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康复课件_第1页
中风后遗症康复课件_第2页
中风后遗症康复课件_第3页
中风后遗症康复课件_第4页
中风后遗症康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偏瘫现代(xiàndài)康复治疗

第一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概述(ɡàishù)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219/10万719/10万116/10万80%41%)我国:死因前三位,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病人数600~700万,死亡约1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常见偏瘫,失语、认知(rènzhī)感觉障碍等。治疗费100亿/年,城市9000元±/人。美国:1986年估计有50万人发病,14.78万人死亡,存活者需长期医疗照顾202万人。

英国:死因前三位,长期残疾居首位,85%脑梗,40%反复发生,10%患者1月内死亡。

个人不幸,家庭灾难、社会的巨大负担

五高第二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中风偏瘫的治疗(zhìliáo)效果中风的治疗方法在我国有200余种之多,但是疗效有限

光量子、自体血、体外反搏、针灸、蛇毒、中医药中风偏瘫能恢复吗?功能(gōngnéng)永久性缺失的悲观论点统治了多个世纪。CNS无法再生严格的功能定位研究的热潮

第三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临床和实验证实脑损伤后功能能够恢复临床观察——病人自己(zìjǐ)可以恢复。客观试验1824年FlourensP发现人CNS损伤后能恢复1917年Sherrington证明摘除猴皮质运动区,运动功能能够恢复1933年Gardner发现大脑切除520g,人可走路,生活自理1955年GleesP证实半球切除后的患者能恢复工作第四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脑可塑性→CNS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主要理论上世纪30年代BetheA首先提出(切除(qiēchú)两栖动物1-2个肢体)指生命机体适应发生了变化的环境和应付生活中危险的能力中枢N系统在受到打击后重新组织(zǔzhī)保持适当的功能,不是再生而是功能重新组织(zǔzhī)60年代Luria完善脑损伤后残留部→功能重组→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了的功能强调特定的康复训练是必须(bìxū)的(再训练理论)第五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现实(xiànshí)的能力。广义——将所有的学习(xuéxí)都认为是脑有可塑性的表现,因为通过学习(xuéxí)和训练,脑可以完成原先不能完成的功能。狭义——脑必须有重新获得功能的形态学基础才是可塑性的表现第六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功能重组(zhònɡzǔ)——脑可塑性的基础轴突侧支长芽——靠近(kàojìn)损伤区的轴突向侧方发芽伸出分支支配损伤区。

CNS的细胞不能再生,但是轴突、树突、突触连结可以再生

脑神经细胞体的体积(tǐjī)——3%树突、轴突、胶质——97%Gragy动物其主要方式为以下几种第七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潜伏通路和突触启用——已存在但未发生作用的通路在主通路失效时发挥作用,突触的效率提高病灶周围组织代偿——1950年,猴实验中证实对侧半球代偿——儿童失语可转移至右侧;半球损害由对侧代偿由功能(gōngnéng)不同的系统代偿——先天盲人(感觉取代研究)第八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几个例子

①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Bach-y-Rita之父

②训练可学会生来不具备的运动

③训练可使脑发生(fāshēng)形态学改变第九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恢复(huīfù)的方法、手段理由:a.突触的效率取决于使用频率,运用越多,效率越高b.要求脑组织承担新的、不熟悉的功能,没有反复多次训练不可能完成(wánchéng)c.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促进CNS功能恢复很重要询证医学研究认为治疗中风有效的三种手段

功能恢复训练是利用(lìyòng)CNS可塑性促进功能重组的必要条件急性期溶栓治疗中风单元

康复治疗第十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的东西方差异

康复在西方(xīfāng)的含义rehabilitation一词的含义:re-重新的意思habilis-是得到能力或者适应的意思ation-行为或者状态的结果。中世纪:(宗教)近代:(法律)后来引深为“复原、恢复原来的权利、资格、地位尊严等”应用于医学领域称为康复--使残疾人从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shēnghuó),重新恢复做人的权利、资格和尊严第十一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kāngfù)的东西方差异

康复的医学定义1942年:就是(jiùshì)使残疾者最大限度的复原其肉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能力。1969年:综合的协调的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和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数10年总结康复目的:使残疾者能够和健全人平等的重新参与和享受社会生活。第十二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的东西方差异

康复的医学(yīxué)定义1981年: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zhònɡfǎn)社会。

90年代:康复是指综合的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性适应方面的潜能。

第十三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康复(kāngfù)的东西方差异

康复在我国的含义

康复就是疾病的痊愈康复就是恢复和休养(xiūyǎng)康复就是疗养康复就是锻炼身体康复就是针灸、推拿、按摩、理疗康复就是洗头洗脚、洗澡第十四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的东西方差异(chāyì)

康复在我国的含义康复就是疾病的痊愈

历史上《旧唐书》武则天病后康复所有医院的门口:祝您早日康复、肿瘤康复医院两岸三地翻译不同:香港:复康台湾:复健歪曲结论:康复了=病好了。好了病还康复什么?

真实情况:几乎没有可以称之为完全恢复的疾病。多数疾病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大叶性肺炎、骨折造成脊髓(jǐsuǐ)压迫)

第十五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kāngfù)的东西方差异康复在我国的含义康复就是恢复和休养的过程

患病后健康水平下降,治疗后再休息(xiūxi)一个阶段后,健康恢复(recovery)到病前的水平(感冒)。康复(rehabilitation)则是指伤病后健康水平下降,虽然经积极治疗,但是仍然形成了残疾,健康水平达不到原先水平。歪曲的结论:康复就是养病、休息好、营养好就可以了。第十六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就是疗养疗养:是利用自然界具有医疗作用的物理化学因子(自然疗养因子)防治(fángzhì)疾病。(矿泉、海水、阳光、气候、风景区、泥)疗养与康复的区别:对象、目的、手段。歪曲结论:康复=疗养是有权有钱人享受的事。康复=疗养不是治病康复医院应该建在风景好的地方。

康复(kāngfù)的东西方差异

康复在我国的含义第十七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疗养与康复的异同

疗养

康复对象慢性病、老年病患者;病后或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健康疗养者残疾人、慢性病、老年病患者,一部分急性病患者,重点是有功能障碍的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目的使慢性病治愈或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病后或手术后促进健康恢复;使健康人消除疲劳使患者的身心功能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帮助患者重返社会手段采用矿泉、海水、阳光、气候、等自然理化因子,辅之以人工物理因子和药物主要采用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疗法、言语矫正和康复工程等手段,辅之以药物和手术第十八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的东西方差异(chāyì)

康复在我国的含义康复就是锻炼身体1、康复训练==体育锻炼,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jīchǔ)包括功能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心理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医学知识。2、康复训练与体育锻炼一样需要指导(郝海东的足球训练同样需要每时每刻的教练指导)。歪曲的结论:康复是锻炼身体不是治疗康复简单、不需要技术自己操练、不需要花钱(投入产出计算)

第十九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的东西方差异(chāyì)康复在我国的含义康复就是针灸、推拿、按摩、理疗:

为什么针灸、推拿、按摩成了康复的代名词?中医也有自己的康复:按摩、导引、五禽戏、八段锦等。不能否认(fǒurèn)存在致命的缺陷: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中医自身的评价:公正公平的评价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疗法的适应症不能随意夸大。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的关系: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歪曲的观点:没有针灸就不是康复。自己买一台理疗机器就可以进行治疗。第二十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康复(kāngfù)的东西方差异1、康复是有关残疾人的事业。很多人认为残疾跟自己无关,其实大有关系。残疾分为永久性残疾和暂时性残疾,国外统计资料显示一个人一生之中有过暂时性残疾的人占70%还多,如近视眼、脚踝扭伤、颈肩腰腿疼、关节炎等等都属于残疾范畴。2、康复更主要反映的是人权的进步。歧视残疾人的现象古来有之,社会的进步产生了生而平等的理想,残疾人照样可以做到残而不废。3、康复的核心是功能康复。就是使有功能残疾的人,尽最大可能(kěnéng)的恢复功能,重新享受人生(权力、地位、金钱、事业、汽车、房子),一切正常人所拥有的,残疾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康复(kāngfù)、医学康复(kāngfù)与康复(kāngfù)医学康复是全面的残疾人的事业,分四个方面医学康复:包括所有与残疾(cánjí)有关的医学方面的疾病教育康复:特殊教育职业康复: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社会康复:解决残疾人社会问题的各个方面的工作康复医学和医学康复的区别:(见笔记内容)医学的四个分支: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医学(yīxué)与临床医学(yīxué)的比较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康复医学(yīxué)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康复医学在国外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独立的专业机构。1、疾病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2、医疗技术提高:死得少了、活的多了、追求生活质量和品质(好死不如赖活着?)。3、生活提高与人的需求4、人的文明程度提高,社会(shèhuì)进步的表现:更加尊重人权5、致残因素增多: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对偏瘫(piāntān)评价标准的改变上世纪前末叶,美欧儿麻流行(liúxíng)针对受累肌肉进行训练MMT和肌力训练占上风↓以中枢瘫为主的治疗方法Bobath法、Brunstrom法、PNF法易化技术或促通技术↓以恢复运动模式为主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异常原始的运动(yùndòng)反射释放、运动模式异常司令部大脑(dànǎo)前敌(qiándí)指挥部肌张力增加肌群间协调紊乱异常反射活动正常运动调节功能下降平衡反应直立反应共同运动联合反应紧张性反射痉挛型模式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中风(zhòngfēng)偏瘫本质及恢复过程

过去(guòqù)认为: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

两者在本质上有差别,在恢复上有差别吗?瑞典学者:

Brunnstrom(1970s)中枢性瘫痪—质的变化周围性瘫痪—量的变化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周围(zhōuwéi)性瘫痪中枢性瘫痪(tānhuàn)012345I迟缓(chíhuǎn)期II痉挛期III共同运动IV部分分离运动V分离运动VI正常治疗的目标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易化技术(jìshù)是cell水平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技术刺激→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兴奋性调整(tiáozhěng)→获取正确的运动输出易化或促进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的神经元(A)只表现为兴奋性的增高并不发生兴奋,但对其他处于阈下兴奋的神经元(B)的传入(chuánrù)冲动比较敏感,A、B单独存在时并不能引起兴奋,但当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综合时,就能使A、B易于达到兴奋阈而产生兴奋,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例如:让患者在思想上用力使某一肌肉处于阈下兴奋状态(相当于A),再由治疗师操纵此肌肉使另一些神经元(相当于B)亦处于阈下兴奋状态,若A、B同时发生(fāshēng),则可由于易化效应而引起肌肉收缩。易化技术多用于促进神经损伤后难于兴奋的组织进入兴奋状态。另一方面,常与抑制配合,以抑制兴奋性过高的组织。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ABC促进作用原理图促通技术包括两个方面1、促进(cùjìn)\易化\兴奋2、抑制促进正常的抑制异常的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目前沿用的易化技术(jìshù)有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PNF疗法Rood疗法以前三种应用较多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共同理论基础1.脑控制运动而非肌肉,脑损伤康复强调运动模式的改善——核心2.中枢神经系统是分等级的结构,上位中枢对下位中枢主要起抑制作用层次学说:运动控制由上位(脑皮质)、中位(脑干)、下位(脊髓)三层次协同完成。运动发育也是从下位→上位水平的成熟过程。3.应用特殊的感觉刺激可改变或易化患者的运动模式反射学说:感觉传入信息控制运动传出信息,运动为反射综合,CNS处于被动地位(dìwèi)。4.脑损伤的恢复遵循一定顺序——模仿婴儿正常发育的顺序。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痉挛性模式(móshì)

中风偏瘫患者的患侧肌群多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因此患者的姿势和运动都是僵硬而刻板的。不活动时时常表现(biǎoxiàn)为典型的痉挛模式上肢表现---典型的屈肌模式下肢表现---典型的伸肌模式活动时常表现为刻板的共同运动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典型(diǎnxíng)的痉挛模式

头部:头部旋转,脸面朝健侧,向患侧屈曲,上肢:肩胛回缩,肩带下降,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伴前臂旋后(某些病例(bìnglì)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并向尺侧偏斜手指屈曲、内收拇指屈曲内收躯干:向患侧侧屈并后旋下肢:患侧骨盆旋后、上提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足趾屈曲、内收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共同(gòngtóng)运动

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运动,但由于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它们是定型的,不能选择性的控制所需的肌群,只能遵循固定模式来活动,所以它又是不随意的。上肢共同(gòngtóng)运动在举起手臂时最常见到,下肢共同(gòngtóng)运动在站立和行走时最易见到。共同(gòngtóng)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即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间的联系,是一种交互抑制关系失衡的表现。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

共同(gòngtóng)运动

屈肌共同运动伸肌共同运动上

肢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指关节拇指上提外展屈曲旋后\旋前屈曲屈曲屈曲后缩外旋

内收内收前伸内旋

旋前稍伸展屈曲屈曲下推内收伸展

内收内收下

肢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上提屈曲外展屈曲背屈伸展\背屈后缩外旋

内翻

伸展内收伸展跖屈跖屈

内旋

内翻内收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联合(liánhé)反应指用力使身体一部分肌肉收缩时,可诱发其它部位的肌肉收缩。偏瘫时如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患侧肌肉的收缩。特点1:它是与随意(suíyì)运动不同的一种姿势反射,是原始的运动模式或脊髓水平的反应。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是伴随痉挛而出现的。特点2:基本上按照一种固定的模式出现。不良影响:

1、可加强偏瘫侧痉挛,使功能活动更困难,妨碍患肢的平衡反应。因此,在偏瘫治疗时瘫治疗时,不应让其身体任何部分过度用力而导致联合反应的出现。2、影响平衡方应3、加重挛缩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联合(liánhé)反应1.对侧性联合反应

(1)上肢(对称性)健肢屈曲(qūqǔ)→患肢屈曲 健肢伸展→患肢伸展

(2)下肢(对侧性)健肢内收(内旋)→患肢内收(内旋) 健肢外展(外旋)→患肢外展(外旋)(3)下肢(相反性)健肢屈曲→患肢伸展

健肢伸展→患肢屈曲

2.同侧性联合反应

上肢屈曲→下肢屈曲

上肢伸展→下肢伸展

第四十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紧张性反射(fǎnshè)是皮层下中枢控制的反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为我们察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这些反射失去大脑皮层的抑制、整合作用,同时(tóngshí)对外周刺激敏感提高,容易释放及诱发出来,形成一系列的异常姿势。它主要包括紧张性迷路反射、颈紧张性反射、紧张性腰反射,阳性支撑反射、对侧伸肌反射及抓握反射等。这些反射都是人体发育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因此,抑制这些病理性夸张反射,使其适度、适时相互协调、诱发主动运动十分重要。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重要(zhòngyào)的紧张性反射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中枢N系统损伤张力异常运动异常用力大紧张大张力大联合反应大用力增加联合反应及肌张力增加代偿性动作出现功能减低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三页。中风后遗症康复Bobath疗法(liáofǎ)是英藉德裔物理疗法师BertaBobath提出的方法。常用技术1、控制运动的关键点(KP),对痉挛的部分采用反射抑制模式(RIP)进行抑制。2、痉挛被控制后,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太用力的和不引起痉挛的关节运动3、通过(tōngguò)平衡、翻正或防护反应引出运动4、肢体负重并在负重的肢体上取得平衡5、控住和放置以训练对运动的控制,6、最后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