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24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24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24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24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共24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C1046年BC771年BC476年BC256年BC221年西周春秋战国东周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春秋五霸(箭射周桓王)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材料一:春秋霸主之所以不以吞并其它诸侯国为战略目标,归根到底是由分封制居于社会结构主导地位。对于霸主来说,灭掉对方,使其变成自己手下的卿大夫的封地采邑,与敌国屈服、俯首贡纳,这两者之间并无太大的区别。 整理自晁福林论春秋霸主材料二: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

2、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礼崩乐坏,战争激烈华夏认同增强,华夏族分布更广泛并在其中蕴含了统一。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考古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都江堰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现藏于河北博物院的“错金银四龙四风铜方案座”3.土地制度:周制, 野人只助耕公田不为

3、兵。然而这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松动了。那时“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各国统治者为争霸权、求生存、略财富而纷纷扩军。野中1565岁之人都是要服役的。 既然耕田是成年男性的责任, 那么他们如去服兵役公田也就没人治理了。田制赋税的变革是兵制变革的前提和基础;为应付战争的需要,变革兵制必先变革田制。 刘东升试论井田制的瓦解铁犁牛耕王室衰微兼并战争私田开拓公田不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的贵族)地主佃农、自耕农(原多为宗法血缘下的庶民)(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土崩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开始确立(土地私有、户为单位)春秋战国经济社会经济性质:从奴隶制经济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农业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生产方式小农户个

4、体经济手工业生产工具、技术铁制农具、牛耕技术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冶铁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一批商业城市邹忌改革李悝变法申不害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富 国强 兵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政治经济社会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秦地处偏僻,与西戎长期交往,沾上了不少西戎风气,父兄子弟和姑媳妯娌同寝一室,沿袭着游牧时代一个帐篷为一家的风俗是以诸国皆以“戎狄”相称。为了改变此局面,商鞅强制推行小家庭制,“二男以上不分异,倍其赋”。秦是个体小家庭

5、定型时期:政治上得到了国家承认,是户籍的最基本单位;经济上成为了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独立经济体。以一对夫妻为核心的小家庭,男耕女织,构成相互扶持的小圈子,生产积极性高涨,朝夕艰苦劳作,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艰苦奋斗良好民风的形成。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春秋战国思想文化社会大变革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的发展,争霸兼并战争,变法运动周朝的核心价值观礼乐制度旧的贵族体系被打破,新兴士阶层的崛起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力图重构价值体系百家争鸣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阴阳家:邹衍兵家:孙武、孙膑礼乐制度,天下归序!一批思想家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和自然的主张

6、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与老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一)孔 子 1.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 “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他人思想核心:政治思想:1.推行“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

7、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2.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 教育思想: 在众多的孔门弟子中,既有世家大族的贵族子弟,也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甚至还有弟子曾经为盗,因此,在孔子看来,教育的对象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其他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教学相长等政治主张: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哲学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哲学思辨: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方法论:物极必反、以弱胜强、柔能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思想核心“道” 老子,也称老聃,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曾做过东周

8、典藏史官,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中。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学术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孟 子(儒家)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仁

9、政”(核心)民本思想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 子(儒家)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唯物思想天人观性恶论礼法并施庄 子(道家)哲学观点“齐物”天 人 观“天与人不相胜”人生态度“逍遥”墨 子(墨家)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力、尚贤韩 非(法家)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孙 武(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邹衍(阴阳家)五行说、五德终始说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影响深远,促进了文化繁荣。百家争鸣意义课后小结30动荡中宽松,变革中发展文化私学兴起士人壮大百家争鸣OPTION 01OPTION 02OPTION 03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政治经济 1、文艺复兴的原因、核心思想、性质、代表人物及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