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余杭区八下期末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此刻,湖面褪去了往日的喧嚷,格外tin 静。田田的荷叶,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缕缕清香,蝶儿们在荷叶上方翩然起舞。采摘莲蓬的工人,掉一艘小船,在荷叶间y 回穿梭,惊到的水鸟不知所cu ,啼鸣着四散飞去,湖面上sh 时划出一道道凝碧的波痕。(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参照画线句,续写句子,使之符合语境。茫茫的草原,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进入 21 世纪后,亚洲各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亚洲文明的意义和价值也不断被重新认识和发现,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B近年来,遍布浙江各地的百余条古道,

2、浓缩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一体,是诗画江南的重要组成部分。C2022 年春节档电影里,最火爆的当是改编自刘慈欣经典作品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随之而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阅读科幻小说的热潮。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半匹红纱一丈绫”中“石”“匹”“丈”都是古代计量单位。B“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C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D诗经分“风”“雅”“颂”三部

3、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廷乐歌和祭祀乐歌。默写。(1)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2) 一日不见, !(诗经子衿)(3)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飘渺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6) 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7) 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名著阅读。 中国自古就有家训、家书的传统。父亲写给子女的书信,往往都带有家训的意味。傅雷家书也可视为一部“傅氏家训”。请你从“家训”的角度,举具体的例子谈谈你对这本书的理解。知识卡片家训: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阅读下文,回答问

4、题。情节英福斯特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从人物可看出作品的特色,而从动作(人物的行为)才能感到悲或喜”。可以断定,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见解是不对的。 现在就让我们谈谈为什么不同意他上述见解的理由吧。“凡是人的悲或喜,”他还说,“都是以动作来表现的。”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人的悲喜之情也蕴藏于内在活动之中,并不为外人所知。对此,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小说家也不无同感。我们所说的内在活动,亦指那种没有外在迹象的活动。 然而,我们也不必借此机会责难亚里士多德。他在写上面引用的那些话时,是仅就戏剧而言,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剧中人的悲喜之情只能以动作的形式表现,否则,观众就无法看懂。这正是小说与戏

5、剧的重大区别。 我们曾给故事下过这样的定义: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小说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这就是小说中故事与情节的基本区别。 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

6、。 首先谈谈智慧。聪明的读者跟好问的读者不同。前者不仅注意用眼睛浏览新事物,还动脑筋思考。他看待事物常用两种观点:先将它孤立地看,然后再同前面。看到的其他东西联系起来。也许他还不明白,但并不急于马上弄清楚,留待以后再说。一本结构严密的小说,往往许多事情是错综复杂、互相呼应的,即使很有水平的读者也要到读完全书才能居高临下,鸟瞰全貌。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设下悬念,如“王后为什么死去?”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表达方式。要是用暗示或对白的手法则较为高明,待再写若干页以后才让真相大白为好。神秘感对情节十分重要,没

7、有智慧是无法欣赏的。对好奇心强的读者只要“然后然后”就行了,而要欣赏到神秘的奥妙,除用一半心思阅读下去外,还要留下另一半心思进行思考。 现在再谈谈记忆吧。记忆与智慧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记住了才能弄明白。如果王后死时,我们已忘掉国王的存在,那就永远无法弄清她的死因。有些编造情节的作家总希望读者记性好,而读者也希望作家写得有头有尾、十分紧凑,对情节中出现的每个动作、每句说话都加以认真考虑,并注意节省篇幅;即使情节复杂也要前后连贯,像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只把死材料堆砌起来。对情节中的言谈或行动写起来有难有易,但都应令人产生神秘感,应让其顺着情节往前发展,不要迷失方向。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

8、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如果情节引人入胜的话,最后结局就不会使人产生“待续”的感觉,只感到它是一个艺术的整体。这也许是作者所要显示的那种美感。假如作者什么都写得一清二楚,那就没什么美感可言了。尽管小说家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但如果他写不出具有美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注】本文节选自小说面面观第五章。本书是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所作的讲演,被誉为“20 世纪分析小说艺术的经典之作”。福斯特:英国小说家。(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并没完全否定文章开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说法。B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则更强调因果关系。C读

9、者应该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欣赏小说的情节。D小说家应以追求美感为目的,不然便没有艺术可言。(2) 文中多次提到“国王”和“王后”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3) 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对于这篇“演讲”来说有什么样的好处?(4) “情节开展以后,这些言行就要不断勾起读者的回忆,从而根据新的线索,即新的因果关系重新加以整理和思考,直到结局为止。”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结尾部分,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在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郊外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他反复地问他自己: “为了挣脱铁环,争取归队,使你自己的生命变得有用,你是否已经尽了一切努力呢?”他每次的回答都是: “是的,我似乎已经尽了一切努力了!” 许

10、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 “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勾起读者回忆(加点的词句)(1)他(保尔)是在 的身体状况下创作小说的。(2)“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的是 。(3)“小说”是指 。整理和思考(4)结尾部分保尔 的精神,与整部小说中保尔的形象是一致的。阅读选文,完成下列问题。“墙洞”实验 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的首席科学家苏伽

11、特米特拉博士,因“墙洞”实验而声名远扬。早在 1982 年,他就萌发了关于没有监督的学习电脑的想法。最终在 1999 年,米特拉博士的团队在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与毗邻的新德里贫民窟之间的隔墙上挖了一个“墙洞”。通过这个洞,他们放置了一台供任意使用的电脑。 这台电脑很快在贫民窟的居民、特别是儿童当中引起了轰动。事先毫无经验的儿童自己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米特拉博士由此得出如下假设:任何一组儿童的基本电脑技能的习得,都可以通过偶发性学习来实现,前提是为学习者创造机会,使其能够用上适当的电脑设备,并且在设备上配备娱乐内容和激励内容,以及某些最基本的人为指导。 受到实验成功的鼓舞,他们又在中央城镇和北方

12、村庄安放了可供任意使用的电脑。这些实验后来被称为“墙洞”实验。中央城镇和北方村庄两地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墙洞”实验结果,这两个地方的儿童自己学会了电脑操作技能。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后来被称“最低干预式教育”。移动扫盲 教科文组织的移动扫盲项目利用移动电话,来补充和支持为生活在巴基斯坦偏远地区的 250 位少女开办的传统面授扫盲课程。巴基斯坦的文盲问题很严重,对于妇女和女童的影响尤其严重。全国男性成人识字率为 69%,而女性仅为 40%。教育研究显示,刚刚掌握不久的识字能力如果没有坚持练习,很快就会丧失,项目规划者希望在女童完成课程之后通过某种方式为她们提供远程支持。 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所在的村庄没有

13、电脑,或是没有可靠的固定线路互联网连接,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唯一途径是借助移动电话。方案教员向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她们练习书写技能或复读作业本上的某些段落。教员还向学生提出问题,女童通过短信方式作答。所有这些活动和交流都旨在巩固女童在面授课程中学到的读写技能。 在这个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之前,在完成扫盲课程的女童当中只有 28% 能够在后续测验中得到“A”级成绩。但有了移动支持以后,超过 60% 的女童得到了“A”。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目前正在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涵盖了 2500 多名学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1) 什么是“墙洞”实验?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解释。

14、(2) 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在这个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之前,在完成扫盲课程的女童当中只有 28% 能够在后续测验中得到“A”级成绩。但有了移动支持以后,超过 60% 的女童得到了“A”。(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电脑或移动设备可以让学习者在教室外也能获取教育资源,与外界建立联系。B只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无师自通地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技能。C移动技术可以覆盖更为广泛的受众,给处于不利条件下的儿童的学习带来希望。D学习虽然变得更加无处不在,但两则材料井没有否定和削弱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晚秋【宋】刘克庄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15、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1) 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 、 等处看出。(2) 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叶浮嫩绿:新酒的酒色像嫰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橙切香黄: 。(3) 这首诗透露出诗人 的心情。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芝石记【清】戴名世 有樵童自山间来,贻余芝一茎,而言曰:“吾析薪,率山麓而行,至水之湄焉,见芝生沙中,杂于细草之间,惧牛羊之践之也,因摄取而归,敢以为献。”余受之,置石盆内,供之几上。芝以石为根,沙土凝结而成者也,长不盈尺,而冈、峦、岩、穴毕具。芝生于

16、其旁之左峰,群峰错立,其部署若有神工之相其成,观者莫不叹赏而去。 夫芝之为瑞久矣。世传芝之生也,必有吉祥善事之至,芝固为吉祥善事而生也。倘或然耶!然吾观自古之骄主佞臣,他务未遑,而独于芝也,穷搜远采,献者踵至,以文天下之太平。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未见其然。则芝亦安在其为吉祥善事而生?然芝秉山川清淑之气以生,终不可谓非天下之端,特当此之时,荐之朝廷,固不若其蒙翳于榛莽荒草之中也。 今此芝也,幸无征诏之求,而为樵夫野人所得,又以归余。余,拙人也,怃时感事,自甘废弃,萧然蓬户,犹之平穷岩断壑也。余方幸芝之类余,而又辱与余处,以不自失其天也,作芝石记。【注释】遑:闲暇。文:装点、粉饰。蒙翳:

17、遮蔽,覆盖。(1)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吾析薪,率山麓面行 伐薪烧炭南山中B至水之湄焉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C又以归余 男有分,女有归D余方幸芝之类余 佛印绝类弥勒(2) 根据语境,将下列语气词填入句中空缺处。(填序号) 然是时天下果有道,四方皆清明 ?未见其然 。则芝亦安在其为吉祥善事而生 ?A.也B.耶C.乎(3) 用原文词句填空,梳理文章内容。 第一段先叙述,交代灵芝的来历“ , ”,再正面、侧面相结合描写“置石盆内”后芝石造化之神奇,其中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 第二段以“ ”字引出议论,先点明灵芝自古为祥瑞之兆,再指出“ ”搜采奉献灵芝的目的是“ ”,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4)

18、 韩愈马说以“千里马”自喻,本文作者以“灵芝”自比,他们借此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结合两文内容简析。中秋佳节晚宴,远在外地的亲人都回来了,大家欢聚一堂,你想站起来说几句祝福的话,你会说什么?请将内容写下来,要求语言符合情境,150 字左右。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在读什么书?”这是一个简单却有力的问题。 当我们问别人“你在读什么书”时,我们会发现与他人的不同之处,或是隐藏的共同爱好也一定有人问我们“你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会让我们重新思考阅读的内容,或是产生新的想法 “你在读什么书?”是不是勾起了你的生活体验? 请以“你在读什么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可以介绍你的阅读经

19、验,写下你的阅读故事或是发表你对某本书的看法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答案1. 【答案】(1) 恬;迂;措;霎(2) 在皎洁的月色映照下如诗如画;夏虫的啾啾低鸣使整个草原显得更加宁静空旷【解析】(1) 需要注意“恬”的偏旁,“霎”注意与“刹”区分开,这个字很容易读错,要重点识记。(2) 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仿写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加以把握。注意本题的句式特点是:在下,草原。2. 【答案】C【解析】A 选项:语序不当,“认识”和“发现”调换位置。B 选项:句式杂糅。去掉“为一体”。D 选项:搭配不当,删去“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3. 【答案】

20、C【解析】“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故选 C。4. 【答案】(1) 辗转反侧(2) 如三月兮(3) 坐观垂钓者(4) 谁见幽人独往来(5) 教然后知困(6) 豁然开朗(7)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句子。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原诗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

21、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兮”的写法。(3)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钓”的写法。(4)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幽”“往”的写法。(5) 古诗词默写。(6)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豁”的写法。(7) 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注意“抟”的写法。5. 【答案】如傅雷在和傅聪谈及说话技巧时,告诫儿子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他人的态度”,不要“好辩”。这本书通过这样教导和训诫的话,表现了傅雷拳拳的爱子之心。【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

22、著的知识积累。“家训”的意思是“家族或家庭对子女教导或训诫的话”。从“家训”的角度来理解傅雷家书,就结合傅雷对傅聪的告诫来谈即可。如,傅雷告诫儿子:“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言辞恳切,表达了傅雷对儿子的关切之情。6. 【答案】(1) A(2) 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具体地阐述“小说情节”和“故事”的区别,以及通过对这个例子的不同表达阐明“神秘感”对小说情节的重要性。(3) 这三个句子对演讲内容起到小结和提示的作用,三个句子呈总分关系,能使表达更加清晰,有利于听众更好地把

23、握演讲内容。(4) 双目失明(几近全身瘫痪);保尔在海滨公园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最终坚定信念,重新振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乐观、坚定【解析】(1) B:表述错误,应该是“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情节则更强调因果关系”。C:“强烈的好奇心”表述有误,应该是“智慧”。D:“以追求美感为目的”表述错误,虽然“写不出具有美感的小说便无法立足。”但“不能以追求美感为目的”。故选 A。(2) 文中多次提到“国王”和“王后”的例子,意在通过例子来告诉人们“故事”和“情节”的特点及区别,“小说中的这种令人惊奇的、也可说是神秘莫测的成分有时人们空洞地称为推理成分对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浅显易懂。容易接受。

24、据此理解作答。(3) 此题考查的是关键句子的作用。文中加线句子“情节是要凭智慧和记忆力才能鉴赏的”与“首先谈谈智慧”,“现在再谈谈记忆吧”之间存在总分关系,三个句子对文中内容有总起的作用,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读者理解。(4) 此题考查的是迁移理解。结合名著知识,加以分析。选段是小说的后半部分,主人公是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开始小说创作的。“海滨公园里的那一幕情景”指的是保尔因为受了重伤,失去了工作能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坚定信念,重新振作。他回来后向达雅求婚,两人成了政治上的好伴侣。他这时完成的这部小说是暴风雨所诞生的。“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

25、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表现出他乐观坚定的性格。这是保尔的思想性格的核心。据此作答。7. 【答案】(1) 墙洞实验是指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的科学家将电脑放在贫民窟的墙洞中,供任意使用,事先亳无经验的儿童自己学会了电脑操作技能。(2) 画线句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有力地说明使用移动设备对女童巩固读写技能富有成效。(3) B【解析】(1)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概括。文中对“墙洞”实验做了详细地阐释。“米特拉博士的团队在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与毗邻的新德里贫民窟之间的隔墙上挖了一个墙洞。通过这个洞他们放置了一台供任意使用的电脑”“事先毫无经验的儿童自己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脑”,据此

26、概括作答。(2)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在这个项目使用移动设备之前,在完成扫盲课程的女童当中只有 28% 能够在后续测验中得到A级成绩。但有了移动支持以后,超过 60% 的女童得到了A”,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用移动设备对女童巩固读写技能的效果明显。据此作答。(3) 此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B:“只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表述不全面,应该是“为学习者创造机会,使其能够用上适当的电脑设备,并且在设备上配备娱乐内容和激励内容,以及某些最基本的人为指导”。故选 B。8. 【答案】(1) 安排暖阁;熨贴寒衣(2) 比喻晚秋初冬的螃蟹正肥,煮熟以后像刚切开的橙子那样鲜黄甘

27、美(3) 畅快自适【解析】(1) 酒初熟、蟹正肥、蓉菊满园。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感知。从诗中“秋声”“安排新暖阁”“熨帖旧寒衣”“蟹正肥”“芙菊满园”等处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季节是晩秋初冬。据此作答。(2) 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从“蟹正肥”可以看出“橙切香黄”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螃蟹正肥是形态,“橙切香黄”意思是正肥的螃蟹熟后像橙子刚切开时那样黄亮鲜香。据此作答。(3)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把握。通过诗中“爱朝曦”“叶浮嫩绿”“橙切香黄”“皆可羡”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沉浸在晚秋景色中的愉悦和自适。据此作答。9. 【答案】(1) C(2) C;A;B(3) 有樵童自山间来;贻余芝一茎;

28、观者莫不叹赏而去;夫;骄主佞臣;以天下之(4) 韩愈以“千里马”自喻,通过阐述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流露的是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控诉;本文作者以“灵芝”自比,表明自己不愿为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情怀。【解析】(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答题时应注意,从分析语法结构入手解释词义。有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不但意义不同,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能明确它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有什么语法功能,它的意义也就明显了。A 相同,名词,柴草;B 相同,名词,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C 不同,归:动词,归还/名词,女子的归所;D 相同,动词,像;故选 C。(2) 本题考查对文言点词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从以

29、下几个方面注意词语和句子的关系:虚实、结构、句位、呼应、语气,结合具体句意辨析。第一空前面是疑问句,后有问号,选择“乎”,表示疑问语气。第二空是陈述句,选择“也”,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第三空选择表示疑问的“耶”字。(3)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问题找到关键语句,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作答。第一段“有樵童自山间来,贻余芝一茎”叙述,交代灵芝的来历:“观者莫不叹赏而去”写众人的反应,属于侧面描写。第二段以“夫”字引出议论,指出“骄主佞臣”搜采奉献灵芝的目的是“以天下之平”,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4) 方法一: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思

30、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在阅读中可以采用依据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等方法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入情入境,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马说以“千里马”自喻,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推残人才的愤懑和控拆。本文作者以“灵芝”自比,表示自己宁愿“蒙翳于榛莽荒草”,而不去做为朝廷文饰太平的帮凶。方法二:参考译文 有个打柴的孩子从山里来,送给我一颗灵芝,并且说:“我去砍柴,沿着山脚行走,到了水边,看见在草丛间的泥沙中生长着一颗灵芝,怕牛羊踩踏,于是我采了下来带回家,斗胆把它送给您。”我接受了,在盆内放上几块石头,摆在几案上。灵芝以块石头为根基,这块石头其实是沙和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