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_第1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2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3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4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关于试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及建议的文献综述重庆工商大学 专业名称:会计 年级: 级 班别:会计班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中文摘要: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研究分为四类: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现金股利能否传递信号;现金股利分配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股权分置与现金股利政策异化。但这些文献都较少的涉及到现金股利发放的动因,而现金股利发放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因此笔者有意在这方面做些研究。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有关概念,第二部分是对现金股利研究的概述,第三部分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部分是参考文献。关键词:上市公司 现金股利 研究概述Ab

2、stract:Our country to be listed cash dividends research divides into four kinds:influence to be listed cash dividends policy factor;whether do the cash dividends transmit the signal;the cash dividends assignment serves for the non-circulation stock shareholder benefit;stockholders rights mounted cyl

3、inder and cash dividends policy disassimilation.But these literature few involving to cash dividends provide agent,the cash dividends provide relates shareholders vital interest,therefore the author intends in this aspect to do research.This article first part introduced the related concept,the seco

4、nd part is to the cash dividends research outline,the third part will carry on to the full text summarizes briefly and proposed that own opini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reference.Key Words:listed company;cash dividends;research outline一、前言股利政策是现代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又是公司理财的核心内容之一。所谓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把当

5、期净利润留存在公司或者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的决策,一方面它是公司筹资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公司理财行为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从而使公司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在制定股利政策之后要进行股利分配,股利分配一直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因为股利分配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现金股利作为股利分配方式之一,普遍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并且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最基本分配方式,因此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是股东的实际收益,我国通常称为“红利”,发放现金股利称为

6、派现或分红。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研究分为四类: 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现金股利能否传递信号;现金股利分配为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服务;股权分置与现金股利政策异化。但这些文献都较少的涉及到现金股利发放的动因,而现金股利发放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因此笔者有意在这方面做些研究。笔者将在论文中通过研究发现近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增高,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也呈现出增多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有关概念,第二部分是对现金股利研究的概述,第三部分将对全文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部分是参考文献。二、现金股利研究概

7、述原红旗(1998)通过对我国的特殊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之后,利用修正的琼斯模型,使用沪深两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得出现金股利和当期的盈余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盈余波动现象突出。大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转移现金的倾向。原红旗(2001)实证研究结论又发现我国现金股利政策是代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产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存在以现金股利从上市公司转移现金的行为;上市公司留存资金存在浪费行为,并非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规模最大的公司倾向于选择现金股利。刘淑莲和胡燕鸿于2003年在会计研究发表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上市公司现金分

8、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现金分红也与公司投资机会有关,相对来说,传统行业现金分红高于高科技行业。吕长江和王克敏于1999年在经济研究发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股利分配的公司,其股利支付水平主要受前期股利支付额和当期盈利水平及其变化的影响;同时现金股利分配主要受到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代理成本、国有及法人控股程度及负债率等因素影响,而且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额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影响。杨淑娥、王勇和白革萍于2000年在会计研究发表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主要受货币资金余额和可供分配利

9、润两因素影响。俞乔和程滢于2001年在经济研究发表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实证研究发现无论首次分红还是一般的年度分红,市场对单纯发放现金股利相对于股票股利或者混合股利不敏感。而且,现金股利作为首次分红支付方式不受到市场欢迎,超额收益显著为负值。陈浪南和姚正春于2000年在金融研究发表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在研究股利能否作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问题中,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红股和配股而言,现金股利不能成为有效的传递机制。陈信元、陈冬华和时旭于2003年在管理世界发表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佛山照明现金股利可能是大股东转移资金的工具,并没有反映流通股股

10、东的利益和愿望。唐国琼和邹虹于2005年在财经科学发表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代理问题对股利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流通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另外市场行政监管手段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比较大。应展宇于2004年在管理世界发表股权分裂、激励问题与股利政策中国股利之迷及其成因分析,认为由于当前中国经济外部约束失效,控股股东( 非流通股股东)及其代理人作为“内部人”为所欲为,以各种“合法”的财务行为侵犯流通股股东权益,进而导致财务决策扭曲,股利分配行为的异化也就自然形成了。廖理和方芳于2004年在统计研究发表管理层持股、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通

11、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对于高代理成本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但是对于低代理成本公司的作用不明显。通过将样本按照是否存在国有股进行分类,得出与上述类似的结论,即对于高国有股比例公司,管理层持股与现金股利支付正相关。研究对我们的上市公司监管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可以通过管理层持股减少管理层与股东的代理冲突,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能够更好的为股东服务。同时,对于我国特殊存在的国有股的初步检验,也提出了对于国有股造成的“所有者缺位”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孔小文和于笑坤于2003年在管理世界发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认为相对股票股利而言,现金股利市场反映较

12、小; 现金股利政策并不能传递公司未来盈利前景的信息。袁天荣和苏红亮于2004年在会计研究发表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与资产规模、净资产收益、上市年限显著负相关,与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正相关。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制约上市公司的超能力派现行为。王化成、李春玲和卢闯于2007年在管理世界发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控股股东具有集团控制性质的上市公司其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均显著低于没有集团控制性质的上市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高,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则越低;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显著低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马曙光、黄志忠和薛云奎

13、于2005年在会计研究发表股权分置、资金侵占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文章指出现金股利和资金侵占同是大股东实现其股权价值最大化的手段,二者具有可替代性,协整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二者不是弱外生变量。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资金侵占结合起来考虑,发现国有控股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在前一阶段最高;国有法人控股的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水平在后两阶段最高,但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低;社会法人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的偏好与国有法人控股股东无异,但其控股的公司资金被侵占的程度最为严重;国有股控股的公司,其资金被侵占的程度介于二者之间。文章通过对公司股利政策的连续考察发现:随着证监会推进上市公司改革的逐步深入,非流通股控股

14、股东减少了对上市公司资金的直接侵占,但现金股利形式却变得越来越普遍。吕长江和王克敏于2002年在会计研究发表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管理股权比例是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政策和股利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处于成长阶段、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绩优公司善于发挥时务杠杆效应,以降低权益代理成本,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盈利能力和公司股本规模是影响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共同因素。魏刚于1998年在经济研究发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比较反感现金股利,却欢迎红股股

15、利。而在西方的成熟股票市场,投资者大都关心的是能拿到手的现金股利,而不在乎虚有的送股。黄娟娟和沈艺峰于2007年在会计研究发表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究竟迎合了谁的需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证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与流通股股东的偏好是相背离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公司的股权越集中,不但支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并且可能支付的金额也越多;从各年总体上看,公司的股权越集中,股利支付意愿和现金股利意愿也越加明显。可见,我国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没有考虑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仅仅考虑如何迎合大股东的需要。肖珉于2005年在经济科学发表自由现金流量、利益输送与现金股利,针对现金股利

16、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动因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不是出于减少冗余现金的需要,而是与大股东套取现金的企图有关。雷光勇和刘慧龙于2007年在管理世界发表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证明在控制了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每股货币资金、每股累计未分配利润、股本规模、股权结构、年度及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之后,市场化程度越高,样本公司总体上每股倾向于发放更多现金股利;并且市场化程度的这种影响,在由非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文章进一步的观察还发现,可能由于国有产权控制的公司

17、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所有者缺位”与更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股本规模对现金股利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规模效应在国有控制公司中不明显,而在非国有控制公司中很明显。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大股东某些形式的资源转移行为,但同时又可能引发其通过某些更为隐蔽、更为“合法”的形式来“掏空”上市公司,如现金股利等。监管者在进行监管时应有所警觉。谢军于2006年在会计研究发表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发现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企业成长性机会能够弱化第一大股东分配现金股利的激励,并促使公司保留

18、更多的现金用于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本文的经验结果并不支持“掏空”理论,而更支持自由现金流理论:第一大股东能够迫使公司吐出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并能根据企业的成长性机会调整股利政策(在成长性高的公司增加投资,在成长性低的公司增加股利。蓝发钦于2001年在管理世界发表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特征的现代经济学诠释,文章证明在海外公司的股利困惑现象同样普遍存在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策略中,对此股利显示信息理论解释为为了传递给市场唯一的信息: 公司前景看好。代理成本理论解释为为了降低代理成本。其实中国的上市公司又配又送更主要的是另外三个原因:二级市场的压力、控股公司套现和提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三、总结上述文献的优

19、秀思想使笔者的思想更加的丰满,弥补了笔者社会阅历和思想的缺陷,行文深入浅出,语言平实,但思想深刻,结合笔者的思考,按逻辑思维的方式对我国现金股利发放的现状、问题、动因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探讨。上述文献综述对我们研究现金股利有很大帮助,但从目前国内对现金股利的研究文献来看:实证的范围和数量较小;偏重从利润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进行研究,没有把现金流量和利润结合起来考察,实证研究发现了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却很少有文献对其剖析。还有些文献综述只是分析影响发放现金股利的因素,很少涉及现金股利与股东利益关系。有些文章偶尔从大股东角度出发,认为现金股利是大股东转移资金或者现金股利是调节其净资产收益率并使之

20、达到再融资标准的工具。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关系怎样,这些研究都没有涉及。上述研究并没有探讨现金股利政策异化为大股东谋取利益的工具的根源,更没有深入探讨现金股利发放的动因。所以笔者选择深入探讨现金现金股利发放的动因和政策建议这一课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领会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在老师的指导下,笔者将完成本课题。我国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研究任重道远,笔者希望能借其绵薄之力,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动因和政策建议的研究,给社会以惊醒,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促进现金股利发放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刘淑莲,

21、胡燕鸿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4):29-353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会计研究,2003,(3):39-484杨淑娥,王勇,白革萍我国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0,(2):31-345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经济研究,2001,(4):32-406陈浪南,姚正春我国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0,(10):69-777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3,(8):118-1268唐国琼,邹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5,(2):147-1539应展宇股权分裂、激励问题与股利政策中国股利之迷及其成因分析管理世界,2004,(7):108-11910廖理,方芳管理层持股、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统计研究,2002,(12):27-3011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6):114-11812杨金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现状分析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