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公开课课件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公开课课件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公开课课件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公开课课件_第4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平衡图像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1、看懂图像一、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题步骤 一看面:即看纵坐标与横坐标代表的量 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 三看点:即起点、拐点、交点、终点 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温度、压强等2、联想规律3、作出判断0P10 Co100 CoA转化率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联想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二、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题原则1. 定一议二2. 先拐先平,数值大P10 C0o100 CoA的转化率t1t2时间A的转化率0T1(或P1)T2(或P2)曲线型拐

2、点型1、浓度 - 时间图:0.30.20.1tcCAB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求A的转化率:A+2B 3C转化率=变化量/起始量100%【例1】t1看图技巧:看起点和终点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 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 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tcABC 4 3 2 15A 3B+2CA的转化率=2.5/4 100% =62.5%2、速率-时间图:tvv正v逆t1 t2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看图技巧:看变化趋势分清正反应和逆反应; 分清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分清“突变”和“渐变”tvv正v逆t1 t2引起平衡

3、移动的因素是 ,平衡 将向 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正反应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或降低),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反应。t1 t2tvv正v逆升高正吸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t1 t2tvv逆v正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m+n p+qv逆t1 t2tvv正增大逆【练习1】 对于mA(g)+nB(g) pC(g)+qD(g),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v逆t1 t2tvv正、=)T平衡向

4、方向移动逆反应吸热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P平衡向 方向移动逆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H 0mA(g)+nB(g) pC(g)+qD(g) H;时间A的转化率P1P20mA(g)+nB(g) pC(g)+qD(g) H;P1 _P2m+n_p+q看图技巧:运用“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tA的转化率T1T2对于反应 mA(g)+ nB(g) pC(g)+ qD(g)T1_T2, 正反应_热P1P2tB的转化率P1 _P2 m+n_p+q放升温吸加压升温【例3 】C%tP1P2 P1 _P2 m+n p+qtT1T2A%T1_T2, 正反应_热【练3】=【例4 】对于反应mA(g)+nB(

5、g) pC(g)+qD(g)tB%T2 P2T1 P2T1 P1判断压强高低: P1_P2, m+n_p+q判断温度高低:T1_T2 ,正反应_热 P 1T2 pHm+n p+qH 0T等温线mA(g)+nB(g) pC(g)+qD(g) H;A的转化率看图技巧:图象中有三个量时,运用“定一议二”原则,先看曲线的高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0温度1.01107Pa1.01106Pa1.01105Pa5.转化率(或百分含量)压强-温度图m+n p+qH 0m+n p+qH 0mA(g)+nB(g) pC(g)+qD(g) H;P1P2看图技巧:图象中有三个量时,运用“定一议二”原则,先看曲线的高低,

6、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C%0200C300C100C压强P看图技巧:图象中有三个量时,运用“定一议二”原则,先看曲线的高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等压线m+n p+qH 0mA(g)+nB(g) pC(g)+qD(g) H;PA%500200【例5 】 mA(g)+ nB(g) pC(g)+ qD(g)TA的转化率1.01*107Pa1.01*106Pa1.01*105Pa正反应 热m+n p+q正反应 热m+n p+q放放等温线等压线TC%1.01*106Pa1.01*105Pa1.01*104Pa正反应 热m+n p+qPA%300200正反应 热m+n p+q吸吸=【练6 】 mA(g)+ nB

7、(g) pC(g)+ qD(g) 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 A、B物质的转化率 B、正反应的速率 C、平衡体系中的A% D、平衡体系中的C%PY100200300A、D【针对练习4】H 0m+n p+q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Tvv逆v正T1T2正反应_Tvv正v逆正反应_吸热吸热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正反应_放热 P 1T 1 T2m + n p0,在图中,Y轴是指( ) A. 平衡混合气体中C的体积分数 B. 平衡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 C. B的转

8、化率 D. A的转化率B 6.反应X(g) + 3Y(g) 2Z(g) H0,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强下(P1P2)达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的曲线为( )C7.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bB(g) c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B T1T2,p1p2,abc,正反应吸热C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D T1T2,p1p2,abc,正反应放热Bt0B%T2 P2T1 P1T1 P2A. Z、

9、W均为气态,X、Y中有一种为气体B. Z、W中有一种为气体,X、Y均为气体C. X、Y、Z均为非气体,W 为气体D. X、Y均为气体,Z、W 皆为非气体vV(正)V(正)V(逆)V(逆)时间 t8.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X + Y W + Z 增大压强则反应速率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X、Y、W、Z的聚集状态是( )B9.如图所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像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A是反应物。B. 前两分钟A的分解速率是0.1 mol L-1 min-1C. 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 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少。C2A 2B+C10.反应2X(g)+Y(g) 2Z (g);H0 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 . T1T2 ,P1P2 B. T1P2 C. T1T2 ,P1P2 D. T1T2 ,P1P2 COn(Z)tT1P1T1P2T2P111、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固)G(气) 2R(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图中,Y轴是指(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