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20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20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20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20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20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页,共20页。明太祖应天府(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1368年攻占大都1.明朝的建立一、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灭元朝时间:灭元朝标志:时间:建立者:都城:第2页,共20页。02改革后皇帝地方布政司(行政)都指挥使司(军政)按察司(监察)吏户礼兵刑工01改革前皇帝中书省:丞相吏户礼兵刑工地方:行中书省(行省)中央2.明朝政治制度思考:元朝至明朝中央机构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儿?中央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中央:废丞相,设内阁第3页,共20页。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

2、相.。.末请问:为何“我朝罢相”?反映什么问题?3、明朝中央:废丞相,设内阁(1)明太祖:废宰相,权分六部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诛杀胡惟庸第4页,共20页。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第5页,共20页。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职能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票拟”权皇帝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批红”权(2)明成祖:设内阁特点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顾问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第6页,共20页。张居正张居正为明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当政10年,很有作

3、为。但是他最后的结局是死后被抄家,家人发配边疆充军。 明神宗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如内阁首辅张居正。第7页,共20页。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不同点: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职责任免对皇权影响宰相法定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内阁首辅=宰相?第8页,共20页。锦衣卫锦衣卫腰牌及木印魏忠贤4.后果: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1)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2)宦官统领厂卫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有权逮捕。

4、第9页,共20页。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2)目的:为宣扬国威,向西洋取宝,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第10页,共20页。(3)概况时间、次数:14051433年、7次范围: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第11页,共20页。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造船技术的发达(3)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4)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12页,共20页。(5)意义: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

5、航海史上的壮举。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4)主要方式:定义:特点: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朝贡贸易第13页,共20页。2.戚继光抗倭明前期,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建锁的原因,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东南民间海上走私,与倭寇混杂,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第14页,共20页。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抗倭战绩:台州九战九捷结果:稳定东南沿海形势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1528-1588)戚继光平倭第15页,共20页。3、西方殖民侵略(1)背景:随着

6、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我国沿海地区活动频繁。(2)表现: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澳门) 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第16页,共20页。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民族关系)1、内陆边疆地区措施蒙古(鞑靼、瓦剌)藏族(乌思藏)东北(女真)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1571 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广泛对东北地区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第17页,共20页。(1)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流行,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社会动荡。2、明清易代(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即“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李自成进京第18页,共20页。(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建立政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建立大清: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清军入关:1644年,清朝多尔衮统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清军入关形势图清世祖顺治帝福临山海关第19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