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44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44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44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44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44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标要求: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页,共45页。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救国探索、主张及其实践的结局如何?请指出下列历史人物的探索主张。一、三民主义的提出林则徐曾国藩 康有为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2、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实行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页,共45页。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3、44PPT第4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三十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5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材料二: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联合当地爱国

4、知识分子的组织辅仁文社,建立香港兴中会。3、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1894美国檀香山光复会蔡元培1904中国上海华兴会黄兴 1904中国长沙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6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建立革命团体;林则徐魏源奕訢康有为梁启超4、思想: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

5、的形成和 44PPT第7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建立革命团体;4、思想:西学东渐,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蒙材料三: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8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一)背景1、政治: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改良救国方案失败;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

6、初步发展3、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建立革命团体;4、思想:西学东渐,人们的思想得到启蒙 材料四:1894年,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用和平手段不可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895年十月,孙中山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他被迫流亡海外。5、个人:孙中山思想的转化,由改良转向革命。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9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

7、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1894年,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孙中山认识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用和平手段不可能挽救民族危机。于是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1895年十月,孙中山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他被迫流亡海外。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0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中山装:其一,衣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礼、仪、廉、耻。其二,门襟五粒纽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权,检察权,这就是五权分立。其

8、三,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是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1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二)提出的过程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被迫流亡海外,丰富革命思想;1905年创立同盟会,提出十六字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

9、会的政纲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2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三)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满清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3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四)对三

10、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和中国民主的进程。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4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材料一:“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1、民族主义民族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

11、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5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1、民族主义民权2、民权主义局限性: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没有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便于其投机革命;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6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材料三:其现在

12、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局限性: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没有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便于其投机革命民生3、民生主义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7页,共45页。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四)对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

13、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和中国民主的进程。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扫荡汉族封建地主的势力,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8页,共45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为实现共和而奋斗1、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溥仪退位1911.10.10 武昌起义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19页,共45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为实现共和而奋斗1、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2、1912年建

14、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国民平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反对封建专制实质:用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0页,共45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为实现共和而奋斗1、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2、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为实现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事情的起因是袁世凯买凶刺杀宋教仁案件的真相大白。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15、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1页,共45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为实现共和而奋斗1、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2、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为实现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云南省督军蔡锷等人组织护国军,反对复辟,维护民国。各省响应,袁世凯于次年6月病死。 蔡锷湖南邵阳人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2页,共45页。二、三民主义的实践(一)为实现共和而奋斗1、1911年发动辛亥革命

16、2、1912年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为实现共和而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917-1918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是走不通的。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3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 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三十年,中出生入死,失败之数,不可偻指,顾失败之惨酷,未有甚于此役者。盖历次失败,

17、虽原因不一,而其究竟则为失败于敌人。此役者敌人已为我屈,所代敌人而兴者,乃为十余年卵翼之陈迥明,且其阴毒凶狠,凡敌人所不忍者,皆为之而无恤(顾虑之意)。 1922孙总统致海外同志书 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4页,共45页。Add your words here,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Please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more work at the end of the manual temp

18、late.材料1:“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材料2:“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觉醒。 材料4: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据

19、材料 13分析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4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明确反帝,唤醒吸收民众。原因:辛亥革命后维护共和斗争失败;英美列强拒绝帮助;苏俄的帮助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5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2、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3、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觉醒。 材料4:中华民国

20、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中山谈话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6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一)背景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觉醒。 材料4: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1922年孙

21、中山谈话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7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一)背景1、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失败2、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3、孙中山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精神(二)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广州)一大宣言: 接受中共主张 确立三大政策 重解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8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

22、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认识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反帝反帝反满民族平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普遍平等的民权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关注工农三民主义学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纲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新”的所在(质的飞跃):明确反帝(最大区别);强调民权的普遍性;更关注农工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

23、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29页,共45页。Add your words here,according to your need to draw the text box size。Please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more work at the end of the manual template.(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其目标皆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中国共产党(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新三民主义为什

24、么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又是如何指导革命实践的?原因: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明确反帝反封建)指导实践: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0页,共45页。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革命目标一致:反帝反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阶级属性决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1页,共45页。三、旧三民主义发

25、展为新三民主义(四)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五)评价进步性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越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反动势力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2页,共45页。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近代

26、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练习A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3页,共45页。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 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分 别是指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创立民国”、“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 “平均地权”D.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平均地权”、 “创

27、立民国”练习B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4页,共45页。3、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 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 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C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 练习C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28、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5页,共45页。4、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 )A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手段B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C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D直接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练习C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6页,共45页。5、“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A、没有反映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和要求C、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D、没有提出

29、自己的土地革命纲领练习C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7页,共45页。6、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练习D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8页,共45页。

30、7、“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练习C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39页,共45页。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

31、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练习D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40页,共45页。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

32、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练习D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41页,共45页。9、新三民主义之“新” ,不包括(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明确反对封建主义C.民权具有普遍性 D.更加关注民生 10、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练习BC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人教版必修3第5单元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44PPT第42页,共45页。11、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 A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B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C是反帝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D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12、国共第一次合作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但这种共同的政治基础还存在原则的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