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钢筋施工范本_第1页
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钢筋施工范本_第2页
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钢筋施工范本_第3页
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钢筋施工范本_第4页
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钢筋施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体育馆钢网架整体爬升施工XX市体育馆建筑面积为6750 m2,大厅屋盖结构采用双向正交斜放平板钢网架,网架外形尺寸为45m60m,高3m,网格格距5m,四边简支于41根钢筋混凝土柱顶上,标高为14.5m。爬升工艺设计1.方案选择网架拼装主要分空中组装和地面拼装两种,其中地面拼装高空作业少、易保证拼装质量。该工程采用“地面拼装、液压整体爬升”的施工方案。即网架支承柱采用预制吊装,网架在地面拼装,网架支座上安装GYD-35型液压于斤顶,支承柱上部安装25圆钢吊杆,千斤顶带着网架顺吊杆爬升,直至安装标高。2.千斤顶、吊杆及油路布置网架自重119t,提升荷载2100kN,网架最大支座反力79.5kN。

2、考虑网架在爬升中由于千斤顶回油下坠对吊杆的冲击振动和千斤顶受力的不均衡性,动力系数和不均衡系数均取1.2,则最大支座反力为114.5kN。千斤顶最大起重量35kN,按工作起重量考虑取1520kN。网架除4个角支座(受拉支座)不设千斤顶外,其余支座均按支座反力大小设46个千斤顶,共186个。每个支座设4根直径25mm的A3钢吊杆,采用对焊接头,长度12m,上端用螺栓固定于柱顶短钢柱上。经试验,吊杆屈服拉力为130kN,破断拉力为200kN。吊杆最大负荷38kN,安全系数3.4,共安装吊杆148根。4台YKT-36型液压控制台分别设在网架四角,油管采用16及8高压胶管,支油管路及分油管路均为并联(

3、图6-10-1、6-10-2)网架制作与拼装网架制作与拼装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是将全部杆件、节点在车间下料制作,并将一个方向的平面桁分成小单元(2个节间),拼装后运至现场;第二步为现场组装(总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网架下弦节点位置间隔砌筑37cm37cm砖支墩,高80cm,中间起拱10cm,砖墩顶面用水泥砂浆抹平找坡并弹出网格中心线。采用20m摇头扒杆将小单元桁吊至拼装位置进行组装(从柱角开始,顺序组装),组装时全部杆件与节点用螺栓和点焊固定。组装后,经严格检查校正后方可焊接。焊接工作从网架中央节点开始,呈辐射状向四周展开,最后焊接网架支座节点-爬升施工爬升程序1.试爬网架总拼和液压爬升系

4、统安装就绪后,将网架从3.7m升至4.43m,搁置于支承柱临时钢梁上,爬升高程0.73m。然后检查网架的变形和液压爬升系统,安装屋面木层、顶棚内部管线和检修走道,并安装4m标高柱间联系梁,以加强结构整体性。2.正常爬升从4.43m爬至11.13m,爬升高程6.7m。该阶段千斤顶行程每次为30mm,回油下滑45mm,实际上升2526mm,爬升1个行程需65s,正常情况下爬升速度为1.31.5m/h。3.就位爬升爬升前对液压设备逐一检查,调整支座水平高程,校正吊杆垂直度,然后从11.13m升至14.5m安装就位,爬升高程3.37m。网架爬升共历时16h45min,爬升高度共10.8m。网架整体水平

5、高差的调整与控制网架整体爬升的关键在于保证网架平稳上升。安装前虽对千斤顶作了检查校正和同步试验,但由于各支座负荷不均,各千斤顶的行程和回油下滑量不一而产生了水平高差。为控制水平高差,可在网架支座上安装刻度为1cm的木尺,支承柱上每隔20cm划一标志线,以便随时观察,及时进行局部调整。设计文件规定相邻支座间允许水平高差2cm,整体挠度10cm。据实际测定:负荷最大与最小的支座每个行程高差为2mm,相邻支座高差为0.50.7mm。爬升施工时,整个网架呈盆状,每爬升25cm即对网架水平高差进行一次调平。网架就位后实测挠度为5cm,残余起拱尚有5cm,符合设计要求。网架的垂直偏差控制施工开始时,由于吊

6、杆自由长度大,网架爬升时,左右摆动较明显,支座节点板有靠归柱现象(用撬棍轻轻拨动即可使之离开)。为减少支座节点板与支承柱间的摩擦和碰撞,可在柱两侧支座节点板上安装一对限位小滑轮。随着网架爬升高度增加、吊杆自由长度减小,网架摇摆也逐渐减小。实践证明,网架是在轻微摆动状态下爬升的,只要吊杆位置安装准确,支承柱表面平整,不会出现卡柱现象。吊杆受力情况及检验吊杆按标准荷载乘以动力系数和不均衡系数设计,安全系数3.4。试爬阶段发现,千斤顶回油下坠时网架对吊杆的冲击力很大,按S铁摩辛柯材料力学一书中的单杆冲击应力公式计算,网架越往上升,吊籽冲击应力就越大,且超过了钢材的容许应力。该公式是假定荷重按自由落体

7、冲击单杆的下端,落体所做的功全部转变为单杆的应变能而建立的。实际上,网架在回油下坠时并非自由落体,由于能量的转换和传递,网架下坠的瞬时速度将减小1/3l/2。假定网架下坠的瞬时速度从31.3cm/s调整为17.5cm/s,则计算结果能满足吊杆的容许应力。为慎重起见,采取以下3项措施:在吊杆固定端加橡皮垫块,以减缓冲击。调低工作油压(由8MPa调为6.5MPa),接长油管,减缓回油速度。在网架爬升过程中用杠杆引伸仪对3根负荷最大的吊杆进行冲击应力实测。实测结果表明,随着吊杆自由长度的减小,冲击应力增大,但仅为S铁摩辛柯理论公式计算数值的1/2l/3,与预计数值相近。1.网架采用工厂加工、现场拼装

8、方法,工作条件好,施工进度快,可保证拼装质量,减少高空作业,有利于安全施工。2.网架提升过程中结构受力状况与设计要求完全符合,不需采取任何加固措施,避免了不必要的材料消耗。3.液压操作系统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不需大型运输和吊装设备。钢筋施工工艺概述根据工程实际填写材料机具及作业条件材料机具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现象还需作化学万分分析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2 铁丝可采用20 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3 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50 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铁丝4 主要机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

9、子等作业条件1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3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4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外皮尺寸线5 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6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干净7 模板安装完并办理预检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8 按要求搭好脚手架9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

10、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艺流程及作业方法柱筋施工1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坚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2 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扎3 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角3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根据本工程设计文件及同设计院协商规定统一为48d 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均不小于300 绑所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或按设计要求) 从任何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

11、过50%4 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5 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如箍筋采用900 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为5d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 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为1m 以保证主

12、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梁筋施工工艺流程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梁次梁箍 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 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放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主梁下层纵筋 穿次梁下层钢筋 穿主梁上层钢筋 近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钢筋1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2 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调好箍筋间距使间

13、距符合设计要求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3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4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5 箍筋在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 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6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边缘50 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7 在主次梁受力钢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8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 时

14、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 时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力区域内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二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板筋施工1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 水电预埋 绑板负筋 自检合格 提请质检员专检 验收 移交混凝土工种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3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

15、等及时配合安装4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扎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须满扎) 如板为双层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准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6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 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楼梯筋施工1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2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3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4 底

16、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好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2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3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4 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5 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施工6 箍筋末端应弯成1350 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为10d7 梁主筋进支座长度钢筋位置应准确8 板的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要注意保护不应踩踏变形9 绑板的钢筋时用尺杆划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10 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3 个箍筋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顺扣要采取措施固定钢筋防止柱钢筋骨架不垂直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成品保护1 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2 楼板的负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要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筋位置的准确3 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