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上期末语文试卷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几处早莺争暖树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黝黑(yu) 狼藉(j) 深恶痛绝(w) 屏息敛声(bng)B道劲(jng) 畸形(j) 因地治宜(zh) 潜滋暗长(qin)C雕镂(lu) 秀颀(q) 杳无消息(yo) 锐不可当(dng)D翘首(qio) 洗涤(d) 殚精竭虑(dn) 恹恹欲睡(yn)默写填空。(1)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2) , ,国恒亡。(二章)(3) 仿佛梦魂归帝所, , 。(李清照渔家傲)(4)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2、 , 。(欧阳修采桑子)(5) 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对人力与自然关系具有正确认识的句子是: , (6) 鲁迅留学日本,见到驿站“日暮里”而起思乡之情,正如崔颢在黄鹤楼中所言:“ ,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本报讯“力度速度温度,政务公务服务。大连发布,我们共同关注”!12 月 1 日,“大连发布”政务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大连市委、市政府深化政务公开,深入民生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全市政务资源、切实整合公信力和智慧化程度的必要手段。(1) 请为本新闻拟一个恰当、简洁的标题: 。(2) 第句有一处标点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3) 第句有两处搭配不合理,你的修改建议是: 。名著阅读。(1) 根

3、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内容,完善保尔的“人物档案卡片”。(2) 水浒传的单元之间,由前后两个人物交接。请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鲁智深舞禅杖引出林冲喝彩,后者因 夜奔梁山;林冲到梁山后因为王伦要求献上“投名状”引出与 比武,后者因失落生辰纲上二龙山;生辰纲事件引出宋江,他因怒杀阎婆惜逃到 ;在此,宋江撞见已来避难多日的武松,后者最终因 被迫投二龙山。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 解释文中加粗的词。i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ii 以顺为正者iii 此之谓大丈夫(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3) 请分析“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本质上的不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乃脱巾叩头,固请曰:“仁

5、义逊让,奈何弃之”于是争者怀感,投兵谢罪。 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建初中,将作大匠任隗举风直言,到公车,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隐身渔钓,终于家。(选自后汉书逸民传,有删改)【注】高凤:东汉人。曝麦于庭:在庭院中晒了麦子。潦水:雨后地上的积水。将作大匠:古代官名。公车:汉代官署名。(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A妻尝之田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B时天暴雨 春冬之时(三峡)C固请日 汝心之固(愚公移山)D悉与孤兄子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2) 文中【】中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邻里/有争财

6、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B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C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D邻里有争财者/持兵而斗/凤往解之/不已(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4) 选文表现了高凤哪些品质?阅读下文,完成下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驿里:驿站,客店。冬至唐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说说“伴”字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立冬冬季开始,“立”,始建在阳历的 11 月 7 日或 8 日土地开始冻结冬至冬天到头,“至”,到头在阳历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泉水始温(摘自网

7、络)【材料二】 冬至,又称为“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冬至也是进入隆冬的标志,是“数九”的第一天,从这天起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但这天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热量缓慢的恢复过程,会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所

8、以有“冷在三九”之说。(摘编自农民日报)【材料三】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唐、宋时期,冬至和岁首并重,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庆祝往来,一如年节。现如今,人们还会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氓钝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

9、祭祖的习俗。(1) 根据材料一任意一竖栏,运用两种说明方法说明冬至与立冬的区别(不能再画图表)。(2) 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冬至日天气的特点。(3) 根据上下文,说说材料二加点词语“入不敷出”的意思。(4) 材料三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顺序?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那个教我认识自己的英文老师舒婷 我上学那会儿,英语课是从初中才开始的。在英语尚未得到家长们重视之前,我们小学连 ABC 都没接触过,遑论 what is your name 是何意思。我的第一任英文老师姓高,二十五六岁,年轻而温善,身孕已有月余。十几岁的一群孩子,正是毛手毛脚的年纪,而我们班又是全年级出了名的捣蛋班:认真读书的没几个,

10、不学习的一抓一大把,高老师声音轻柔,气质优雅,家庭出身良好,这样的女人镇得住重点班,普通班的捣蛋鬼却全然不买她的单。高老师不爱批评学生,也不善于批评学生,因此常被我们气得欲哭无泪,久而久之,我们都拿她不当一回事,英语课也仿佛是一个似有若无的存在。 那天英语课,高老师复习 26 个英文字母的拼写和阅读。全班几乎无人听讲,包括我。高老师开始随机点名,检查课后复习情况。复习到“C”时,我突然听到她轻柔温和地叫我名字。我没有复习,但还是硬着头皮站起来,用完全听不见的声音低低地咕哝了一声。高老师没有生气,定定地看着我,和颜悦色地说:“读得很好,声音再大一点儿。”我看了她一眼。那个不放弃的眼神让我忽然从心

11、底生出一种勇气。我顿了顿,提高了声音,又读了一遍“C”。她很高兴,由衷的高兴,然后冲我点点头,微微笑了一笑,示意我坐下。 这一切都很短暂,过后也风平浪静。几个月后,高老师因为被班上那几个调皮鬼气得胎气不隐,不得不终止工作,待产。生完孩子后,她调离了这所学校,从那以后直到今天,我再也没有见过高老师。 我心里一直不愿意与人分享的高宝萍老师。 没有人知道,读完那个“C”坐下来以后,我内心是何等风起云通,波涛翻天。很难理解,对不对?然而,当你身处一所出了名的差中又坐在这所学校最差的级里,默默无闻,听着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外国语时,或许你便可以理解我彼时的心情。那节课之后,我不知从哪里来了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

12、儿,整个人的心思都扑在了英语学习上。期中考试,我的英语成居然闯进了年级前十名,令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刮目相看。此后,我又代表学校参加市上组织的英语竞赛那个时候,高老师已经离开学校半年多。再后来,因英语之故,我爱上了阅读西方经典名著小说,多年后读研,开始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如今,对英语的喜爱早已从课程转变为对另种文化的热情探索,继而对与自己母国相异的文化都十分感兴趣,希望多了解一些。这一切的原点,都来自高老师。 她是个话不多的老师,也“镇不住”手底下的学生,这些均非她之所长。然而那节课上,她只用个简单的鼓励的眼神,便让我如醍醐灌顶般忽而顿悟,明白了自己所长之处,给了我继续学习下去的勇气和自信,

13、后来的求学之路似乎也顺理成章了。 张允和先生在张闻天教我国文课一文中写道:“张闻天老师谆谆叮嘱我真正的人是放眼世界的人。”读至此,我想起初中时只教了我半个多学期的英文老师高宝萍。高老师没有给我留下只言半语富有深意的话,她只在课堂上传递我了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希望你的一生中,也能如我一样幸运,有一个教你认识自己的老师。(1) 本文第段有什么作用?(2) 那堂课对初中毕业后的作者有哪些影响?(3) 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回答括号里的问题。i 高老师没有生气,定定地看着我,和颜悦色地说。(删去加粗词语有什么不好?)ii “张闻天老师谆谆叮嘱我:真正的人是放眼世界的人。”(作者引用这

14、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 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子的含意?(5)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扩写第段画直线的句子。(不超出所给字格)作文。 题目:走进语文,我心雀跃 语文课堂、语文活动、书法、与作者对话、诵读、作文请就提示中的一点,写出你走进语文体验尝试的过程及喜悦。【注意】选择上作文题目,须遵循下列要求: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 600 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按要求写作。 “人无信不立”,做人做事,即使是细微处,也要讲诚信。请以“做人微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具体,有真情实

15、感。 【注意】上面作文题目须遵循下列要求: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 600 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芳、小晶代替。答案1. 【答案】几处早莺争暖树2. 【答案】C3. 【答案】(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4)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5)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6)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 【答案】(1) “大连发布”政务平台上线(2) 把叹号放在后引号内(3) 把“提升”和“整合”互换【解析】(1) 本题考查给新闻拟标题,作答时要注意找中

16、心句,本文段主要围绕第 2 句展开的,故第 2 句是中心句,压缩概括第 2 句则可得到新闻标题。(2) 第一句话完整引用一个句子,叹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3)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本题错误为搭配不当,原句不符合搭配习惯,整合资源,提升公信力为习惯搭配。5. 【答案】(1) 菲金 为争地界打斗的人群(2) 风雪山神庙杀死陆谦等人;杨志;柴进庄上;血溅鸳鸯楼6. 【答案】(1) i 真正(确实)。ii 把。iii 称得上(叫做)。(2)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3) 前者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后者本质是坚守内心的仁礼义。【解析】(2)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本题考生应对文言词语的意义

17、用法烂熟于心、对重点词语解释要准确到位。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淫,属于使动用法,在此处翻译成“使迷惑”。(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即可。首先找到表述“妾妇之道”的句子,如“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意指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不过是像小儿女遵从父母的命令般顺从君王的意思;再找到表述“大丈夫之道”的句子,即“富贵

18、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且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道德的坚守。【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y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

19、,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7. 【答案】(1) A(2) D(3) 高凤隐居钓鱼,在家中度过晚年。(4) 勤奋好学;崇尚仁义;淡泊名利。【解析】(1) 该题考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进行理解。2. 利用常用的解答方法,如“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等。3. 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再进行判断。A 选项的之,相同,都是去的意思。B 选项的前一句时是当时的意思,后一句

20、的时是时间季节的意思。C 选项的前一句固是再三、坚持的意思,后一句的固是牢固不改变的意思。D 选项的前一句与是交给的意思,后一句与是并列、同等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是 A。(2) 该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要做到这几个方面:1.充分把握文章大意,结合句子前后文,理解句子意思。2.断句基本方法:名词断句法:找到相应的名词或代词,它们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这样能迅速确定句子基本结构。要注意平时积累,比如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是全称,再出现就只有名、字或代称了。动词断句法:借助句子成分,以动词为中心,找到结构关系,确定句子主干。虚词断句法:句首的虚词一般有夫、盖、焉、惟、斯等;句末语气词有也、

21、矣、乎、哉、与(欤)、耶(邪)等;复音虚词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等;语气词有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它们一般构成疑问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特殊句式断句法: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倒装句、和一些固定格式(如何、况乎、)修辞

22、方法断句: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3.利用技巧:如排除法,如果是选择题,断句的一个地方确定后,往往就能排除一到二个选项,这样结合文章和句子意思,就很好做了。4.注意平时积累和练习,一是多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二是多练习,培养文言文断句能力。该题有句末标志“者”,所以可以首先排除 B。而后,确定主谓宾,斗是谓语,凤是宾语,所以在凤这里有断句,排除 C。而邻里不构成断句条件,所以排除 A。(3)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

23、性语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常用翻译方法:1.添加关联词:一般的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假设复句(如果就)、条件复句(只要就)、因果复句(因为所以))、目的复句(了、目的是)、承接复句(就接着)、递进复句(并且)、并列复句(也),在原文中缺少关联词,翻译时要添加。要注意平时积累和练习,一是多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二是多练习,培养文言文翻译能力。2.把握基本修辞:文言文中有着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要细心辨析,按照各自的辞格特点进行翻译,这样才能准确的传递出作者想要传达出的声情形貌。除了常见的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之外,对于互文、变文、并提等不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应该掌

24、握。3.把握上下文语境,随文释义。古代汉语词汇还需要懂得词的“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要准确理解“句中意义”,就要做到,不被字典义所拘泥,而要灵活变通,依据上下文随文释义。4.避免生硬直译,要适当意译。5.要注意平时积累一是多阅读,培养文言文语感,二是多练习,培养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这句的关键是找到省略的主语是高凤。理解“终”的意思是度过晩年、一直到去世。“于”就是“在”的意思。(4) 方法一: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及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文本中找出人物的相关描写,思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行,再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在文中找到相关描述,“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和“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

25、不觉潦水流麦”表现高凤勤奋好学。”“仁义逊让,奈何弃之”则表现高凤崇尚仁义。“托病逃归。推其财产,悉与孤兄子”说明他淡泊名利。方法二:译文: 高凤,字文通,是南阳人。年少时为书生,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但是高凤却专精于诵读诗书,白天黑夜读书不止。妻子曾经到田里去,在庭院里晒了麦子,叫高凤看护好鸡(以防鸡吃了麦)。正值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儒家经典著作),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感到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醒悟过来。后来(高凤)终于成了有名的学者,他就在西唐山中传授学业。 邻居有为了争夺财产而持械斗殴的,高凤往往就去解决了。高凤脱了帽巾口头坚持说道:“怎么能抛弃仁义

26、谦虚礼让这些品质呢?”争斗者往往感动,丢下兵器谢罪。 高凤年老后,仍不改变操守,名声越来越大。太守连续召请多次,生怕不能邀请到他。高凤说自家本是巫家,不应该当官。高凤又假装和寡妇嫂子打官司争田,就没当官了。建初年间,将作大匠任隗向朝廷举荐,说高凤直言。朝廷公车到家了,高凤又装病逃走。高凤把自己的财产,全都留给了哥哥的遗子。此后,高凤一直隐居钓鱼,在家中度过了晚年。8. 【答案】“伴”是陪伴的意思,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影”以人的动作和感情,形象写出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的情形,表达出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解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

27、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

28、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

29、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9. 【答案】(1) 冬至在每年阳历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比立冬要晚 45 天左右。冬至与立冬气候现象不同,冬至始暖,如泉水始温,立冬始寒,如土地开始冻结。(2) 白昼最短,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3) 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4) 逻辑顺序;时间顺序。【解析】(1) 本题考查图表分析以及说明方法的运用。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任意一竖栏,运用两种说明方法说明冬至与立冬的区别”,首先学生确定一竖栏,对比出两者的区别,运用说明方法说明区别。比如第三竖栏,讲

30、的是立冬和冬至的时间,立冬是阳历的 11 月 7 日或 8 日,冬至是在阳历的 12 月 21 日或 22 日,区别就是立冬比冬至早 45 天左右,就可以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区别。(2) 本题考查材料概括。“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中国位于北半球,因此中国白昼最短;“冬至也是进入隆冬的标志,是“数九”的第一天,从这天起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概括出开始进入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3)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理解。结合词语地本义和材料中的语境来解答。入不敷出:是指收入不够开支,形容非常贫穷。“但这是

31、一个热量缓慢的恢复过程,会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根据这句话,可以得知,入不敷出用于热量,“入”指接受的热量,“出”指散失的热量。因此说的是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4) 本题考查判断说明顺序。按照“汉代”“唐代”“宋”“现如今”,明显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中国人对冬至的重视。材料三主要说明冬至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开头先是“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接下来从历史上三个朝代来说明,又从现当今来说明,还分别从南北两个地区的习俗来说明。由一般到特殊,是运用了逻辑顺序。10. 【答案】(1) 本段主要交代了英语老师的特点和班级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为下文她课堂上鼓

32、励我和半年后不能教我们班做铺垫。(2) 我爱上了阅读西方经典名著小说,多年后读研,开始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对另种文化热情探索,继而对与自己母国相异的文化都十分感兴趣。(3) i 这是对老师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删去,就表现不出老师看我时的目光和神情的特点,也表现不出老师要鼓励我并减轻我内心紧张的心理。ii 赞美高老师,她虽然言语不多,却也像张闻天一样,使自己关注、认识了全世界。(4) 作者上初中时学习环境差,自身也不懂学习英语重要,后来却成为放眼世界的人,这是幸运的,而原因在于她的第一任英语老师在一堂课上的耐心和鼓励,让她发现了自己的潜能,能够积极认识自己。作者希望读者都能遇到一位好老师。(5

33、) 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就像是有大风在心里搅动,乌云像水一样涌现,心里翻了天。我想不到高老师竟会如此对待一个不学英语课还捣乱的孩子。她鼓励了我!她表扬了我!她因为我的读而高兴!我一直害怕上英语课,因为那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我不敢,也不想去接受,我觉得它没用,但高老师的举动让我觉得我可以学好英语,我可以完成我认为自己完不成的事!我觉得我可以尝试认真学一下英语,万一我成功了呢?【解析】(1) 本题考查语义理解与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首先分析第一自然段。通过“英语课是从初中开始的”“我们小学连 ABC 都没接触过”“身孕已有月余”“而我们班又是全年级出了名的捣蛋班”“高老师声音轻柔,气质优雅,家

34、庭出身良好”“因此常被我们气得欲哭无泪”这些文中的语句,我们能够分析出作者所处班级英语基础差且读书不认真,高老师怀有身孕,是个温婉优雅的老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如此描写,写出了班级特点与英语老师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为下文髙老师鼓励他及高老师后半年不能继续教他做铺垫。在答题时先要分析第一自然段究竟讲了什么,然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再联系下文进行剖析,最终得出答案。(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与筛选提取的能力。首先审题,“那堂课”“对初中毕业后的”“作者影响”,然后回到文中,我们能找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作者提到了对他的影响。“再后来,因英语之故,我爱上了阅读西方经典名著小说,多年后读研,开始研究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和“如今,对英语的喜爱早已从课程转变为对另种文化的热情探索,继而对与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