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_第1页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_第2页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_第3页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培养的影响摘 要:家庭教育不仅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幼儿园中的行为习惯 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表明,在幼儿园表现得好、发展得好的孩子,往往他们的父母都在子女的 成长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教育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让幼儿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 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引导家长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 育结合起来,为孩子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行为习惯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on the Behavioral Habit

2、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does not merely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behavioral habits for children, but also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behavioral habit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parents of those children with excellent pe

3、rformance and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in kindergartens have usually spent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and great efforts in the growth and education of their kids. In order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a good behavioral habit as early as possible, for one thing, parents need to transform their educational i

4、dea, for another, the kindergarten is supposed to provide guidance in the opposite and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for parents, combining the family education with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o create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kindergar

5、ten education; co-educ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behavioral habits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成长的摇篮,清 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 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发展。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让孩子接受幼儿园的正规 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家长在知识程度、社会地位、 经济收入、传统影响上有着千差万别,对孩子的教育 方式也大不相同,从而导致对幼儿园中的行为习惯教 育产生了不同影响。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存在原因(一)幼儿

6、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里长辈无原则的溺 爱,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诸多不良习惯也在悄悄 滋长,有好吃的、好玩的不愿意与同伴分享,看到别 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自我中心行为倾 向明显的幼儿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进入幼儿园 后更是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典型案例:苗苗,男,2岁9个月,孩子的父亲 是个体经营者,平时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家事,孩子由 妈妈独自照管;母亲无业,整日与邻居打麻将,将接 送孩子和照顾全委托给保姆。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总 是不加思考一味满足,久而久之,孩子稍微遇到不顺 心的事就大声哭闹,不满足要求就乱扔玩具发泄情绪。进入幼儿园后,苗苗一来就争抢玩具,不管别

7、的 小朋友是否正在玩,有时为了抢到玩具甚至咬对方的 手臂,与家长多次沟通并未好转,后来了解到在家里 由于害怕孩子发脾气,家里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对他。也有部分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很难融入到班集体 中,不论是上课还是游戏都不愿加入,游离于集体之 外;在和同伴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 以自我需要作为唯一标准;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 关心自己;不愿承认别人的长处与优点等。出现这些 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儿童自身心理发展水平不够高,情 感表现比较外露造成。另一方面与父母的溺爱纵容, 无原则迁就的教养方式密不可分,如果不及时加以改 正,对幼儿以后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二)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存在的原因在影响

8、幼儿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先天遗传固 然占有一定比例,但后天的教育与环境才是关键所在。 纵观幼儿的各种不良行为表现,并不是在入园后才形 成的,而是在他们入园前就隐性存在了。1、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家庭中,成人包办代替现象严重,更别说 幼儿独立性的培养,在行为习惯上听之任之,认为让 孩子“开心”就好,大多数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是 让幼儿吃饱穿暖,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相当多家长把自己所承受 的压力,有意无意地渗透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更有甚 者几乎寄全部希望于孩子身上。在他们眼里,让孩子 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浪费时间,只有学习才 是“正事”。家长如能根据孩子自身特点,

9、提出恰当 的期望和要求,反而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期望效应”。由于父母与子女情感的自然属性,来自父母的榜 样更易于使子女受到感染和激励,其教育作用就更巨 大、更深远。例如,家长性格的随意性很强,他想要 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也会让孩 子变得懦弱胆小、性格孤僻。所以,家长在批评孩子 的时候,应该首先反思自己。2、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日益优越的生活环境,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的 生活学习,另一方面也竖起一座幼儿与外界联系的高 墙,邻里之间大门紧闭,幼儿找不到同龄人交流感情, 容易产生孤独感,性格变得孤僻不合群。虽然现在生活水平高了,但人们的个人素质却与 之不成正比。当家长带着孩子上街,乱扔垃圾

10、现象比 比皆是;去景点排队买票时,也常常有人插队。孩子 眼前所见,与在幼儿园里接受的关于行为习惯的教育 截然不同,因此产生困惑。二、幼儿园中的行为习惯教育(一)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幼小的孩子离开熟悉亲近的家人来到对他来说 完全陌生的幼儿园,难免会产生害怕、焦虑、退缩的 情绪反应,如果教师能够耐心地开导幼儿,亲切地与 他们交谈,很快幼儿会摆脱这种顾虑,变得愿意来幼 儿园。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很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非常弱,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更多的是渗透到言行举止 中。幼儿都把自己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任 何一句话都可能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 师应该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像阳光洒向幼儿,像

11、春水 滋润幼儿,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力量。如要让孩子与 他人友好相处,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同事之间相处 融洽,对家长有礼有节,对孩子宽容相待。(二)同伴影响进入幼儿园,孩子开始主动寻找同伴,我们会看 到每天入园后会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共同 游戏。如每次区角游戏结束后,老师会当众表扬主动 整理玩具的小朋友,下次游戏结束后,参与整理的幼 儿人数会较之前有所增加,反之,如果不及时强化同 伴影响,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将很难进行。我在带班期间就碰到过类似情况,米菲是个性格 很倔强的女孩,每次吃饭总要抱着自己心爱的洋娃娃, 我试图拿走娃娃,可每次她都大哭大闹,为了避免影 响其他孩子吃饭,也就任由

12、她拿着。谁知没过两天, 班上突然有三个孩子吃饭时都要抱着自己的洋娃娃, 说什么也不肯放手。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班里的 孩子都会争相模仿,最后没办法只好把教室里的洋娃 娃都暂时先藏起来。可见同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有 一定的影响。(三)周围环境的影响 社会是个大环境,幼儿园是个小环境,孩子的行为习惯在这里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教师除了 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之外,还要注重环境的创设,可以 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如在水 池旁边贴上节约用水的标志;在楼梯上按顺序标上数 字,告诉小朋友上下楼梯要守秩序;在主题墙画上各 种食物,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此外, 还应根据不同的节

13、日及时更换主题,让孩子的思想也 能与时俱进。三、家庭教育对幼儿园中行为习惯教育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里受到的影 响会在幼儿园中反映出来。许多幼儿园老师发现,在 幼儿园表现得好、发展得好的孩子,往往他们的父母 在家里也是在教育上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幼儿入园难适应初入园的孩子刚从家庭走向社会,有诸多的不适 应,如:幼儿在家的生活通常是随意性较强,既没有 内容的规定,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相对而言,幼儿园 的生活必须遵守相应规则。有的孩子通过乱扔东西来 发泄自己的不满,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当发现老师 不但不会就此妥协,反而会进行说教时,就会做出更 激进的行为。有的孩子在家没养成午睡的

14、习惯,导致在幼儿园 一到午休就一直哭闹,不肯上床,影响其他孩子休息; 在家吃饭时总是由大人喂,因此到了幼儿园不会使用 勺子喝水时双手总是放在裤兜里,不肯自己端着杯子。 这些都是由于在家大人放纵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有的甚至两三个月都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二)父母没有及时进行强化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周末与孩子相处时,就想尽 各种办法弥补自己忽略孩子的事实。不少家长也反映 为什么孩子在园就能自己吃饭,回家了却不愿意动手, 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父母没有及时强化在园受到的影 响,而是肆意放纵。家长不迁就孩子,孩子的进步就 很快,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就很快能得到巩固;反之, 易使孩子从小形成“双重人格

15、”,所以家园教育必须 保持一致。我们常常用“5+2=0”这样的算式来形容家庭教 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意思是说,即使一星期中有五 天学校的教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如果没有周末两 天家庭教育的支持,约等于白费功夫。幼儿园作为专门的集体教育场所,由受过专门训 练、有一定教育素养的教师在专门为儿童创设的环境 中,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水平,根据国家的培 养目标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全面发展 教育,所开设的课程都是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和国家的法律规定来制定的,其教育的科学性、计划 性、系统性和目的性是家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而家 长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从成人的立场、观点出发, 按照成

16、人的意愿、喜好来教育幼儿,使幼儿教育成人化。四、如何改善家庭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一)家长方面1、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来自各方面的教 育影响相一致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对于幼儿来说, 他们主要受到来自两种不同环境一一家庭和幼儿园的 教育影响,因此,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配合, 才能最佳地促进儿童发展。相反,如果两方面教育产 生矛盾,则教育力量不仅相互抵消,不能有效地促进 儿童发展,而且儿童也会在不一致的教育中感到无所 适从。“合作伙伴”、“参与者”这些关键词的提出, 要求家长要重新定位家庭与幼儿园、家长与教师之间 的关系。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的事

17、情, 而是要家园相互合作。家长应通过学习努力了解幼儿 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与连续性,学习关于早期教育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 自身文化修养,更新育儿观念。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积极性很高,但持 久性不够,当家长的要提高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认识, 做教育的有心人。在日常接送孩子时应多与老师沟通, 反映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使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 学。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反思中发现孩子 的长处或不足,向幼儿园进行最直接的反馈。也有些 家长对于参加家园活消极懈怠,认为无关紧要。这样 不仅不利于家园共育,对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产生不良 影响。因此,每位家长都应该从孩子的心理健

18、康考虑, 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幼儿园面向家长组织的各种活动。2、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优 良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子女,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深远 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有意识地教给孩子待人 接物的礼仪,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使孩子从小就耳 濡目染。如:要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就 要讲卫生,保持家里的整洁;要让孩子与他人友好相 处,夫妻之间就应该相敬如宾,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榜样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 不自觉的。也就是说,家长的任何言行都会对子女产 生影响。因此。事无巨细,只要被赋

19、予教育的意义时, 就不再是小事。作为家长,为了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 应该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不忘榜样的教育作用。3、明确要求,让孩子勤加练习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 “束缚”,在 家就“放任自流”。要知道,绝大部分幼儿园在制定 教育目标时都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幼儿园的 一些行为规范及相应的要求不是所谓的对孩子的“约 束”,而是正常合理的教育,家长要让孩子在家也遵 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样便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 及独立性。因此要做到爱而不溺,严而有度,不能时 紧时松,时严时宽。孩子的一日活动由诸多环节构成,包括进餐、睡 眠、盥洗、游戏等内容。家长应当对孩子提出具体要求, 从而让他们获

20、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 认知和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并在反复的 实践中得到强化。如在睡觉前让幼儿主动与大人说“晚 安”;起床时要他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吃早点,带齐 学习用品;在上学路上有意识地进行安全教育,学会 遵守交通规则等。(二)幼儿园方面1、帮助家长了解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提高家长素质是 进行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但有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缺乏认识,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教育”与 自己无关;还有的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以“忙” 为借口,以此来推卸教育孩子的责任。作为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他们也认识 到幼儿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明

21、白孩子的发展离不 开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幼儿园中教师关注孩子各 种行为习惯,同样家长在家庭中也应注重观察孩子的 各种行为表现,并及时地和老师沟通交流,从而达成 一致性。为了使幼儿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 当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伙伴关系。通过 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及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 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的保教知识。但这些是 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经常地联系与沟通,充分利 用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条件,随时反映和交换有关个 体幼儿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 题。还可以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家长座谈等一系列活 动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的育儿知识, 让家长的教育做到有针对性,帮助家长掌握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