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坐标系(4学时)_第1页
常用坐标系(4学时)_第2页
常用坐标系(4学时)_第3页
常用坐标系(4学时)_第4页
常用坐标系(4学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飞机的运动参数和常用坐飞机的运动参数和常用坐标系及飞机的操纵机构标系及飞机的操纵机构1.常用坐标系(5种)2.飞机的运动参数定义3.常用坐标系之间的变换4.欧美系和苏式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5.常规飞机的操纵机构和操纵舵面极性v 刚体飞行器的空间运动可以分为两部分:质心运动和绕质心的转动。描述任意时刻的空间运动需要六个自由度:三个质心运动和三个角运动。v 作用在飞机上的重力、推力和气动力及其相应的力矩产生原因各不相同,选择合适的坐标系来方便的描述飞机的空间运动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飞机均在大气层内飞行,其飞行高度有限,为了简化所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有必要进行下列合理假设:忽略地球曲率

2、,即采用所谓的“平板地球假设”;认为地面坐标系为惯性坐标系。一、常用坐标系(欧美系)1.地面坐标系 地面任意点, 水平面任意方向, 垂直地面指向地心, 水平面(地平面),符合右手规则。)(gggggzyxoSgoggxoggzogggyxo地面坐标系常用于指示飞机的方位,近距离导航和航迹控制2.机体坐标系v 飞机质心位置, 取飞机设计轴指向机头方向, 处在飞机对称面垂直 指向下方, 垂直 面指向飞机右侧,符合右手规则。()bbbbbS o x y zoboxbozboxboybbox z机体坐标系常用来描述飞机的气动力矩和绕质心的转动横轴横轴纵轴纵轴立轴立轴俯仰俯仰滚转滚转偏转偏转3.气流坐标

3、系 ,也称速度坐标系 飞机质心位置, 取气流速度方向 处在飞机对称面垂直 指向下方, 垂直面 指向飞机右侧,符合右手规则。()wwwwwSo x y zwowwo xwwo zwwo xwwo ywwox z速度坐标系常用来描述飞机的气动力若无侧滑,则气流系横轴和机体系横轴一致4.稳定坐标轴系(Stability coordinate frame)Ss-Oxsyszs原点O取在飞机质心处,坐标系与飞机固连xs轴与气流速度V在飞机对称平面内的投影重合一致zs轴在飞机对称平面与xs轴垂直并指向机腹下方,与气流系Zw一致 ys轴与机体轴yb重合一致稳定坐标轴系和机体轴差一个迎角,机体系绕Oy轴向下转

4、一个迎角得稳定系,稳定系再绕立轴向右转一个侧滑角即得气流系 5.航迹坐标轴系原点O取在飞机质心处,坐标系与飞机固连xk轴与航迹飞行速度Vk重合一致zk轴在位于包含飞行速度Vk在内的铅垂面内,与xk轴垂直并指向下方yk轴垂直于Oxkzk平面并按右手定则确定航迹飞行速度,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其水平分量即为地速在无风时,航迹系Ox轴和气流坐标系相同,航迹系绕Ox轴转动一个航迹滚转角得到气流系,地面系绕OZ轴转一个航迹方位角,在绕Oy轴转一个航迹倾斜角得航迹系飞机的运动参数v1.姿态角(Euler角) 飞机的姿态角是由机体坐标系和地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确定的 v 俯仰角 机体轴 与地平面 平面的夹

5、角, 时 与 轴方向一致,俯仰角 抬头为正;v 偏航角 机体轴 在地平面 平面的投影与 轴的夹角, 与 轴方向一致,垂直于地平面,右偏航为正;v 滚转角 轴与包含 轴的垂直平面的夹角, 与 轴方向一致,右滚转为正。boxgggyxo0goyboxgggyxoggxo ggzobozboxbox欧拉角(姿态角)航迹角 v航迹角是由航迹坐标系于地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确定的 。v 航迹倾斜角 航迹速度矢量与地平面 之间的夹角;v 在地平面内指向含Vk的铅垂面右侧,沿航迹系的oy轴v 航迹方位角 速度矢量在地平面 的投影与 轴的夹角,其速度矢量沿地面系的OZ轴;v 航迹滚转角 轴与包含 轴的垂直平面的夹

6、角,速度矢量沿航迹系OX轴。gggyxogggyxoggxowozwox气流角 v是由气流速度矢量与机体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确定的 v 迎角 ,也称攻角气流速度矢量在飞机对称面的投影与 轴的夹角,以速度投影在 轴下为正,当 时 v 迎角速度矢量沿机体系或稳定系oy轴负负方向 侧滑角 飞机速度矢量与飞机对称面的夹角,当 时, 。 侧滑角速度矢量沿稳定系或气流系的oz轴。box0 0 box迎角不同于飞机的姿态角5个轴系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三个欧拉角,由地面系先绕立轴右转偏航角,再绕横轴转俯仰,再绕纵轴转滚转得机体系地面系和机体系的关系稳定系和机体系的关系稳定坐标轴系和机体轴差一个迎角,机体系绕横轴向下转

7、一个迎角得稳定系稳定系和气流系的关系稳定系绕立轴向右转一个侧滑角即得气流系航迹系和地面系的关系地面系绕立轴转一个航迹方位角,再绕横轴转一个航迹倾斜角得航迹系航迹系和气流系的关系(无风时)无风时,航迹系Ox轴和气流坐标系相同,航迹系绕纵轴转动一个航迹滚转角得到气流系关于有风时二者关系的推导参见鲁道夫布劳克豪斯著飞行控制第40页5个轴系之间的关系机体坐标系的角速分量v机体坐标系的三个角速度分量 , , 是机体坐标系相对于地面坐标系的转动角速度在机体坐标系各轴上的分量。v 角速度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v 角速度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v 角速度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v应当注意:应当注意:上述三个

8、角速度分量,在有些教材中分别表述成上述三个角速度分量,在有些教材中分别表述成滚转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和偏航角速度,其实是不准确的滚转角速度、俯仰角速度和偏航角速度,其实是不准确的。这样容易被理解成滚转角速度 ,俯仰角速度 和偏航角速度 ,而 只有在俯仰角 为零且偏航角也为零时才等于 , 只有在飞机无滚转且无偏航时才等于 , 只有在无滚转或无偏航时才等于 。 pqrpqrboxboybozpqr机体坐标系的角速度分量与姿态角变化率之间的关系sincoscos sinsincoscospqr cossin( cossin )tan1( cossin )cosqrprqrq上述表达形式还可以用四元数(

9、Quaternion)法计算,四元数法具体的表述参见肖业伦著航空航天器运动的建模飞行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第九章(北航出版社,2003)机体坐标系的速度分量 v机体坐标系的三个速度分量( , ,)是飞行速度 在机体坐标系各轴上的分量。v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v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v ,与机体轴 重合一致。uvwVboxuvwboyboz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v为了方便地描述飞机的空间运动状态,必须选择合适的坐标系。通常将作用在飞机机体上的力和力矩分别投影到机体坐标系中来分析飞机的角运动,而气流坐标系主要通过两个气流角和来描述飞机相对于气流的位置,进而确定作用在飞机上空气动力的大小。如果选机体坐

10、标系来描述飞机的空间转动状态,则推力可以直接在机体坐标系中表示,而气动力则要有气流坐标系转换到机体坐标系,重力则需要从地面坐标系转换到机体坐标系,这样才能够使得作用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力统一到所选定的坐标系中,进而建立沿各个坐标轴的力的方程以及绕各轴的力矩方程。所以,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是建立飞机运动方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cossinsincosqppqqpxxLyy顺时针旋转的转换矩阵cossinsincosqpqpyyxx转换矩阵的性质预备知识 基元旋转v基元旋转,坐标系绕它的一个轴旋转ox 1000cossin0sincosT绕绕轴的旋转矩阵轴的旋转矩阵oy cos0sin010sin0cos

11、T绕绕轴的旋转矩阵轴的旋转矩阵oz cossin0sincos0001T 绕绕轴的旋转矩阵轴的旋转矩阵ox沿沿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oy沿沿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oz沿沿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轴正向看是顺时针旋转但坐标排列次序相反但坐标排列次序相反但坐标排列次序相反但坐标排列次序相反转换矩阵的计算和旋转顺序的选择原则转换矩阵的计算v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可以通过若干个基元矩阵依次左乘得到旋转顺序的选择原则v使Euler角有明确的物理意义v遵循工程界的传统习惯v使Euler角可测量从地面坐标系到机体坐标系的转换 v从地面坐标系 转动偏航角 到过渡坐标系 ,即v从过

12、渡坐标系 转动俯仰角 到过渡坐标系 ,即v从过渡坐标系 转动滚转角 到机体坐标系 ,即cossin0sincos0001gggxxyyzz sinsicos00100consxxyyzz1000cossin0sincosxxyyzz gSSox y z Sox y z Sox y z Sox y z ()bbbbS ox y zv由地面坐标系到机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方向余弦阵DCM)为coscoscossinsin(sinsincoscos sin)(sinsinsincos cos)sincos(cos sincossinsin)(cos sinsinsincos)cos cosS一定要注意

13、变换的次序。先偏航,再俯仰,再滚转机体坐标系和气流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v从机体坐标系 转动迎角 到稳定坐标系 ,即有v再从稳定坐标系 转动侧滑角 到气流坐标系 ,即v由机体坐标系到气流坐标系的转换阵为sinsicos00100cnossssxxyyzz cossin0sincos0001wswswsxxyyzz coscossinsincoscossincossinsinsin0cos S()bbbbbS ox y z()sssssS o x y z()sssssS o x y z()wwwwwSo x y z为什么?地面坐标系与航迹坐标系的转换 v采用和从地面坐标系到机体坐标系类似的转换次序,

14、先转出航迹方位角,再旋转出航迹倾斜角,得到从地面坐标系到航迹坐标系的转换方向余弦阵cossin0cos0sinsincos0010001sin0coscoscossinsincossincoscossinsinsin0cos SxyzAxyz090 xyz090 xyzABOCDxyzBAOCD欧拉轴坐标系的变换矩阵可以用欧拉转轴和欧拉转角表示。理论力学中的欧拉定理:刚体绕固定点的任意位移,可以由绕通过该固定点的某一轴转动一个角度得到。欧拉轴,代表坐标系旋转方向的矢量,该矢量在变换前后两坐标系中的分量相同。欧拉转角,绕欧拉轴的转角,cos1 cossinT A eIeeE000zyzxyxee

15、eeeeE其中xyzeeeE为欧拉轴在原坐标系各轴上的分量具体推导,参见章仁为著卫星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第五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再进一步可以将其表示成四元数的形式000222zyxzyxA000001100010zyx1 ,1 ,1 Tq1arccos(1)1202trA xyzAxyz111001100010111苏式坐标系及其姿态角定义v苏式坐标系也是右手坐标系,与欧美系不同的是:oy轴向上,oz轴垂直于oxy平面向右铅垂面铅垂面zhxdzdyd水平面水平面xh(V) sOyh sO:飞机质心飞机质心 Oxh :沿速度矢沿速度矢Oxhyh:铅垂面铅垂面(指向上为正指向上为正

16、) Ozh:水平面内水平面内航迹轴系航迹轴系 syqzq s铅垂面铅垂面ztxdzdyd水平面水平面xt 飞机对称面飞机对称面 Oyt O:飞机质心飞机质心 Oxt :沿对称面内参考沿对称面内参考线线 (指向机头为指向机头为正正) Oyt:对称对称面内面内(指向上为正指向上为正) Ozt:指向右为正指向右为正机体轴系机体轴系ztxq(V)zqyqxt 飞机对称面飞机对称面Oyt YZQO:飞机质心飞机质心 Oxq :沿速度矢沿速度矢Oyq:对称面内对称面内(指向上为正指向上为正) Ozq:指向右为正指向右为正气流轴系气流轴系地面轴系地面轴系机体轴系机体轴系气流轴系气流轴系航迹轴系航迹轴系轴系间

17、关系轴系间关系 , s , , s , (无风时无风时)ztxt飞机对称面飞机对称面OytMzMxMy x y zVyVxVz体轴系分量体轴系分量苏式坐标和欧美坐标的对应关系苏式坐标和欧美坐标的对应关系(续)苏式坐标和欧美坐标的对应关系(续)苏式坐标系和欧美坐标系的相同点v都是右手坐标系;v迎角、侧滑角、俯仰角、滚转角、航迹倾斜角、航迹滚转角定义相同;v坐标变换遵从同样的变换规律,只是符号不同。苏式坐标系和欧美坐标系的不同v苏式坐标立轴向上v偏航角、航迹方位角定义与欧美系相反;v偏航角速率方向也相反常规飞机的操纵机构及操纵舵面v常规飞机的操纵机构主要有三个:驾驶杆、脚蹬、油门杆,常规气动舵面有

18、三个升降舵、副翼、方向舵。v升降舵,升降舵,位于水平安定面后缘,操纵杆操纵。v方向舵,方向舵,位于垂直安定面后缘,脚蹬操纵。v副翼,副翼,位于主机翼翼后缘外侧,驾驶杆操纵。v油门杆,油门杆,发动机油量控制,位于驾驶舱。飞机的纵向操纵和升降舵的极性 飞机的纵向操纵,依靠位于机身尾部的装在水平安定面后缘的升降舵或全动平尾来进行。驾驶杆通过传动机构(拉杆或钢、液压助力器、舵机等)与升降舵相连,驾驶杆后拉,升降舵上偏,飞机抬头;驾驶杆前推,升降舵下偏,飞机低头。 v升降舵的极性,后缘下偏为正,产生低头力矩拉杆拉杆附加向下升力附加向下升力 e 0飞机滚转操纵和副翼的极性v驾驶杆左压杆,副翼正向偏转,副翼舵面左上右下,产生负的滚转力矩,飞机左滚转。L 0右副翼下偏右副翼下偏左副翼上偏左副翼上偏飞机偏航操纵和方向舵的极性v方向舵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控制飞机侧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