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_第1页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_第2页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_第3页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_第4页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生命科学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三册)不含实验部分第八章遗传变异(一)遗传规律 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豌豆作为研究对象: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较明显的相对性状。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未成熟期)、套袋、人工授粉、套袋过程:首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进而研究两对相对性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1)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生物的性状:指生物的外在特征和生理特性。表现方式有显性性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和隐形性状(杂交F1代没有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杂交(X):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自交:基

2、因型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 测交: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相互交配表现型: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高茎与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例如DD或Dd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例如D与d,A与a。(2)遗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高茎 × 矮茎高茎自交高茎 矮茎3 : 1对分离现象解释 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

3、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 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补充:遗传学的解题方法-乘法定理,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二)伴性遗传 1性别决定 常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不同的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人类、全部哺乳动物、很多昆虫、某些鱼类、某些两栖类及很多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性别决定:鸟类、某些两栖类和爬行类 雌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不同的,而雄性体细

4、胞中的一对染色体是相同的。 2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有想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现象。分类:伴X隐性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XaXa XaY)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与交叉遗传(女男女) 红绿色盲,血友病伴X显性病(有病个体的基因型:XAXA XAXa XAY)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Y病遗传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传男不传女(三)变异1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指生物体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结果使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高茎抗病的水稻 X 矮茎不抗病的水稻 高茎不抗病 矮茎抗病 高茎抗病 矮茎不抗病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

5、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其中可能有一些子代会含有适应某种变化的、生存所必需的基因组合,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意义。2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使基因特定核苷酸系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基因突变的原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仙台病毒)。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频率很低的,多害少利。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

6、构变异: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组: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备注:染色体组数目判别(根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数目或者根据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数目)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备注: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单倍体: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被物

7、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的个体3 人工诱变及其预防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备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特点:产生的多倍体茎干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原理:基因突变物理诱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方法 化学诱变: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生物诱变:病毒等特点: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筛选 YYrr秋水仙素处理YYRR YYrryyRRyyrrYR YryR

8、yr花药离体培养YR YryRyr减数分裂 YyRr - -单倍体 -特点: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四)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的预防 1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在同胞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上的隐形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X染色体上的显性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上的隐形病:色盲症,血友病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在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染色体遗传病备注:遗传病的判别过程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假设排除 2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第九章生物进

9、化(一)生物的进化 1生物学的进化胚胎学证据陆生脊椎动物是从水生的鱼类进化而来的。比较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有共同的来源而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痕迹器官:生物体内某些功能已基本消失但仍然存在的器官。生物学证据生物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越相似;反之,亲缘关系越远,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就越大。古生物化石生物化石:是在特殊条件下保存于底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他们的生活遗迹。2 生物进化历程了解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3生物进化规律 原核 真核 水生 陆生 低等 高等 单细胞 多细胞(二)生物进化理论 1达尔文与进化论的创立 物种起源证明了生物界是在不断运动与进化之中,有着极其悠远的

10、发展历史,阐明了生物界发展的原因,并正确地解释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起源。 2自然选择学说变异和遗传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繁殖过剩生存斗争种间斗争:指不同物种间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斗争。种内斗争: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争夺生活场所、食物、配偶或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的作用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现代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进化是在种群中实现的,而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个种群中能进行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的基

11、因库。其中某一基因在它全部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称为基因频率。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突变与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自然选择主导着进化的方向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断地淘汰不适应环境的类型,从而定向地改变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向适应环境的方向演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一般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一般是由于某些地理障碍而发生的。生殖隔离:指进行有幸生殖的生物彼此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可分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和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交配,交配能否产生可育后代。5灭绝灭绝:指该物种的全部个体在地球上不复存在。物种灭绝的内在原因:从物

12、种本身来讲,对原有生存环境高度适应,导致基因库变小,当环境发生突然变化后,对变化后新环境的适应程度下降到零。第十章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1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的实质: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遗传多样性能有效地增大种群基因库,有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而长期生存。遗传多样性还能为物种提供进化的材料,有利于物种的进化和发展,并为新物种的形成打下基础,从而促进物种多样性乃至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发展。2物种多样性及其测量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多样性,包括某一特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均

13、匀度。是衡量一定区域中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结构稳定的基础,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物种多样性测量:对某分布区域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是物种多样性测量的常用方法之一。 标记重捕法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境: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独特的无机环境(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保护生境、减缓荒漠化进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价值 涵养水源、保护土壤、调节气候、对污染物质的吸收和分解生物多样性具有科学研究价值(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濒危物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而且致危因素仍然存在的物种。 渐危物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物种。2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栖息地破坏 引起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毁坏栖息地,即自然栖息地的环境恶化。化境污染 3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其结果都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