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8章PPT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8章PPT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8章PPT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8章PPT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8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经济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第八章 国民收入理论1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等几个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 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构成,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决定。3 理解决定国民收入的因素,即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等,领会储蓄与投资的关系。4掌握乘数理论的实际运用。第八章 国民收入理论学习目标1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理论重点难点2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没有GDP这个发明,我们就无法进行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比较、贫穷与富裕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知道我国的GDP总量排在全世界的第6位,是美国的1/9,日本

2、的1/5;没有GDP,我们无法知道我国人均GDP在2003年已超过1 000美元,是美国和日本的1/40。没有GDP这个总量指标我们无法了解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因此,GDP就像一把尺子、一面镜子,衡量着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的富裕程度。从1985年起,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核算。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联合国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方法,并采取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方法制度,各级政府统计局分别核算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分级核算方法。现在说经济总量一般用的是GDP指标。情景导入3学习任务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3、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第三节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第四节 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五节 乘数理论一第一节二第二节三第三节四第四节五第五节第一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一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季度或一年)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劳务)市场价值总和。2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简称NI)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

4、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4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简称PI)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与国民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指标。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简称PDI)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二几个GDP指标1名义GDP与实际GDP2经济增长率3人均GDP4绿色GDP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总人口绿色GDP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

5、值。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世界各国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不完全相同,其中主要有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一)支出法这种方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定时期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时期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之和。如果用Q 1, Q 2, Q 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 1,P2, P 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支出法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GDP=Q 1P 1+Q 2P 2+QnPn(二)收入法收入法是从要素收入的角度出发,把所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各种收入相加。这些收入有劳动所得的工资、土地所得的地租、资本所得的利息,以及企业所得的正常利润和政府的税收等。四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

6、陷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核算范围的局限性2核算内容的片面性3国际间的不可比性第二节均衡国民收入一总需求和总供给1总需求人们通常所讲的市场需求是指对某产品的需求。这种单个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往往随着该产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以及其他替代或互补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总需求指的是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对所有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也就是各单个产品和劳务需求量的总和。2总供给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所能提供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含义在对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在宏观经济学中,把总产出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

7、为均衡总产出,或均衡国民收入。当总产出等于总需求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既没有增加产出的冲动,也没有减少产出的欲望。如果总产出超过总需求,说明企业生产的商品或劳务超过了人们想要购买的量,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就会使企业非意愿的存货投资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总产出低于总需求,人们想要购买的商品或劳务超过企业生产的量,企业就会减少库存(存货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基本条件,均衡的总产出或总收入水平也就是使经济稳定的总产出水平。第三节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一消费、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状况、利率

8、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其中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假定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以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如果用C代表消费, Y代表收入,那么可以把消费函数写为:C=f(y)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可以用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来说明。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APC)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是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以C代表消

9、费的增量, Y代表收入的增量,则其计算公式为一消费、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凯恩斯认为存在一个基本的心理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也增加,但消费支出增加的速度慢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因此,随着收入的增加,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增加的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这就是凯恩斯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短期中,消费可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自发消费指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引致消费则是指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消费。用C 0代表自发消费, 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则短期消费函数为:线性消费函数二储蓄、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最终无非是用于消费和储蓄,因此,储蓄就

10、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如上所述,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也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增的,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S=f(y)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部分为储蓄,所以S=Y-C。如果用消费函数替代S=Y-C中的C,则有这就是储蓄函数的另一种形式。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来说明。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倾函数的关系由于对收入来说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为互补函数,即Y=C+S,则如果在该式两边同除Y,有Y/Y=C/Y+S/Y,即APC+APS=1或1-APC=APS,1-APS=

11、APC与上同理,我们有Y=C+S,如果在两边同除Y,则有Y/Y=C/Y+S/Y,即MPC+MPS=1或1-MPC=MPS,1-MPS=MPC第四节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从这种简单化的假设经济出发可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所谓两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厂商和居民户两个经济部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收入,并用这些收入购买和消费各种产品与劳务;厂商购买居民户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向居民户提供各种产品和劳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三部门经济是指包括了厂商、居民户与政府的经

12、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实现。政府支出包括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即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政府通过税收与支出与居民户和厂商发生联系。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三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是包括了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部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部门的作用如下。首先,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其次,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进行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四注入和漏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注入指国民收入循环流量中的增加量,漏出指国民收入循环流量中的流出量。前者对国民收入有扩张性力量,后者对国民

13、收入有收缩性力量。需求方面的C、 I、 G、 X都属于注入,供给方面的S、 T、 M都属于漏出。若注入大于漏出,总需求会增大,国民收入会扩张;若漏出大于注入,总需求会减少,国民收入会收缩。如果储蓄额大于投资额,即漏出大于注入,经济活动规模会收缩;如果投资大于储蓄,即注入超过了储蓄,经济活动规模会扩张。再如,商品和劳务出口是注入,而进口是漏出,因为进口伴随着资金输出,出口引致资金输入;政府税收是漏出,政府支出是注入;向国外借款时是注入,还本付息时就是漏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是注入,外资企业汇出利润就是漏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注入和漏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只要注入和漏出保持相对平衡,宏观经济运行就不会

14、大起大落。第五节乘数理论一乘数的概念乘数这个概念最早是英国经济学家卡恩(Kahn)在1931年所发表的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中提出来的。卡恩在该文中论述了就业乘数,分析了公共工程支出增加引起的最初就业的增加与就业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凯恩斯在通论中运用了乘数理论,把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并把乘数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的比率。由于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注入的变动是通过引起总需求的变动从而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的,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量等于引起其变动的注入的变动量,所以乘数又通常定义为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

15、动的总需求变动量的比率。二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量的比率。如果以I 代表投资增量, Y代表国民收入增量, KI代表投资乘数,则有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三政府支出乘数前面关于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的分析表明,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变化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为Y=C+I+G=C 0+c(Y-T)+I+G,这里T是定量税,因而均衡的国民收入为通过这一公式,就可求得上述几个乘数。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四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为定量税,

16、下面来分析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用T表示税收的变动量, Y表示收入的变动量, KT表示税收乘数,则在公式中,只有税收 T 变动,则税收为 T 0 和 T 1 时的收入分别为由此可知,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均衡国民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其原因是税收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会相应减少,因而税收变动会引起总支出从均衡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五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

17、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地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应该看到,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投资、政府支出、消费、收入和就业,这些变量之间确实有一定连锁反应,然而,这种连锁反应的效果远没有达到凯恩斯主义者所说的那种程度,在现实生活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一是生活中过剩生产力的大小,如果没有过剩生产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升。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它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定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抑制投资,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