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物理专的题目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_第1页
2017年高三物理专的题目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_第2页
2017年高三物理专的题目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_第3页
2017年高三物理专的题目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_第4页
2017年高三物理专的题目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案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滑块一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且 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I卷25题、2015年全国H卷25题、2013年全国H卷25题)或模拟考试 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2016江苏卷(选择题)2015全国卷I25题2015全国卷II 25题_._口 一 A1)mtsG、门mi右Fw命题角度:多过程定性分析、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命题角度:多过程、相对运动与力与运动图像应用临界问题

2、的分析命题角度: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 2、判断滑离时的速度 3、求相对运动的时间 4、求相对运动的位 移5、求损失的机械能易错点:1、判断是否相对运动条件 2、两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3、速度相等后能否共速问题突破一、“滑块一木板”模型中讨论与判断的题型1、(2016江苏卷。多选) 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 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2、(多选)如图所示, A、B两物块的质量

3、分别为 2 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1数为 由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因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o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X -EA、当F<2科mg寸,A、B都相对地面静止5,1| .B .当F = 2科mg寸,A的加速度为3科g果1C.当F>2科mg寸,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2dg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滑块的v-t图像可能是图中的()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

4、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 F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突破二、“滑块一木板”模型中加速度问题(纯运动学问题)1.如图所示,一长度 L=3m高h=0.8m,质量为M=1kg的物块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0.49kg的物块 B静止在A的最左端,物块 B与A相比大小可忽略不计,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科1=0.

5、5,物块A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1. 一个质量为mo=0.01kg可视为质点的子弹,以速度 vo沿水平方向射中物块 B,假 设在任何情况下子弹均不能穿出。g=10m/s (18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m1 = 5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SP、竖直面内弧形光滑轨道PQ,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h=1m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P,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9=600,弧形轨道半径 R=2m,末端切线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B,长度均为l=4m,质量均为 m2 = 50kg,木,问:(1)子弹

6、以vo=400m/s击中物块B后的瞬间,它们的速度为多少?(2)被击中的物块 B在A上滑动的过程中, A B的加速度各为多少?板上表面与弧形轨道末端Q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因,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2=(3)子弹速度为多少时,能使物块B落地瞬间A同时停下?0.12.(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 (1)求货物到达弧形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货物滑上木板 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 以应满足的条件.(3)若以= 0.30,求货物滑上木板后与木板系统所能产生的热量.3. (18分)如图所示

7、,倾角 a =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3kg的溥木板,木板的取右漏叠放一质重m=l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对木板2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使木板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最大静摩擦力等 / 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l0 m/s2 .帽少/(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 F应满足的条件;,灯上尹(2)若F=37.5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乂彳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求出物块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精彩文

8、档突破三、“滑块一木板”模型与动量守恒相结合题型1 : (18分)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轨道 AR竖直台阶BC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直轨道CD组成.小车的质量为 M紧靠台阶BC且上水平表面与 B点等高.一质量为 m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 圆弧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滑过圆弧的最低点B之后滑到小车上.已知 M=4m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 Q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 P与Q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 PQ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N, Q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求:(1)滑块滑到B点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PQ之间的距离

9、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 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2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质量均为m =0.1Kg的带电绝缘滑板 A及绝缘滑板B置于水平面上,A的带电量一 _4 一-q=0.01C ,它们的间距S=m。质量为M =0.3Kg ,大小可忽略的物块 C放置于B的左端。C与A之 3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出=0.1, 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卜2 =0.2, B的上、下表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电场强度为E =80N /C的匀强电场,假定 A B碰撞时间极短且无电荷转移,碰后共速但不粘连。求:(1) A与B相碰前的速度

10、为多大;(2)要使C刚好不脱离滑板,滑板的长度应为多少; 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最终AB的距离。3、 (18分)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M= 1kg 、长L = 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S=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现有一质量m= 2kg的滑块(不计大小)以V0 = 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 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科=0.2 , gB 10m/s2。(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2)4、 (18分)如图17所示,固定的凹槽水平表面光滑,其内放

11、置 U形滑板N滑板两端为半径 R=0.45m的 1/4圆弧面。A和D分别是圆弧的端点,BC段表面粗糙,其余段表面光滑。小滑块 Pi和P2的质量均为 m>滑板的质量 M=4m Pi和P2与BC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0.10和 2=0.4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滑板紧靠槽的左端,P2静止在粗糙面的 B点,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 A点沿弧面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粗糙面B点上。当P2滑到C点时,滑板恰好与槽的右端碰撞并与槽 牢固粘连,P2继续运动,到达 D点时速度为零。P1与B视为质点,取g=10m/s2.问:(1) P2在BC段向右滑动时,滑板

12、的加速度为多大?(2) BC长度为多少? N P1和P2最终静止后,P1与P2间的距离为多少?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突破一:1 BCD 2 BD 3 BD突破二:1.解:(1)子弹击中B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0v0 =(m0+m)v2 分 解得:v=8m/s 2分(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对B:i(m。m)g =(m0 m)aB2得: aB=5m/s方向水平向左3 分2对A: 3(mo+m)g-匕。+m+M )g =MaA得:aA=1m/s万向水平向右3 分(3)子弹击中B过程中,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设B在A上运动的时间为t1 ,则:SB SA =L1,2、1,2(vbi

13、L 一一HbL ) aAt =L32 分22mb% =(mc + m)vB12 分tSb vB212B做平抛运动时间t2,h = gt2 1分2aA = "2Mg2g =1m/s2 2 分MS/A0 - aAt11分 联立求解得:子弹速度m0 mvB1 =435m/s mo2.【解析】(1)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p、Vq,对货物的下滑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gh =lmU2 m1gh R(1 -cos600) L 1m1vQ2设货物滑到弧形轨道始、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NP、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0 VpvQNPm1gcos60 =m1NQm,g=m

14、1 RR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NP=750N, Nq=15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轨道始、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50N和1500N,方向竖直向下.(2)若滑上木板 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gmgw科2(m+2m)g 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科1mg>科2( m+m)g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0.24 v科1<0.36 . (3)(11 = 0.3,由上问可得,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i,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mg=ma1 设货物滑到木板 A末端时的速度为vi,由运动学公式得:v2-vQ =-2a1l

15、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V1 = 4m/s (11)货物滑过木板 A系统产生的热量 Q=1mgl =600J设货物滑上木板B经过时间t,货物与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V2,木板B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 ,有:V2=a2t(13)v2=v 1ait(14)1mg ( m+m)g=ma2(15)木板运动位移X2=v2t(16)货物运动位移xi= v1 +v212220货物相对木板 B位移Ax =xi X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Ax = ' m9av l =4m,可见:货物与木板B达共同速度后,由于 厂 > 科2,故两者整体在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货物与木板B系统产生的

16、热量 Q2=imig Ax = l00°J(19)3货物滑上木板系统所产生的热量QzQ+Qu"00 J-933.3J(20)33、解析 (1)对M m,由牛顿第二定律F(唐m)gsin a = (M+ m)a对 m 有Ff- mgpina = mODFf<Ffni=mgposa 代入数据得F< 30N(2) F= 37.5 N >30 N ,物块能滑离木板对 M 有 F一礼 mgpos a Mgin a = Ma对 m 有科 mapos a mgsin a = ma 1o 1设物块滑离木板所用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2at22a2t2=L代入数据得t = 1

17、.2 s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t 由公式2gsina - x= 0v2?代入数据得x= 0.9 m ?突破三:1、(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在 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N' = 3mg (1分)(2)滑块最终没有离开小车,滑块和小车必然具有共同的末速度设为u,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v=(M +m)u (2 分)若小车PQ之间的距离L足够大,则滑块可能不与弹簧接触就已经与小车相对静止,设滑块恰好滑到Q点,由功能关系有1o 14R -NmgL=-mv -(M +m)u (2分)联立式解得L=f (2分)225若小车PQ之间的距离L不是很大,则滑块必然挤压弹簧,

18、由于PQ之间,设滑块恰好回到小车的左端P点处,由功能关系有Q点右侧是光滑的,滑块必然被弹回到,12122mgL =,mv2 -(M +m)u2 (2分)联立式解得2RL -5(2分)综上所述并由式可知,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离开小车,PQ之间的距离L应满足的范围是2R4R< L <一55(2分)2. (1) A与B相撞之前由动能定理:(qE 2mg)S =12一 mvo22(qE -mg)mS 2分代入数据得:v0=4m/s 2 分=2m/ s 2 分 2(2).A 与B相碰后速度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1C在A上滑行时,A B分离,B做匀速运动,A与地

19、面的摩擦力 f2 = N2(m + M)g=0.8NA受到的电场力F =qE =0.8N故A、C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1分当C刚好滑到A左端时共速v2,由动量守恒定律:mv1 =(m + M)v2 得v2 = mv =0.5m/s 1分m M1 212设A长度为L则由能重寸恒te律有:N1MgL = mv1 - (M + m)v2 2 分得2 21212mv1 (M m)v2L = 22代入数据得L = 0.5m1 分LMg(3) .对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N1Mg=Ma得a =上1Mg =1m/s2 1 分M加速时间为t =9=05 =0.5s1a 1v1 v2 .分0.5s内A的位移SA =

20、1 = 0.625m 1分20.5s 内 B 的位移 SB =v1t =1m 1分所以两者以后距离关系式为X = SbSa+(ViV2)t 1 分 = 0.375 1.5t3:解:(1)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为M|v1 (2分)代入数据解得V1 ,滑块与小车相对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有Vi = 4m/s (1 分)mv = ( m+设滑块与小车的相对位移为Li ,由系统能量守恒定律,有121 ._ _ . 2科 mgL = - mv, -2 (m +M )Vi (2 分)代入数据解得Li = 3m (1 分)设与滑块相对静止时小车的位移为S ,根据动能定理,有-12科mgS = 2 Mv1 -0

21、(2分)代入数据解得 S = 2m (1分)因L1L , S1S ,说明小车与墙壁碰撞前滑块与小车已具有共同速度,且共速时小车与墙壁还未发生碰撞,故小车与碰壁碰撞时的速度即v1 = 4m/s(1分)(2)滑块将在小车上继续向右做初速度为v1 = 4m/s ,位移为L2 = L- L1 = 1m的匀减速运动,然后滑上圆轨道的最低点 P。若滑块恰能滑过圆的最高点,设滑至最高点的速度为v ,临界条件为2mg= m (1 分)根据动能定理,有 一在mgL mg 2R=1mv2_1mv2 (2分)2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R = 0.24m (1分)若滑块恰好滑至 圆弧到达T点时就停止,则滑块也能沿圆轨道

22、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 41(1分)根据动能7E理,有 一mgL mg R =0 _ mv1 (2分)代入数据解得 R= 0.6m2综上所述,滑块能沿圆轨道运动而不脱离圆轨道,半圆轨道的半径必须满足RK 0.24m 或 F> 0.6m (1 分)4解:(1) Pi滑到最低点速度为 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 212mv0 +mgR=mv1解得:v1 =5m/s2 2P1、P2碰撞,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v;、v2,H12 1 2 12mv1 =mv1 +mv2 mv1 =-mv1 +-mv2解得: v1=0v2=5m/s222P2向右滑动时,假设 P保持不动,对

23、P2有:f2 =u2mg = 4m (向左)对 P1、M有:f =(m + M)a2 得:a2 =f= 4m=0.8m/s2 m M 5m此时对R有:f1 = ma = 0.80m < fm =1.Qm,所以假设成立。12 一.(2) P2滑到C点速度为v2,由mgR = 2 mv2 得v2=3m/sP1、P2碰撞到P2滑到C点时,设R、M速度为v,对动量守恒定律:mv2 = (m+M )v+ mv2解得:v=0.40m/s 对 R、P2、M为系统:f2L =1mv21mv22+1(m + M )v22222代入数值得:L=1.9m 滑板碰后,P1向右滑行距离:S = 0.08m2a12

24、P2向左滑行距离:S2 = * = 1.125m2 a2所以R、沁静止后距离: 与=L § S2 = 0.695m25. (18分)某工地一传输工件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形,AB为一段足够大的 工圆弧固定轨道,圆弧半径 R=5.6m , BC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CD为一段上圆弧固定轨道,圆弧半径r=1m ,三段轨道均光滑.一长为 L=2m、质量为M=1kg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 BC轨道的最左端,小 车上表面刚好与 AB轨道相切,且与CD轨道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 m=2kg 的工件从距AB轨道最低点h高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也向右运动,小车与C

25、D轨道左端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即被粘在C处.工件只有从 CD轨道最高点飞出,才能被站在台面DE上的工人接住.工件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右0.5 ,取g=10m/s 2,求:(1)若h为2.8m ,则工件滑到圆弧底端 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多大?(2)要使工件能被站在台面 DE上的工人接住h的取值范围25. (18分)【解答】解:(1):工件从起点滑到圆弧轨道底端 B点,设到B点时的速度为Vb,根据动能定理:,1 . 2 一八mgi = - mB - 0(1 分)一V2工件做圆周运动,在 B点:N- mg = m谭.(2分)R由两式可解得:N=40N(1分)(2):由于BC轨道足够长,要使工件能到

26、达 CD轨道,工件与小车必须能达共速,设工件刚滑上小车时的速度为V0,工件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 V1,假设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才与其共速,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对于工件与小车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分)mv0= (m+M ) V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分)19 19P-mgL=-T-wv0 -y(帕M)产1(2分)(1分)对于工件从AB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nigh=yiBV0代入数据解得:h=3m .要使工彳t能从CD轨道最高点飞出,h=3m为其从AB轨道滑下的最大高度,设其最小高度为 h', 刚滑上小车的速度为V0,与小车达共速时的速度为 V1 ;刚滑上CD轨

27、道的速度为V2,规定向右为正 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o' = (m+M ) vi ' d(1分)由能量守恒定律得:WingL二/甘2 ?(2 分)W-MW工件恰好滑到CD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ymv2fmgr (1 分)工件在AB轨道滑动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idvq i 2(1 分)联立.,代入数据解得:h/ = 18m(1分)7综上所述,要使工件能到达 CD轨道最高点,应使h满足.4nKh<3m (1分)实用标准文案5. (20 分)如图,质量均为2m的木板A、B并排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左端紧贴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

28、弧底端,A与B、A与圆弧底端均不粘连。质量为 m的小滑块C从圆弧顶端由静止滑下,经过圆弧底端后,沿 A的上表面从左端水平滑上 A,并在恰好滑到 B的右端时与B一起匀速运动。已知重 力加速度为g, C过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5mg, C在A、B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同,C与B一起匀速的速度是 C刚滑上A时的0.3倍。求:(1) C从圆弧顶端滑到底到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两板长度Li与L2之比。(3) C刚滑到B的右端时,A右端到B左端的水平距离s与B的长度L2之比。25. ( 20 分)(1) ( 6分)设C到达圆弧底端时的速度为vo,轨道对C支持力大小为N,下滑过程C克服

29、摩擦力做的功为Wfo由动能定理,有:r ,12mgR -Wf =-mv0 -02(2分)C过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voyN -mg =(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N =1.5mg3联立式得:wf =mgR4(2分)(2) (9分)设C刚滑过A到达B时,C的速度为Vc, A、B的速度为v, B、C共同速度为Vbc, C与A、B间的摩擦力为f。r C从滑上A到刚滑到B这个过程,C和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Y 由动量守恒守律: mv0 = mvc+4mv(2分)1119.1厂由功能关系:fL1 =-mv0(-mvC+一父4mv )(2分)'222厂C滑上B到与B共速这个过程,对

30、C和B组成的系统,Y 由动量守恒定律: mvC+2mv = (m+2m)vBC(2分)精匕文档121_21 , 一 .2由功能关系:fL2 =mvC+ x2mv (m+2m)vBC(2分) 222或:C从滑上A到与B共速的全过程r由动量守恒定律:mv0 = 2mv+( m + 2m)vBC,一,“、,一 12-1_21._.2_由功能关系:f(L1+L2)= mv0 - x2mv + (m+2m)vBC1222(评分说明:式对一式给两分,对两式给4分;按同样规则给分)任两式联立并代入 vB=0.3v0得:v = 0.05v0, vC =0.8/0L 14任两式联立并代入 v=0.05v0, v

31、C=0.8v0得:二二一(1分)L215(3) (5分)设C从滑上B到与B共速所经历的时间为 t,对B,由动量定理:ft =2mvB 2mv(1分)在t时间内,A通过的距离:sA =vt(1分)设B在t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 Sb ,对B应用动能定理:fsB =1 M2mvB-1父2mv2 (1分) 22S = Sb - Sa (1 分)联立Qg超超顿X并彳弋入vB =0.3/0, v = 0.05v0得:s 1 r=g)(1 分)L23(评分说明:用其他方法,如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参照给分)14、(16分)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

32、,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0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0.44倍。货物与货车分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数为0.4 ;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2,、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 cos 0 =1, sin 0 =0.1 , g=10 m/s 。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14 (1) (6分)解:设货物质量

33、为mi受到货车支持力大小为,车对货物摩擦力大小为fl ,受力分析如图货物与货车间滑动摩擦因数为从,货物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 a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_Cosg=Nimg|_SinO + fi =m&fi = N Ni2 联立方程,代入数据得a1 =5m/s方向沿坡面向下(2)解:车质量为4m,受到坡面支持力大小为 N2,坡面对车阻力大小为f2,受力分析如图车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2 =N;+4mge0s日f2 4mg sin 二-f1 =4ma2由题意得f2=0.44 M5mg精彩文档2方向沿坡面向下联立彳t入数据得a2 =5.5m/s设货车和货物共同的初

34、速度大小为 vo ,货物相对货车滑动4m用时t,货物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 x1 , 货车相对地面位移大小为 x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12X1 =v0t 一 a1t 212X2 =v0t - a2 t 2x1 - x2 =4mx2 =48m车长为L,货物相对车滑动4m时车头距顶端L',坡长为S解之得 S =98m代入数据得SnL+L'代入数据,25. (20分)某传送带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的横截面如图所示,ab段水平,bcd段为1/2圆周.传送带在电机的带动下以恒定速率 丫 =4m/s运动,在传送带的左端点 a无初速地投放质量m=1kg的小物 块(可视为质点),当第一个物块 A到达b点时

35、即刻在a点投放另一相同的物块 B.物块到达b点 时都恰好与传送带等速,此后能确保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地通过bcd段.物块到达最高点d时与传送带间的弹力大小恰等于其重力.在d端点的左方另有一平直轨道 ef,轨道上静止停放着质量M= 1kg的木板,从d点出来的物块恰能水平进入木板上表面的最右端,木板足够长.已知:物 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匕=0.8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叱=0.2 ;木板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0.1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试求:(1)每个物块在传送带abcd上运行的时间;(2)传输A物块,电机所需提供的能量(不计传动机构的其他能量损耗);(

36、3)木板运动的总时间.25.(共 20 分)解:(1)(共5分)物块在a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1mg =ma,得 a=8m/s2(1 分)v=at1得 t1 =0.5s(1 分)物块经过d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N + mg = m ,代入 N = mg ,得 R = 0.8 m(1 分)则物块在圆周上运动的时间:t2=0.63s(1分)v则每个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t =t +t2 = 1.13s(1分)(共3分)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时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As = vt1 -vt1=1m2(1分) .1 O.每传输一个物块,电机提供的能重E =N1mg&s

37、 + mg M2R + mv =32 J (2分)2或:物块在传送带水平 ab段运动,电机克服摩擦力做功Wf =mgss=v t1(2分)每传输一个物块,电机提供的能量E = N1mgs十mgM2R = 32J(1分)(共12分)A物块滑上木板时,物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A = N2mg =2N木板与轨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1 =&(M +m)g=2N(1分)注:式任何一式正确均给此1分(1分)由于fA = fM1 ,故木板仍保持静止状态物块A在木板上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 (1 分)当B物块滑上木板瞬间,A物块的速度大小:? (1 分)A、B物块在木板上同时滑动时对木

38、板的摩擦力大小为fA + fB = 2 fA - 4N地面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fM2 = %(M 2m)g =3N? (1 分)(? ?式任何一式正确均给此 1分)木板开始加速向左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22 fA - fM2 = MaM 1 信:aM 1 = 1 m/s? (1 分)(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 1分)当A物块与木板共速时有:V共1 =aM1&1 =Va1 - aA81得:v共 1 =1m/s, &1 =1s? (1 分)(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 1分)此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vB1 =v-aA&1 = 2m/s? (1 分)此后A物块与

39、木板保持相对静止,木板开始减速,由牛顿第二定律:2fM2 fB = (M m m) ,aM 2 信:aM 2 = 0.5 m/s? (1 分)(表达式正确,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 1分)设物块B与木板达到共速后,再减速停下,则有:V共2 =¥共1 _aM2 ,&2 - VB1 _ aA 心b一 .22得: &2 = s , v共 2 = - m/s 假设成3A332D(1 分)(表达式?正确,但没算出结果也出给此 1分)此后三个物体一起做减速运动:aM3 =3g =1m/s2三个物体一起减速运动的时间:Av*2以3 =-aM 323)(1 分)25. (18分)如图所示,

40、在光滑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质量mi=0.2kg的绝缘平板小车,小车的右边处在以PQ为界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i=lxi04V/m,小车A点正处于电场的边界.质量 mi =0.1kg ,带电量q = 6 X10-5C的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A点,其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1 = 0.40 (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小物块一个V。= 6m/s的速度.当小车4速度减为零时,电场强度突然增强至E2= 2 X10 V/m,PE而后保持不变.若小物块不从小车上滑m2 事V0落,取g =m1210m/s .试解答下列问题:一一 一二A ,一 :.一,Q(1)小物块最远能向右运动多远?

41、(2)小车、小物块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少?(3)小车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25.(1)小物块受到向左的电场力和滑动摩擦力作减速运动,小车受摩擦力向右做加速运动.设小车和小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日、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对小车 pmg = ma、a = 2m/s2对小物块 qB + 四2g = m&、a2 = 10m/s设11时刻小车与小物块速度相同,则Vt = V0 a?t 1 = a1t 1、解得11 = 0.5s、Vt =1m/s当两物体达共同速度后系统只受电场力,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qE1 = ( m + m) a3 贝1 a3 = 2m/s设两者摩擦力达最大静摩擦力,小车和小物块做

42、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a5,则pm2g =ma4、a4= 2m/s2;qE(im2g=m2a5、a5 = 2m/s 2;由于a3 = a4=a5,故两者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以共同加速度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22小物块第一段运动的位移S1 =vt -v° =1.75m2a22 v丑小物块第二段运动的包移S2 = =0.25m52a共小物块向右运动的最远位移 s = si + S2 = 2m .(2)当小车和小物块的速度减为零后,2小物块的加速度 qE2 即g = m2a6、a6 = 8m/s2小车的加速度pmg = ma?、a7 = 2m/s设小车经过t2时间冲出电场,此时小车和小

43、物块的速度分别为V3、V4对小物块 S = 1a6t2 t2 = 至=小物块的速度 V3 = a6t2 =4/2 m/s 21. a?小车速度v4=a1t2 = 2 m/s冲出电场后,小物块做减速运动,小车做加速运动2小车力口速度即g = ma8、as = 2m/s2小物块加速度a9 = 闻=4 m/s经过t3时间速度相同:vt = V3a9t3 = V4 + ast3解得 vt = 2J2 m/s(3) m从最右端出发向左运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1 ,、23mqEs(jm2gl = 2 ( m + m2)v 解得 l24)(i 分)木板运动的总时间:T =.池.式2 ;:t3 =7s - _i一

44、.11 .如图所不,质量为 3 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右端与半径R= 1 m的粗糙的彳圆弧相切,左端上方放质量为1 kg的物块C,物块C与长木板B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A从距 圆弧上端h=5 m处静止释放,到达水平轨道与B碰撞后一起运动,再经 1 s物块C刚好运动到B的右端且不会掉下.取 g= 10 m/s2.求:物体A刚进入圆弧时对轨道的压力;(2)长木板B的长度;(3)物体A经过圆弧时克服阻力做的功.11.(1)物体A从释放到进入圆弧前做自由落体运动一 2v A1 = 2gh(1分)2刚进入圆弧时 N= RAvA1(1分)R联立解得N =2X1X10X5

45、N= 100 N (1 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00 N(1分)(2)物块C从开始运动到与长木板B具有相同速度的过程中,物块C的加速度为mcg=g= 0.2 x 10 m/s 2=2 m/s 2(1分)mc滑块B的加速度为a b=-mcgmA mB0 m/s 2=0.5 m/s ,1 + 3(1分)物块C运动的距离- 2sC=-act = x 2X 122m= 1 m(1分)物块C在B的右端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0iVb2= Vc= act = 2X1 m/s = 2/m/Szzy42由速度公式得木板刚开始运动时的速度Vb1 = Vb2+ aBt = (2 + 0.5 x 1)m/s = 2.5 m/s(1分)VB1,vB22+2.5木板B运动的距离 sb= t =-X 1 m= 2.25 m(1分)22长木板 B的长度L=Sb sc= 1.25 m(1分)1 212或由能重寸恒 th 律:MmcgL = 2(mA +mB)VB1 - (mA +mB +mc)VB2 解得 L=1.25 m (3)物体A与长木板 B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VA2= (mA+ m)v B1(2分)/口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