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评价秦_第1页
历史人物评价秦_第2页
历史人物评价秦_第3页
历史人物评价秦_第4页
历史人物评价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國歷史人物評論The China historical personage comments統一大業的奠基者秦穆公、昭襄王、秦始皇1.豁達的胸襟,包容的氣象從本土到異邦,廣納賢能的國君。2.昭襄王:雍容的大度,志士的趨歸從奠基到稱王,高瞻遠矚的才畧。3.千秋的大業,長城的修築,從高陵到地窖,世界遺產的留存。1秦穆公2秦穆公秦穆公 嬴任好 (?-前621)秦僻處西陲,周初為附庸小國,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東遷才被封為諸侯,並承平王賜給岐山以西之地,後定都於雍(今陝西鳳翔南)。3秦國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周圍的一個嬴姓部落。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見周幽王)有功,封為諸侯,賜給歧以西地,正

2、式建國。經文、寧、武、德、宣諸公,秦的疆土不斷東移,到穆公繼位時, 已佔有大半個關中。4秦穆公領導的秦國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執政)時,國勢逐漸強大起來。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期間,內修國政,外圖霸業,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開始了秦國的崛起。 5用人為才的胸襟穆公五年(前655年),晉獻公滅虞,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隨嫁的人)陪嫁到秦國。百里奚後逃到楚國,被楚國人捉去。秦穆公胸懷大志,卻苦於無賢才輔佐。有人告訴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請,卻得知百里奚已經逃到楚國。秦穆公用五張公羊皮

3、將他贖回。6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與他商談國事。兩人一直談了三天,以百里奚為國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所以人稱其為五羖大夫。百里奚又推薦了蹇叔,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將蹇叔請來秦國,任命他為上大夫。7秦晉交丘的結果秦穆公將注意力集中於晉。晉獻公晚年,驪姬之亂,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晉獻公死,驢姬子奚齊繼位, 旋即被其臣里克殺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帶兵送夷吾回國繼位,為晉惠公。夷吾事先答應將河西八城割給秦作為謝禮,但繼位後卻毀約。晉臣丕豹逃到秦國,受到穆公重用。8十二年(前648年)晉國旱災,秦穆公運了大量粟米給晉。十四年(前64

4、6年),秦國發生饑荒,晉乘機出兵,於次年攻秦。雙方在韓原大戰,秦軍最終生俘晉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請求下,秦穆公與晉惠公結盟後,將其放回。晉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國為質子,並將黃河以西的地方獻給秦國, 秦的東部疆界擴至龍門。9秦晉之好二十三年(前637年),晉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國繼位,為懷公,繼續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將重耳從楚國迎來,以極為隆重的禮節接待,將女兒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為妻,然後於次年送重耳回國為君,是為晉文公。10破釜沉舟的事蹟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親自率兵討伐晉國,渡過黃河以後,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誓死克敵的決心。秦軍奪得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晉軍不敢出戰,

5、秦軍從茅津渡過黃河,到南岸崤地,在當年的戰場為戰死的將士堆土樹立標記,然後回國。11秦穆公之喪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陝西鳳翔東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鍼虎。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國人對此悲痛萬分,賦黃鳥之詩,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將這麼善良的人給殉葬了?如果可以贖命,我們寧願出一百條命將他們換回來! 12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又稱秦昭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前307年,秦武王死,昭襄王與其弟爭位;趙武靈王立昭襄王,前260年的長平之戰秦勝。前250年,昭

6、襄王死,年有75。史書簡稱其為秦昭王。13長平之戰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最著名的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就是在其在位晚期發生的。手下包括有張儀、白起等,使秦國奠定了將來一統天下的基礎。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滅東周。14即位前306年,武王與東周的大力士孟說舉行舉周九鼎的比賽,卻因脛骨折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嫡,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發生爭執。公子稷(秦昭王)當時在燕國,趙武靈王用計,由代郡的宰相趙固將他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國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由武王的同父異母的他來継承秦王之位。即位的公子稷在死後上謚稱為昭襄王,因此以下就以昭襄王來稱呼他。15重用遺臣継位初

7、期是由武王的遺臣樗里疾和甘茂、向壽,公孫奭等人協助處理政務。前306年,楚國進攻韓國,包圍了韓國的雍氏之地。韓國派遣公仲向秦國甘茂尋求援助。16楚衰弱季君之亂昭襄王因年幼即位的関係,由生母宣太后代為攝政,因此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將実權掌握在手。紀元前305年,在継位者爭執中失敗的公子荘集結了反對勢力,對昭襄王與魏冉發動了叛亂,此事件最後被鎮圧下來。(史稱庶長莊之叛亂、季君之亂)。17擴展版圖同年,楚懷王請求與秦國結盟。昭襄王在黃棘與楚國諦結盟約,這時楚國將上庸給予了秦國。前303年,昭襄王討伐魏國,取得魏國的蒲阪、晉陽、封陵等地。明年(前302年)魏襄王到秦國朝拜,又將蒲阪等地歸還給魏國。18前3

8、01年,蜀侯的公子惲背叛了。因為公子惲的夫人將進獻給秦國的貢品中,放入了毒物,導致了與秦國的關係悪化。昭襄王命將軍司馬錯平定蜀地。前300年,立公子惲之子綰為蜀侯,蜀地完全安定了之後,在前298年證明了公子惲是被冤枉的,昭襄王相當後悔,派遣了使者重新埋葬公子惲。19前301年,跟楚國的關係變得險惡,昭襄王命令庶長奐討伐楚國。前300年再次討伐楚國並奪取了新城。前299年奉羋戎之命討伐楚國,奪取了新市等地。前299年,楚懷王入秦入朝拜。不過,昭襄王不相信懷王,將他拘留。前296年,楚懷王逃亡趙國。不過,因為趙國沒有接納,再次被秦國捉住,最後死在秦國。這個超級大國楚國的國力衰弱了。20秦始皇21秦

9、始皇帝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是中國戰國末期秦國君主及秦朝第一任皇帝,全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因為在趙國出生,嬴政又被叫做趙政。秦始皇13歲即王位,39歲統一中國,建立秦朝,稱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權專制社會中央集權體制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2身世秦宇生於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嬴異人與呂不韋的姬妾趙氏所生。但也有觀點認為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秦、趙王室同出一祖(史記秦本紀、史記趙世家)。因出生於趙國邯鄲,故始皇又稱為趙政。23文臣:尉繚子、李斯等人。武將:王翦、王賁父子

10、、嬴成、蒙武、內史騰和蒙恬等人。間諜活動:姚賈和頓弱。()輔國人才統一中國24(二)兼併過程前230年滅韓秦國於秦王政17年(前230年)滅韓最先被滅掉的是韓國,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3年後,前230年(秦王政17年),秦國俘虜了韓王,韓國滅亡,韓國的領土也成為秦國的潁川郡。 25前228年滅趙前234年起,秦國多次攻打趙國,但受阻於趙國名將李牧。前229年(秦王政18年),秦國使用反間計借趙王之手處死李牧。三個月後,趙軍大敗於秦軍。次年,趙王遷被俘,趙國滅亡。趙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自稱代王,聯結燕國、魏國共同抗秦。 26前225年滅魏、前222年滅燕前2

11、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前225年(秦王政22年),魏國被秦軍吞滅。前224年秦老將王翦和蒙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打敗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燕王殺太子丹以求和,退守遼東。前222年(秦王政25年),燕王喜被俘獲,燕國被徹底消滅。同年,代王被俘,趙國徹底滅亡。 27前223年滅楚前225年,秦將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為楚國大將軍項燕所敗,秦軍幾乎全軍覆沒。前224年,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以60萬重兵,大破楚軍,攻下楚國首都壽春,楚王被俘。次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全殲項燕殘部,攻下楚國都城壽春,楚國滅亡。 28前221年滅齊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

12、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前221年,其餘五國已滅,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前221年(秦王政26年),秦國大將王賁在滅掉燕國後,領兵南下,齊王建聽從秦使的話,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29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歷時十年,秦王嬴政掃滅六國,基本統一中國,結束春秋戰國以來500多年諸侯長期割據紛爭的局面,最終在中華大地上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君主統治國家秦帝國。30集權統治的影響始皇帝(秦小篆,前220年)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和發展有巨大的影響。

13、31中央體制改革秦始皇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了改革。皇帝掌握最高的政治、軍事權力。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太尉則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輔佐皇帝處理軍務;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九卿分別主管宗廟禮儀、國家外交、中央財政等方面的政務。32李斯的主張在討論國家體制時,李斯反對歷史上的分封制。秦國應該設置郡縣,由皇帝親自任命官吏進行治理,罷免權也操縱在皇帝手裡。這樣就能使天下長期穩定,政權永遠掌握在中央的手裡。秦始皇支持並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設郡,郡下設縣,縣以下依次是鄉、亭、里、什、伍。這樣,秦始皇建立了一整套以皇

14、帝中央為核心的、由中央直至地方的中央集權的官僚體系,全國被置於皇帝的直接控制之下。33以法治國秦始皇崇尚法家治國理念,他以秦國原有的法律、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全國統一的法律。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34經濟政策在經濟方面,秦始皇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包括以農業生產來評估官吏之表現,以及鼓勵開闢荒地,鼓勵私田制以增加國家收入。35書同文文化方面,秦始皇指示李斯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今天的普通中國人幾乎可以閱讀這些2000多年前的秦簡,因為中國繼承的就是秦的文字。36道家思想在思想方面,秦始皇採用戰國陰

15、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37焚書的過程所謂焚書,就是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和鞏固秦朝的統治,開始銷毀除秦記之外的其他六國的史書,保留關於農業、技術、卜筮和醫藥的書籍。除了博士官所職,天下敢私藏詩、書、百家語的人,都命令守、尉將其藏書燒掉。38坑儒的真相坑術士,焚書的第二年,即前212年,秦始皇因兩個術士(方術之士)私逃,且逃前誹謗皇帝,下令御史審訊在咸陽的術士。諸生相互告發,最後有四百餘名術士在當時秦首都咸陽被坑殺的事件(史記秦始皇本紀)。 39開疆闢土秦始皇在位期間還擴大了國家的疆土,以蒙恬北擊匈奴,

16、屠睢南平百越。秦時的疆域異常遼闊,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在的嶺南地區。秦還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閩中四郡進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隴西,東則延伸到了遼東。40大興土木秦始皇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為了國家的安全和建設,也為了秦始皇個人的榮譽和享樂,他興建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這也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41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最為著名建築當屬萬里長城。秦滅六國之後,即開始了北築長城工程,修建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長城的首要作用是利用烽火台預警。但長城不僅用於防禦,蒙恬改造過的長城又是一個可以進攻的體系。秦始皇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並擴建,修筑西起臨洮

17、(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巨大的軍事工程。42陸上交通建設秦始皇進行了大範圍的國家交通建設。前229年開始,秦始皇開始大幅修築以國都咸陽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類似現代的高速公路。馳道並實行車同軌,均寬五十步。馳道的作用有數項,一說是使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六國舊地;一說主要目的為方便北方戰爭前線的補給;還有一說是方便始皇出巡時能暢通無阻。43著名的馳道包括: 上郡道 臨晉道 東方道 武關道 秦棧道 西方道 秦直道這之中秦直道最為著名,它從帝國的都城咸陽開始,直道綿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處的九原,全長700多公里,堪稱兩千多年前的軍用高速公路。44水上交通建設

18、秦始皇在掃滅六國後,為方便運送征討嶺南所需的軍隊和物資,還修築了靈渠(大運河)。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建成於前219年(始皇帝二十八年)至前215年(始皇帝三十二年)間。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灕江,自貫通後,二千多年來就一直是嶺南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水路交通要道。此項工程現在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45修建宮殿秦始皇修建了大量華麗的宮殿。在統一六國之前,秦王已經有了不少宮殿。在征服六國期間,秦始皇每滅一國,便要將該國的宮殿建築在咸陽附近仿造一遍,以致整個關中地區,自渭河以北,雍門以東,直到涇河一帶全部都是宮殿群。46阿房宮之興建在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旋即開始在渭河南岸修建後世皆知的阿房宮(亦名朝宮,阿房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