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中国历史都市地理中国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个主要分支学科。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城市地理,不但有利于了解、探索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理条件下城市形成、发展、改变与地理空间环境联络及其运动内在规律,而且能为今天建设当代化城市提供有益经验和教训;同时,对深入探索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认识城镇差异产生,总结城市扩大与衰亡历史规律,加速当代城市化进程,也有着十分主要意义。5. 1 历史城市地理概论5. 2 中国城市史地沿革5. 3 中国传统城市区域结构10/10/1九江学院第1页第1页5. 1 历史都市地理概论1. 都市与历史都市地理1.1 城、市和都市概念都市是社

2、会经济发展必定产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结晶。中国古代城和市都兴起比较早,原始社会后期都已经出现。“城”就是用夯土筑成高大墙体,展成一线称长城,围成一圈就是城。故多是只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含有防卫意义军事据点。以防守为基本功效。“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 礼记礼运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世本引吴越春秋10/10/2九江学院第2页第2页“市”交易货品互换地方,开始时物物互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产所,即市场,和城没有任何关系,更不能说是都市。“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系辞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

3、若朝聚井汲,便将货品于井边货卖,曰市井。”10/10/3九江学院第3页第3页都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含有各种职能综合体,是一个特殊地理空间。普通说来,都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学家认为都市是含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人口为主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中地。从主线上讲,都市起着“中心”作用。我国法律要求:都市,是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置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县城。10/10/4九江学院第4页第4页1.2 历史都市地理概念在时间上,都市有其过去历史、现在与未来发展。在空间上,都市内涵有三大部分:自然环境、人口与功效。历史都市地理,就是研究历史时期都市产生、形成、发展及其改变

4、与地理环境间互相关系科学。10/10/5九江学院第5页第5页2. 历史都市地理研究对象与内容中国历史都市地理研究对象就是中国疆域内历史上都市。基本内容包括:地理条件与都市形成、发展之间互相关系规律;都市、镇居民点体系形成和分布规律;社会生产方式与都市发展、都市空间结构演变和都市性质改变之间联系规律;保护历史都市文化遗迹和古代都市风貌客观历史地理依据;都市地方特色和老式风俗习惯形成和改变地理要素等;都市地理学思想本身发展历史过程和研究办法演变规律等内容。10/10/6九江学院第6页第6页与历史学、都市学、地理学所研究都市区别历史学所研究都市着重于都市兴起、发展、演变历史过程,而历史地理学则着眼于

5、都市兴起、发展、演变地理空间,重点是地理条件对都市产生、发展和改变作用与影响及其地理特性。而都市学所研究都市着重于全面地从总体上研究都市产生与发展、现实状况与未来、结构与功效、组合与布局等方面客观规律和发展必定趋势,由此掌握都市综合特性,包括都市兴衰变迁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为都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为充足发挥都市在社会发展中最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历史都市地理学所研究内容无论是从时间上讲,还是从地域范围上讲,都只是地理学一部分。10/10/7九江学院第7页第7页3. 历史都市地理任务和作用历史都市地理任务和作用,就是揭示地理要素在都市兴起、发展与改变中功效和客观规律性,为当代都市建设提

6、供有益经验,增进都市类型、体系、规划、布局、职能和结构等科学化与合理化,有助于加速当代都市化步伐。10/10/8九江学院第8页第8页结识都市性质地理特点,客观地确立都市发展类型和完整都市体系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全国或一定区域中所担负基本功效和应有主要作用。城市性质随时间长短、地理空间条件和社会改变而转移。普通来说,当代城市功效伴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绝大部分含有多元性和综合性特点,而近当代以前城市功效则多为单一性和自然性。正确地认识和深入地研究城市性质地理特点,依据地理条件,客观地确立城市发展不同类型,建立各种规模、层次等不同完整城市体系,因时、因地制宜地促进城市高速优质地发展。10/10/9

7、九江学院第9页第9页摸索都市兴起地理特点,制定科学都市规划从都市历史地理角度看,都市产生和发展,几受惠于周围自然环境,也受制于周围自然环境。外界自然条件必定要在都市形成发展中产生作用,使都市在对外界自然条件适应和平衡中求得发展。反之,都市无序状态,也将反作用于自然环境。摸索都市兴起、变迁地理特点,理解历史上各时期都市从外部景观到内部结构地理差别及其原因,对当代都市规划、都市分布等都有主要参考价值。10/10/10九江学院第10页第10页研究都市职能及其转化地理特点,充足发挥都市优势都市职能,是指都市在国家或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任务和作用。可分为普通职能与特殊职能。都市职能形成及其转

8、化,除一定主观社会原因外,客观地理环境条件多起着直接或间接决定性影响。研究地理环境对都市职能及其转化影响,对于充足发挥都市优势,改变都市局部环境以扬长避短,其作用是显而易见。10/10/11九江学院第11页第11页剖析、区别都市结构地理特点,增进都市合理布局都市本身存在着各种多样结构,其中主要有自然结构、地域结构、交通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都市结构是在自然条件等原因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从都市历史地理角度看,现在许多都市中各种地域结构矛盾突出,住房、交通拥挤,各种能源紧张,正是不顾都市结构实际地理特点而盲目发展必定结果。只有从剖析、区别都市结构地理特点等方面入手,遵循客观自然

9、规律,才干够增进都市合理布局和正常发展。10/10/12九江学院第12页第12页把握都市化发展过程地理特点,保持都市化正常进程和质量城市化是指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发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全过程。研究、把握中国城市地理特点和地域结构,就会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明确目标,指导各个不同区域城市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发展性质、规模及建设标准,合理安排城市工商业、交通、仓库、居住、公共建筑、园林绿化、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等用地,统筹规划,使其各得其所,协调发展。10/10/13九江学院第13页第13页5. 2 中国都市史地沿革依据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产生与发展特点和地域

10、分布改变等情况,城市史地沿革能够分为早期城市、古代城市和近当代城市三个大时期。其中:早期城市是指我国春秋以前城市萌芽至真正意义上城市形成城市起源时期。古代城市则是指自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末与我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伴随而发展传统城市时期。近当代城市则是指从清末至当代新型城市化发展时期。10/10/14九江学院第14页第14页1. 中国早期都市产生1. 1 都市产生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原因地质条件地形原因水文河流原因气候原因生物条件社会经济原因最主要是经济、人口原因10/10/15九江学院第15页第15页1. 2 早期都市产生都市是作为文明产生一个主要原因。关于中国古代都市产生原因,学术界有防御说、集市

11、说、宗教中心说三种说法,但在历史上三种情况也许都存在,也也许互有交叉。普通认为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出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就具备了都市起源基本条件。都市是社会经济与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物。我国早期都市在其形成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0/10/16九江学院第16页第16页1.2.1 乡村式城堡阶段在原始社会,人们没有固定居住场合,当然也不也许有都市。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有了固定居民点聚落。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生产有了大发展,农业与牧业分离,为产品互换提供了也许,传说中“日中为市”,出现原始市集。进入文明社会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生产力有了更大提升,互换

12、需求更强烈,交易场合由原始市集逐步形成固定集市。事实上固定集市出现与“城郭沟池认为固”时代同时,即我国早期都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10/10/17九江学院第17页第17页中国史前主要城邑分布图10/10/18九江学院第18页第18页中国最早都市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头山古文化遗迹 城头山古城墙一个剖面在这个堰塘,发掘出距今60籽实10各种和大量珍稀文物 10/10/19九江学院第19页第19页1.2.2 城、市分离阶段大体始于夏,讫于西周前期。到夏、商时期,伴伴随统治阶级机构逐步增大,单纯对外防御性城堡逐步发展为不但对外含有防御性作用,并且对内也含有政治中心职能都城。夏朝出现最早期

13、都市,如河南登封王城岗西墙长92米,南墙长82.4米。到商代,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更是增进了早期都市形成,从河南偃师二里头、湖北黄陂盘龙城、早期商城、晚期商城殷、三星堆蜀王城为主要代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庙、宫室、城墙、城壕、手工作坊等。据统计到商代末期,我国计有早期都市26座,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及淮河上游地域。10/10/20九江学院第20页第20页10/10/21九江学院第21页第21页1.2.3 城、市合一阶段中国古代都市形成过程中,城与市自渐趋结合到最后合二为一成为真正意义上都市,经历了几百年之久。在时间上大体包括西周至春秋时期。周代实行分封制,出现了我国第一次都市建设高潮,形成了王城

14、、诸侯城、采邑城三级网。西周时我国有140多个诸侯首邑都市。到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开始试行,更是增进了都市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都市建设高潮。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按都市大小、居民多寡来划分都市等级观念,都市经济职能有所加强,如临淄、咸阳、郢、邯郸、大梁等都市不但是诸侯国政治中心,也是若干工商业经济中心。其它如洛阳、陶、朝歌(淇县)、新郑、宛、商丘、安邑等也使主要工商业都市。10/10/22九江学院第22页第22页10/10/23九江学院第23页第23页10/10/24九江学院第24页第24页10/10/25九江学院第25页第25页2. 中国古代都市发展古代都市发展大体能够分为两个大阶段:一是指从战国至

15、南北朝时期,二是指自隋唐至清末时期。2.1 第一阶段:战国南北朝主要特点:都市发展主要受政治原因影响,许多都市兴衰主要有政治原因,自然条件,经济、交通情况,军事需要。前期,即战国至东汉末,政治从分裂走向统一与稳定期期,都市上发展趋势由点分散与狭小向点相对集中与扩大变换。后期,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政权不是呈鼎立状态,就是南北对峙或分裂局面,政治动乱连续,战争频繁不断,都市发展趋势就是不稳定。10/10/26九江学院第26页第26页都市兴起和发展路径:由早期侯国都邑发展而来,如:临淄、曲阜、咸阳、邯郸、大梁、蓟、郢;由州、郡、县等地方政区治所发展而来,如:济北郡治博阳(今山东泰安)、泗水郡治相县(今

16、安徽淮北)、彬县治(今湖南彬州)、砀郡治(商丘)、恒山郡治(石家庄)等;由交通中心发展而来,如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广陵(今江苏扬州)、江州(今重庆市)等;由军事要地发展而来,如朔方(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临沃(今内蒙古包头)等10/10/27九江学院第27页第27页战国秦汉时期经济都会图10/10/28九江学院第28页第28页2.2 第二阶段:隋唐清末从时间上大体可把当初都市史地沿革划分为隋唐五代、辽宋金元和明清三个时期。这一时期都市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特点:其一,都市发展呈不平衡状态,其趋势是南方逐步代替北方成为都市发展重点;同时,中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较之边远地域都市分布密度显然要高得多。其

17、二,是一部分以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为主都市不断兴起、发展,从而逐步改变原有都市多在行政中心地域繁荣情况,开始了都市因综合原因普遍发展、繁荣时期。10/10/29九江学院第29页第29页隋唐时期该时期都市发展原因除政治再次大统一,大运河开凿,南方经济连续发展,海外贸易兴起、增多,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影响也是其主要原因。出现了一些特大都市,隋唐洛阳、唐长安人口都是在百万以上。唐代时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明州、登州、成都被称为八大都市。从地理分布上看,唐代城乡分布重心由黄河流域迁移到了长江流域。同时都市向边疆地域推动发展,以水运为基础都市网络形成,出现了沿运河和长江两岸发展趋势。另外,广州

18、、泉州、明州都是著名对外贸易都市。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在全国履行封闭式都市管理,使坊市制都市形态达到巅峰时期,同时从唐朝末叶开始,也是用坊墙限隔都市生活管理体制邮完善逐步走向解体过程。10/10/30九江学院第30页第30页辽宋金元时期经五代至北宋之际,我国经济结构中商品经济成份增大,都市经济职能愈加明显,坊里被打破,都市夜市增多,“交子”出现,都市开始使用纸币,商税开始普遍征收。在这时期,大都市数目增多,唐代10万户以上都市只有一二十座,而宋代达四五十座。在这样背景下,一大批工商业都市(平江 、成都、梓州、果州、遂州、扬州、镇江、吴江、吴兴、绍兴等)、商业性都市(临安、汴京、大都、京口、芜湖、

19、江州、蕲口、鄂州、荆州、真州)、手工业都市(开封、杭州、建阳、眉州等印刷都市,定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景德镇、建阳窑等陶瓷业都市、陵井监、大宁监、富顺监等制盐业都市)出现。在农村,草市大量涌现,并向商业集镇发展,同时由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沿海港口都市不断发展。国都、府州治所、县城、市镇四级城乡等级规模基本形成,地域性经济中心都市网络出现。由于政治和军事原因,这一时期关键都市转移频繁,呈现由西向东南而东北迁移趋势。10/10/31九江学院第31页第31页宋代手工业和经济都会图10/10/32九江学院第32页第32页明清时期明清以来,伴随经济发展,一大批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送原因兴起中小

20、都市繁荣起来。出现了一些专业性城乡,详细分成四种类型,即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手工业商业市镇、全国性经济中心都市。明清时期出现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四大名镇和无锡、芜湖、九江、长沙等全国四大米市。农村集镇也大量涌现。“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其它扬州、江宁、杭州等都市也十分繁荣。在地域空间上,江南市镇发展最快,东南沿海大中海港都市发展相对停滞与衰落,但小港口都市发展较明显,沿长江和运河都市继续发展。在对边疆地域开发过程中,一些边疆地域因屯垦、交通转运、开矿等原因兴起了一批都市。伴随商品经济发展,都市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域之间经济联系加大。明代是

21、中国县级都市普遍以砖石墙替换土墙时代,都市防御功效加强,但伴随市场经济发展,城墙对经济制约明显,因此到了近代,许多都市在近代工商业发展背景下,城墙渐遭破坏。10/10/33九江学院第33页第33页明代手工业场合及经济都会分布图10/10/34九江学院第34页第34页3. 近当代都市化进程3.1 近代都市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首先在经济上入侵我国东南沿海地域和长江干流沿岸地域,一大批都市作为商埠开放。形成南北沿海和东西沿江两条开放贸易港口都市轴带。同时,在边疆地域张家口、库伦、嘉峪关、喀什、伊犁、塔城、河口、思茅、蒙自、龙州、亚东、江孜、噶大克等13个都市(镇)开边。在这个时期,近代铁路

22、交通出现,一批铁路交通枢纽都市出现,如株洲、郑州、石家庄、蚌埠等。尤其是近代工业出现,一大批近代工业都市(镇)出现。近代以来,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与都市发展同时,东南沿海地域经济与内地经济差距拉大。10/10/35九江学院第35页第35页3.2 新中国时期都市发展纵观新中国建国以来都市发展情况,主要表达下列几种特点:其一,都市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都市数量、规模与总体水平等呈曲线上升复杂状态;其二,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了我国市政制度;其三,我国都市化水平从本来极不平衡逐步向均衡、合理方向发展。10/10/36九江学院第36页第36页4. 都城地理概述都城,是国家心脏,是各个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

23、中心。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我国共有古都217处,涉及王朝或政权达277个。这些古都建立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定。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都城位置改变,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别、政治制度异同、老式文化背景差别相关,也与社会历史诸多偶然事件相关,同时与自然环境中长期改变相关联。10/10/37九江学院第37页第37页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都表朝代年代都城地点及迁徙情况三皇伏羲陈(今河南淮阳)神农鲁(今山东曲阜),另一说陈轩辕约公元前26世纪初有熊(今河南新郑),又迁涿鹿(今河北涿鹿)五帝少昊穷桑(今山东曲阜)颛顼高阳(今河南濮阳)帝喾亳(今河南偃师)尧唐(今山西翼城西),后又迁平阳(今山西临汾)舜约公元

24、前22世纪虞(河南虞城县),蒲坊(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10/10/38九江学院第38页第38页商都五迁表10/10/39九江学院第39页第39页10/10/40九江学院第40页第40页中国古代都城经历了一个从西向东南迁移又北移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南宋为界是一个中原期向近海期转变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国近4000多年来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改变、经济重心东移南迁、大漠内外游牧民族活动东移相关。由于历史沉淀,中国古代出现了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和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之说。七大古都位置区位改变,基本上表达了中

25、国古代都城分布区位发展改变轨迹。10/10/41九江学院第41页第41页5. 3 中国老式都市区域结构都市区域结构基本内容是都市职能区域在空间上形成各种配备格局。中国老式都市内部分区,按其功效可划分为:宫廷、行政、道路、交通、手工业、商业、居住、城防、仓库、码头、文教和风景等区。剖析中国古代都市区域规划、布局理论与实际演变,能够探求都市空间组织及其发展、转化过程内在规律,为建立完整、友好都市区域结构提供客观历史依据,从而为推动我国都市化进程服务。10/10/42九江学院第42页第42页1. 古代都市规划布局老式体系演变夏商时期:萌芽阶段,考古发掘其布局已有一定分区,一些都邑自中心向四周多依次为宫署区、居住区、农业区、城防区、作坊区等。西周:拟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