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理论及过程控制》教学大纲_第1页
《切削理论及过程控制》教学大纲_第2页
《切削理论及过程控制》教学大纲_第3页
《切削理论及过程控制》教学大纲_第4页
《切削理论及过程控制》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切削理论论及过程控控制教学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155_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切削削理论及过过程控制 课程名称称(英文):Cuttting Theoory aand PProceess CContrrol3、学时/学分:3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机机械制造技技术基础、工程程材料、金工实实习、工程力学学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制造及自自动化,机机械工程,动动力机械工工程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制造技技术与自动动化所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金金属切削原原理第22版,陈日日耀主编,机机械工业出出版社,22002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

2、任务 本课程开设设对象是机机械制造及及自动化专专业学生,是是对“机械制造造技术基础础”这门课中中有关切削削及加工质质量控制内内容的深化化,以便本本专业学生生更进一步步深造和更更快地适应应实际工作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生分析、解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实实验技能,为为今后从事事机械加工工、加工控控制及有关关工程技术术工作打下下坚实的基基础。本课课程任务和和要求:能从理论上上解释金属属切削过程程中若干物物理现象,分分析与各种种物理现象象相关的影影响因素,能能够按照具具体生产条条件,从切切削加工角角度,制定定出合理的的工艺方案案。初步掌握生生产过程中中有关切削削加工表面面完整性方方面问题的的解决办法法和技能。

3、对金属切削削理论的发发展趋势和和新技术新新工艺有概概括的了解解。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教学内容基本定义刀具工作角角度和标注注角度之间间关系及对对切削加工工过程的影影响。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的最新动态态及发展趋趋势。金属切削的的变形过程程金属切削变变形区划分分,变形程程度表示方方法,前刀刀面的挤压压与摩擦及及对切屑变变形的影响响,切屑变变形的变化化规律,切切屑的卷曲曲与折断,脆脆硬材料的的切削加工工规律。切削力与切切削温度切削力、切切削热的理理论研究,测测量方法,切切削温度的的分布及对对工件、刀刀具和切削削过程的影影响。刀具耐用度度和刀具破破损刀具耐用度度选择原则则,刀具破破损形态及及原因。工件材

4、料的的切削加工工性切削加工性性概念,影影响因素及及改善途径径,难加工工材料切削削加工性,非非金属材料料切削加工工性。切削液切削液分类类及作用机机理,添加加剂,切削削液使用方方法。已加工表面面质量精密切削加加工表面质质量及保证证措施。刀具几何参参数合理选选择前角及前刀刀面,后角角,主偏角角,副偏角角及刀尖形形式,刃倾倾角。切削用量合合理选择切削用量三三要素的确确定,切削削用量优化化,提高切切削用量的的途径。磨削原理砂轮表面形形貌,磨削削力,磨削削温度,高高效磨削技技术。基本要求:通过32学学时的课堂堂授课以及及4学时的的实验课,要要求学习本本课程的学学生具备以以下能力:能对前续课课程机械械制造技

5、术术基础中中所出现的的有关切削削加工和刀刀具方面描描述的理解解更加深刻刻全面。掌握切削加加工过程若若干基本概概念和学术术用语,能能够阅读理理解有关切切削过程质质量控制及及刀具开发发应用等方方面的科技技文章(中中文、外文文)。能够以相对对系统全面面的有关切切削加工控控制方面的的知识,解解决生产中中出现的基基本问题,如如:切削加加工中积屑屑瘤、刀具具磨损控制制、切削液液选择使用用、刀具选选择及切削削用量优化化选择、加加工表面质质量控制等等方面。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本课程相关关教学实验验共4学时时,包括切切削力、刀刀具磨损的的测量等,以以教师演示示和学生操操作相结合合的方式进进行。五对

6、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中能力力培养的安安排及要求求:要求学生全全面领会教教学大纲中中规定内容容。以多媒媒体手段进进行教学,学学生应主动动参与讨论论。课外要求学学生完成一一定量的练练习题,并并完成相关关实验内容容。使学生生参与教师师科研活动动,培养从从事科研的的能力。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机械设计计基础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166 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机械设设计基础 课程名称称(英文):Intrroducctionn to Mechhaniccal DDesiggn3、学时/学分:

7、5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课程:机械械设计(II)(图学学)、理论论力学、材材料力学、材料与成成型工艺5、面向对对象:热能能与动力工工程、工业业工程、核核工程与核核技术、船船舶与海洋洋工程、工工程力学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机械工工程及自动动化系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机械械设计基础础或同类型型书教学参考书书: 机械原理理、机械设设计、机械械设计课程程设计等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机械设计计基础是是近机类及及非机类专专业的一门门主要技术术基础课程程。它的主主要任务是是:使学生掌握握各种常用用机构的基基本特性和和设计方法法;使学生掌握握有关通用用零件的工工作原

8、理、特点和应应用的知识识,学会根根据具体条条件选用零零件的类型型,并对其其强度或工工作能力进进行简单的的校核;使学生了解解有关通用用零件的维维护方法;使学生会初初步使用机机械零件手手册和与本本课程有关关的标准、规范,设设计简单的的机械传动动装置。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绪论介绍本课程程的任务、性质以及及学习方法法,了解有有关机器、机构、构构件和零部部件的概念念,介绍机机械设计的的基本要求求、设计方方法和一般般步骤。平面机构的的结构分析析掌握运动副副及其分类类,以平面面机构运动动简图的绘绘制为重点点,掌握平平面机构自自由度的计计算方法。平面连杆机机构了解平面连连杆机构的的应用,重重点介绍铰铰链四杆

9、机机构的基本本型式,急急回运动、死点位置置、压力角角和传动角角的特性,曲曲柄存在的的条件和铰铰链四杆机机构的演化化;了解平平面四杆机机构的设计计,了解速速度瞬心在在速度分析析中的应用用。凸轮机构了解凸轮机机构的分类类和应用,介介绍从动件件的常用运运动规律,掌掌握按给定定运动规律律绘制凸轮轮轮廓线的的方法,介介绍设计凸凸轮机构时时应注意的的问题。齿轮机构了解齿轮机机构的类型型和特点;掌握齿廓廓啮合的基基本定律,渐渐开线的形形成和特性性及渐开线线齿廓的啮啮合特性;掌握齿轮轮各部分名名称及渐开开线标准齿齿轮的基本本尺寸;掌掌握一对渐渐开线齿轮轮的正确啮啮合条件;了解渐开开线齿廓的的切制原理理及根切现

10、现象和最少少齿数的概概念;理解解斜齿圆柱柱齿轮机构构传动的啮啮合特点;了解圆锥锥齿轮机构构传动的啮啮合特点。轮系了解轮系的的分类和应应用,掌握握定轴轮系系传动比的的计算,理理解和掌握握周转轮系系和混合轮轮系传动比比的计算,简简介几种特特殊的行星星轮系传动动。其他常用机机构简介棘轮机机构、槽轮轮机构、不不完全齿轮轮机构等间间歇运动机机构和组合合机构。机械运动方方案设计介绍机械运运动方案设设计的具体体过程、要要求和方法法,执行机机构的设计计方法、方方案评价和和协调设计计。机械零件设设计概论了解机械零零件设计的的基本要求求,理解机机械零件的的体积强度度和表面强强度,了解解机械零件件常用材料料及其选择

11、择,了解机机械零件的的结构工艺艺性及机械械零部件的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和通用化。联接理解螺纹的的主要参数数和类型,掌掌握螺旋副副的受力分分析、效率率和自锁,了了解螺纹联联接的基本本类型和螺螺纹联接件件,了解螺螺纹联接的的预紧和防防松,掌握握螺纹联接接的强度计计算和螺栓栓组的受力力分析;了了解螺旋传传动的特点点、类型;了解键联联接的特点点和类型,掌掌握平键联联接的选择择原则和强强度计算;了解花键键联接、销销联接、过过盈联接等等其他联接接型式。齿轮传动和和蜗杆传动动理解齿轮轮轮齿的失效效形式和齿齿轮材料的的选择及热热处理的方方法,掌握握齿轮传动动的受力分分析和直齿齿圆柱齿轮轮传动的强强度计算,比比较

12、斜齿圆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锥齿轮与直直齿圆柱齿齿轮传动强强度计算的的不同之处处,了解齿齿轮的结构构;了解蜗蜗杆传动的的特点、类类型和应用用,了解蜗蜗杆和蜗轮轮的材料和和结构,掌掌握蜗杆传传动的受力力分析,了了解蜗杆传传动的效率率、润滑和和热平衡计计算。带传动和链链传动了解带传动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理、特点和和应用,掌掌握带传动动的几何关关系计算,掌掌握带传动动的受力分分析和应力力分析,失失效形式和和计算准则则,了解带带的型号和和尺寸,了了解带传动动的主要参参数、选择择和设计计计算,了解解带的弹性性滑动和打打滑,同步步带传动简简介;了解解链传动的的特点和应应用,理解解链传动的的运动分析析和力分析析,

13、掌握滚滚子链的主主要参数及及其选择,了了解链和链链轮的材料料和结构,了了解滚子链链的失效形形式及其计计算。轴了解轴的分分类和材料料,掌握轴轴的初步强强度计算,掌掌握轴的结结构设计,掌掌握轴的复复合强度校校验计算,了了解轴的刚刚度和振动动稳定性计计算。滑动轴承了解滑动轴轴承的主要要类型、结结构和材料料,了解滑滑动轴承的的摩擦状态态,了解常常用的润滑滑剂和润滑滑方法,掌掌握不完全全液体摩擦擦滑动轴承承的设计,理理解动压滑滑动轴承动动压油膜的的形成原理理和压力分分布方程。滚动轴承掌握滚动轴轴承的主要要类型、特特点和代号号,掌握滚滚动轴承的的选择,掌掌握滚动轴轴承的承载载能力计算算,掌握滚滚动轴承组组

14、合的结构构设计。联轴器和离离合器了解联轴器器的主要类类型、结构构、标准和和选用,了了解离合器器的主要类类型、结构构、特点和和应用。弹簧了解弹簧的的类型、应应用和选择择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实验的学时时数应不少少于课程总总学时数的的8。实验内容:多媒体演示示及机械工工程陈列室室参观机构运动简简图测绘机构系统(运运动循环图图)测绘机构系统创创新设计综综合实验机械传动方方案创新设设计综合实实验带传动、齿齿轮传动实实验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目目的是提高高学生对工工程设计原原理和方法法的理解,使使他们能分分析、设计计和制作基基本的机械械零件和

15、机机构系统,学学会运用一一般机械工工程知识来来对机械零零件设计的的细节进行行分析。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通过实验和和课程设计计掌握如何何形成设计计方案、分分析确定零零件尺寸、以及功能能的测试,通通过团队设设计项目强强化团队工工作能力,包包括发现问问题和解决决问题的能能力、书面面报告和口口头答辩能能力,通过过项目强化化抽象思维维和实际动动手能力。六其他说说明本课程应通通过课程设设计加强学学生的实际际应用能力力。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材料与成成形工艺基基础教学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177 2、课程名名称(

16、中文文):材料料与成形工工艺基础(AA类) 课程名名称(英文文):Maateriial aand FFormiing ttechnnologgy3、学时/学分:5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课程:金工工实习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与动力学学院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工程材料料 朱张校校 主编 清华大大学出版社社 材料成成形工艺基基础 严邵华主主编 清华大大学出版社社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工程材料是是机械类专专业必修的的技术基础础课程。它它的主要任任务是阐述述常用工程程材料的成成分组织性能之之间关系的的一般规律律以及实际际应用等方方面的基本本理论

17、和基基本知识,为为机械设计计加工和使使用中的合合理取材奠奠定必要的的基础。材料成形工工艺基础是是机械类专专业必修技技术基础课课程。它的的主要任务务是研究材材料成形的的基本原理理和工艺特特点,了解解现代成形形技术的发发展趋势,培培养学生分分析、解决决问题的能能力和实验验技能,为为后续课程程的学习及及今后从事事工程技术术工作打下下坚实的基基础。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1、概述2、材料的的结构与性性能3、金属材材料组织和和性能的控控制4、金属材材料5、高分子子材料 6、陶瓷材材料7、复合材材料8、功能材材料9、机械零零件的失效效与选材10、典型型工件的选选材及工艺艺路线设计计 11、工程程材料的应应用

18、12、材料料成形理论论基础13、铸造造14、塑性性成形15、焊接接16、粉末末成形 17、非金属制制品成形 18、现代材料料成形技术术19、材料料成型工艺艺自动化20、材料料成形方法法选择及机机械产品质质量控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通过综合性性、系统性性的分析,注注重培养学学生的工程程意识。通通过综合工工程素质教教育和现代代制造技术术教育,培培养学生的的工程意识识,本课程程有意识地地增加新技技术,新工工艺的内容容,使学生生的知识结结构能适应应社会主义义现代化建建设的要求求。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机

19、械设计计基础课程程设计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188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机械械设计基础础课程设计计 课程名称称(英文):Termm Proojectt on Mechhaniccal DDesiggn3、学时/学分:554学时/3学分4、先修课课程:机械械设计(II),理论论力学,材材料力学,工工程材料与与成型工艺艺,机械设设计基础(同同时修)5、面向对对象:船舶舶与海洋工工程、热能能与动力工工程、工业业工程、核核科学与核核工程、航航空航天工工程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机械工工程及自动动化系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机机械设计

20、课课程设计,张张培金编著著,上海交交通大学出出版社,119962. 教学学参考书: 机械设计计课程设计计手册,吴吴宗泽等主主编,高等等教育出版版社,19999机械原理课课程设计手手册,邹慧慧君等主编编,高等教教育出版社社,19998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本课程是船船舶与海洋洋工程、热热能与动力力工程、工工业工程、核科学与与核工程和和航空航天天工程等专专业本科生生的设计实实践必修课课,是机械械设计基础础课程中的的一个重要要教学实践践环节。通通过课程设设计,把在在机械设计计基础及其其他有关先先修课程(如如机械制图图、理论力力学、材料料力学、工工程材料及及成型工艺艺等)中所所获得的理理论知识在在

21、实践的设设计工作中中综合地加加以运用,使使这些知识识得到巩固固和发展,并并使理论知知识和生产产实践密切切地结合起起来。本课程的主主要任务是是进行机械械装置与产产品的全过过程设计训训练,激发发学生在产产品设计中中的创新意意识,了解解机械产品品设计的一一般步骤,完完成从方案案构思与方方案设计,到到技术设计计和设计计计算说明书书的编写的的全过程,掌掌握机械产产品设计的的基本方法法与技能,培培养学生的的独立工作作能力和团团队合作精精神,初步步具备一个个机械设计计工程师的的能力。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本课程是为为了提高学学生对工程程设计原理理的理解,使使他们能分分析、设计计基本的机机械零件和和系统。1.

22、 设计计方法:功功能分析与与分解、机机械运动方方案设计、参数设计计、结构工工艺设计和和分析评价价功能分析析、功能求求解、机构构创新方法法;机械运运动方案的的构思与拟拟定、机械械运动方案案的评价、简单系统统和机械零零件的参数数设计、结结构设计;确定标准准零件的工工程设计要要求,预测测可能发生生的失效形形式,采用用正确的设设计理论和和设计方法法,根据设设计规范设设计机械系系统和机械械零件。2. 设设计训练:某简单功功能机器的的设计给定一个个产品的功功能和要求求,运用方方案设计方方法,形成成产品设计计方案从功能、制制造、设计计投入和现现有的条件件出发,对对方案进行行评估,然然后进行详详细设计收集参考

23、资资料(如:产品目录录、手册和和教科书等等资源),来来分析其中中特殊的机机械零件进行失效分分析,包括括刚度、静静强度和疲疲劳强度,从从而确定通通用零件的的尺寸,如如:带传动动、滚动轴轴承、齿轮轮和轴决定某个零零件是采用用标准件还还是自己设设计、制造造3. 设设计成果:设计说明明书 + 可视化的的设计方案案 + 答辩辩设计训练练的最终成成果体现为为设计说明明书打印文文本、设计计方案的三三维视图、装配图、零部件图图。通过设设计训练,不不仅强化学学生对设计计方法、设设计过程、基本机构构和零件设设计、设计计成果表达达、设计文文档等方面面的动手能能力,还强强化计算机机在设计工工作中的应应用和工具具的能力

24、。4. 设设计合作:设计小组组的协同合合作精神设计训练练采取设计计小组的形形式,以培培养学生在在设计活动动中的分工工、协作的的合作精神神,以提高高对实际设设计工作的的适应能力力。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课程设计的的大部分工工作都在计计算机上完完成。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的目的在于于让学生建建立机械设设计的基本本过程、方方法和思路路,能够初初步进行由由产品要求求进行分析析、并最终终给出设计计方案的一一般机械和和零件的设设计。培养学生生具有设计计基本机构构及零件的的能力和初初步具有确确定机械运运动方案的的能力以及及开发创新新能力;培养学生

25、生熟练掌握握运用计算算机进行机机构系统计计算机辅助助设计的能能力(包括括计算、绘绘图、仿真真等)。2. 课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运用现有有的工程应应用软件进进行建模和和辅助设计计。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测试技术术(B类类)教学大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199 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测试技技术(B类类) 课程名名称(英文文):Meeasurremennt annd Teest ffor MMechaanicss 3、学时/学分:445学时/2.5学学分4、先修课课程:积分分变换、概概率论与

26、数数理统计、控制理论论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工程及自自动化系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 机械工工程及自动动化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机械工程测测量与试验验技术 机械工工业出版社社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1、绪论2、测量的的基本知识识 量和和测量,测测量方法、误差,测测量结果的的表达,间间接测量结结果的综合合;3、静动态态实验数据据的描述 实验验数据的分分类,周期期信号与离离散谱,瞬瞬变信号与与连续谱,随随机信号;4、测量装装置的基本本特性 静静态特性,动动态特性,测测试装置对对任意输入入的响应,不不失真测量量的条件,动动态特性的的测量,负负载效应,测测量装置的的抗干扰;5、常用测测量传感器

27、器电阻式,电电感式,电电容式,压压电式,磁磁电式,光光电式,新新型传感器器,传感器器的选用原原则;6、信号的的调理与记记录电桥的基本本特性,信信号的放大大,信号的的调制与解解调,滤波波、记录装装置;7、信号处处理初步数字信号处处理的基本本步骤,离离散富里哀哀变换,信信号数字化化出现的问问题,几种种常用的处处理方法;8、现代测测试系统 计算算机测试系系统的基本本组成,总总线技术,虚虚拟仪器,网网络化测试试仪器;9、常用机机械参量的的测试1)、几何何及位移的的测量2)、应变变、应力的的测量,力力的测量,扭扭矩的测量量,3)、振动动传感器及及测量系统统,基本振振动参量的的测试4)、噪声声的测量5)、

28、温度度的测量,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1)、传感感器的标定定实验2)、电桥桥特性实验验3)、不同同方法测量量旋转速度度的实验4)、回转转体临界转转速及轴心心轨迹测量量的实验5)、机电电系统频响响函数测量量综合实验验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现代制造造装备及自自动化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200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现代代制造装备备及自动化化 课课程名称(英英文):MModerrn Maanufaacturring Equiipmennts aan

29、d AAutommatioon3、学时/学分:3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机械械设计、机机械制造技技术基础、材料力学学、控制理理论基础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工程及自自动化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工程程及自动化化系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金属切切削机床教学参考书书: 数控机机床、金属切削削机床设计计指导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在现代机械械制造工业业中,金属属切削机床床是加工机机器零件的的主要设备备。机床的的技术水平平直接影响响机械制造造工业的产产品质量和和劳动生产产率。所以以这是一门门实用性很很强的课程程,是机械械设计和研研究的技术术人员必须须掌握的基基本知识和和技能之一

30、一。本课程是使使学生了解解金属切削削机床的基基本结构,初步掌握握机床设计计的方法与与步骤,提提高结构设设计和编制制技术文件件的能力,为为今后的学学习和工作作中的设计计研究打下下良好的基基础。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机床主要参参数了解尺寸参参数、运动动参数、动动力参数的的内容。传动设计掌握分级变变速和无级级变速传动动链的设计计方法,理理解计算转转速的含义义;掌握内内联传动链链的设计原原则。主轴组件了解主轴组组件的基本本要求和主主轴结构,熟熟悉常用的的主轴轴承承;掌握主主轴组件的的计算方法法;了解主主轴的润滑滑和密封。支承件了解支承件件的设计要要求,支承承件的静刚刚度和形状状选择的原原则,常用用材料

31、及热热变形特性性。导轨了解导轨的的功用、分分类、设计计要求和常常用材料;了解滑动动导轨和滚滚动导轨的的结构,以以及导轨的的润滑与防防护。数控机床进进给系统了解数控伺伺服系统分分类,滚珠珠丝杠的结结构;了解解伺服电动动机的工作作特性。加工中心了解加工中中心的结构构特点与工工作方式,以以及发展状状况。制造自动化化 了了解自动化化制造的发发展。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目目的是要求求学生通过过学习、课课堂教育,能能了解金属属切削机床床的主要结结构,如何何工作,掌掌握机床设设计的基本本方法。了了解当前自自动化加工工设备的发

32、发展状况。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物流机械械化与自动动化技术教学大纲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211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物流机械械化与自动动化技术 课程名名称(英文文):Teechnoologyy of Mechhanizzatioon annd Auutomaationn Loggistiics3、学时/学分:227学时/1.5学学分4、先修课课程:机械械设计、运运筹学、物物流与供应应链管理5、面向对对象:工业业工程与管管理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工业工程程与管理

33、系系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物流工工程,齐齐二石主编编,中国科科学技术出出版社,22001年年教学参考书书: 企业物流管管理供应链链的规则、组织和控控制,Roonaldd H.BBalloou著,王王晓东等译译,机械工工业出版社社现代生产物物流及仿真真,张晓萍萍等编著,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系统化物料料搬运分析析,Ricchardd Mutther著著,机械工工业出版社社Factoory AAutommatioon annd Diistriibutiion AAutommatioon,(日日)大福株株式会社,1994现代管理手手册(Haandboook oof Inndusttri

34、all Enggineeeringg),(美美)萨尔文文蒂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物流机械械化与自动动化技术是工业工工程与管理理专业的主主干技术基基础课。是是机械工程程专业的一一个重要组组成部分。课程是面面向工程实实际的应用用型课程。学生通过过本课程的的学习能够够初步运用用物流装备备技术设计计或规划物物流装备。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现代物流技技术简介物流的定义义和研究意意义物流技术的的发展历程程物流的分类类物流在经济济发展中的的地位影响物流的的主要因素素物流工程研研究的内容容、对象和和目的现代物流系系统的案例例浏览物流研究方方法和内容容物流分析研研究的方法法物流研究的的主要内容容物流系统规规

35、划与设计计的主要参参数物流集成化化系统技术术物流集成化化系统的定定义与作用用物流集成化化系统的种种类物流集成化化系统的确确定原则物流机械化化技术物流机械化化的分类物流设备的的选择原则则物流机械化化的设计与与选取企业内物流流系统的规规划系统化平面面布置设计计(SPLL)系统化物料料搬运分析析(SHAA)系统化物流流规划的基基本方法物流信息化化技术与设设备物流信息化化统及其组组成物流信息的的采集及采采集的设备备与方法物流技术的的发展趋势势物流的第三三产业理论论物流的智能能化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对学生能力力培养的要要求结合本课程程的特点,使使学生掌握握或提高系系统化分析析物流系统统效率

36、的能能力。为系系统化管理理物流打下下基础。说明本课程采用用多媒体教教学。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本课程的目目的是要求求学生通过过学习、课课堂教育和和课外练习习,能了解解如何运用用物流分析析技术规划划或改善物物流系统,从从硬件上发发挥物流系系统的效率率、效益和和效果。并并熟悉和掌掌握物流系系统分析、诊断的基基本方法。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汽车工程程导论教教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E3330 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汽车车工程导论论 课程

37、名称称(英文):theoory oof Auutomoobilee 3、学时/学分:227学时/1.5学学分4、先修课课程:高等等数学 理理论力学 机械制造造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与动力学学院车辆工工程方向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汽车工工程研究所所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汽车理理论 余余志生主编编 机械工工业出版社社教学参考书书: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该门课是汽汽车专业的的一门主要要专业课程程,是进行行汽车设计计的理论基基础。本课课程的主要要任务是使使学生掌握握汽车动力力性、经济济性、制动动性的评价价指标,计计算方法及及影响因素素,汽车传传动系统参参数的选

38、择择及发动机机功率选择择的方法,以以及汽车整整车系统的的操纵稳定定性和行驶驶平顺性与与车辆结构构参数之间间的相互关关系,培养养学生分析析、解决问问题的能力力,为学习习后继课程程,从事工工程技术工工作,科学学研究以及及拓新技术术,打下坚坚实的基础础。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绪论内容:汽车车理论的研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法及该课程程的基本要要求和任务务。汽车动力性性内容:动力力性指标、汽驱动力力与行驶阻阻力、驱动动力与行驶驶阻力平衡衡图及动力力特性图、汽车的附附着条件、汽车的功功率平衡。掌握汽车动动力性的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法及汽车驱驱动过程的的力学分析析;能独立立分析影响响动力性的的因素;理理解汽车的

39、的驱动及附附着条件。汽车的燃油油经济性内容:评价价指标及计计算方法、影响因素素、新一代代高效率节节能汽车的的研究掌握握汽车燃油油经济性的的评价指标标,掌握计计算汽车等等速过程、加速过程程及减速过过程燃油经经济性的方方法,能独独立分析影影响汽车燃燃油经济性性的因素。了解新一一代高效率率节能汽车车。汽车动力装装置参数的的选定内容:发动动机功率及及传动系传传动比的选选择综合运用汽汽车动力性性及经济性性的评价指指标及影响响因素,能能初步选择择各类汽车车发动机的的功率,及及传动系统统最大传动动比、最小小传动比及及中间传动动比。掌握握C曲线的的基本概念念及其运用用。汽车的制动动性内容:评价价指标、制制动时

40、车轮轮的受力、制动效能能及其恒定定性、制动动时汽车的的方向稳定定性、制动动器制动力力的比例关关系掌握汽车制制动性的评评价指标及及制动过程程的力学分分析,理解解制动器制制动力分配配对制动效效能及方向向稳定性的的影响。理理解制动力力调节的意意义及原理理,掌握防防抱死制动动装置的工工作原理及及其工作过过程。汽车的通过过性内容:评价价指标及几几何参数、松软地面面的物理性性质掌握汽车在在松软地面面行驶时的的受力特点点,理解挂挂钩牵引力力的物理意意义及影响响因素。掌握汽车通通过性的各各项评价指指标,了解解汽车越壕壕沟、台阶阶等的能力力。汽车的操纵纵稳定性内容:轮胎胎的侧偏特特性、线性性二自由度度汽车模型型

41、对前轮角角输入的响响应、操纵纵稳定性与与悬架、转转向系的关关系。理解造成轮轮胎侧偏现现象的基本本原因和轮轮胎侧偏刚刚度的影响响因素。掌掌握汽车稳稳态转向特特性的一些些基本概念念和判定稳稳态转向特特性的各种种参数。理理解汽车结结构参数与与汽车瞬态态和稳态转转向特性之之间相互关关系。理解解车身侧倾倾对汽车稳稳态转向特特性的影响响关系,了了解汽车转转向系和悬悬架系运动动干涉和装装置变形对对汽车操纵纵稳定性的的影响关系系。汽车的平顺顺性内容:人体体对振动的的反应和平平顺性的评评价、路面面的统计特特性、汽车车振动系统统的简化及及单、双质质量系统的的振动、“人体坐椅”系统的振振动。理解振动四四要素对人人体

42、反应的的影响,掌掌握汽车平平顺性的几几种评价方方法;理解解路面不平平度功率谱谱的物理意意义以及空空间频率,空空间谱与时时间频率、时间谱的的相互转换换关系;掌掌握单质量量系统位移移输入与位位移输出的的幅频特性性,了解利利用输入谱谱以及输入入量与输出出量之间的的幅频特性性计算输出出量的功率率谱和均方方根值的方方法,理解解系统固有有频率、相相对阻尼系系数对汽车车振动响应应量的影响响关系;了了解双质量量振动系统统的研究方方法和数学学模型的建建立,理解解双质量振振动系统各各种幅频特特性和振动动响应量的的计算方法法,掌握偏偏频、相对对阻尼系数数、质量比比和刚度比比对汽车振振动响应量量的影响关关系;理解解设

43、计座椅椅系统参数数的选择原原则。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通过本课程程的学习,使使学生较系系统地掌握握汽车理论论的各种理理论和知识识,提高分分析解决工工程问题的的能力,并并为将来获获取新知识识、新理论论打下基础础。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六其他说说明本课程以课课堂讲授为为主。在课课外安排学学生进行上上机作业。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汽车构造造(1)教学大纲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ME3311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汽汽车构造11 课程名名称(

44、英文文):Auutomoobilee Strructuures 1 3、学时/学分:3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高等等数学,机机械设计,工工程热力学学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与动力学学院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汽车构造造 陈家家瑞主编 人人民交通出出版社教学参考书书:汽车构构造与原理理,张锦星星、原勇,人人民交通出出版社解放CA1141型载载货汽车构构造图册,第第一汽车制制造厂,吉吉林省科学学 技术出版社社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本课程是一一门培养学学生掌握汽汽车发动机机构造和基基本工作原原理并运用用到工程实实践的车辆辆工程专业业

45、高年级必必修课。随随着汽车环环保指标、舒适性与与节能要求求的不断提提高,发动动机技术和和构造也得得到了不断断改进与发发展。对车车辆工程专专业的本科科生而言,掌掌握汽车发发动机构造造和原理的的基本知识识将对其毕毕业后参加加汽车领域域的工程实实践有重要要的意义。本课程着着重介绍当当今汽车发发动机的典典型构造与与基本工作作原理。在在教学中逐逐步培养和和提高学生生的工程实实践能力和和专业素养养。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汽油机构造造柴油机构造造排放控制电控技术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课内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和安排本课程教学学活动中将将要求学生生根据发动动机技术发

46、发展的不同同专题,通通过查阅专专业资料,并并进行分析析和整理,撰撰写一篇专专题报告。并通过穿穿插播放内内容生动的的教学片,扩扩展学生对对专业内容容的知识面面。课外教学活活动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安排将视教学内内容的进展展,争取条条件安排学学生参观实实践。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汽车构造造(2)教学大纲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E3332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汽车构造造2 课课程名称(英英文):uutomoobilee Connstruucturre ()3、学时/学分:3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高等等数学 理

47、论力学学 机械制造造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与动力学学院车辆工工程方向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 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汽车工工程研究所所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汽车构构造下册册 陈家瑞瑞主编 人民交通通出版社教学参考书书: 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汽车构造(II)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方向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汽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汽车各总成及各主要零部件的原理、功用及详细结构,为今后学习本专业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拆装实习,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1、传动系

48、系概况了解汽车传传动系的组组成2、离合器器掌握离合器器的功用及及摩擦离合合器的工作作原理、掌掌握摩擦离离合器的结结构、了解解离合器操操纵机构。3、变速器器和分动器器掌握变速器器的变速传传动机构工工作原理、掌握同步步器的构造造、了解变变速器操纵纵机构。4、液力机机械传动了解液力耦耦合器的原原理、掌握握液力变矩矩器的原理理及构造、掌握液力力机械变速速器的构造造。5、万向节节传动装置置掌握万向节节的构造、了解传动动轴和中间间轴承的构构造。6、驱动桥桥掌握主减速速器工作原原理及构造造、掌握差差速器的工工作原理及及构造、了了解半轴与与桥壳的构构造。7、汽车行行驶系概论论了解汽车行行驶系的组组成。8、车架

49、了解边梁式式车架和中中梁式车架架的结构。9、车桥与与车轮掌握车桥的的构造、了了解车轮与与轮胎的构构造。10、悬架架了解悬架的的工作原理理、掌握减减振器的原原理和构造造、掌握弹弹性元件的的构造、掌掌握独立悬悬架与非独独立悬架的的原理及构构造。11、汽车车转向系了解汽车转转向系的组组成、掌握握转向器及及转向操纵纵机构的原原理和构造造、了解转转向传动机机构、掌握握动力转向向器的构造造。12、汽车车制动系了解汽车制制动系的组组成和工作作过程、掌掌握制动器器的原理及及构造、了了解人力制制动系的结结构、掌握握动力制动动系的原理理及结构、掌握伺服服制动系的的原理及结结构、掌握握制动力调调节装置的的原理及结结

50、构。三、实验内内容和基本本要求实验内容包包括汽车底底盘构造的的了解与拆拆装。通过过实验,使使学生能够够对汽车底底盘有感性性认识,加加深对课堂堂教学的理理解。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控制理论论基础(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 ME3440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控制理论论基础(22) 课课程名称(英英文):FFundaamenttals of CContrrol TTheorry ()3、学时/学分:36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控制制理论基础础(I

51、),线性性代数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工程、热热能动力工工程、核科科学和核工工程、工业业工程各专专业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刘豹豹现代控控制理论,科学出出版社,22000, GENEE F. FRANNKLINN, Feeedbaack CContrrol oof Dyynamiic Syystemms. ADDISSON-WWESLEEY PUUBLISSHINGG COMMPANYY.教学参考书书: Oggate, Moddern Conttrol Engiineerring 王显正,陈陈正航,王王旭永. 控制理理论基础,科学出出版社。

52、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控制理论基基础(2)是本学院院控制类课课程的一门门方向课。主要任务务是通过教教学和实验验环节,使使学生掌握握如何利用用反馈控制制原理,根根轨迹以及及频率特性性设计工程程系统,是是对控制理理论基础(1)的深化,并重点讲述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以及设计综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1状态控控件法的基基本概念学习状态变变量及状态态空间表达达式及模拟拟结构图,掌掌握状态空空间表达式式的建立方方法以及坐坐标变换。掌握状态态控件表达达和传递函函数的变换换,掌

53、握离离散时间系系统的状态态控件表达达式,了解解时变系统统和非线性性系统的状状态空间表表达。2. 控制制系统状态态空间表达达式的解 掌握线线性定常齐齐次状态方方程的解(自自由解)的的方法,掌掌握状态转转移矩阵的的概念以及及如何求取取;掌握线线性定常系系统非齐次次方程的解解和离散时时间状态方方程的解。 3. 线性性控制系统统的能控性性和能观性性掌握线性定定常系统的的能控性和和能观性概概念和判别别,掌握离离散时间系系统的能控控性和能观观性,掌握握能控系统统和能观性性的对偶关关系,掌握握状态空间间表达式的的能控标准准型和能观观标准型,学学习传递函函数矩阵的的实现以及及传递函数数中零极点点对消与能能控和

54、能观观性之间的的关系。4. 稳定定性和李雅雅普诺夫方方法 掌掌握李雅普普诺夫稳定定性的定义义,李雅普普诺夫第一一法,李雅雅普诺夫第第二法以及及其在线性性系统中的的应用。5. 线性性定常系统统的综合 掌掌握线性反反馈系统的的基本结构构和特性,掌掌握极点配配置,镇定定方法以及及解耦,掌掌握状态观观测器以及及如何李雅雅状态观测测器实现状状态反馈。6 .最优优控制 学学习最优控控制性的定定义以及其其前提条件件,掌握静静态最优控控制的解,连连续时间系系统最优控控制的离散散化处理,学学习泛函及及变分法,连连续系统的的最优控制制问题,极极小值原理理,了解BBang-Bangg控制,动动态规划法法以及线性性二

55、次型的的最优控制制问题。 在上述过过程中结合合各章节内内容,学习习相关MAATLABB的基本功功能。 参考教学学时数分配配见附。三、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基本要要求 通过课内内教许活动动,使学生生掌握自动动控制(现现代控制)的的基本概念念、基本原原理,和分分析方法。要求学生生能够针对对工程实际际问题建立立模型,进进行理论分分析和设计计。通过教教许实验培培养学生利利用实际系系统分析和和用计算机机进行仿真真的能力。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进行控制系系统综合。学习如何何进行求解解状态空间间表达式,稳稳定性分析析,线性定定常系统综综合以及最最优控制。并通过工工程实例进

56、进行设计综综合。 通过实验验,完成对对实际系统统的特性测测定、分析析,借助MMATLAAB工具进进行分析、校正和仿仿真,并最最后实施对对实际系统统的校正。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盖章章): 时 间:伺服动力力元件及系系统教学学大纲一、课程基基本信息1、课程代代码:MEE3412、课程名名称(中文文): 伺服动力力元件及系系统 课Seervo Poweer Ellemennts aand SSysteem名称(英英文):3、学时/学分:3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课程:控制制理论基础础(I)、电子与与电工学技技术、控制制技术(II)5、面向对对象:机械械工

57、程及自自动化专业业机电控制制方向6、开课院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动力工程学学院7、推荐教教学参考书书:教材: 拟自编教学参考书书:李洪人人,液压控控制系统梅晓榕,伺伺服元件及及系统二、课程的的性质和任任务 伺服动力元元件及系统统是机电控控制类专业业的一门专专业技术课课程,它的主要要任务是通通过各个教教学环节的的学习,使学生掌掌握伺服电电机、液压压气压伺服服元件及其其所构成的的系统的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论、基本分分析方法及及各种典型型机电控制制系统的设设计原则,培养学生生分析问题题和解决问问题的能力力和实验技技能,为今后从从事工程技技术工作和和科学研究究打下基础础。三、教学内内容和要求求1、

58、机电控控制系统的的基本概念念 了解解机电控制制系统的概概念、特点点、应用领领域;熟悉悉其典型构构成。2、伺服电电机熟悉直流伺伺服电机、交流伺服服电机、步步进电机的的原理、特特性、应用用方法。理理解机械特特性、调节节特性的含含义。3、功率放放大电路熟悉各种典典型的用于于伺服电机机的功率放放大电路原原理,如推推挽功率放放大电路、PWM功放放、晶闸管管功放等。4、电机调调速系统和和位置随动动系统熟悉电机调调速系统的的特性、实实现方式,了了解电机位位置随动系系统的实现现方式,熟熟悉掌握直直流伺服、交流伺服服和步进电电机的典型型应用。 5、液压伺伺服元件了解液压控控制系统工工作原理, 分类, 应用及及特

59、点。掌掌握液压控控制阀的一一般性分析析方法,掌握零开开口四通阀阀的计算方方法,了解液压压动力机构构分类,特点。掌掌握阀控制制油缸,阀控马达达,泵控马达达的分析和和建模。掌掌握电液伺伺服阀的分分类,结构原理理、特点及及应用,了解电液液伺服放大大器的工作作原理及选选用。6、电液控控制系统了解典型位位置伺服系系统的组成成。掌握系系统动态分分析方法、系统误差差分析和校校正方法。掌握电液液位置伺服服系统设计计步骤和方方法及系统统参数匹配配。了解机机械液压伺伺服结构,工作原理理及分析方方法。了解解电液速度度控制系统统组成控制制方法。掌掌握电液速速度控制系系统分析和和校正方法法。了解电电液力控制制系统组成成

60、、分类、工作原理理及特点。四实验(上上机)内容容和基本要要求气动位置伺伺服系统试试验,了解气动动伺服阀及及其位置伺伺服系统的的构成和特特性。通过实验要要求学生掌掌握伺服系系统动静态态特性的评评价和调节节方法,培养动手手能力和解解决问题、分析问题题能力以及及编写实验验报告能力力。五对学生生能力培养养的要求通过课内教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掌握伺服动动力元件基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设计方法,要求学生生能针对工工程实际课课题,建立系统统模型,进行动静静态分析,并能对系系统进行校校正及相关关参数的优优化匹配。通过教学学实验培养养学生实际际分析能力力。六其他说说明撰写人: 院(系系)公章:院(系)教教学主管签签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