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脑机制_第1页
情绪的脑机制_第2页
情绪的脑机制_第3页
情绪的脑机制_第4页
情绪的脑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七章情绪的脑机制1The Expreession in Man and Animals,1872/1965 达尔文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作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2The Expreession in Man and Animals,1872/1965 达尔文将情绪看作是一种遗传得来的,对世界上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作出反应的特定心理状态。34Universal Facial Expressions:5Smiling can mask other emotions:A) Mask angerB) Overly politeC) Soften criticismD)

2、 Reluctant compliance(a)(b)(c)(d)6第十七章 情绪的脑机制第一节 什么是情绪第二节 边缘系统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第五节 强化与奖赏7第一节 什么是情绪情绪(emotion):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情绪这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这个概念只用于人类。 黄希庭一、情绪学说二、情绪机制的实验研究8一、情绪学说1. James-Lange情绪学说情绪体验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反应。“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William James情绪是一种内

3、脏的反应 Carl George Lange9一、情绪学说事实上,外周生理反应显然不是情绪的唯一来源,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起着相当的调节、控制作用。因此,以本能为基础来研究情绪的理论,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10James-Lange Theory11Perception of event See a bearJames-Lange Theory12James-Lange TheoryPerception of Event See a BearBodily Expression Run13James-Lange TheoryPerception of Event See a BearBodil

4、y Expression RunSubjective Experience Become AfraidOh-oooooh!14James-Lange TheorySensory Input Cortex 1 2 3Bodily Expression Muscles & VisceraSubjective Experience - Feedback to Cortex - emphasis on unique patterns of physiological feedbackEmotions - Perceptions of Bodily Changes15一、情绪学说2. Cannon-Ba

5、rd学说在没有情绪表达的情况下情绪体验也可以发生Cannon-Bard学说与James-Lange学说的对立 即使没有感觉到生理变化,情绪也可以被体验到 情绪体验和身体的生理状态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16Step 2 A Modification: Cannon-Bard (1920s)A simultaneous theory physiological reactionStimulus cognitive awareness Physiological reaction?activation of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ymptoms (what are the

6、y?)17Cannon-Bard Thalamic Theory强调在情绪体验中丘脑所起的特定作用Perception of Event See a BearBecome afraid RunSubjective Experience Bodily Expression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body are correlates of the emotional state18Theories of Emotion: Cannon-BardEmotion-arousing stimuli simultaneously trigger:physiologica

7、l response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emotionSight of oncomingcar(perception ofstimulus)Poundingheart(arousal)Fear(emotion)19A comparison of the James-Lange and Cannon-Bard theories of emotion20二、情绪机制的实验研究情绪有时受到脊髓损毁的影响某些情绪的体验可能的确依赖于情绪的行为表现,而另一些情绪的体验不必依赖于情绪的行为表现21第二节 边缘系统一、Broca 边缘叶1878年,法国 Broca limb

8、ic lobe二、Papez 回路20世纪30年代,美国 Papez在情绪体验和表达中起关键作用三、脑内存在单一的情绪系统吗?2223第二节 边缘系统Papez-Maclean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认为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Papez认为Papez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表达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Maclean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24The limbic lobe252627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一、KluverBucy综合症双侧切除或损毁猴的颞叶严重影响猴的恐惧反应

9、,表现出多种变态行为。精神盲(psychic blindness)口倾向(oral tendency)复变态(hypermeta morphosis)性行为改变(altered sexual behavior)情绪改变(emotional change)2829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二、杏仁核1. 杏仁核的解剖学位于颞叶端部、内侧颞皮层下方,形似杏仁核团复合体:基底外侧核群(basolateral nuclei)皮层内侧核群(corticomedial nuclei)中央核(central nucleus)30A cross section of the amygdala31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二、

10、杏仁核1. 杏仁核的解剖学杏仁核与下丘脑之间的通路:腹侧杏仁核通路(ventral amygdalofugal pathway)终纹(stria terminalis)32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二、杏仁核2. 损毁或刺激杏仁核产生的影响损毁双侧杏仁核:呆板情绪反应( KluverBucy综合症);切除双侧杏仁核:影响攻击行为和记忆,降低动物的恐惧行为;电刺激杏仁核:引起警惕性和注意力的增加33第三节 恐惧与焦虑习得性恐惧Vermont大学 Kapp 训练兔在音调与中等强度的痛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CS+ 中等强度的电刺激中等强度的痛CS- 无电刺激无痛觉结果:CS+ 恐惧性条件反射CS- 无恐惧性反应

11、3435A neural circuit for learned fear36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a cat terrified by a dog37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捕食性攻击(pedatory aggression) 一般不发出叫声,不出现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现象情感性攻击(affective aggression) 一般都发出叫声,伴有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现象雄性激素的作用38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一、下丘脑与攻击行为1. 假怒(sham rage)20世纪2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都发现,在间脑水平以上切除大脑皮层的猫或狗,常出现一系列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亢进的现象

12、,即对一些微弱的刺激表现出强烈的愤怒,如毛发竖起,张牙舞爪,瞳孔散大,呼吸加快和血压升高,等等。这些反应与正常猫进行搏斗时的表现一样,故称之为“假怒” 。39Brain trandections and sham rage40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一、下丘脑与攻击行为2. 下丘脑电刺激实验Zurich大学 Hess研究电刺激间脑所造成的行为影响电刺激动物下丘脑不同部位,能够引发喘气、吞食以及表达恐惧和愤怒有关的行为。下丘脑的两个基本功能:内环境稳定和情绪表达41Rage reactions in cats with hypothalamic stimulation42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一、下丘脑与

13、攻击行为2. 下丘脑电刺激实验20世纪60年代,Yale Flynn刺激下丘脑内侧部引起情感性攻击刺激下丘脑外侧部引起捕食性攻击43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二、中脑与攻击行为下丘脑外侧部内侧前脑束中脑被盖腹侧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捕食性攻击下丘脑内侧部背侧纵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mater)情感性攻击44Two pathways for aggression45第四节 愤怒与攻击三、杏仁核20世纪50年代 Pribram杏仁核损毁对8只雄性猕猴的社会等级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精神手术(psychosurgery)46第四节

14、愤怒与攻击四、5羟色胺参与抑制攻击行为基因剔除(gene knock-out)47The diffuse modulatory systems implicated in mood disorders48第五节 强化与奖赏20世纪50年代 G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lds Milner 自我电刺激(electrical self-stimulation)一、自我电刺激与强化愉快中枢(Pleasure center)不愉快中枢(Dispeasure center)49Electrical self-stimulation by a rat50The septal area51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