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2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3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4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网)(营养结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捕食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策略: 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再吃鸡。 C.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探讨: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散失)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传递、散失)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2、照射

2、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小草吸收了吗?小草吸收了光能,光能发生了什么变化?3、小草固定的太阳能, 有哪些去向?兔子老鹰草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一、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2、照射在草地呼吸作用残枝败叶等分解者同化量 = 摄入量粪便量未固的能量 同化量 呼吸作用残枝败叶等分解者同化量 = 摄入量粪便量未固的能量初级消费者摄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次级消费者摄入呼吸遗体残骸初级消费者同化分解者利用粪便(未同化)呼吸热能散失.能量在第二营养级中的变化热能散失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次级消费者呼吸遗体初级消费者分解者利用粪便以此类推完成以下关系图次级消费者摄入 同化呼吸作用散失三级消费者摄入残骸等给分解者分解未同化(粪

3、便)储存在有机物中以此类推完成以下关系图次级消费者摄入 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储存在生物体 内的有机物中被下一营养级同化遗体残骸,下一营养级粪便被分解者利用能量输入(即同化量)某个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过程: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储存在生物体 内的有机物中被下一营养级同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能量散失的途径和形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464.662.813.5%62.812.620.0%12.6464.662.813.5%62.812.620.

4、0%12.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2、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中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以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二、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在相 肉食性动物 12.6 植食性动物 62.8 生产者 464.6 能量金字塔 肉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 如把各个营养级的数量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塔形?有没有例外?如把各个营养级的数量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昆虫 鸟树1树1000昆虫若干

5、只鸟1树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昆虫 鸟树1树若干1树问题探讨: 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策略: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 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探讨: A、先吃鸡,再吃玉米玉米鸡人玉米鸡人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A、先吃鸡,再吃玉米玉米鸡人玉米鸡人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输入: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散失:各级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能量以热能散失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太阳能能量的最

6、终源头:转化:热能太阳光能化学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总结输入:传递:能量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散失:各级生物的呼延伸拓展: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2. 市场上,肉类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小白菜的价格高,试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原因。延伸拓展: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请分析讨论: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虎”隐含的道理。学以致用参考要点: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和规律,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老虎在生态系统中几乎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网)流经老虎的能量已减到很小的程度。在获得有限的食物空间里,虎的数量

7、越少,就越容易获得食物来维持生存,其数量多时,就不能维持其生存。为了生存就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样一山就容不得二虎。 请分析讨论: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虎”隐在市场上,肉一般比蔬菜贵,试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蔬菜一般属于生产者范畴,而肉属于消费者范畴,由于能量传递的效率只有10%20%,也就是说要得到1千克的肉至少要消耗5千克的植物;所以相同重量的肉比蔬菜贵。在市场上,肉一般比蔬菜贵,试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例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那么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

8、量为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要使鹰的数量最多它应处于第_营养级。51043210710610651045103510451025103例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例2: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 kJ。 4.8107 例2: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若E生物种群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2.研究能量流

9、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古人在设计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时,不一定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出发,分析这种设计的合理性。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养 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

10、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 除草为了使太阳能更多地流向农作物。捉虫为了使农作物中的能量散失减少。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练习:1.“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 就越少D2.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

11、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C练习:D2.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3.右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 有的能量多少B该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D3.右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D4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 植物再利用C.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

12、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4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D5.在图中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海鸟每增加1千克,需消耗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至少是_千克。甲壳类水绵海鸟水蚤大鱼小鱼淡水虾水棉水蚤甲壳类海鸟 1255.在图中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海鸟每增6、A B C D E F思考:如上食物网中, A为1千克1、C最多约为多少?2、 C最少约为多少?0.04千克0.0001千克 3 、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最多又为多少?6、A B C0.04千克0.007.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生物量,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

13、物量是( ) A1000g B500g C250g D125gD 7.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生物量,至8.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 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蛇牧草鼠猫头鹰 如果牧草固定了1000焦耳的能量, 则猫头鹰最少能获得_焦耳能量, 最多能获得_焦耳能量.若猫头鹰要获得1千焦能量, 则至少消耗掉牧草所固定的_千焦能量, 最多消耗牧草固定的_千焦能量.140251000最少消耗(获得最多)选最短的食物链选最大的传递效率20%最大消耗(获得最少)选最长的食物链选最小的传递效率10%8.根据下图所表示的食物网, 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计算:9.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

14、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D 9.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A10千克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1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11.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A B C DC12.下列叙

15、述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并经同化作用合成自身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往复循环的C11.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图所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 系统中,处于条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

16、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14.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有机物总量甲乙丙丁A、甲、丁数量增加, 丙数量下降B、甲、丙、丁数量均增加C、甲、丁数量下降, 丙数量增加;D、甲数量下降, 丙、丁数量增加;D14.如果在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有机物总量甲乙丙丁15、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设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那么这部分能量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有( ) A.0 B.

17、 106 C.2 106 D.107 - 2 106 A16、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用哪种食物结构( ) A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 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猪肉等家畜肉类为主C15、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设大象在某段17、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率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为( )。A、20和2B、0.8和0.032C、4和0.8 D、0.4和0.016B17、在草食草的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设18.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

18、 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 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 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 ) A.a=b+d B.ab+d C.ab+d D.ac+dB18.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BBBAA上图中甲、乙、丙是什么关系?乙丙甲上图中甲、乙、丙是什么关系?乙丙甲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丙甲乙丁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丙甲乙丁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例8(09江苏)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

19、种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B例8(09江苏)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A虎等大型肉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1.(2009重庆理综,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经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B1.(2009重庆理综,5)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1

20、)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玉米人鸡牛(2)牛与鸡之间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无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 捕食与竞争 捕食 例12:(09理综1卷)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人鸡牛(2)牛与鸡之间_(有(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所固定的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

21、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减少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玉米 CO2 太阳能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所(4)假13.甲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 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乙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主要为_。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I

22、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2)植食动物I的粪便的去向是图解中_的(填字母)部分(3)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的比值(利用乙图中字母表示)。热能II的同化量EB/A13.甲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4)图甲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_功能。(5)若图甲中营养级I、II、III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 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多少能量?_(用能量式表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5A/(1+4X)(4)图甲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

23、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14、下面A图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作答:(1)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用B图中的字母表示(3)B图Q1中的b1和d1分别表示 、 。(4)若P和Q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 J/(cm2a)和24 J/(cm2a)。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 。14、下面A图表示某些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45、(1)W1N1W2N2 (2)b+c+d+e (3)未被Q2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