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_第1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_第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_第3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_第4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及答案(必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上册语文课内容填空及案(必考题一 根课内填。1.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_、_、_顺序来具体介绍 的。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_、_、_、_ _。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可 以防备敌人的火攻;_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可以对付敌人 的水攻。3.地道的作用一是_;二是_4.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_的一个奇迹。二 日月。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的诗被苏轼称赞为“诗中 有画,_”。诗中写明月泉水的名句是“,_”。 2忆读书的作者是_,文章按照_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时 期的_、_、_以及_,表达了作者 _等感悟。3四季之美一文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_、_、 _

2、、_等不同时间的景致,描写出了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 化。三 诗回。1默写张继的枫桥夜泊。_,_。_,_。2美无处不在。四季之美中在作者眼里四季最美的时间分别是_、1 / _、_、_。3劝同学珍情时间,可以用“不饱食以终日,”,也可以用“及时当 勉励,_”。劝同学要勤俭,可以引用名句“一粥一饭,;半丝半 缕,_”。四 根课理完填。1将相和一课以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 _、_、_个故事,写出了将相 之间由_到_的过程。2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运用了_、_ 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速度是最快的。 3问君何能尔?_。_悠然见南山。4种豆南山下,_。晨兴理荒秽,_五 读子按求成习1故今日之责任

3、,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该句的意思是_。这里将“今日之责任”归结到_身 上,一个“全”字强调了_2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段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_、_、 _,表现了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前程灿烂,前途无量。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两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充分表达了作者_ 之情。六 根课内填。1.故今日之责任,_,_。_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_。2 / 2.示儿中“_,_两句诗情真意切地表达 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感,“_,_两 句诗既有对抗金大业尚

4、未完成的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定成功的坚定信念。 3.题临安邸描写了临安城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 歌曼舞,写出了当时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不禁发问: “_,_这句诗的意思是: _4.落花生一文通过写_、收花生、吃花生、,揭示了花 生默默奉献的品质,说明了_道理。七 积运。1通过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 _2_,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_3_,穿尽红丝几万条。4不饱食以终日,_。5莫等闲,_,_6居高声自远,_。八 根原填。1.“_,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_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_,_。”这句话出自写的 _。2.鸟的天堂写了

5、作者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所以 只看到了_,没有看到_;第二次是在_,看到了_,所以他赞叹 说:“_”3.四季之美是按照_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春天最美是_,夏天 最美是_,秋天最美是_,冬天最美是_。4.慈母情深一文写出了_。我还能写出两句关于这个主题的诗句:_,3 / _。九 回课内。1绿遍山原白满川,_乡村四月2梅花魂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表露出一位华侨老人_之 心?3田忌赛马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对比中,体会到孙膑_的 道理。4古往今来儿童的世界总是那么天真烂漫,你瞧有宋代杨万里带来的 “_,_”,描写孩子剜冰的样子;有范成大描写的乡村儿童 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的优美诗句

6、,“_”;有田震写 “_,_”的牧童。更有九岁就_的杨氏之子。 5在这学期,我们了解到威尼斯是_的一座古城,在这里,_是主要的交 通工具;还感受到了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的,在绿色的草原上 有数不清的牛羊,所以也称_。6“_,_”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价值指向不同。十 根课内填。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将白鹭比作“”,表达了作者对白 鹭的_、_之情。2.花生的好处有很多,在孩子们眼中体现在_、_和 _等方 面。在父亲眼中,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默默无闻。父亲借助花生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人要做_,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_。3.桂花雨围绕家乡的桂花,写了_香,_之乐。4.将相和中表现蔺相如

7、勇敢智慧,不怕牺牲的事件有和 _。十、 按文空1及时当勉励,_。4 / 2非澹泊无以明志,_。3问渠那得清如许?_。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5盖世人读书,第一要_,第二要_第三要_。6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_,更是叫人感动。,_那风 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十、 按文容空1.白鹭描写了白鹭的_、_和_赞颂了寻常的白鹭所蕴含的 _,抒发了作者对_、_的境界的追求和向往。2.桂花雨通过描写小时候_的事,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 _,也表达了“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桂花_的情感。3.珍珠鸟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 _人到_人的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

8、诚而无微不至的爱。 我们从中感悟到:_。十、 根课内填1山居秋暝一诗中,属于静态描写的句子是_,属于 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 、 _ 、 _ 。请你就某一场景进行动态描写: _。2关于“读书”,苏轼说:_ _。(填诗句)曾国藩说:有恒者 _。3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_,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 _,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能体会陆游 “_”的伤痛和林升“”的愤慨。(填 诗句)5 / 十、 按本容空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_,它们联结着_,也联 结着_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借物_的手法,赞 扬了搭石_的精神和乡亲们_美好品质。 2.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相”指,“和”是 _之意

9、。课文以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_、 _、_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_到_的 过程。3.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_跑得最快。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 _。科学家认为_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4.现在很多同学都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不喜欢读书。我们可以用岳飞写的词 中的句子“_”,也可以用毛泽东的词句“_” 来劝他们珍惜时间,从小好好学习。十、 根课内完练。1爱国在哪里?爱国在将和氏璧_成语)的蔺相如的眉宇间; 爱国在陆游“_”的殷切叮嘱中;爱国在梁启超“美哉,我少年中国, _!壮哉,我中国少年,_的文字中。爱国在哪 里?爱国就在林升“_,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义愤中;爱国就在龚 自珍“_ ,不拘一格降人材

10、”的渴望中2下列名言是关于珍惜时间的一项是(_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小信成则大信立。C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答一、 地道 洞 气孔 设备全 洞口准备土和沙洞顶牢固 数量多 用途广 大 生活 孑口上装吊板 把地道和枯井暗沟连接起来6 / 保护自己 打击敌人 抗日战争史二、 唐 王维 画中有诗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冰心 时 间 读书经历 多年的读书经验 选书的标准 读书的方法 读书 好,多读书,读好书 春天的黎明 夏天的夜晚 秋天的黄昏 冬天 的早晨三、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 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天的

11、黎明 夏天的傍晚 秋天的 黄昏 冬天的早晨 不弃功于寸阴 岁月不待人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四、 秦赵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不和 和 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光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草盛豆苗稀 带月荷锄归五、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而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 少年 少 年责任的重大 比喻 潜龙 乳虎 鹰隼 对偶 对少年中国和 中国少年的赞美六、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 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种花生 议花生 有用的人,

12、不要做只讲体面而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七、 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盛年不重来 岁月不待人 不弃 功于寸阴 家家乞巧望秋月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非是藉秋风 八、 那雪白的蓑毛 那铁色的长喙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郭沫若 白鹭 两 傍晚 大榕树 鸟 早晨 群鸟纷飞的景 象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时 ( 季 )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母亲对孩子的爱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九、 子规声里雨如烟。 首尾呼应 眷恋祖国的赤子 足智多谋,根据 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 稚子金盘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童孙未解供耕

13、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机智风趣 意大利 小艇 荷兰 牧场之国 君子喻于义 小人 喻于利十、 精巧的诗 喜爱 赞美 味道鲜美 可以榨油 价钱便宜 有用的人 没有好处的人 桂花 桂花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十一、 岁月不待人 非宁静无以致远 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到 眼到 口到 有志 有识 有恒 比翼而飞 太阳西沉 夜幕降临 心旷神怡十二、 形体 颜色 神态 内在美 平凡而高洁 朴素而美好 摇桂花 怀念 爱 害怕 亲近 无论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 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十三、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这满园 的春色哪里能关得住啊,你瞧,不就有一枝红杏已经悄悄地探头出墙了吗?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 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