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新诗研究 教学大纲 一、说明(一)课程性质 中国新诗研究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是主要对我国现当代重要诗歌潮流及诗人诗作进行介绍和研究的一门基础课。(二)教学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同时,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成就,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的概貌,并培养学生分析具体诗歌文本的能力。(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两部分,即中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当代诗歌,其中中国现代诗歌主要是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三十多年的诗歌研究,选择各历史时期的优秀诗歌或具有代表性

2、的诗歌为课程内容。而中国当代诗歌部分则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余年文学发展历史中,选择优秀的诗歌或具有代表意义的诗歌为课程内容。具体课程内容又可细化为诗歌潮流和诗歌文本两个部分,由于具体的上课时数关系,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对诗歌潮流和重点诗歌文本有选择地进行详细讲解,而把一部分诗歌文本研究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教师在课堂前后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抽查。(四)教学时数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总的教学时数为36个学时,平均为每周2个学时。其中现代诗歌部分占大约二分之一的课时,当代诗歌部分占大约二分之一的课时,考试占用2个学时。序号内 容学时1绪论22第一章胡适与早期白话新诗23第二章 新月诗派

3、44 第三章 诗歌的现代追求轨迹45 第四章 冯至与中国新诗派46 第五章 艾青与七月诗派27第六章 十七年诗歌28第七章 “文革”时期诗歌49 第八章 归来者的诗歌210第九章 朦胧诗411第十章 第三代诗歌417 考试 2合计36 (五)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讨论以及实践等。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每一章后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完成书面作业。也可组织学生讨论、答辩,并作结论。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学风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本大纲附有参考书目,教师应结合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 (六)考试目的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的:检查学生诗歌理论

4、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检测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研究中国新诗的能力。考试要求:将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每学期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评定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七)选用教材洪子诚,刘登翰著,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二、本文 绪 论教学要点:介绍中国新诗研究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学习目的。研究内容:中国新诗的形成、发展与当下情况。学习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掌握与文本分析相结合。考核要求:中国新诗研究的课程性质、学习目的了解情况,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第一章

5、 胡适与早期白话新诗教学要点:胡适对于中国新诗的开创性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胡适:中国新诗的开端(0.5学时);胡适的尝试集及其诗歌风格(1学时);中国早期白话新诗的成就与局限(0.5学时)。考核要求:1.掌握胡适诗歌的基本特征。2.了解胡适对于中国白话新诗的开创性意义。第二章 新月诗派教学要点:新月诗派的形成、发展;新格律诗的概念与特点;新月诗派重要诗人诗作。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新月诗派的形成与发展(0.5学时);二、新格律诗概念的提出与“三美”的主张(0.5学时);三、新月诗派重要诗人诗作(3学时):(一)徐志摩(1学时)(二)闻一多(1学时)(三)朱湘等诗人(1学时)

6、考核要求:1.掌握新月诗派的主要特征。2.熟练掌握新格律诗的概念与“三美”的诗学主张。3.能结合理论分析新月诗派具体作家作品。第三章 诗歌的现代追求轨迹教学要点:讲授从早期象征诗派到现代诗派的中国新诗的现代追求轨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李金发与早期象征诗派(2学时):(一)李金发(1学时)(二)早期象征诗派(1学时)二、现代诗派与戴望舒(2学时):(一)现代诗派(1学时)(二)戴望舒(1学时)考核要求:1.李金发诗歌的成就与局限。2.现代诗派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3.现代诗派与现代诗歌的异同。4.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5.结合具体诗人诗作学习掌握中国新诗的现代追求轨迹。第四章 冯

7、至与中国新诗派教学要点:冯至诗歌的艺术成就;中国新诗派的诗歌风格。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冯至 (2学时):(一)冯至的抒情诗(0.5学时)(二)冯至的叙事诗(0.5学时)(三)冯至的十四行(1学时)二、中国新诗派(2学时):(一)中国新诗派的形成与发展(0.5学时)(二)中国新诗派的总体特征(0.5学时)(三)穆旦(1学时)考核要求:1理解冯至诗歌的现代性意义。2结合具体诗作,分析冯至十四行的艺术风格及意义。3中国新诗派的总体特征。4穆旦诗歌的风格及意义。第五章 艾青与七月诗派教学重点:艾青诗歌的艺术风格;七月诗派的理论资源和诗歌实践。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艾青(1学时);二、

8、七月诗派(1学时)。考核要求:1艾青重要诗作的特征。2七月诗派的诗歌实践。第六章 十七年诗歌教学要点:讲授十七年诗歌的主要形式政治抒情诗;十七年已经出现的潜在诗歌写作的开端。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政治抒情诗 (1学时);二、潜在写作的诗歌(1学时)。考核要求:1能结合具体诗人诗作说明政治抒情诗的特征与局限。2能熟记十七年潜在写作的诗人至少两位并说明其诗歌与当时公开发表的诗歌的区别。第七章 “文革”时期诗歌教学要点:“文革”时期诗坛的分裂;食指诗歌的意义。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文革”时期诗坛的分裂(2学时): (一)诗坛的分裂(1学时) (二)白洋淀诗歌群体(1学时)二、食指(

9、2学时):(一)食指其人其诗(1.5学时) (二)食指的意义(0.5学时)考核要求:1掌握潜在写作的概念。2能结合具体诗作论述食指诗歌的创作风格与意义。第八章 归来者的诗歌教学要点:讲授新时期以来的第一个诗歌潮流归来者的诗歌,使学生了解这一诗歌潮流的特点及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归来者的诗(1学时);二、昌耀(1学时)。考核要求:1掌握归来者的诗歌的意义。2深刻理解昌耀诗歌的精神特质。第九章 朦胧诗教学要点:朦胧诗的出现、论争及诗歌特征;朦胧诗重要诗人诗歌的风格及价值。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朦胧诗的出现与论争(1学时);二、朦胧诗的总体特征(1学时); 三、朦胧诗重要诗人(

10、2学时):(一)北岛 (1学时) (二)舒婷 (1学时)考核要求:1掌握朦胧诗的概念。2能结合具体诗作论述朦胧诗的特征及意义。3、结合具体诗作说明北岛诗歌的特征。4. 举例说明舒婷诗歌的精神特质。第十章 第三代诗歌教学要点:第三代诗歌的出现、名称的来源;第三代诗歌的重要社团;第三代诗歌的重要诗人诗作。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一、第三代诗歌的出现及重要社团 (1学时); 二、第三代诗歌重要诗人(3学时):(一)海子 (2学时)(二)韩东 (1学时)(三)于坚 (1学时)考核要求:1掌握第三代诗歌的总体情况。2掌握第三代诗歌重要社团的名称及其诗学主张、诗歌风格。3. 结合具体文本论述海子诗歌的特

11、征。4. 能结合具体诗作说明口语诗的风格。三、参考书目:1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2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3朱光潜,诗论,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1版。4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版。5冯文炳,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6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7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胡适,尝试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版。9郭沫若,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版。10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

12、版。11闻一多,闻一多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版。12李金发,李金发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版13周良沛编,七月诗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14艾青,艾青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版。15穆旦,穆旦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6食指,食指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17昌耀,昌耀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18北岛等,五人诗选,作家出版社1986年第1版。19海子,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于坚,于坚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针对中国新诗研究这门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在教学中应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在对一些具体诗人诗作进行介绍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