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1页
第6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2页
第6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3页
第6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4页
第6章章末评估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車末评估检测1. 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A .人均淡水占有量减少B 大量开垦农田导致土地荒漠化C.创造出更多的高科技产品D .自然资源消耗大大增加答案:C2. 以下对我国人口前景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将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B. 2005年,人口总数(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省)要控制在13.3亿以内C. 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亿以内,21世纪末人口总数达到峰值 (近15亿)21世纪中叶达到人口峰值15D .目前我国仍属于高生育水平国家行列解析:选A。我国人口总数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亿。目前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3. 下列不.属于人

2、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的是()A .无节制使用水造成的水资源紧张B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C.过度开垦等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D .乱排工业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解析:选B。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的濒危和灭绝是因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在与本 地物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这与人口增长无关。4. 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 .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B .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D .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解析:选A。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就是进行就地保护,即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保 护对象在内的一定

3、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5. 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 )A .寒潮、霜冻、盐碱化B .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D .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解析:选D。寒潮可引起霜冻,但土壤盐碱化与前两项无关;泥石流是洪涝灾害的一种 结果,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与地震无关;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两种生态环境问题,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杀伤性紫外线射到地面的量增加;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

4、致海平面上升。6. (2013贵州省盘县二中高二月考)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 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植物死亡会A .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B .使大气中的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导致太阳的辐射能大量透射到 最终引起地球温度上升的D .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解析:选A。温室效应是因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地面,而地面反射出去的热能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现象。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但含氧量减少与温室效应无关。7.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

5、来看,它 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 .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解析:选B。A项,小草属于植物,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生产者;B项,小草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捕食,因而它对生态系统中其 他种群的生存不一定是有利无害的;C项,小草所含的基因是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的一部分,因而其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项,某种害虫的天敌可以栖息在小草中,小草为其提供了生存空间。&生物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

6、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 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如果某物种造成生物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 ()A 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C.物种多样性增加D .基因多样性增加外来物种如果在本解析:选A。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 地没有天敌,就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V/9. 右图为PPE怪圈,它是指“生活贫困 一人口增长一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它表明()A 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B 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O)、生物耗

7、氧量(BOD)、无机物 ( )解析:选B。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退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减少,这样又导致人们由于缺 乏资源而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使生活贫困,生活贫困导致人们更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 使环境更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贫困、环境和人口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10. 下图表示某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 (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C.D.3 000A地有机物浓度低于 B地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果 湖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将大量繁殖解析:选Do A地的有机物浓度较高,随着有机

8、物的分解到了B地有机物浓度较低;生活污水的排放会导致无机物 (N、P)的浓度增加;在 A、B两地随着无机物的增加,植物的 数量逐渐增加,使得 DO值不断增加;随着大量无机物 (N、P)进入湖泊,会使湖水中藻类等 浮游植物大量繁殖。11.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电能,相当于每年燃烧 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二氧化硫的排放白色污染烟尘氮氧化合物的排放A .B.C.D.解析:选Co燃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排放 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成污染。而三峡工程

9、发电利用的是水能,避免了这一系列污染的发生。12.菁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下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mao对空气质量造种在海拔高度¥1ebA""0 LDUU 20003000采集种了沏海拔髙度佃A .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B 不同海拔高度菁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菁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D 图示结果说明菁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解析:选CO因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属于同一物种,故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的是种群个体差异,而不是物种多

10、样性。同一物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个体之间可以杂交。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在海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株高的差异说明遗传的差 异。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菁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相同, 遗传差异影响株高,若与原海拔处的数据不同,说明环境差异影响株高。13.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 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 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 a曲线产生

11、差别的原因是说明时间谥YO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y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 : 1调整为1 : 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地控制人 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O 解析:人口剧增会导致粮食短缺,耕地、煤炭等资源锐减,同时会加剧环境污染、生态 生存斗争加剧,最终表现为图中的c曲线所示的变化。b曲线,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K/2

12、值。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等人为措 可按下面食物网的破坏等,从而使人的生存阻力增大,人口增长合理的曲线应是施控制人口增长,从根本上是降低了人的出生率。调整了人的食物比例后,计算:若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 若(草食)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 =28B,贝U B/A = 55/28 1.96。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植更岁1 : 1,人获得的能量为 A,需要食植物55A ;1 : 4,人获得的能量为 B,需要食植物28B,55A)、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 1.96(4) 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

13、),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14阅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表”,回答下列问题:找国人口增艮iitm图10.3O发展到S.A年龄结构指标1953 年1964 年1982 年1990 年014岁人口 (%)36.2840.6933.5927.6265岁以上人口()4.413.564.915.57老少比例()12.158.7414.6020.16(1)1949198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 ,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 每年出生的人数有所下降,其原(2) 1990年和1953年相比,我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总体上趋于 ,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出现 趋势。(3

14、) 由于人口政策得力,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的特O在全世界范 围内人 口 增长引 发的环境问题有、O解析:从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可以发现491982年,曲线的斜率增大,因此该时间段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上升,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率也有所下降。答案:(1)上升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2) 上升老龄化(3) 人口基数大,低增长率高增长量(4) 水资源危机森林破坏土地资源丧失环境污染15.下图中,曲线I、n、川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 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1誓 tew-时何(1) 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

15、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川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2) 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 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4) 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 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 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 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解析: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

16、线i、n、川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i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 n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川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 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 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 只能进行迁地 保护。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 即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 自然选择通过 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 变。(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 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的食物增加,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与处于同一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