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1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2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4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

主讲人:吴熙潇湘职业学院第一页,共二十八页。一、心理障碍何谓心理障碍?是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做出合适的行为表现,它可以是生理性的(如闹损伤),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如认知歪曲或动机缺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第二页,共二十八页。一、心理障碍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别:P186

◎看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看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内在协调一致;◎看人的个性是否相对稳定。第三页,共二十八页。一、心理障碍对心理障碍的判断:1、一般心理问题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性的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仅仅局限在最初事件

)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现实因素导致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性控制下,能始终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第四页,共二十八页。一、心理障碍对心理障碍的判断:2、严重心理问题

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影响心理活动的多个方面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内心深感痛苦,自身难以摆脱。

现实刺激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分别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对社会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五页,共二十八页。一、心理障碍对心理障碍的判断:3、心理障碍

早期的精神刺激及其反应比较强烈,时间持久,内容泛化。一般指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接近神经症的表现,可能是神经症的早期表现或阶段。正常思维逻辑受到严重干扰,常表现出人格与行为的偏离,有时出现片段的幻觉或妄想。不符合任何一种精神疾病的诊断。第六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1、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也是大学生中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

特点:是容易兴奋,迅速疲倦,并常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引起神经衰弱的原因:是长期存在的某些精神因素(不良情绪反应)引起大脑机能活动的过度紧张,使精神活动的能力减弱。第七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1、神经衰弱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发生,主要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

第八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1、神经衰弱

诊断: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病程长达3个月以上;易于疲劳和衰弱;兴奋与易被激惹;睡眠障碍。对神经衰弱的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作息,订出切合实际的期望和指标,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2、抑郁症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有的大学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第十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2、抑郁症

大学生抑郁症比例较高,原因:一方面,他们对社会有各种强烈的需求,极力想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的复杂缺乏认识,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了解得不够深刻,加上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建立,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与心理防卫机能不成熟、不完善,因而很容易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心境。

第十一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2、抑郁症

一般来讲,神经性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大多能找到一些精神因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遇到重大挫折和困难,在公共场合中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等。该症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自卑心一向很强的人,在受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失望、自卑而发病。性格不开朗、多愁善感、好思虑、敏感性强、依赖性强的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也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第十二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2、抑郁症

诊断:病程在一年以上,而且一年中有2/3的时间自觉心情压抑、忧郁、苦闷等,其间歇每次不超过两个月。

抑郁症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学会将自己的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例如,倾诉、写日记、哭泣等等,都可以减少心理负荷。二是多与其他同学交往,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开阔视野。三是有意识地参加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等,将自己从苦恼中解脱出来。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3、焦虑症

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者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出汗和运动不安等,但并非实际威胁所引起,其紧张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的一种情绪状态。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

第十四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3、焦虑症

轻度焦虑在正常的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将其看成焦虑症

(如考试焦虑、竞选焦虑等)。真正的焦虑症,是一个人在毫无原因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下,反而呈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如:出远门前一周就反复准备行李。第十五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3、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人,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常感到无明显原因、无明确对象、游移不定、范围广泛的紧张不安;经常提心吊胆,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患者过分关心周围事物,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使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焦虑症,一方面可进行药物治疗,一方面可进行心理训练,如各种自我松弛训练、气功、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有一定的效果。第十六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4、恐怖症

是指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活动或者处境所产生的持续紧张、毫无理由的惧怕,从而出现回避反应。恐怖症是焦虑障碍的子类。患者的特点:羞怯、胆小、内向、依赖性强。大多数成人的单纯恐怖来源于儿童期曾有过的体验,明显的精神刺激可诱发恐怖症的产生。第十七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4、恐怖症

恐怖症的类别社交恐怖症:在大庭广众之下害怕被人注视,或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患者不敢看人,不敢有自豪感,不敢写字,甚至不敢进教室等。场所恐怖症:对高空或黑暗等产生恐怖,不敢在高处停留,甚至不敢在高楼上居住,或不敢独自一人处于黑暗中。物体恐怖症: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如:猫、老鼠对尖锐物体的恐怖。第十八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4、恐怖症

恐怖症的类别社交恐怖症:在大庭广众之下害怕被人注视,或害怕会当众出丑,因此患者不敢看人,不敢有自豪感,不敢写字,甚至不敢进教室等。场所恐怖症:对高空或黑暗等产生恐怖,不敢在高处停留,甚至不敢在高楼上居住,或不敢独自一人处于黑暗中。物体恐怖症:对某些特定的物体产生恐怖,如:猫、老鼠对尖锐物体的恐怖。调适: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第十九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5、神经性厌食症

有些女大学生由于担心自己变胖,失去苗条的身材,便设法控制自己的饮食或自行减肥;有的虽然是在正常范围,甚至低于正常,但由于她们对自己的体态有一种曲解的幻想,仍会继续限制饮食。第二十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5、神经性厌食症诊断:(1)25岁以前起病(2)有追求体型美的欲望(3)消瘦明显(4)对食物和体重的态度异常(5)无其他内科和精神病患者一旦意识到她们的情况严重需要救治时,常能较快得到恢复。认知及顿悟心理疗法。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6、强迫症

是指个体被持续的、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且患者又感到不能阻止出现的概念或思想所干扰而出现的失调行为。

特点:是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并存。可概括为“不完善感”、“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等。关键:是让患者认识自己的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的性质及成因,认识到本症临床表现的幼稚、不合理,同时增强自信、恢复理性,努力去克服它。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二、神经症6、强迫症

案例:张某,家教很严,父母文化水平低,粗暴(管教),做任何事力求尽善尽美。(其父,车祸瘫痪,在家卧床,脾气更粗暴,常指责自己和家人)严厉的家教下,很少做错事,同时经常怀疑自己做错事或没有做好。如:写字为什么写错,为什么写不好。洗衣服反复洗。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八页。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八页。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脱节如:大街上演讲第二十五页,共二十八页。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是指以行为与环境脱节,思维与情绪分离,即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相互矛盾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脱节分离如:大街上演讲应痛苦的事,却没有沉痛感第二十六页,共二十八页。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

P1971、遗传因素、教育因素与人治因素并重的原则2、人与环境的协调原则3、身心统一的原则4、个体和群体结合的原则5、知、情、行相对平衡的原则第二十七页,共二十八页。内容梗概第十章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防治。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区别:P186。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分别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自责等,把外界的一切都看成“灰暗色”的。长期的忧郁状态会导致思维迟钝、失眠、体力衰退等,对个体危害是很大的。该症的发生与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病程在一年以上,而且一年中有2/3的时间自觉心情压抑、忧郁、苦闷等,其间歇每次不超过两个月。一是学会将自己的忧伤、痛苦以恰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以减轻心理上的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