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A. 260毫米                             B.

2、0;26.0厘米                             C. 2.60分米                 &#

3、160;           D. 0.26米2.你身体的以下部位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 A. 手掌的长度                 B. 脚掌的长度           &

4、#160;     C. 伸直两臂两手间的间隔                  D. 小腿的长度3.以下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m               

5、0;                  B.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4cmC. 人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每秒钟搏动100次                D. 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1.4m/s4.测得某同学身高1.65m,以下说

6、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米                                    B. 测量结果准确到分米C. 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     &#

7、160;                                     D. 6是估读数字5.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假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那么测量值会   

8、60; A. 变大                                  B. 变小            

9、                      C. 不变                          &#

10、160;       D. 都有可能6.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 2.5km                                

11、 B. 2.5m                                 C. 2.5dm            

12、;                     D. 2.5cm7.对一名中学生来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他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km/h                   &

13、#160;            B. 他正常情况下的心跳频率约为75HzC. 他的正常体温约为25                              

14、         D. 他通常能承受的最大平安电压为220V8.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 A. 2.36cm                      

15、0;       B. 2.357cm                               C. 2.35cm       

16、;                       D. 2.4cm9.有关误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

17、#160;             B. 选用精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展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 采用屡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0.以下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四层楼房的高度约为30m    &#

18、160;                              B.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C.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6cm            &#

19、160;                       D. 一个大西瓜的质量约为0.15kg二、填空题11.如下图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 cm 12.如下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 cm 13.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cm14.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屡次测量,屡次测量的目的是_,假设用毫米刻

20、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 15.如下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测得物块A的长度为_ cm; 三、解答题16.湖北神农架科学考察队在丛林深处松软平整的泥地上发现“野人行走时留下的脚印,队员小明用方格纸描下了“野人的脚印,如下图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是3cm,那么“野人每只脚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四、实验探究题17.如表是某班同学在正常情况下测得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跳动次数555960646569707475798084人数461630421请你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成直方图: 2根据直方图答

21、复:脉搏1min跳动在6575次之间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率_ 由此说明青少年学生正常脉搏1min跳动_ 次 18.请给以下数据中补上适宜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一层楼的高度约为_ ; 2列车的速度约为108_  372km/h=_ m/s;   4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_  五、综合题19.如下图 1读出物体的长度为是_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 2硬币的直径_ cm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解答】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

22、分度值,A、B、C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D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察用刻度尺测长度的记录,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一位是估计值,倒数第二位是尺子的分度值。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手掌宽度与此一样,在10cm左右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脚掌的长度大约是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伸直两臂两手间的间隔 大约是步幅的三倍,在150cm左右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步幅在50cm左右,小腿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50cm左右符合题意应选D【分析】

23、此题考察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3.【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165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间隔 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8.4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1min在75次左右,跳动1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D、普通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5km/h=5×m/s1.4m/s左右故D符合实际应选D【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

24、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4.【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用此刻度尺测量的身高为1.65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6对应的长度单位是d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dm,测量结果准确到1dm,准确数字是1.6m,最后一位5是估计数字所以B正确、ACD错应选:B【分析】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值,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5.【答案】B 【解析】【分析】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假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会导致皮卷尺的刻度间距变大,那么测量值会变小。应选B。【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理解在长度测量中注意皮卷尺的使用时不

25、要拉的太紧。6.【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 大拇指第一节骨骼的长度为1英寸,其长度与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而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5cm左右,所以1英寸约为2.5cm=0.25dm=0.025m=2.5×105km应选D【分析】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7.【答案】A 【解析】【解答】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4m/s=1.4×3.6km/h5km/h左右符合实际;B、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频率约为1Hz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

26、符合实际;D、经历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平安的不符合实际应选A【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8.【答案】A 【解析】【解答】解:物体的长度为应选A【分析】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9.【答案】D 【解析】【解答】A.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量时产生的,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故A错误;B.选用精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展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

27、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D.采用屡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分析】 解答此题要弄清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和误差的不可防止性10.【答案】B 【解析】【解答】A、一层楼房高度约为3m,四层楼房的高度约为12m,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所以B符合实际情况;C、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cm,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D、一个大西瓜的质量约为5kg,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故答案为:B.【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展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

28、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二、填空题11.【答案】3.20 【解析】【解答】解:图示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刻度值为3.00cm,末端刻度值为6.20cm,木块的长度为6.20cm3.00cm=3.20cm 故答案为:3.20【分析】起始端没从0开场,把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答案】1.85 【解析】【解答】解: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85cm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85cm 故答案为:1.85【分析】使用刻度尺

29、时要明确其分度值,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起始端从0开场,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场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3.【答案】2.50;0.1 【解析】【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0.1cm;2末端刻度值为6.50cm,物体长度为6.50cm4.00cm=2.50cm故答案为:2.50; 0.1【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场,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物体长度

30、,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4.【答案】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0cm 【解析】【解答】解: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屡次测量,屡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那么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 =26.00cm故答案为: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cm;26.00cm【分析】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15.【答案】1mm;2.65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2.6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65cm故答案为:1mm;2.65【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场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三、解答题16.【答案】每个小格的面积S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