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_第1页
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_第2页
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_第3页
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_第4页
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入新课《闯王进京》图导入新课《闯王进京》图学习目标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史实。2.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的规律和特点。3.认识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因素,认同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新课探究一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1.朝政腐败的内外原因《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新课探究一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1.朝政腐败的内外原因《明宪宗2、朝政内外交困的影响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明朝《流民图》2、朝政内外交困的影响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一二李自成起义1.概括起义的知识点。(原因、代表、口号、受欢迎原因、建立政权、推翻明朝)一二李自成起义1.概括起义的知识点。(原因、代表、口号、受欢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崔征如故。思考: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2.明朝灭亡

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崇祯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崇祯帝自缢之处2.明朝灭亡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3.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异同相同点:都是统治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了农民起义。不同点: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秦王朝建立初期,主要因为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明朝建立300多年后,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3.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异同相同点:都是统治腐败激化了社会一三探究点: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满洲的兴起(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一三探究点: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满洲的兴起(1)1616年2.清军入关2.清军入关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吴三桂降清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没有乘胜追击明朝残余势力起义军的“均田免粮”和镇压地主阶级政策,使他们成立武装对抗起义军李自成忽视了关外满清政权入主中原的野心和决心起义军腐败变质没有建立根据地各方势力的联合进攻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没有乘胜追击明朝残余势力

课堂小结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内部原因:政治腐败、搜刮财富、自然灾害

2、外部原因:满清威胁

3、内外交困:矛盾激化、起义爆发李自成起义知识点、比较异同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1、明朝灭亡时间、标志

2、清军史实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课堂小结一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正确答题。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耐基因退一步获得友谊,由此可见,退一步不但给他人留下一片天地,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更宽阔的天地。退一步不仅表现了对他人一份爱,更表现了自己对自己的爱,这种爱已经超出了人与人的界限,于社会每一个角落中显示着它的力量。7.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苦,我们如果能快乐地笑一笑,高歌生活多么好,蓝天白云多么美,那我们就会获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拥有金灿灿的硕果。朋友,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快快亮出你的笑容吧!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第17课明朝的灭亡第17课明朝的灭亡导入新课《闯王进京》图导入新课《闯王进京》图学习目标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的史实。2.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的规律和特点。3.认识古代农民起义的基本因素,认同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知道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朝灭亡和清军入新课探究一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1.朝政腐败的内外原因《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新课探究一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1.朝政腐败的内外原因《明宪宗2、朝政内外交困的影响

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向灭亡。明朝《流民图》2、朝政内外交困的影响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一二李自成起义1.概括起义的知识点。(原因、代表、口号、受欢迎原因、建立政权、推翻明朝)一二李自成起义1.概括起义的知识点。(原因、代表、口号、受欢

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变冷,北方风沙壅积日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成锐降”。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起。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崔征如故。思考:除了材料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导致明末农民大起义?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于明朝小冰新部编版《明朝的灭亡》课件2.明朝灭亡

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崇祯帝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崇祯帝自缢之处2.明朝灭亡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西安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3.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异同相同点:都是统治腐败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酿成了农民起义。不同点: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秦王朝建立初期,主要因为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明末农民起义发生在明朝建立300多年后,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3.比较秦末、明末农民起义异同相同点:都是统治腐败激化了社会一三探究点: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满洲的兴起(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努尔哈赤一三探究点: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1.满洲的兴起(1)1616年2.清军入关2.清军入关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吴三桂降清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没有乘胜追击明朝残余势力起义军的“均田免粮”和镇压地主阶级政策,使他们成立武装对抗起义军李自成忽视了关外满清政权入主中原的野心和决心起义军腐败变质没有建立根据地各方势力的联合进攻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没有乘胜追击明朝残余势力

课堂小结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内部原因:政治腐败、搜刮财富、自然灾害

2、外部原因:满清威胁

3、内外交困:矛盾激化、起义爆发李自成起义知识点、比较异同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1、明朝灭亡时间、标志

2、清军史实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课堂小结一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