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_第1页
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_第2页
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_第3页
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_第4页
中药养护学 第一章 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药 养 护 学 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中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第二节 中药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节 中药养护学的任务第四节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 中药养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1、中药养护:是在继承祖国医药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保养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的购、存、运、销整个过程中,为保证中药质量所采取的各种保管、养护等措施和方法。2、中药养护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专门进行中药的贮存保管,防止中药变质,保证中药质量,确保中药安全、有效地一门学科。第二节 中药养护学的起源与发展一、中药养护学的发展概况西汉时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提及药物阴干、曝干等,

2、为中药养护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诸药未及用者,侯天大晴时,于烈日中暴之,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需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十年不坏也” 其中包含了: 干燥方法-曝晒法; 盛装容器-瓦器; 贮藏方法-密封法。明代 陈家谟本草蒙荃最早提出了“对抗同贮法”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草。二、中药养护的法规依据在中药购、存、运、销过程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药品管理法(2001年)、实施条例(2002年)及GMP(2010年)、GSP(2013年)、GAP(2002年)等制度。 如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中药饮片包装及标签的规定;GMP对物料、特殊管理药品及易燃易爆和危险品储存

3、的规定; 如何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甲类非处方药 乙类非处方药想一想 如何区分药品与非药品看药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的为药品,批准文号是“药管械字”的为医疗器械。除此以外,诸如“食准字”、“卫妆字”、“消准字”等都应按非药品对待。想一想第三节 中药养护学的任务一、运用贮存和养护中药的方法与技术,保证中药质量和数量我国中药养护技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的养护方法日晒法、吸潮法、对抗同贮法、硫磺熏蒸法等;第二阶段:化学药剂熏蒸、除湿、除氧技术的应用;第三阶段:新项目、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温湿度管理的自动控制。日晒法二、根据法规要求,掌握中药特点,合理进行养护三、利用科学规律,研究新的养护技术与方法既保留传统无污染的养护方法如对抗同贮法、又要吸取先进的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等新技术,同时废止某些化学药剂熏蒸法,如硫磺、氯化苦、磷化铝等,积极探索绿色杀虫剂(生物杀虫剂如除虫菊素等)。附:多孔式微波干燥设备 微波干燥设备第四节 中药养护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中药养护学与基础学科如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密切联系并相互渗透,与专业学科如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事管理学等关系更加密切。习题:1、中药养护的含义?2、GSP规范中储存与养护的“六分开”“七专放”各指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