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时间之测定_第1页
射流时间之测定_第2页
射流时间之测定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實驗四薄膜分離Membrane Separation、實驗目的1. 了解薄膜分離之原理。2. 學習薄膜分離程序之操作。、理論背景1. 逆滲透簡介:(Semi-permeable逆滲透是一種薄膜分離程序,主要是藉由一半滲透膜 membra ne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O)(b)f c )Tf.-”4L圖1滲透及逆滲透示意圖如圖1(a)所示,以一半透膜將系統分為兩側,分別倒入鹽水(Sal inesolution)及淡水(Fresh water),此一半透膜僅允許水通過而溶質無法通過, 在無外力作用的條件下,因半透膜兩側濃度梯度的關係,淡水側中的水分 子將逐漸通過半透膜至鹽水側,導致鹽水側液面升高

2、,此稱為滲透 (Osmosis)。如圖1(b)所示,當鹽水側的液面升高至某一高度時,半透膜兩 側溶液的化學勢(Chemical pote ntial)相等,液面不再升高而達到平衡狀 態,此時液面高度差所造成的壓力差即為該鹽水溶液的滲透壓(Osmosispressure,二)。若在鹽水側施加一大於逆滲透壓的壓力,則鹽水中的水將 逆向透過半透膜進入淡水側,導致鹽水側濃度提高,此一現象即為逆滲透 (Reverse Osmosis, RO),所使用的半透膜則稱為逆滲透膜(RO membra ne。目前此一分離程序廣被用於海水淡化或超純水的製造,另外,因逆滲 透程序沒有相變化,可在常溫下操作而達到濃縮溶

3、液的目的,因此可用於 濃縮或分離熱敏感和化學敏感的物質,例如果汁、牛奶及酵素的濃縮等。2.逆滲透壓的估算:溶液的滲透壓(二)和其中的溶質濃度一溶液的溫度成正比關係。早期 Van 't Hoff由理想氣體(Ideal gas之關係式類比求得稀薄水溶液之滲透壓計 算公式為7rt(1)其中兀為滲透壓(atm)n為溶質的莫耳數(kgmol)Vm為溶有n kgmol溶質之溶劑體積(m3)R為氣體常數(gas law constant)T為溶液溫度(K)對於較濃的溶液而言,式(1)須以滲透係數(Osmotic coefficient)修正,此一修正係數即為實際滲透壓與由式(1)計算所得滲透壓之比值

4、。若為稀薄溶液,值隨濃度提高而降低。表1為實驗所得之不同濃度NaCI水溶液之滲透壓(二)。表1.250C時NaCI水溶液之滲透壓gmolNaClDen sityOsmotic PressurekgH2O(kg/m3)(atm)0997.000.01997.40.470.101001.14.560.501017.222.551.001036.245.802.001072.396.23.逆滲透之性能:逆滲透之性能通常是以溶劑(水)通量(Solvent flux, Nw)溶質去除率(Solute rejection, SR)來表示,如圖2所示,溶劑自鹽水側擴散通過半透膜 之通量可表示為:N卩 _.:

5、二-a p-. -.LwD w CwV wPw二匚厂其中N w 為溶劑(水)的通量(kg / s. m2)Pw為溶劑的滲透性(Solvent membrane permeability,kg / s. m. atm)Lw為薄膜的有效厚度(m)Aw 為溶劑的滲透性常數(Permeability constant, kg / s. m2. atm)ap為薄膜兩側壓力差,AP = P B (atm)5為薄膜兩側滲透壓差,也兀=山-(atm)Dw 為溶劑在薄膜中的擴散係數(m2 / s)Cw為薄膜中之溶劑濃度(kg solve nt/ m3)Vw為溶劑的莫爾體積(m 3/ kgmol solvenl)

6、半透膜Nw I>1/Ms厂iz/>/i CiCi JJ/鹽水PllIP2淡水圖2.逆滲透程序之通量示意圖另外,溶質自鹽水側擴散通過半透膜之通量可以表示為Ns 二晋 G 七2 = AsQ -C2)Lm其中DsKsCiC2為溶質的通量(kg solute /s. m2)為溶質的滲透性常數(Permeability constant, kg / s. m2. atm)為溶質在薄膜中的擴散係數(m2 / s)為分配係數空=薄膜中之溶質濃度C 溶液中之溶質濃度為鹽水中之溶質濃度(kg solute/ m) 為透過液之溶質濃度(kg solute/ m)當系統穩定操作時,溶質通過薄膜的通量應等

7、於由滲濾流所帶走的溶質 量,則其關係可以下式表示:NsNwC2其中Cw2為滲濾流中溶劑的濃度(kg solute/ m3)逆滲透操作時,溶質去除率定義為薄膜兩側溶質之濃度差與鹽水側溶 質濃度的比值,如下式所示:CiC|將(2)式及(4)式代入(5)式中,可求出 可得B( :P - 二)1 B(.:P .:二)(6)C2 / C1的關係,再將其帶入(6)式中即(7)其中SRPwDs KsCw2(8)對於不同的薄膜而言,Pw、Ds及Ks必須由實驗加以決定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理想的溶劑通量與溶質去除率對薄膜兩側壓力差 的關係如圖3所示。圖3.理想的溶劑通量與溶質去除率對薄膜兩側壓力差的關係圖三、實驗裝

8、置薄膜分離實驗裝置流程6&元件清MM2TK1原水4*占右WrTK2TK3水r4vPP1水邂牆PP2iWMH宇履沖FC<5um WtS3ftMI«lFC2lwn WEMM翳ClC2CF1F2FSAM 水UTaL3浪樋水离 ffltteM MpFP2碟作葆力VV -1I水冋诚HIm水檢水woV1 -4/3-2豪诒水3】以胸NV1*dttJ4cMLKimnmNV3i*fwn 力iwwniBE四、實驗步驟(一)檢量線製作:將進料槽內注滿40L蒸餾水,並配置10ppm之MgSO4水溶液,關閉V1-3, V1-2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 on),開啟PP1,攪拌均勻後,使進料槽循環

9、流動10分鐘後讀取電導度。再依序配置不同濃度0, 15,30, 50, 100,300, 600,800,1000,2000,4000,8000,10000ppm 之 MgSOq 水溶液,重 複上述步驟,以建立 MgSO4濃度與電導度之關係曲線。(二)薄膜分離實驗-壓力變化(奇數組)1. 預備程序:V1-1關閉,檢查所有閥件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off)2. 注水程序:V1-4關閉,V1-1開啟,進水至預定高度後關閉V1-1,其餘閥件保持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 off)3. 攪拌程序:配置樣本溶液 (6000 ppm),倒入TK1,關閉V1-3,V1-2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on),開啟PP1

10、,攪拌均勻後,轉動SV1,選擇使用模組(先板框,後螺旋)4. 給水程序:關閉 V3-2,緩緩打開V1-3,檢查確認外部循環系統無漏水情形,記錄各流量計及壓力表數值;緩緩關閉V1-2,(模組為管柱式時,調整 NV2至1 L/min),檢查P1壓力是否到達 22.5 kg/cm2,記錄各流量計、導電度及壓力表數值5. 壓力調整程序:打開 PP2開關,慢慢關閉PV1至25%,調整NV3至3 L/min所需壓力,確認 P2壓力是否到達設定值,若未達 設定值,調整 PV1 ;記錄各流量計、導電度及壓力表數 值,每30秒紀錄一次,持續記錄15分鐘(壓力調整值為5、7.5、10、12.5 kgf/cm2)6

11、. 實驗結束後:將TK1內注滿40L蒸餾水,固定P2壓力10 kgf/cm2,重複上述步驟45進行薄膜清洗10分鐘(三)薄膜分離實驗-濃度變化(偶數組)1. 預備程序:V1-1關閉,檢查所有閥件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 of)2. 注水程序:V1-4關閉,V1-1開啟,進水至預定高度後關閉V1-1,其餘閥件保持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of)3. 攪拌程序:配置樣本溶液(2000、4000、6000、8000 ppm),倒入TK1,關閉V1-3,V1-2全開,電器控制箱(電源 on),開 啟PP1,攪拌均勻後,轉動SV1,選擇使用模組(先板框,後螺 旋)4. 給水程序:關閉 V3-2,緩緩打開 V1

12、-3,檢查確認外部循環系統無漏水情形,記錄各流量計及壓力表數值;緩緩關閉V1-2,(模組為管柱式時,調整 NV2至1 L/min),檢查P1壓力是否到達 22.5 kg/cm2,記錄各流量計、導電度及壓力表數值5. 壓力調整程序:打開PP2開關,慢慢關閉 PV1至25%,調整NV3至3 L/min所需壓力,確認 P2壓力是否到達10 kgf/cm2,若未 達設定值,調整 PV1 ;記錄各流量計、導電度及壓力表數 值,每30秒紀錄一次,持續記錄 15分鐘;改變進料濃度後 重複前述步驟6. 實驗結束:將TK1內注滿40L蒸餾水,固定P2壓力10 kgf/cm2,重複上述步驟45進行薄膜清洗10分鐘

13、五、注意事項1. 配置溶液時,請勿直接將藥品加入原水槽2. 使用板框式模組實驗時,滲透水請利用外接式電導度計測量3. 更換實驗模組或更改進料濃度時,務必關閉PP2及V1-34. 開啟V1-3前,務必先選擇薄膜模組六、結果整理(一)檢量線製作繪製MgSO4水溶液濃度與導電度之關係曲線。(二)薄膜分離實驗-壓力變化1. 整理實驗數據,計算不同壓力下之Nw、Ns、Aw、As,並請分析比較。2. 以不同壓力對滲透液導電度作圖,並討論壓力變化有何影響3. 以不同壓力對溶質去除率作圖,並討論壓力變化有何影響4. 利用去除率求得薄膜參數”B”分析討論5. 實驗求得之薄膜參數與理論值之比較6. 綜合不同模組數據,分析比較(三)薄膜分離實驗-濃度變化1. 整理數據,計算不同進料濃度下之Nw、Ns、Aw、As,並請分析比較。2. 以不同濃度對滲透液導電度作圖,並討論濃度變化有何影響3. 以不同濃度對溶質去除率作圖,並討論濃度變化有何影響4. 利用去除率求得薄膜參數”B”分析討論5. 實驗求得之薄膜參數與理論值之比較6. 綜合不同模組數據,分析比較螺旋式(請自行增添表格)C1C2C3NV1NV2P1PV1NV3P2板框式(請自行增添表格,NV2流量請務必另行測量)C1C2C3NV1NV2P1PV1NV3P2七、問題與討論1. 薄膜分離的種類有幾種?請詳細說明2. 逆滲透分離技術中,所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