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 工商管理专业_第4页
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 工商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994-2015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k15从社会学视角看人力资本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摘要: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拓展了经济学资本问题的研宄视野。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承认劳动力在生产系统中 的地位,而且强调了它是一种资本。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仅从经济度角来看待对人力及其投资,其中所隐含的假 设实际上抽象了现象的社会性因素。从社会学的视角看,人力资本本质上体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不但人力资本的获得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社会认定的结果,体

2、现了个体与企业、组织 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关键词:人力资本;经济学;社会学Human Capital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A Review of Economic Theory of Human Capital2. Sc ho o l of I nsu ranc e,S out h w est Uiii versit y of Fi nan ce and Ec o no m i cs Ch e ng du Si ch uan 610074 P. R. Chi na) Abstract: Economic t

3、heory on human capital broadens horizons for the research on capital.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lies in that it recognizes the status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stresses that it is a type of capital. Ho'vever,human capital theory looks at labor and investment in it only from the econo

4、mic perspective and its inherent assumptions have in effect. abstracted sociological factors in reality. From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human capital in essence embo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 een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Itsacquisition is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of individuals and the value

5、 it em bo di es is also t he result of soc ial iden ti fi ca tio n reflec ting the i nt erac tio n b etween i ndi v id uals and f irm s / o rgarii zat ion s. Therefore,human capital is not only of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of social function not to be ignored.Keywords human capital economics sociolog

6、y收稿日期:004 10 29作者简介:李国和(1965)男,湖南常宁人,贵州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研宄方向为人口社会学;张运刚(1964)男,四川成都人,西南 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研宄方向为人口经济学。一、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经济学观点,其思想在早期经 济学家的著作中就曾被涉及与阐述。经济学鼻祖亚当。 斯密,较早地把人力当作资本。他说,“人的才能与其他 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1 (P246)把人 的知识、经验、技能等视为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因素是 他的一个重要的发现。此外斯密还首次阐述了教育和 训练的花费也是一种投资的思想。在现代经济学文献 中,对人力资本

7、概念的第一次正式阐述,出现于20世纪 初。1906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Ouwen. I. Fisher)在其经典之作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书中,第 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了经济分析的 理论框架之中。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沃尔什(J. R-Walsh)在发表于经济学季干丨刊的一篇题 为(运用于人的资本概念的文章中进一步研究了人力 资本,尤其探讨了“机会成本”问题。作为一种经济理 论,人力资本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 初。舒尔茨和贝克尔从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角度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本理论。1960年,舒尔茨在 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以会长身份发表了

8、题为人力资本 投资的演讲,最早地提出了人力资本体系。舒尔茨人 力资本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 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 力。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的取得不 是无代价的,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包括知识和技 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 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20世纪80年 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卢卡斯、罗默尔、斯宾塞等“新增长 理论”的代表采用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 心的经济增长模型,即知识积累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进 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综合来看,人力资本

9、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完整 的资本概念包括有形的实物或物质资本(不变资本)和 无形的人力资本(可变资本)(2)人力资本是人类自 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是可以 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人 为投资的产物”,它通过教育、保健、国内劳动力流动和 国际间劳动力的迁移等投资途径形成;(4)经济发展 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裕或资本存 量的多寡;()智力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 资本的生产比物质资本的生产更为重要;(6)拥有大 量人力资本的国家会取得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人力 资本低下是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较慢的原因。二、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缺陷经济学

10、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无疑是拓展了经济 学资本问题的研究视野,开辟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 天地。人力资本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不仅承认劳动 是生产要素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因素,而且还强调了它 是一种资本,这是劳动力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进一步 提高的表现。此外,人力资本理论重视人口质量,认为 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这是其较之传统经济学革命 性的一面。由于人力资本的这一理论,人们重视了对 人的教育与培训,重视了人的健康与素质提高,对提高 人口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人力资本理论一开始就蕴含着致命的弱点: 这就是它纯粹地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人力及对其投 资,或者说是在一个相对纯粹的理论空间中来讨论人 力资

11、本及其相关问题。其中所隐含的许多假设里,实 际上抽象了许多现实的社会性因素。第一,“人力资本理论”仅仅从劳动力的生产费用 即劳动力生产的角度来说明劳动力所有者的收入决 定,抽掉了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所有者与使 用者的生产关系或产权关系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余的 社会关系。过分强调人力是资本增值的工具,是经济 增长的动力、手段。“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当代,只 有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或主要贡献者, 经济增长率决定于人力资本的增长率,而决定一个国 家或一个家庭富裕还是贫穷的根源是人力资本本身。 它同时认为,人们的收入水平是由人们的劳动技能和 知识水平所决定的,与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

12、系 和社会地位无关。而人们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是人 们用时间和金钱生产出来的,是投资即接受教育的结 果。因而,他们还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失业归咎于人 力资本投资的多少。实际上,我们置身的世界毕竟不 是单个人的世界,而是一个有着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 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社会关系是我们生存的基本需 要。人力资本理论虽然史无前例地将人作为财富创造 的源泉,但其所研究的人还只是比较笼统的人,没有经 过社会关系分解的人,没有考察到人与人合作形成的 组织关系,社会各种群体之间的交往。人被作为资源 要素看待,具有工具理性的特点,从某种程度是对人与 其他非人资源区别的忽视。事实上,人不仅是诸多经 济发展的资源要素

13、之一,而且还是运用资源要素的主 体,人在运用资源要素的过程中,不是作为单个人出现 的,而是作为社会群体出现的。作为社会群体,人与人 之间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当西方人力资本专家 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作为资源要素作用的时候,在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运用其他非人的物质资源时的独 特的主体地位,从而忽视了人在运用其他非人资源时 的存在状态一社会关系。人口质量的资本化反映了 人作为“经济人” 一面的理性要求,但过分强调人力资 本,却抹杀了人作为“社会人”的其他非经济的、社会性 的需求。第二,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当成一种单纯的经济 行为,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弱化了教育的社会 教化功能,忽视人的自身完

14、善和发展。其实教育的经 济功能只是教育全部功能的一部分,教育的主要功能 还是教化功能和传承功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使受教 育者获得经济利益,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获得做人的 道理和本领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和社会劳 动者,从而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人的价值。人力资本理 论只看到教育的经济回报,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 把教育制度的目标限定在为经济增长服务上,把重点 放在职业培训上面,依据接受哪一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来决定安排哪种职业,从而走向一种极端,导致教育的 迷失,形成要想获得好工作、取得高收入,就要接受高 学历教育的唯经济教育、唯职业教育、学历文凭膨胀的 社会局面。第三,人力资本理论所指的“人力

15、”概念,基本上涉 及的是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等方面的素质。而从 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人口质量不仅仅是包括了文化知 识、技能水平和健康水平,还包括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 能力。因此此人力资本的范畴不应仅仅是包括健康和 知识、技能形态的两种形式,还应包括道德意识形态的 资本形式。尽管道德能否被认可为一种资本形式要受 到特定条件的制约且易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无可否认: 即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道德、信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资 源。尤其在市场取向以及制度并非完善的体制下,道 德、信用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不可忽视。而人力 资本理论对于人力中知识、技能、健康这些因素作为资 本价值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对人力中思想道德能

16、力 价值的贬低。在市场体制尚不完善、制度尚未健全的 情况下,容易使社会产生普遍的道德不足与缺失,例如 社会诚信危机等。三、社会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本I .人力资本的社会特征从上述西方学者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来看,经济 学所谓的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 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 经济学所指的人所具有的这些知识、技能和体力等在 人口学看来,就是人口的质量或者叫做人口素质。因 此,从形式上来说,人力资本实际上是人口质量的经济 表现,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或 其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经济价值的衡量形 式。而由于人所具有的这些能力是体现在个人身上

17、 的,通常属于个人,从而人力资本具有私人的性质或者 排他的性质。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人总是生活在 一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之中,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时指出,资本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 的历史范畴。资本不是物,而是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 系。马克思实际上明确地指出了资本还具有社会属 性。作为资本的一种形式,人力资本具有社会性。人 力资本从本质上说,体现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 关系。人所具有的一切能力都只能是在社会中获得与 形成的,其获得与形成实际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一方面,个体人力的获得是在社会之中形成的,是通过 不断社会化的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但人力中的知 识、技能与道德素质的

18、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就连个人 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的提高也是在不断的社会化 中得以实现的。个体社会化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人力 状况。一个社会化水平较好、较高的人,一般来说具有 良好的素质与能力。而一个社会化不足甚至缺乏的 人,其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难以保障。另一方面,人力作 为资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社会认定的结果,这其 中体现了个体与企业、组织等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力 的价值只有在具体的社会活动、社会劳动的过程中,在 与这些群体组织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人力资本的社会性具体表现为:(I) 人力资本获得的社会性。人力资本的获得实 际上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的组织,如家庭、学校、社 区、单位以及社会各

19、种团体组织等,是个体人力资本获 得与形成的基本场所,教育、生产以及各种社会交往互 动是个体人力资本获得与形成的主要渠道与手段。(2) 人力资本的群体性。人不仅是诸多经济发展 的资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运用资源要素的主体。人 在运用资源要素的过程中,不是作为单个人出现的,而 是作为社会群体出现的。社会分工在使人力资本专用 性(私有性)强化的同时,也使其群体特性日趋显著。 人力资本在日常的被使用过程中,有时甚至是要经过 一段长时间后,才能以个人和团体、群体组织的工作效 率和效益体现出来。具有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只有加 入到企业、事业单位等群体组织中时才能实现其价值。(3) 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社会性。人

20、力资本价值 的实现方式可以是经济契约式的,即用一定量的人力 资本换取“等量”价值的经济报酬,也还可能是其余社 会性需求的非经济的报偿。梅奥“霍桑试验,研究表 明:工人的经济利益需要还在社会、心理需要之下,对 人力资本价值的回报更应在增加不同层次人需要的 “满足度”和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上努力。人力资本更愿 意换取更高层次的非经济报偿,人群关系和谐利于人 力资本的有效供给。马斯洛在“人类需求层次论”中不 仅仅指出人的需求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 现五个层次,而且要沿着这个层次上升,直至“自我实 现”。而“自我实现”是与人的潜能的发挥相联系的。 潜能得以发挥,人就能以其人力资本换取自身价值的

21、高层次追求,使其趋于完美。由于人类越是追求高层 次需求,就越少自私,越多社会化效应。因此,在高层 次需求中支付的人力资本,换取的是个人价值和社会 价值的同步实现,这就超越了仅仅以经济回报的价值 实现形式。(4) 人力资本价值的社会差异性。受社会因素的 影响,人力资本价值总是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加里。S。 贝克尔认为,就个体而言,人力资本是投资均衡于所有 投资活动的收益率这一点上;但就社会而言,人力资本 投资由于家庭财务状况、个人能力、人际关系以及公共 政策的差异,则表现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性。人力 资本首先表现出明显的人口差异,不同年龄、性别、身 份、地位及其他社会特征的人口群体往往人力资本形

22、式与价值各有差异。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其具体度量、衡量往 往与社会政治、文化、观念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因而 价值认定上存在的差异很大。同时,现实中人力资本 的价值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的,随社会经济、地区、环 境等的需求力度而升贬。有些形式的人力资本由于社 会环境的变化在短期内即会贬值,有些形式的人力资 本即使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也还会在较长时间内起作 用。当简单的重复劳动被高新技术的机器取代,初级 人力资本价值必然降低。2 .人力资本的社会功能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认识到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功 能,这是合乎事实的。人口质量之所以能转换为人力 资本,是因为人在其生存中,必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 力以适应社

23、会,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物质资料生产和 人口自身的生产,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与社会劳 动者。在这些生产中,势必要耗费人力劳动力。体现 在劳动者身上的文化技术程度和健康状况以及道德水 准等,是由于对人的这些能力或素质的投资而形成的。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耗费和人类劳动的积累, 是以费用的形式出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改变一 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 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而这就得 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6 (P195)。作为理性的“经 济人”,人力资本拥有者必然要提出自利的经济要求, 一是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人力资本的自有性特点决 定了它对排他

24、性产权的要求。二是人力资本的报酬要 求。人力资本使用过程的产权排他性,决定了其结果 必然追求功利性收益。报酬在这里已经突破了传统的 生理层面的意义,已成为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志和成 就的象征。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因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愈来愈成为个人就业获得 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 ,人力资本不仅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不可 忽视的社会功能。从个体的层面上来说,人力资本的 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人力投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前提。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了能力的全面发展,还包 括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的潜能 的全面发挥与发展是人力资本提高的结果。人力资本 的提高,无疑意味

25、着其技能与智能等的全面提高,这使 人能够依赖于其发展能力打破专业分工的限制,形成 潜能多向投放的综合优势,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潜能 优势选择就业机会,把兴趣、能力、生产融为一体,体现 自己的价值。这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全面开发与利用, 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个体人力资本 的提高,也使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以改善。人的全面 发展必须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步,具体表现为人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状况的进步。生活质量是人各种社会生 活状况的综合体现,是对物质、文化、精神、社会各种需 求总体满足程度的综合量度。从量上看,它是一系列 指标体系如在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安全等生活指标投 入的增减,而这些生活指标的改

26、善与人力的投资存在 直接的联系。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依赖于收入 的递增,而收入递增又和其知识技能效率呈正相关知 识技能提高的主要途径来于人力投资。人力资本存量 提高,也改善生活质量的性质和水平。人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等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本的 状况有密切的关联。人力资本也影响生活质量创新。 生活质量不仅有静态的性质,而且还具有动态的特征。 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来自于高质量技能者的创造性劳 动。只有高质量的创造性劳动,才会有高质量的生活 和服务。否则,会导致名义生活质量提高,实质生活质 量下降。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还促进人们社会关系 的全面发展。如前所述,人力资本的获得是社会化的 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