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周教案3播音发声概说2_第1页
第2周教案3播音发声概说2_第2页
第2周教案3播音发声概说2_第3页
第2周教案3播音发声概说2_第4页
第2周教案3播音发声概说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编码:CD7K9H10Q4E5——HM10M10S9I2M9——ZT7R3U10G9Y5周次其次周时间3月3日3-4节3月5日3-4节章节名称第三章课时4课时播音发声概说1、人体发声原理2、播音发声特点教学内容 3、播音发声的呼吸把握4、口腔共鸣的把握5、嗓音的日常保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让同学明白发声的原理、把握呼吸、口腔、共鸣的把握,为下一阶段“一般话语音”打基础;播音发声特点、播音发声的呼吸、口腔、共鸣把握;播音发声的呼吸、口腔、共鸣把握、“提打挺松”

这一讲以老师讲授为主,运用多媒体,结合互动提问和练习一、人体发声原理我们的声音从哪里来 1、通过人体发声图等大量图片,介绍人体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教学过程人体发声器官包括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动力器官——肺,由肺呼出的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振动器官——喉头内的声带,它是声源共鸣器官——喉腔、咽腔、口腔、鼻腔以及胸腔、头腔等咬字器官——舌、唇、齿及齿龈、硬腭、软腭等2、介绍发声咬字过程;由肺呼出的气息,催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内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了不同的字音;这个节制的过程叫做咬字的过程;3、指出我班同学发声中存在的问题;举例,指出缘由和解决方法;大体有:吐字不清,声音闷暗——唇舌松懈 口腔没有打开音节模糊,夹杂明显的气息声 ----- 气息把握不好声音忽高忽低,音响失度 ----- 音高调剂不到位美声音太平,无感染力----- 情感调动不充分、音色不说话费劲,声音传不远—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 气息不稳

捏挤声音————喉部紧急

时间稍长就口干舌燥、声音嘶哑------ 发声方法不对 二、播音发声的特点

1 、为什么播音员主持人要学习发声技巧?播音员主持人是以有声语言为表达手段的广播工作

者,发声是播音员的一项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而错误的用声方法甚至会影响播音寿命, 因此应当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勤于磨练,扎实的把握用声技巧;2、播音发声特点;(1)播音发声接近生活中的口语发声;它是生活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播放漂亮的样音;)(2)播音发声的总要求:一是让声音长期、好听二是为稿件服务,传递内容清晰 (唇、舌有力灵敏)圆润 (肥皂泡)自如 (松驰畅通)富于变化 (有弹性,感染力)通过播放预备好的音频,让同学充分感受到上述四大特点;(3)告知同学:每个人的自然音域是由自己的发声器官的构造,特别是声带的形状、长短、薄厚所准备了的,所以确定要依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进行训练和使用, 不要人为的拔高或者是压低,使喉部处于不自然状态,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将有损发声器官的健康;三、播音发声的呼吸把握1、通过视频《红楼梦》中小红给平儿捎完话后回王熙凤的片段,让同学感受伶俐的口齿、自如的气息和完善的口腔把握;2 、呼吸把握存在的问题; 1)站姿、座姿不对,没有一个舒适、顺畅的呼吸通道;站姿:舒胸拔背、提臀收腹 站如松

坐姿:不满座、不靠背、不塌腰

身体可前倾5-10度

2)有人觉得气不够用;通过图片的讲解让同学再次熟识熟识我们的肺;说明这是呼吸方法不对;3、介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指出前两种的局限性,引导同学正确的胸腹式呼吸;4、进行呼吸练习;1)闻花香练习

2)半打哈欠练习

3)数数字练习

4)诗歌朗诵练习;5)长句练习; 通过上述大量练习,指导同学如何换气、补气、偷气、抢气;四、口腔共鸣的把握; 1、让同学想象:牙疼,嘴里含了一口冰凉冰凉的水,是什么感觉?抛出口腔共鸣的要领:“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

;2、详细讲解打开口腔的方法“提打挺松”运用图片、练习、老师指导结合的方法,要求同学说一般话时切实做到打开口腔,使口腔树起来,并成为日常说话的习惯; 3 、运用“串场词+声情气+打开口腔”的方法,进行一场“诗歌朗诵会”; 串场词和诗歌老师均已预备好,要求同学情声气结合、打开口腔,进行练习;4、咬字器官力气主要集中在唇和舌上; 唇 唇的中心的1/3处,唇的力气分散是造成字音散的主要缘由;怎么找? 和人中相对的一小条 咬字巧

五、噪音的日常保养

以老师讲解为主;使用过程中的保养:养成科学的用声习惯(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