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病例讲解_第1页
中医内科学病例讲解_第2页
中医内科学病例讲解_第3页
中医内科学病例讲解_第4页
中医内科学病例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思路2.病证结合的辨治思路3.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司声音;合皮毛而卫外)通调水道:肺气宣发,肃降能使津液散布主治节肺为娇脏,喜润恶燥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一般情况:沈某,男,53,职工,9月1日来诊1.中医诊断:喘证(肺气虚耗型)2.西医: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3.治法:补肺益气养阴4.病因病机:患者咳嗽咳痰10余年,反复发作,致肺气亏耗,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脾虚健运,肺脾气阴两虚,因此患者便溏;津液不归而正化成痰,痰液潴留,而致肺不敛降,气还肺间,肺气胀满; 5.处方:生脉散合

2、补肺汤加减前方益气养阴,以气阴不足为宜后方补肺益气,治短气喘咳,少气不足以息等肺肾气虚之证常用药人参、黄芪补益肺气党参熟地、五味子补肾敛肺纳气冬虫夏草。桑白皮、紫菀化痰止咳加干姜、半夏温肺化痰,陈皮、厚朴行气消痰,降逆平喘。加减气阴两虚(咳呛痰少质粘,烦热口干,面色潮红,舌红苔剥,脉细数加用沙参、玉竹、百合、诃子咳逆,咯痰清稀紫菀、冬花、苏子、钟乳石(温肺止咳定喘)痰粘难出加贝母、栝蒌、桔梗、百部、桑白皮。临证备要中气虚弱6.针灸处方:肺腧 膏肓 肾俞 太渊 太溪 足三里 定喘操作:毫针补法7.预后调护:平时要慎风寒,适寒温,节饮食,少食粘稠和辛热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

3、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1.一般情况:张某,28岁,职工,9月8日来诊2.中医诊断:感冒(风热犯表证)西诊: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3.治法:辛凉解表4.病因病机:患者因受雨淋之后,即感风寒之邪,恶寒发热,卫表失和,肺失清肃,郁遏卫阳。卫阳被郁,故发热;卫阳被郁,不得温煦肌表,则恶寒,;随后寒邪郁而化热,肺卫失职,流黄涕,发热5.处方:银翘散 或 葱豉桔梗汤 加减银翘散: 银花15g 连翘15g 薄荷(后下)6g 牛蒡子9g 芥穗9g 淡豆豉9g 竹叶9g 苦桔梗6g 芦根15g 生甘草6g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

4、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竹叶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协助银、翘清热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葱豉桔梗汤: 葱白9g 豆豉9g 薄荷(后下)6g 连翘15g 栀子9g 竹叶9g 桔梗6g 甘草6g加药:桑叶9g 菊花9g 杏仁6g 贝母9g 黄芩9g 玄参9g方中葱白、豆豉解肌发表,疏风散邪为君;薄荷、桔梗散风清热,连翘、山栀清热解毒为臣;甘草合连翘、山栀以利咽,淡竹叶清心除烦,共为佐使。 诸药合用,共奏辛凉解表,疏风清热之功主穴:列缺 合谷 大椎

5、列缺 风池 太阳配穴:曲池 外关 少商 迎香方义:太阳、阳明互为表里,列缺,合谷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正气,此刺络放血可以清泻热邪;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6.预防调护: 1.慎起居,适寒温。注意防寒保暖,不可贪凉露宿。2.注意锻炼,增强体质,以御外邪。3.治疗期间应认真护理,发热者须适当休息。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1.一般情况:赵某 女 25岁 职员 1月14日来诊2.中诊:哮病(热哮证)3.西诊:支气管哮喘4.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5.病因病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体弱,肺气亏耗;阴虚阳盛,痰液胶固,

6、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有偶感风热之邪,邪蕴于肺,气不布津6.处方: 定喘汤:白果10克、麻黄6克、苏子12克、甘草3克、款冬花10克、杏仁6克、桑白皮10克、黄芩6克、半夏10克。 方义:本方所治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方中麻黄宣降肺气以定喘,兼解表寒,白果敛肺止咳,化痰平喘,二药一收一散,共为主药;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加强平喘之功,为辅药;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以止咳平喘。处方:越婢加半夏汤麻黄10克,石膏30克,生姜6克,甘草6克,大枣12克,半夏15克方义:系饮热内蕴,复感风邪所致。风邪外束,肺气不宣,饮热内蕴,肺失通调,故上气喘咳,身形如肿,其目如脱。治当宣肺平喘

7、,清热化痰。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发散风邪;臣以石膏清泄内热;佐以半夏降逆散结,燥化痰湿;更以生姜之辛散,外配麻黄发越水气,内助半夏降逆化饮;大枣补脾制水,与生姜合用,调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缓麻黄之散,石膏之寒,使攻邪而不伤正主穴:列缺 尺泽 肺腧 中府 定喘配穴:痰热加丰隆 曲池 喘甚者加天突 方义:手太阴络穴可宣肺气,祛邪外出,合谷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肺腧、中府乃肺之俞、募穴,调理肺脏,宣肺祛痰;定喘为止哮平喘经验穴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受寒,防止外邪诱发。 慎戒异气异味,避灰尘、花粉等刺激,积极戒烟。 饮食宜清淡,节厚味,忌生冷、辛辣、肥甘之品。 平时可常服扶正固本中药,积极锻炼身体

8、,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1.一般情况:张某 男 56岁 农民 11月17日来诊2.中诊:肺痨(肺阴亏损证)治法:滋阴润肺西诊:肺结核3.病因病机:因肺喜润恶燥,患者常年劳累,痨虫蚀肺,肺体受损,首耗肺阴,阴虚则火旺,而见阴虚肺燥之候。故初起病变在肺,肺体受损,肺阴亏耗,肺失滋润,表现为肺阴亏损之候。肺虚不能制肝,肝火偏,上辱于肺代表方:月华丸加减组成:天冬(去心,蒸) 生地(酒洗) 麦冬(去心,蒸) 熟地(九蒸,晒) 山药(乳蒸) 百部(蒸) 沙参(蒸) 川贝母(去心,蒸) 真阿胶各30克 茯苓(乳蒸) 獭肝

9、广三七各15克用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含化,一日三次。主穴:肺腧 中府 太渊 三阴交配穴:肺阴亏损加膏肓 太溪 肝火犯肺加行间、鱼际操作:平补平泻方义:肺腧,中府俞,募相配,太渊为肺之原穴,三穴相配可宣肃肺气,化痰止痰,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疏肝健脾,化痰止咳。与患者接触时注意戴好口罩,以雄黄擦鼻避免传染;禁烟酒,慎房事,慎情志,加强锻炼,忌食辛辣刺激、动火燥液之物肺结核食疗保健肺结核食疗保健1.骨皮老鸭汤原料:老鸭1只,地骨皮20克,生姜3片,调料适量。做法:将老鸭去毛杂,洗净,切块;余药布包,同入锅

10、中,加清水适量同煮至老鸭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功效:可滋阴润肺,凉血止咳,适用于肺结核肺阴亏损,干咳,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手足心热等。肺结核日常保健肺结核日常保健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饮食中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需注意

11、的是,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 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1.一般情况:杨某 35岁,工人 7月10日来诊2.中诊:咳嗽(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西诊:肺炎4.病因病机:患者偶感风热,之邪,致肺气壅阻不通,肺气不清,热蒸液聚为痰;肺失清肃,鼻窍津液为风热

12、所熏 致鼻塞不通,流黄浊涕代表方:桑杏汤加减组成:桑枝3克 杏仁4.5克 沙参 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梨皮3克方义: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药;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药;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药。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主穴:肺腧 列缺 合谷配穴:外感风热加大椎,风池操作:毫针泻法方义:肺腧为肺气所注之处,位临肺脏气机,使其清肃有权,该穴泻之宣肺;列缺为肺之络穴,散风祛邪,宣肺解表;合谷为大肠之原穴,与列缺配合共宣肺解表,止咳之功、平时注防寒保暖,遇有气候变化,随时更换衣着,体虚易感者,可常服玉屏风散之

13、类药物,预防发生外感。2、戒除吸烟,避免吸入粉尘和一切有毒或刺激性气体。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4、进食或喂食时,注意力要集中,要求患者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交食物呛吸入肺。1.一般情况2.中医诊断、治法3.西医诊断4.病因病机5.中药处方6.针灸处方7.预后调护1.一般情况:林某 65 岁 工人 8月18来诊2.中诊:咳嗽(痰热郁肺)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3.西诊:慢性支气管炎4.病因病机:患者有10余年烟酒史,嗜烟好酒,烟酒辛辣燥烈,熏灼肺胃,内生痰火,痰热內郁,风寒外束,呈现出外寒内热之象清金化痰汤组成:黄芩、山栀子各12克,知母、桑白皮、瓜蒌仁各15克,贝母、麦门冬、橘红、茯苓、桔梗各9克,甘草3克方义:中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利湿,湿去则痰自消;更以瓜蒌仁、贝母、桔梗清热涤痰,宽胸开结;麦冬、知母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黄芩、栀子、桑白皮清泻肺火,甘草补土而和中。故全方有化痰止咳,清热润肺之功。适用于痰浊不化,蕴而化热之证。主穴:肺腧 中府 太渊 三阴交配穴:肺阴亏损加膏肓 太溪 肝火犯肺加行间、鱼际操作:平补平泻方义:肺腧,中府俞,募相配,太渊为肺之原穴,三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