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_第1页
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_第2页
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行线的特征”说课稿十二团一中 张永辉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线的特征 ,内容选自北师大版 九年义务教 育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一、说教材 1,教材设计:教材设置了一个探索平行线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 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 尽可能地发现有关事实, 并能应用平行线的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 使 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三个特征,这三个特 征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对以后研究角的大小关系有着重要 作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分析、归 纳等能力打下基础

2、。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平行线特征的过程, 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建立平行线的数学模型,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 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 锲而不舍的 精神。 4,教学重点:平行线特征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5,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的区别和综合运用。 6,课时安排:一课时二, 学情分析: 从认知结构的角度, 学生已经学了直线平行的条件, 具备了探 究平行线特征的基础

3、, 但在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方面发展不够 均衡。作为团场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几何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能 力,动手能力,所以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 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充分利用七年级学生 好奇、好强、好胜的心里特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 气氛。三、说教法、学法: 我觉得“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如果学生能把概念和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去发现出来, 那才是我们课堂教学中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为此,我在本节课的教 学中力求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让他们亲手去画一画, 量一量,剪一剪, 比一比,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4、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他们在 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操作尝试、观察对比、 发现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一块硬纸板,一把剪刀_a教具:一副三角板,一个量角器 学具:一副三角板,一个量角 四、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如 :/ = Z5 a /)a /b)(如: vz 3+ 占=180如图:怎样判断直线a/ b 平行线的判定(重点板书)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前提结论角的关系平行关系作用:用来证明两直线平行1、把这三句话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 吗?2、是不是原本正确的话,颠倒一下前后顺序,得到新的一句

5、话,是 否一定正确?试举例说明。女口、若a=b,贝"“ a2 = b2 ”是正确的,但若a? = b2, 则a=b”是错误的。又如 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但 相等的角是对顶 角”则是错误的。因此,原本正确的话将它倒过来说后,它不一定正 确,此时它的正确与否要通过证明。(二)实验探索如图:请画直线a与直线b平行,如图:即a/ b(1)比较同位角/ 1和/5的大小,它们相等吗?图中还有其它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己有动手操作获取知识 的权利,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 体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在活动整个过程中,教师密切注意学 困生所表现出的态度,协助有困难的同学。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体验发现的快乐,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2)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培养 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3)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学会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 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独立 探究到小组讨论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 识。从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平行线的特征(重点板书)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7、(如:v a / 二 Z1= Z5 )(如:v a / 二 z4= z5 )(如: v alb 二 Z3+ 占=180 ° )前提结论平行关系角的关系作用:1,用来证明角相等2,用来计算角(三)重点巩固看谁想的到(1),如图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考古中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 工作人员从玉片上已经量得/ A=115°,Z D=100°。已知梯形的两 底AD/BC,请你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DC看谁答的快由:若/ 1 = 110 °,则/ 3 = 由:。 若/ 1 = 110 °,则/ 4 =由:看谁写的多如图,由 AB/ CD AC/ BD分别找

8、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相等的角:互补的角:看谁说的好如图,直线a/ b,Z 1 = 50°,求/ 2的度数。设计意图:反馈学生对平行线特征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抢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 性。(四) 难点突破(正确区分平行线判定与特征)确定为难点的原因是: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较为相似.七年级的 学生年纪又比较小,逻辑思维比较弱,对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容易混 淆.定理的运用对于初学者也是难点。1,如图:一束平行光线 AB和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 时/仁 z2 , z3= z4。ACDFBE(1 ) Z 1、/ 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

9、与/4呢?你知道理由吗?(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2,已知:如图,Z ADE=60 , Z B=60°,Z C=80°问Z AED等于多少度?为什么?解:T Z ADEZ B=60°(已知) DE/BC () Z AEDZ C=80()(五)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研究数学: 本节的知识与上节课的知识有什么关联: 对老师的教学建议是:设计意图:营造一个自由、信任、平等、尊重的氛围,让学生自主 小结,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畅谈心得,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既是整理知识、整理思维的过程,又是总结成败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 中即获得知识又对

10、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获的成 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是学生成长中的宝贵财富。(六)作业布置,巩固提高必做题:课本73页,习题2.4选做题:课本73页解决问题1实习作业:收集有关测量地球周长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必做题,落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达到“人人都 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通过选做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通过实习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品质(七)见多识广,开阔思维1、如图,AB / CD / A=130, / C=115 求/ E 的度数2、如图,AB / CD / A=65,/ C=35,ABECD四、设计说明与设计反思:1、设计说明:设计的出发点: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课堂原则,整个过程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设置问题, 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强调 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重视实验探究、合作意识 的培养。我的教学理念:做一个会学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理念,课 堂中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动手实践、相互切磋、 共同提高。对于上课中学到的结论,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他 们实验猜想、动手探究,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