时,应采用措施,使混凝土灌筑时的坍落度仍能适应灌筑和振捣的需要。汽车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运输拌制好的混凝土时,在行进中宜以每分钟2~4转的转速进行搅拌;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进行搅拌。用搅拌运输车在行进中拌制混凝土时,从加水后算起,至全部卸出所经过的时间不宜超过90min。对于用快硬水泥拌制的混凝土,运输时间应适当缩短。经常检查校对水箱的用水量测定装置(水表及标尺等)的准确性。皮带运输机传送混凝土运输带的倾斜角度,不宜超过表3-6的规定。运输带的倾斜角度表3-6坍落度(mm)最大倾斜角度向上传送时向下传送时<4040~8018°15°12°10°运输机皮带的最大速度,不宜超过1.2m/s。混凝土应通过料斗或供料器倾注于运输带上,使其均匀下落,从运输带上卸料时应设有挡板或漏斗,以防混凝土离析。运输带上应设置刮浆板,砂浆损失应控制在2%以内。汽车运输混凝土道路应平顺;车箱应有遮盖设备,箱壁不得有缝隙;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cm。运距较近的混凝土运输运距较近时,可采用翻斗车、手推车、吊斗(罐)运输混凝土,并符合下列规定: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路面或车道板面的纵坡不宜大于15%。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的高度,以1.5m为宜,且不得超过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混凝土的灌筑一般规定在灌筑混凝土前,首先检查地基面是否清理合格,并按规定填写检查记录。在旧混凝土面上接灌新混凝土前,应先凿除施工接缝面上的水泥砂浆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积水。灌筑时,宜先在基面或旧混凝土面上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砂浆(砂浆结合面上可刷水灰比0.3左右的薄水泥浆一层),或铺一层厚约300mm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减少10%粗骨料)后,再灌筑混凝土。隧道衬砌灌筑混凝土前,应将围岩面上的尘土及开挖时所用支撑材料清除干净,再混凝土灌筑,如遇坍方地段不易清除时,衬砌设计断面以内不得有支撑材料,其外的支撑材料应进行检查。模板、支架(拱架)、钢筋骨架、预埋件及梁支座应在灌筑混凝土前按下列项目检查,并做好记录: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断面尺寸、施工的预留拱度(或预留沉落量);模板接合及支架、支柱等结构的可靠程度。拆卸支架、器具(如木楔、砂筒之类)的装备;桥梁支座(隧道拱架)、锚定螺栓、压浆管、塞子等类预埋件的安设位置和高程。钢筋骨架的安装位置及连接焊缝等。混凝土应分层灌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将次层混凝土灌筑完毕,每层厚度不宜超过表3-7。混凝土的灌筑层厚度表3-7振捣方法灌筑层厚度(mm)插入式振捣器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器(1)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配筋密列的结构250150附着式振动器300人工捣实200注:混凝土灌筑层的厚度,系指捣实后的厚度。灌筑混凝土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对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当温度高达30℃左右时,应减为1.5h;当温度低于10℃左右时,可延至2.5h。对包括运输和浇筑在内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表3-8的规定。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包括运输时间)表3-8混凝土强度等级(MPa)气温(℃)<25>25≤30>30210180180150注:若超过以上规定,应按照施工接缝处理。灌筑工作中断时,应在前层接缝面上,根据需要埋入接茬的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期体积露出混凝土外一半左右。冬季施工混凝土的灌筑温度,应根据具体保温方法及热工设计确定,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桥墩台等大体积混凝土的灌筑当结构截面大于10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接缝方向应与墩台截面尺寸较小的方向平行。上、下两层中的竖向接缝应互相错开,在水平横缝和竖直缝上均应作适当的接榫。墩台截面上的分段数目应尽量减少。横截面积为200m2以内者,不宜超过两段;300m2以内者不宜超过三段。在任何情况下,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每段高度应为1.5~2.0。梁式结构混凝土的灌筑普通简支梁应就全梁范围按水平层次连续灌筑混凝土。当梁的平面面积过大,混凝土的拌制、灌筑能力不能满足时,可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灌筑,但坍落度较大易离析的混凝土,不宜使用此种灌筑方法。拱梁、拱圈等结构混凝土的灌筑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的隧道,当边墙混凝土灌筑至距拱脚10~20cm处,宜停24h后再进行封口。当采用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时,边墙可一次灌抵拱脚。连续灌筑拱梁混凝土或某一节拱圈混凝土时,应自两拱脚向拱顶对称灌筑,在全部灌筑过程中确保模板比变形、不位移。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拱的跨度在16m以内时,混凝土应连续一次灌完。混凝土的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在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覆盖潮湿蓄水材料并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期限: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碴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昼夜;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昼夜。如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应加以覆盖,防止份蒸发或受冻。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气候条件及养护方法而定,并符合表3-9规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天)表3-9水泥种类相对湿度<60%60%~90%>90%普通水泥硅酸盐水泥147可不再另洒水养护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2114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拆模应注意的问题:不承重的侧面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才可拆除。承重的底面模板的拆除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按设计强度的百分率计):跨度≤2m的板和拱………………50%;跨度2m<L≤8m的板和拱………70%;跨度L≤8m的梁…70%;跨度>8m的各种结构()…100%;悬臂梁、悬臂板跨度L≤2m……70%;L>2m……100%。不承受施工荷载的预制梁,当跨度大于8m时,拆除底面承重模板的强度可减至设计强度的70%。混凝土种类的检验与评定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按《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规定执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驻现场监理工程师应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混凝土灌筑的检查:灌筑前,检查灌筑基面准备情况,钢筋、模板位置及尺寸以及安装情况;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进行试验鉴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查;混凝土拌制和灌筑中的检查:对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性能及灌筑质量进行检查控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检测。掺用外加剂时,注意检查掺入量、施工工艺、使用效果等。混凝土灌筑后,应对其养护情况、拆模情况、拆模后砼外观进行检查。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的强度是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得超过5%(即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值,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标准差已知方法检验:混凝土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及施工管理水平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稳定时,宜采用标准差已知方法检验混凝土强度。此时应取连续4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f1cu.min应取式中的较大值):m1cu≥fcu.k+0.8σ0…(3-1)f1cu.min≥fcu.k-0.85σ0……………(3-2)f1cu.min≥0.85fcu.k…(3-3)式中:m1fu—同一验收批4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σ0—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标准差(N/mm2),可按(3-4)式计算;f1cu.min—同一验收批4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N/mm2)。同一个检验期(检验期限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的验收批总数不应少于12批,或试件总数不应少于48组)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标准差σ0,可按下式计算:nnσ0=f2ocu,i-nm2ocu………(3-4)n-1式中:focu,i—前一个检验期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N/mm2);n—前一个检验期混凝土试件的组数;mofcu—前一个检验期n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N/mm2)。标准差未知方法检验:当混凝土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及施工管理水平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又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类混凝土没有足够数据能确定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标准差时,应采用标准差未知方法检验混凝土强度。此时应由5组或5组以上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m2fcu≥fcu,k+0。95Scu……………(3-5)f2cu,min≥fcu,k-A·B……………(3-6)式中:m2fcu—同一验收批5组或5组以上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N/mm2);Sfcu—同一验收批5组或5组以上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标准差(N/mm2),可按(3-9)式计算;f2cu,min—同一验收批5组或5组以上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N/mm2);A·B—混凝土强度检验系数,可分别按表(3-10)和表(3-11)取用。混凝土强度检验系数A值表3-10试件组数n5-910~19≥20A0.851.101.20混凝土强度检验系数B值表3-1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0~40>C40B(N/mm2)3.54.55.5今后应特别注意,凡是按混凝土标号进行设计,必须按本标准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后,其强度检验评定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对于C8及C13F2cu,min≥0.9fcu,k……(3-7)对于C18及C23F2cu,min≥0.85fcu,k…(3-8)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fcu可按下列公式计算:nnSfcu=f2cu,i-nm22fcu………(3-9)n-1式中:fcu,i—同一验收批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N/mm2);m2fcu—同一验收批5组或5组以上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N/mm2);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n≥5组。小样本方法检验:除桥跨结构以外的零小工程混凝土,可采用小样本方法检验评定其强度。采用小样本方法检验混凝土强度时,应由2~4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m3fcu≥fcu,k+C………(3-10)f3fcu≥fcu,k-D………(3-11)式中:m3fcu—同一验收批2~4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平均值(N/mm2);f3cu,min—同一验收批2~4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N/mm2);C、D—混凝土强度检验系数,可按表3-12取用。混凝土强度检验系数C、D值表3-12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0~40>C40C(N/mm2)3.64.75.8D(N/mm2)2.43.13.9凡接混凝土标号进行设计,按本标准换算为强度等级后,其强度检验评定尚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对于C8及C13f3cu,min≥0.9fcu,k…(3-12)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当混凝土强度经检验能分别满足1、3、5项条件要求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评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当对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代表性有怀疑时,可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或采用非破损检测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对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进行鉴定,并及时处理。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换算关系:混凝土标号可按表(3-13)规定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号与强度等级的换算表3-13混凝土标号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混凝土换算强度等级C8C13C18C23C28C33C38C43C48C53C5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的制作制作要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必要的排水措施,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不得超过±2mm,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地区应留有伸缩缝。采用卧、重叠法制作构件时,其下层构件混凝土的强度需达5Mpa后,方可浇筑上层构件混凝土,并应有隔离措施。构件浇筑完毕后,应标注型号和制作日期,对于上下面难以分辨的构件应注明“上”字,并均应标在统一的位置上。质量检验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检验,除按本章第一节规定进行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构件不得有缺陷损伤;预制构件应具有标志及合格证明书.第三节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筋的制作预应力筋的锚具形式,应按工程设计要求采用。锚具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抗拉强度的90%,锚固时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超过错具设计要求的数值。预应力筋的锚具,应有出厂证明书。锚具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监控验收:外观检查:从每批锚具中抽取10%(但不少于10套)检查外观和尺寸,不合格不得使用。硬度检查: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不少于5套)傲硬度试验,合格者方能使用。错固能力试验:从同批中抽取3套锚具,将锚具装在预应力筋的两端,在无粘接的状态下置于试验机或试验台上试验。如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作试验,如仍有一套不合格,则该批锚具为不合格。施加预应力施加预应力用的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l.0级。校验张拉设备用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2%。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用超张拉方法减少预应力筋的松驰损失时,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01.05σk持荷二分钟σk或:01.03σk式中:σk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多根钢丝同时张拉时,构件截面中断丝和滑脱钢丝的数量不得大于钢丝总数的3%,但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得大于表3-14的规定。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允许值表3-14序号锚具类别内缩量允许值(mm)带有螺帽的锚具螺帽缝隙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11钢丝束墩头锚具1钢丝束钢质锥形锚具5JM-12锚具用于预应力钢筋束用于预应力钢绞线35单根冷拔低碳钢丝锥形夹具5注:钢质锥形锚具和JM-12锚具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值,包括顶锚与放张两个阶段产生的内缩量。先张法先张法墩式台座、应符合下列规定:承力台墩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不得倾覆和滑移。其抗倾覆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系数不得小于1.3。横梁的挠度不应大于2mm,并不得产生翘曲.预应力筋的定位板,必须安装准确,其挠度不应大于lmm。预应力筋张拉后,相对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也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短边长的4%。张拉多根钢丝时,应抽查钢丝的预应力值。其偏差不得大于或小于按一个构件全部钢丝预应力总值的5%。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的70%.后张法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铜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可采用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预埋管等方法成型。钢管应平直光滑,胶管应增强刚度,接头应严密,不得漏浆。固定芯管用的钢筋井字架间距:钢管不宜大于10Ocm;胶管不宜大于50cm;曲线孔道应加密。灌浆孔距不宜大于12m。用立式方法制作构件时,在曲线孔道的顶部,宜设置泌水管。块体的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0%.块体的纵轴线应对准,其偏差不得大于3mm。立缝宽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或小于5mm,但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0mm。承受预拉的立缝,宜在预应力筋张拉后灌缝。灌缝应密实,河南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15Mpa。承受预拉的连接板,应在预应力筋张拉前焊接;承受预压的连接板,宜在预应力张拉后焊接。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拉。长度等于或小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15mm。长期外露的锚具,应采用防锈蚀措施。采用电热法张拉时,预应力筋的电热温度不应超过350℃,反复电热次数不宜超过三次。但对抗裂度要求较严的结构及金属管作预留孔道的构件,不得采用电热法张拉。在成批生产前应检查所建立的预应力值。其偏差不应大于相应阶段预应力值的10%或小于5%。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快灌浆(采用电热法时,应在钢筋冷却后进行)。灌浆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第四节混凝土冬季施工一般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C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按冬季施工的规定进行监控。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制备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制备混凝土,为设计强庭的40%,但C8及C8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混凝土冬季施工,应对原材料的加热,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以施工。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制及搅拌配制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型减水剂,含气量应为3~5%,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钢能混凝土中,氯盐掺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掺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直采用蒸汽养护。注意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在高温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土蓄水池等);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露天结构或经常受水淋的结构;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与含有酸、碱或疏酸盐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薄壁结构、中或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锤基础等结构;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高压电源的结构;预应力昆凝土结构。无筋混凝土中用热材料拌制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用冷材料拌和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掺合水重量的15%。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时,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3-15的规定:拌合水及骨料最高温度表3-15序号项目拌合水(℃)骨料(℃)标号小于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8060标号等于或大于52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6040注: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应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其拌合时间,一般为常温施工时间的1.5倍。冬季混凝土的运输和灌筑冬季棍凝土的运输及灌筑,监理工程师应注意的事项:冬季混凝土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防寒保温。冬季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土上灌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基土上灌筑时,基土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如在非冻胀性地基上灌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受冻前,应符合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规定。分层灌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时,已灌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降至热工计算的数值以下,也不得低于2℃。装配式结构的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灌筑承受内力接头的混凝土(或砂浆)宜先将结合处的表面加热到正温。浇筑后的接头混凝土(或砂浆)在温度不超过45℃的条件下,应养护至砂浆要求强度。预留混凝土的孔道灌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普通水泥制配的水泥浆;对空隙较大的孔道,水泥浆可掺入适量的细砂,其强度均不应低于C18号。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4~0.45,搅拌后三小时泌水率应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3%。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当室外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表面系数不大于5的结构,应首先采用蓄热法养护。对容易受冻的结构部位要加强保温。当在一定龄期内采用蓄热法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蒸汽、暖棚、电热等养护方法。整体浇筑的结构,采用蒸汽或电热法养护时,混凝土升降温速度,不得超过表3-16的规定:加热养护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表3-16序号表面系数升温速度(℃/h)降温速度(℃/h)≥6<61510105蒸汽养护的混凝土,采用普通水泥,不宜超过80℃;矿渣水泥可提高到85℃~95℃。采用暖棚法养护时,棚内温度不得低于5°,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温度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冬季混凝土施工,监理工程师特别要加强质量监控。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检查应遵守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查外加剂的掺量;测量水(包括外加剂溶液)和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时的温度;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的温度和浇筑的温度。每一工作班中至少应测量四次。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间每小时一次,在恒温期间每两小时一次。用蒸汽或电加热养护时─在升、降温期间每小时一次,在恒温期间每两小时一次。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在每昼夜内至少应定时定点测量四次。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测温孔的编号及绘制温孔布置图;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测温计不应受外界气温影响,并应在测温孔内至少留置3分钟;设置测温孔,采用蓄热法时应在易于冷却部位设置;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在离热源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厚大结构应在表面及内部设置。作为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标养试块组数为每2班不少于一组;每拌制100m3混凝土不少于一组;现浇楼层,每次不少于一组;冬季施工应增设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强度。检查所有各项测量及检验结果、填写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和“冬季施工混凝土日报”。第五节水下混凝土、防水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水下混凝土一般规定水下混凝土的灌筑,应在确能防止水流影响的环境中进行;竖向导管法是水下混凝土的主要灌筑方法。承重或水深较深,灌筑面积较大的结构或对混凝土强度、密度、匀质性要求较高的水下混凝土,应采用竖向导管法灌筑。导管法每根导管的作用半径宜为3~3.5m。围堪内有桩或柱时,导管的作用半径应酌情减小。水下混凝土每小时的灌筑数量(灌筑速度)应使各根导管均有适当的埋入深度,且不宜少于0.25m3/h。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和易性,以便混凝土能在水下自行摊展,且在灌筑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或泌水过多等不良现象。水下温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较设计强度提高10%~20%;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m3,当采用外加剂时,水泥用量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少于30okg/m3,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2h;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22cm。灌筑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必须严密不漏水、内壁光滑。灌注时控制导管底端与基面的距离,混凝土应能在导管底端形成锥体,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长度不小于1m。继续灌筑混凝土不应再与水接触。灌筑水下混凝土不得中途停顿。每根导管的灌筑间歇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宣超过3Omin。在灌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流动距离、流动坡度、导管的埋入深度、灌筑速度、基坑内混凝土面升高情况,均应测量检查,及时调整。水下混凝土顶面的流动坡度不得太大(宜在1:5以下).当流动速度较大时,应增加导管底端在混凝土内的埋入深度,同时加大灌筑速度,或改用流动度较大的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评定:制作标准养护试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每组试件的平均强度均不得低于设计规定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于重要的水下混凝土建筑物,应用钻岩机从硬化后的混凝土层中钻取圆柱试件。以检查建筑物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匀性及混凝土与基底的结合情况。圆柱体试件的平均强度,不应低于水下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主要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掺入外加剂等方法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使地下结构建筑物达到防水的目的。因此,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对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工艺、外加剂等进行严格监控。不同的防水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使用要求,可参照表3-17检查防水混凝土选择的类别是否合适。防水混凝土的适用范围表3-17种类最高抗渗标号特点适用范围普通防水混凝土>30施工简便,材料来源广泛适用于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外加剂防水混凝土引气剂防水混凝土>22抗冻性好适用于北方高寒地区,抗冻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及一般防水工程,不适于抗压强度>20Mpa或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减水剂防水混凝土>22拌合物流动性好适用于钢筋密集或捣固困难的薄壁型防水构筑物,也适用于对混凝土凝结时间(促凝或缓凝)和流动性有特殊要求的防水工程(如泵送混凝土工程)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38早期强度高、抗渗标号高适用于工期紧迫,要求早强及抗渗性较高的防水工程及一般防水工程氯化铁防水混凝土>38密实性好、抗渗标号高适用于水中结构的无筋少筋厚大防水混凝土工程及一般地下防水工程,砂浆修补抹面工程在接触直流电源或预应力混凝土及重要的薄壁结构不宜使用。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36密实性好、抗裂性好适用于地下工程和地上防水构筑物、山洞、非金属油罐和主要工程的后浇缝。防水混凝土一般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标号和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配合比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水灰比不得大于0.60;当掺用外加剂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得到良好的抗渗性应控制水泥用量和砂率,砂率以35~45%为宜,但不得小于35%。同时要求灰砂比应在1:1.5~1:2.5范围内。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运输、灌筑和振捣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搅拌和振捣必须采用机械;混凝土终凝后必须立即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普通水泥不得少于14天;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不得少于21天。变形缝和施工缝要严格按照时间规定施工。防水混凝土除进行强度检验外,须进行抗渗性检验。其抗渗标号不得低于S5,重要工程为S8~S20。抗渗少于用试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工程数量不大,使用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相同,可只作一组试件;如其中任何一次有变更时,应另作试件;施工间隔超过45天后,必须另作抗渗检查试件。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据经验选择后通过试验确定;也可取为:胶骨比:1:4~1:4.5;水灰比:0.4~0.5;水泥用量:375~400kg/m3;砂率:45~55%;速凝剂掺量宜为:水泥重量的2~4%。锚杆灌浆用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宜为灰骨比1:0.5~1:1;水灰比0.38~0.45。施喷机具喷射混凝土的所有机具均应满足施工重量要求。施工要求:清除岩面松动岩石及浮碴,并用压力水冲洗。敷设钢筋网时,钢筋网到岩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cm;钢筋间距不得小于50mm;平行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80mm;使用前,应清除污锈。岩面有漏、滴、渗水时,应予处理,再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喷射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应试喷,根据条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每次作业长度不宜超过6m,自下而上进行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以混凝土不滑移、坠落为准。两遍喷射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1h以前再进行第二层喷射,如超过终凝1h以上时,则受喷面应用水、风清洗。喷头与受喷岩面垂直,其间距离与风压协调,以0.8~1.0m为宜。养护混凝土终凝后2h,即可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h;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为度。喷射混凝土冬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喷射作业区的气温不应低于5℃;混合料和水进入喷射机的温度不应低于5℃;混凝土未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桥涵工程桥涵工程第一节地基及基础工程明挖基础明挖基础的基底土质及地层情况,在基础施工以前,必须先由施工单位做好自检记录,或具备试验资料,确认地基符合设计要求,填写工程检查证,再往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作出签证后,方可进行基础圬工的施工。基坑:平面尺寸、高程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基坑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的规定。坑底高程允许偏差表4-1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坑底高程土±50测量检查或拉线尺量检查桥梁每基坑3~5处涵洞每基坑1~2处。石+50-200注:正值指欠挖、负值指超挖。基底地质、承载力与设计是否相符;基底排水处理,应保证基坑底无水;基坑内有泉眼时,必须用堵塞或排引方法加以处理。基底处理:碎石、砂类土层;基底整平后,先铺层稠水泥浆,再砌基础。粘土层:应在天然状况下铲平,不得用回填土夯平办法处理,必要时,要求向基底夯入10cm以上厚度的碎石,碎石层顶面高程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基础污工:应在基坑无水情况下,砌筑圬工;石料、砌块不得从平台抛下,以免损坏砌好的基础;水下基础圬工终凝后,方可停止基坑抽水;砼基础与墩台身的接缝应按设计文件办理。设计无规定时,沿周边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加强整体性,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30倍,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20倍;用测量方法检查:基础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线允许偏差为士50mm;基础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士50mm;基础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30。每个基础检查不少于4处。桩基础钻孔桩钻孔桩基础应根据设计图纸表明的桩径及地质资料,选择钻机类型,试验配制护壁泥浆,防止孔壁坍塌;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钻进,钻至设计标高或设计要求进入的岩层深度,应根据钻进记录砌块及提取的钻碴,由监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