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_第1页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_第2页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_第3页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_第4页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马哲题库(选择题附答案)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覆盖面标识: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绪论——绪)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绪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历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C、主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告诉我们()。历A、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随着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同时消灭B、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会存在一段时期,但不可能永久地存在下去C、落后的社会意识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以后还将永久地存在下去D、落后的社会意识先于它的物质基础的消灭而消灭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A、运动的绝对性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矛盾性5、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历A、前进的、上升的B、周而复始的循环C、直线式的连续发展D、不可认识的6、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历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绪A、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问题B、世界的唯一性与多样性问题C、世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问题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8、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辩A、不起任何作用B、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决定性作用9、人的本质在于()。历A、人能够改造世界B、自私自利C、人有思想和理性D、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民群众的主体()。历是体力劳动者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11、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历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12、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辩A、事物的积极方面B、事物的消极方面尽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消灭的方面13、衡量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历A、看他职务大小B、看他社会地位高低C、看他向社会和他人索取的多少D、看他对社会和人类是否作了贡献及其大小14、质和事物的存在是()。辩A、相互对立的B、相互包含的C、直接同一的D、相互转化的15、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历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辩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世界是否可知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17、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认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8、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历A、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B、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D、社会分工不同19、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认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20、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根据主要是()。历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B、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C、社会的阶级关系D、生产力发展水平21、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物A、要有旺盛的革命热情B、正确反映客观规律C、充分集体主义精神D、把世界的万物之源归结为主观精神22、关于人的价值的正确观点是()。历A、人的价值就在人本身,人生来都有平等的价值B、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C、人的价值就在于采取必要手段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D、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2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历A、它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C、它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D、它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4、社会基本矛盾是()。历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矛盾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物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26、认识的初级阶段是()。认A、直接认识B、全面认识C、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27、所谓抽象的人性论是指()。历一种对人类共同人性的科学抽象的理论B、否认人的社会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理论C、一种否认人的共性的错误理论D、一种资产阶级哲学独创的理论28、事物的质变是指()。辩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C、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29、概念、判断、推理是()。认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D、辩证法的三种形式30、作为辩证的否定的“扬弃”是()。辩A、既保留又继承B、彻底抛弃C、既克服又保留D、矛盾的调和3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历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32、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历A、阶级妥协的结果B、由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33、认为人在任何意义上都没有自由,一切都是由必然所注定的观点,必然导致()。历A、唯意志论B、宿命论C、唯物论D、历史唯物主义3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因为辩证的否定()、辩A、把旧事物完全抛弃B、使旧事物发生量变C、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D、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35、反映的创造性体现着()。物A、主体的被动性B、客体的被动性C、主体的能动性D、客体的能动性36、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历A、生物圈B、大气层C、生态率统D、地理环境3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历A、生产关系的发展B、生产力的发展C、上层建筑的发展D、经济基础的发展38、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历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B、国体C、政体D、领土大小、人口多少和力量的强弱39、或然率是指()。辩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40、真理与谬误的统一的含义是()。认A、真理中包含着谬误B、二者互为因果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二者没有确定的界限41、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历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B、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客体C、在价值关系中只能作为主体D、只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42、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政策是()。辩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B、既坚持物质文明,又坚持精神文明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斗争43、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历A、上层建筑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44、真理就是()。认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B、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C、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D、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5、阶段性部分质变表现了()。辩A、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B、事物整体与某些构成部分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C、事物与事物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D、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之间变化的不平衡性46、自由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历A、泛指人的自由B、指人们完全认识了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获得了自由C、指人们摆脱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而实现了时自由D、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47、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物A、主观性B、能动性C、随意性D、物质性48、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历A、政治原因引起的B、经济原因引起的C、精神原因引起的D、科学技术水平引起的49、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物A、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辩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51、国家的消亡是指()。历A、封建主义国家的消亡B、资本主义国家的消亡C、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D、所有国家的消亡52、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历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3、促使无产阶级革命主观条件成熟的关键是()。历A、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决心、勇气B、无产阶级觉悟程度的提高C、无产阶级组织纪律性的加强D、建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党5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认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优点5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上说属于()。历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D、内容决定形式56、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物A、人们可以改造和消灭社会发展规律B、人们可以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C、人们可以超越主观条件的制约D、人们可以发挥主体能动作用57、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绪A、是否坚持唯物论B、是否坚持唯心论C、是否坚持辩证法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58、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历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5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辩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60、哲学是()。绪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C、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6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认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62、生产资料包括()。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一切劳动产品C、生产工具和劳动者D、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63、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历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劳动对象的利用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64、爆发式飞跃是()。辩A、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B、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C、新旧要素的逐渐积累D、质变与量变的相互转化65、世界观就是()。绪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6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绪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67、人们为了获得知识()。认A、只要刻苦读书就行B、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C、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D、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68、人类解放就是()。历A、实现绝对自由B、摆脱规律的支配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D、不受任何束缚69、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认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70、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辩A、事物的度B、事物质的规定性C、事物量的规定性D、事物的特殊矛盾7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认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D、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形而上学72、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A、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73、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一种()。辩A、特殊现象B、偶然现象C、暂时现象D、普遍现象74、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历A、客观世界B、主观思维C、个人的活动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75、国体和政体之间是()。历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76、时间和空间是()。辩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77、生产力的含义是指()。历人的体力的支出B、人的脑力的支出C、所有制、分配关束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78、人类最终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标志是()。物A、直立行走B、手脚分工C、抽象思维D、制造使用劳动工具79、“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辩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80、简单地说阶级的实质是()。历A、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B、不同集团的社会地位和分工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一个集团统治另一个集团81、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物A、必须意识本身正确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C、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D、必须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82、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观点是()。历A、宿命论观点B、天命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83、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以()。历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动力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为动力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为动力D、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为动力84、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物A、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B、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C、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D、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85、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辩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构成运动86、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辩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87、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物A、夸克理论B、达尔文进化论C、相对论D、细胞学说88、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辩A、事物发展的直线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事物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回到出发点的运动C、事物发展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性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89、事物的质是指()。辩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90、生产关系是指()。历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D、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关系91、规律是()。辩A、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外在的、偶然的间接的联系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直接的、表面的可能性联系D、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人为的、形式的非本质联系92、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最主要成分是()。历A、警察B、军队C、法庭D、监狱93、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认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C、真理是相对的,谬误是绝对的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94、主观唯心主义者主张()。绪A、认识来源于绝对观念B、人在神的启示下认识世界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95、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辩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9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绪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或灵魂97、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辩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98、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历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99、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认A、唯理论B、经验论C、先验论D、反映论100、一切真知都来源于()。认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101、“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物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10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辩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103、社会存在()。历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10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历A、绿色植物B、人类C、动物D、微生物105、假象是指()。辩A、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B、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C、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D、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106、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历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107、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历A、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B、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C、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108、杰出人物是指()。历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C、同情劳动人氏的历史人物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109、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辩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得到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110、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性是指()。辩A、不需要任何条件B、能脱离同一性而进行斗争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111、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认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认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113、主张意志自由是绝对的,认为意志支配一切的观点是()。物A、宿命论B、唯意志论C、唯物论D、历史唯物主义114、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物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15、现实性范畴是指()。辩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C、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D、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的总和11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绪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117、最早把马列主义传入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代表是()。绪A、瞿秋白B、鲁迅C、周恩来D、李大钊118、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辩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119、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认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120、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认A、完全自发的过程B、积极能动的过程C、消极被动的过程D、主观随意的过程121、量变的复杂性是指()。辩A、量变的程度发展不同B、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D、量变有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突破度的范围的变化122、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历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文化标准123、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物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124、唯物史观认为,所谓自由是指()。历A、人们摆脱了客观规律的限制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C、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人们可以自主地制造和消灭规律12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历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126、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辩A、人们思维中的前后不一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127、质和量的关系是()辩A、内在根据和外部表现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在度的范围内相互规定的关系128、在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是()。历A、生产力B、产品的分配形式C、生产关系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29、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辩A、视为精华全部继承B、视为糟粕全部抛弃C、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130、否定之否定规律()。辩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131、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历A、生产关系B、家庭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D、经济基础132、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历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133、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先后相继现象是()。辩A、必然联系B、偶然联系C、因果联系D、非因果联系134、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认A、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C、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D、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135、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绪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136、现代西方哲学,不论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其实质都是()。绪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辩证法D、形而上学137、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A、正确反映B、歪曲反映C、颠倒反映D、否定反映138、看待社会历史的基本趋势这个问题的正确观点是()。历A、社会进步具有客观必然性的观点B、循环论的观点C、倒退论的观点D、直线式连续发展的观点139、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认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140、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辩A、高于唯物辩证法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141、认识的本质是()。认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142、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历A、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C、原始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4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辩A、唯物辩证法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唯心辩证法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44、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辩A、偶然性B、必然性C、现实性D、可能性145、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146、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A、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B、状态和形式C、基本方向和道路D、客观性和条件性147、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历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D、社会意识对政治制度发生作用148、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历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14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认A、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补充的过程C、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150、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体系,包括()。历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传统C、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单选题答案:DABBABDBDDADDCABDABABDDACDBDBCDCBCCABBBCACCDDDABDDCDDBDDDCBABDBABACCCDBDDDDBDDBCCDAADAADCAABDDDBCDDBCBBABDDDBDDABBABDBCBBACCBCDADACDDCABAACDCBDDCBABDC二、多项选择题(覆盖面标识:1、辩证唯物主义——物,2、唯物辩证法——辩,3、认识论——认,4、历史唯物主义——历,5、绪论——绪)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有()。认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绝对对立的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显著特点有()。认A、把可知论引入认识论B、把唯物主义引入认识论C、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D、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E、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需要具备的条件有()。认A、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B、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C、必须有适当的社会环境D、必须经过实践活动E、意识本身必须是正确的4、物质生产之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是因为()。历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B、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口生产的规模和速度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D、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具有客观性E、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始终在家庭范围内进行5、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有()。辩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阶级斗争规律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E、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下列各项属于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或辩证法观点的有()。辩A、承认条件的客观性B、承认条件的主观性C、承认条件的复杂性D、承认条件的可变性E、承认条件的随意性7、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认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8、下列思想体系中,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有()。历A、政治思想、法律思想B、道德C、宗教D、自然科学E、艺术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辩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E、形式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不平衡10、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有()。辩A、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B、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D、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E、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绪A、培养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B、提高理论思维水平C、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D、提高人的素质E、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12、当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的表现有()。历A、由科技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B、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C、科技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加速度的趋势D、科技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E、科技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13、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辩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质的前提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D、它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E、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14、社会改革是()。历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B、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C、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D、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E、一般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绪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肤浅性E、不彻底性16、本质是()。辩A、事物的根本性质B、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内在根据D、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E、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17、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生态资源()。历A、指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B、指森林、草原、动植物以及菌类和上壤C、它们不依人类意志为转移D、可以根据人类意志,有计划的繁殖扩大E、可以长久使用18、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辩A、内容决定形式B、形式决定内容C、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D、当形式与内容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E、当内容与形式不适合时,对形式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19、社会进步()。历A、其基本趋势通过新旧社会的更替来表现B、其最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表现在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D、其最高标准是生产关系的变革E、是指社会的前进和发展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绪A、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积累比较多的经验,产生了优秀成果,必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产生巨大影响C、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业队伍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历A、指的是生物圈B、指的是劳动资料C、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D、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E、指的是全部自然界22、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辩A、事物的根本属性没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呈现出阶段性B、事物全局性质没变,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C、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D、旧质要素在量上迅速减少E、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23、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要做到()。辩A、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B、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C、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特定的重要作用D、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E、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24、在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只能()。物A、从国外的各种现成的模式出发B、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C、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出发D、从我们尽快实现现代化的主观愿望出发E、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2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党的思想路线统一的有()。认A、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B、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C、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群众观点是统一的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E、认识辩证过程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26、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认A、概念B、感觉C、知觉D、推理E、表象27、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差别在于()。历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思想体系是低水平的B、社会心理是复杂的,思想体系是简单的C、社会心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思想体系具有抽象化的特征D、社会心理无阶级性,思想体系有阶级性E、社会心理表现为情感、习惯等,思想体系表现为理论体系28、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辩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D、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E、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29、科学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表现在()。历A、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发明创造新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B、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操纵或重复制造已有的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困难的C、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就不能制造更高级的新材料D、科学理论在现代化,生产中,可以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E、科学理论在现代化生产中,要求跟在生产、技术之后,概括和总结经验30、历史前进的车轮终究是不能倒转的,这是因为()。历A、历史进步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之中B、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C、社会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过程D、社会的发展是不容许有停滞和倒退的E、历史进步是符合人民的心愿的31、无产阶级领袖的重大作用的表现有()。历A、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武器B、他们推动无产阶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C、他们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D、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E、他们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2、下列著作属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的有()。绪A、《实践论》B、《矛盾论》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E、《反对本本主义》33、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物A、理念创造出来的B、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社会发展的产物D、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E、所有物质都有的3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A、反映具有摹写性B、反映是消极被动的C、反映具有创造性D、反映是主观随意的E、反映是外力强加于人的35、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对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历A、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念B、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C、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路线D、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E、无产阶级政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法宝36、对待无产阶级领袖的正确态度是()。历A、尊敬和热爱领袖B、承认和维护领袖的权威C、反对神化领袖和个人崇拜D、重视领袖的作用E、使权力集于领袖个人37、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分别是()。绪A、中国哲学B、希腊哲学C、埃及哲学D、印度哲学E、阿拉伯哲学38、规律具有如下特点()。辩A、客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随意性E、重复性39、从类人猿转变为人类()。物其内在根据是类人猿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B、其重要基础是类人猿的群体组织程度比较高C、其外部条件是气候的变化D、其关键因素是生产劳动E、只是生物进化,规律的结果40、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包括它()。历A、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同时发生根本变革B、依赖于社会存在,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C、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D、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E、采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的形式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1、必然王国作为历史观的范畴是()。历A、泛指客观必然性B、指人们从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的社会状态C、指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受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社会状态D、指物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E、实质上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状态4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辩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E、事物的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运动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43、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历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和改革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E、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44、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认为()。物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C、运动是绝对的D、时空是相对的E、世界是以一定的时空形式,按其自身因有的规律永恒运动的物质过程45、人类解放的含义是指()。历A、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B、实现不受任何约束的绝对自由C、摆脱自然的奴役和社会的压迫D、实现共产主义E、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46、教育()。历A、从本质上说属于上层建筑B、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C、可以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方面的人才D、可以向社会输送各方面的管理人才E、是生产力系统的准备性因素4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有()。认A、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实践对理论具有指导作用E、实践与理论是相互决定的48、人类劳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表现有()。物A、能制造和使用工具B、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C、是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D、可以不受任何自然规律的支配E、一开始就是社会性活动49、我国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比例失调的原因有()。历A、旧中国留下的严重的人口包袱有关B、新中国人口生产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型C、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与工作的失误D、不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E、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50、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物A、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特征B、是指人的活动是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进行的C、告诉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必须着重研究人的社会关系D、告诉我们社会和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完全对立的E、告诉我们不能用生物学的规律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发展51、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之所以能起促进作用在于()。历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C、它能被群众所掌握D、它有相对独立性E、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的制约5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辩A、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B、是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循环过程C、是直线式前进的过程D、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E、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过程53、所谓相对静止是指()。辩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54、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辩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D、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E、否定中不包含肯定55、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B、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C、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D、是阶级社会特有的规律E、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56、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的联系是()。辩A、内部联系B、本质联系C、必然联系D、直接联系E、主要联系57、科学实验是()。历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58、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认A、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否认真理的客观性D、强调理在事先E、主张真理即在我的心中59、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的社会形式()。物A、是和劳动的一般性质统一的B、是指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展开和发展C、说明劳动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D、指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E、是指一切社会形式中的劳动共有的性质60、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历A、它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B、它体现着一个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C、它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重要影响D、它既属于社会意识,又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E、它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变化的的根源61、认识的辩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认A、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B、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E、从摹写到创造的过程62、衡量社会进步()。历其标准不可能是单一的,应该是综合的B、其标准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又有道德的、文化的C、其最高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只以经济发展程度为标准E、不能忽视生产关系的性质这一标准6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承认相对静止()。辩A、才能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事物C、才能理解事物的分化和生命现象的产生D、才能理解绝对运动E、才能理解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64、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A、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B、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从微生物直到人类本身都是物质的存在D、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E、精神、意识是非物质的,但它根源也归于物质65、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观点,说明()。物A、劳动过程是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B、自然创造人和社会创造人的统一C、人与自然的本源联系和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D、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统一E、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等同66、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的主体的人()。历A、从自身的需要出发的活动B、从自身的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的活动C、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才式和方向的活动D、创造对人们有利的客观规律的活动E、进行改变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活动67、把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承认的意见视为真理,这是()。认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充分相信群众,使群众掌握真理C、否认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E、唯心主义真理论68、人的价值大小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在于()。历A、有一定的关系B、没有任何关系C、一般地说,所任职务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应当越大D、从事普通工作的人,社会价值必然小E、职务高低,工作不同,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69、认识主体的本质属性是()。认A、自然性B、社会性C、实践性D、被动性E、意识性70、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的有()。认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1、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历A、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它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和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生量变的动力C、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解决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E、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72、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表现在()。历A、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B、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C、人的解放受社会进步程度的制约D、人的解放程度影响着社会进步的性质和水平E、人的解放程度可以超越社会的进步状态73、教条主义()。认A、承认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B、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C、重视感性经验,重视实践D、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E、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74、国家消亡()。历A、必须以阶级的完全消灭为前提B、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消亡C、是指必须去推翻国家D、是指它自行消亡E、是被迫实现的过程75、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A、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过程B、揭示了认识的总规律C、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D、创立了彻底的可知论E、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76、人类社会是()。物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C、是某种神秘力量创造的D、精神的产物E、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式77、社会意识()。历A、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由社会存在决定C、具有相对独立性D、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E、会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改变78、理论联系实际就要()。认认真读书、刻苦学习马列主义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E、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79、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使之成为中国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是由于()。绪A、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的宣传D、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迫切要求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况的需要E、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相结合80、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表现在()。物A、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者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受统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劳动D、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相互代替E、自然规律总是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81、下列现象属于必然性表现的有()。辩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