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的小结_第1页
补益剂的小结_第2页
补益剂的小结_第3页
补益剂的小结_第4页
补益剂的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础气虚证:望:望:面色萎白 食少便溏 脾气虚脾气虚闻:闻:声低息短 心悸怔忡 心气虚心气虚问:问:倦怠乏力 + 自汗恶风 切:切:脉来虚弱 易感风寒 两胁不舒 郁郁寡欢 其中,脾胃气虚是后天之气不足的常见证型基础。第一节 补气肺气虚肝气虚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脾胃论异功无妇,胡妈当妻异功无茯,胡麻当芪甘温除热:用甘温之剂治疗因气虚(或血虚, 或阳虚)发热一种治法。 4、随证加减: 头痛加蔓荆子、川芎、藁本、白芷、细辛。 腹痛加白芍。 兼气滞,加木香、枳壳。 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 兼贫血,加补血药(四物)、补肾药(枸杞、鹿胶)。 月经过多,去柴胡、当归,重用人参或加止血药。 小便不利,加泽泻、车

2、前。 便秘,重用当归或加适量火麻仁、肉苁蓉。玉屏风散录自医方类聚医方类聚玉屏风骑白猪玉屏风芪白术3、随证加减:、随证加减:(1)自汗重,加浮小麦、牡蛎、麻黄根。(2)易感冒有表证:合桂枝汤 无表证:合补中益气汤 淫羊藿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同治自汗之别方名方名主治证主治证病因病病因病机机治则治则组方配伍组方配伍桂枝汤桂枝汤外感风外感风寒表虚寒表虚自汗自汗风 邪 伤风 邪 伤卫 , 卫卫 , 卫强营弱强营弱,营 卫 不营 卫 不和和解肌发解肌发表,调表,调和营卫和营卫桂枝为君,桂枝为君,配 芍 药 、配 芍 药 、姜 、 枣 既姜 、 枣 既解肌发表,解肌发表,又 敛 阴 和又 敛 阴 和营 而 调

3、和营 而 调 和营卫营卫玉屏风玉屏风散散表虚自表虚自汗汗表气虚表气虚弱卫气弱卫气不固不固固表止固表止汗汗黄芪为君,黄芪为君,配白术补配白术补气固表,气固表,少佐防风,少佐防风,兼以祛风兼以祛风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女科 蜀人说:山前草皮皆糊蜀人说:山前草皮皆糊术人芍:山前草皮芥胡术人芍:山前草皮芥胡术即苍术、白术术即苍术、白术第二节 补血血虚症补血直接补血:补血药 间接补血补气药:益气生血补肾药:肝肾同源活血药:祛瘀生新行气药:使补而不滞四物汤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当地传说当地传说当地川芍当地川芍组方结构的灵活运用血滞: 川芎 赤芍 当归 熟地 活血不伤血月经不调:当归 偏虚:

4、熟地白芍川芎 偏瘀:川芎赤芍熟地腹痛: 白芍偏虚:熟地当归川芎偏瘀:川芎当归熟地“血家百病此方宗”君营血虚滞(全身)血虚不荣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妇科冲任虚损血行不利:月经不调,脐腹作痛血海空虚,经水亏乏:经少或闭经 冲任不固:胎动下血,漏下 四物汤临床运用(1)内科贫血:重用熟地、白芍,少用川芎,补气药补肝肾药 头痛(血虚头痛)多伴头昏: 天麻、丹参、枣仁、僵蚕 四物汤临床运用 (2 2)妇科)妇科 月经不调 先期, 量多 兼气虚证:人参,黄芪圣愈汤 兼热证:黄芩、丹皮、栀子 后期,量少,色黯 兼寒证肉桂、炮姜、艾叶 兼血块,腹痛桃红、红花桃红四物汤 痛

5、经:合四逆散香附金铃子散 伴腰痛杜仲、川断、寄生 妊娠病胎漏止血药:阿胶、艾叶;安胎药:白术、砂仁、桑寄生 四物汤临床运用(3)骨科坐骨神经痛:重用当归、川芎穿山甲(王不留行)、乌梢蛇、蜈蚣、牛膝 肩周炎桂枝、姜黄葛根、羌活 寒甚:附子痛甚:全蝎、僵蚕 偏热:石膏、知母、秦艽 四物汤临床运用(4 4)皮肤病(血虚生风)(慢性皮肤病)首乌、白鲜皮、蝉蜕、龙衣、荆芥。当归补血汤血虚发热的机理1.1.劳倦内伤阴血不足阴不制阳2.2.急性大量失血气无所附阳气外越发热浮阳充斥脉道脉洪大阳气外越而耗损脉虚卫气外泄肌表失固津液外出 多伴汗出血虚阳浮当归补血汤用量特点:用量特点:(1)血虚发热的基础方 黄归5

6、1(2)补血的基础方 黄归31体现“甘温除热”法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血虚发热:当归补血汤阳虚发热:小建中汤当归补血汤 白虎汤同 均可治发热异 病机 为内伤所致,为血虚 为外感引起,为阳亢 气弱,阳浮外越,病 热盛津伤之候,病情 情属虚 属实 主治 口渴而喜温饮,身虽 大渴而喜冷饮,身大 热而不高,无大汗出 热而大汗出,脉洪大 脉洪大而虚,重按无 而有力 力白虎汤证与当归补血汤证比较 白虎汤证白虎汤证 当归补血汤证当归补血汤证病机:病机:气分热盛证(实热) 血虚阳浮证(虚热)见证:见证:烦渴饮冷 烦渴喜温饮 身大热大汗 身热无大汗 脉洪大 脉大而虚,重按无力归脾汤归脾汤济生方济生方 四君归期早,

7、远知龙眼香四君归芪枣,远志龙眼香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是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即在此。 二是气血并补,但重用补气,意在生血。方中黄芪配当归,寓当归补血汤之意,使气旺则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 三、补气养血方中佐以木香,补而不滞。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出血症:便血、尿血、 崩漏、月经过多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脾失健运脾不统血心神失养心体失养脾胃虚弱心血不足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 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六味地黄丸配伍特点:配伍特点:三阴并补,补肾为主;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主

8、证分析:精髓不足腰膝痠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足跟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虚热内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滑精、牙痛、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1)消渴:补阴药(玉竹、知母、葛根) 补气药活血药(2)头晕头痛(阴虚阳亢): 高血压:首乌、钩藤、天麻、菊花, 伴动脉硬化丹参、葛根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3)痴病、记忆力减退(脑失髓养):填精补髓药(血肉情之品)开窍化浊药活血药通络药(4)遗精、滑精(虚火扰动精室):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收涩药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5)耳聋、耳鸣磁石、菖蒲、五味子耳聋左慈丸 (6)水肿、小便不利(水湿内停):利尿药:车前仁、

9、玉米须、冬瓜皮、白茅根,重用山药(7)腰膝痠软:杜仲、川断、牛膝、狗脊(8)牙痛:地骨皮、知母、黄柏、细辛(少量)(9)咽干咽痛:清热宣肺利咽药:玄参、淅贝、桔梗、木蝴蝶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10)心悸、怔忡(心肾不交):炙甘草、苦参(抗心律失常)安神药(“补心欲先实肾”) (11)视物昏花(肝肾阴虚):补肝明目药:菟丝子、菊花杞菊地黄丸 (12)咳喘(肺肾阴虚):止咳平喘药:五味子、杏仁补肺阴药:麦冬麦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的新用途 六味地黄丸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之各种疾病。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将其引伸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取得良好效果。1 1、治疗糖尿病:六味地黄丸每次9 9克,每日2 23 3次

10、,治疗轻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2 2、消除蛋白尿:若急性肾炎患者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口服六味地黄丸每次6 69 9克,每日2 23 3次,服1 12 2个月后尿蛋白可消失。 3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易转肝癌。六味地黄丸每次9 9克,一日2 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4 4、治疗更年期综合症: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虑、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六味地黄丸每次6 69 9克,每日2 23 3次,连续服3 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5 5、治疗五更泄泻:六味地黄丸每次1010克,每日3 3次,一般

11、服一个月可痊愈。治疗复发性口疮:六味地黄丸每次6 69 9克,每日2 23 3次,一般3 35 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6 6、治疗牙周脓肿:六味地黄丸每次1010克,每日3 3次,3 35 5天可减轻症状。 7 7、治疗慢性鼻炎:六味地黄丸每次9 9克,早晚各服一次,连服2 23 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六味地黄丸的多用途六味地黄丸的多用途1 1、预防食管癌预防食管癌 六味地黄丸成分之一是熟地,六味地黄丸成分之一是熟地,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能防止可诱发各种癌症的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硒,能防止可诱发各种癌症的过氧化酶和自由基的生成。有关研究资料证实,用过氧化酶和自由基

12、的生成。有关研究资料证实,用六味地黄丸对食管癌前期病变上皮重度增生效果良六味地黄丸对食管癌前期病变上皮重度增生效果良好。好。 2 2、治疗肾盂肾炎治疗肾盂肾炎 六味地黄丸可调节机体免疫功六味地黄丸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及肾脏局部的防御功能,适于慢性肾能,增强全身及肾脏局部的防御功能,适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在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加服六味地盂肾炎的治疗,在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加服六味地黄丸效果明显。黄丸效果明显。3、治疗男子不育症 六味地黄丸可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正常精子的生成,从而提高受孕率。 4、治疗过敏性鼻炎 六味地黄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13、,又能抑制抗体的生成,抑制过敏反应,起到双向调节作用。用六味地黄丸加色甘酸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少。5、其它 治疗糖尿病,服药7-10天即见症状减轻; 治疗慢性喉炎,饭前用淡盐开水进服;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六味地黄丸能升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雌二醇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好转。另外,还可用于肺癌的放疗期,可提高放疗效果。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丹溪心法 黄母猪拱地板黄母猪地板配伍特点: 滋阴药与清降虚火药相配,标本兼顾,培本为主,清源为辅。大补阴丸主治病机分析:主治病机分析:阴虚火旺证。肝肾阴虚,虚热内生: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足膝疼痛 火旺 虚火上炎:灼肺:咳嗽咯

14、血 扰心:心烦易怒 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炙甘草汤伤寒论 阿妈卖地,贵大人干生气 阿麻麦地,桂大人甘生-主证病机分析:心肺两虚、气血不足血虚不能养心盈脉 气虚不能行血鼓脉 心心动悸脉结代气虚肺弱不用 阴血不足,虚火灼肺,肺叶枯萎 肺肺痿2加减变化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 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 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 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 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炙甘草汤 生脉散同:二方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

15、两虚,久咳不已。异:炙甘草汤: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炙方,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 一贯杀狗当地楝卖一贯沙枸当地楝麦肝气郁滞 肝郁化火犯胃 阴虚内热胸脘胁痛,疝气瘕聚 吞酸吐苦 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弱或虚弦 肝肾阴虚一一 贯贯 煎煎配伍特点:配伍特点:(1)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肝阴不足证,采取滋水涵木,佐金制木,培土益木三法。(2)大队养阴药配少量行气药,既体用并调,又补而不滞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加瓜蒌仁;

16、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 痰多,加川贝母; 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 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 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 两足痿软,加牛膝、薏仁; 口苦燥,少加黄连。 一贯煎 逍遥散同:都能疏肝理气,均可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异: 功效 滋养肝肾较强 疏肝养血健脾较强, 主治 肝肾阴虚之胁痛, 肝郁血虚之胁痛, 且见吞酸吐苦等 并伴有神疲食少等 肝气犯胃症状者 脾虚症状肾气丸肾气丸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肾气六位家富贵肾气六味加附桂配伍特点:配伍特点:1.补阳药配补阴药,意在“阴中求阳”。2.大量补阴药配少量补阳药,意在“少火生气”,鼓舞肾气。 下焦失于温养 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不能化气行水

17、水湿内停 小便不利,脚气,转胞,痰饮 固摄无力 小便反多 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弱 肾气不足 阳虚加重:畏寒肢冷 生殖功能:阳痿、遗 精、不孕 火不生土:完谷不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随证加减:随证加减:(1)腰酸冷痛,遇劳加剧,卧则减轻,脚底心痛补骨脂、杜仲、牛膝、狗脊。(2)遗尿、尿频:桑螵蛸、益智仁、乌药、菟丝子; (3)遗精、滑精:芡实、金樱子、沙苑子(4)小便不利:利尿药(济生肾气丸) (5)面色黧黑:五味子、鹿茸(十补丸) 调肝药:柴胡、白芍 病案分析病案分析1 1蓝X XX X,男,1919岁。 因患心悸半年就诊。自诉心悸初起,一日数发,后整日怔忡,在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中西药

18、并服,药无虚日,曾服中药“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之类,无效。后作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右心室肥大,心肌损害,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脉细小无力,快慢不匀,时有歇止,此外,尚兼见体赢气短,面色无华,口渴思饮,舌淡少津。 病机分析: 患者脉细小无力,快慢不匀,时有歇止,动而又止,是结代之脉,脉结代,曾服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等无效,结合体倦气短,面色无华,此乃心之气血两虚证。心血虚不能养心盈脉,心气虚不能行血鼓脉,故心动悸,脉结代;心气不足,故短气;阴血不足,形体失养则体倦;血不上荣于面则面色无华;口渴思饮,舌淡少津皆气血虚弱之证。 辨证:心气不足,心血亏虚 治法:养血滋阴,益气复脉 处方:炙

19、甘草汤。炙甘草12g 12g 党参9g 9g 生地30g 30g 火麻仁9g9g麦冬9g 9g 生姜9g 9g 桂枝9g 9g 阿胶9g(9g(烊化) )大枣4 4枚 低度酒10m110m1 方义分析: 方用炙甘草、党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干地黄、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补血养心;生姜、桂枝、酒皆是辛温之品,具有通阳复脉之功,与益气养血相配,既可温而不燥,亦可使气血流通,脉道通利。诸药合用,气血双补,阴阳并调,则脉复而心悸自安。 2 2赵 X X,女,2828岁,教师。 连续低热一个多月,体温多为37.537.53838,劳累则发热甚,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苍白,纳差,便溏,舌质淡,苔白,

20、脉虚缓。 病机分析: 低热并见体倦,舌淡,苔白,脉虚缓,属气虚发热。脾虚气陷,不能正常输布津液,导致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以致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郁而化热,故见发热;劳则气耗,故劳累则发热甚;中气下陷则少气懒言;脾虚运化无权,故见纳差,便溏;体倦肢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缓是气虚的佐证。 辨证:脾胃气虚,清阳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处方:补中益气汤。 黄芪30g 30g 党参12g 12g 白术10g 10g 升麻6g6g 柴胡6g 6g 当归6g 6g 陈皮9g 9g 炙甘草6g 6g 方义分析: 本方重用黄芪为主药,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辅以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增强黄

21、芪补中益气之功;佐以升麻、柴胡升阳举陷,透表泄热,二药既助黄芪升举下陷之清阳,又能透达郁热于体外;当归养血,陈皮醒脾理气,使补药补而不滞。八药配合,使脾气得健,清阳得升,脾津得布而不复下流,下焦阳气得以布达三焦而不致内郁,发热自当不作。 3 3潘X XX X,女,2424岁。 因新参加工作比较繁忙紧张,思虑较多,记忆力减退,伴有心悸心慌,月经超前,量多,血色淡红,胃纳亦差,舌淡不渴,面色萎黄,脉细缓。 病机分析: 患者工作繁忙,思虑较多。久思每易暗耗心血,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失眠,健忘;心体失养则心悸心慌。工作过劳,易损伤脾胃元气,思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脾胃运化无力,因而形成脾气虚弱,脾虚失运

22、,故纳差,面色萎黄;脾不统血,故月经超前量多;舌淡不渴,脉细缓,是心脾气血不足之征。 辨证: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不统血。 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处方:归脾汤去当归。党参15g 15g 白术10g 10g 茯神12g 12g 黄芪12g12g 木香6g 6g 远志6g 6g 龙眼肉15g 15g 酸枣仁15g 15g 炙甘草6g 6g 生姜6g 6g 大枣5 5枚 方义分析: 方以参、芪、术、草甘温补气健脾;茯神、枣仁、龙眼肉甘平补血养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生姜、大枣和胃健脾。诸药配伍,养心与益脾并举,补气与养血相融,于是

23、气血充盛,心脾两调,则心悸、失眠、月经超前等症皆愈。 4 4李X XX X,女,3838岁。 患慢性肝炎已有二年,病情时轻时重。就诊时症见右胁胀痛,口苦咽干,眩晕失眠,心烦,眼干涩,舌红乏津,脉细数,关弦尺弱。 病机分析: 患者患肝炎已二年,未彻底治愈,迁延日久,病久每致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肝郁不舒,故右胁胀痛;阴虚生内热,故咽干,心烦;阴血亏虚,不能上荣,故眩晕、眼干涩;血不养心,心神失养,加之虚热扰心,故失眠不寐;肝郁化火,故口苦;舌红乏津,脉细数,关弦尺弱,均为阴虚内热,肝郁不舒之象。 辨证:肝阴不足,肝气不舒。治法:滋阴疏肝。处方;一贯煎加味。生地30g 30g 枸杞15g

24、15g 沙参15g 15g 麦冬12g12g当归9g 9g 川楝子6g 6g 五味子9g 9g 黄芩13g13g方义分析: 本方重用生地为君,合枸杞滋养肝肾阴血,肝阴虚而肝肾同治,意在滋水涵木;沙参、麦冬清肺益胃,肝病兼治肺胃,寓有清金制木,培土益木之意;当归为补肝血之要药,用以补血活血;川楝子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加少量黄芩、黄连清泻肝火,兼除虚热;五味子宁心安神。全方配合,共奏滋养肝阴,疏肝理气之功。 5 5林 X X,男,6161岁。 患者全身浮肿二十余天,近十多天来伴有咳嗽气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全身酸痛,腰痛尤甚,皮肤苍白,舌淡而胖,脉沉微。试以指按其足跗凹陷久久不能平复。 病机分析

25、: 患者全身浮肿与腰痛,脉沉微并见,是肾阳虚衰,水液代谢失调所致。肾虚阳弱,阳不化气,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则全身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水气上犯于肺,肺失肃降,故咳嗽气促,不能平卧;水湿渍(zi)(zi)于肌肉,故全身酸痛;腰为肾之府,肾虚而水湿内盛,故腰痛尤甚;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短少;皮肤苍白,舌淡而胖,脉沉微,均为阳虚水停之候。 辨证:肾阳不足,水湿内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处方:济生肾气丸加味。 熟地黄9g 9g 山药9g 9g 山茱萸6g 6g 泽泻6g 6g 茯苓6g 6g 丹皮6g 6g 黄芪6g 6g 党参9g9g 牛膝3g 3g 车前子3g 3g 肉桂6g 6g 制附子3g(3g(另包、先煎) )方义分析: 方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肾为水火之脏,缘阴阳互根之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生化无穷。故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补阴补阳药相配,尚体现了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气的阳蒸阴化的需要,使肾气振奋,气化功能恢复,水液代谢趋于平衡。水之所主在肾,水之所制在脾,又用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培土以制水。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为水湿内盛而设。牛膝引药下行,直趋下焦,强壮腰脊。丹皮行血和血。综合全方,温阳结合滋阴,补肾兼顾益脾,化气配合利水,使肾阳复而能化水,水湿去则水肿愈。 用法:先煎附子一小时,后纳诸药同煎。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脾胃论异功无妇,胡妈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