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_第1页
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_第2页
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_第3页
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病理试验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的诊断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为96.46%、阳性预测率为93.15%、阴性预测率为97.84%。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值得推广。【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心病;诊

2、断前言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由年龄与性别、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原因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心血管堵塞、乏力、心悸、慢性房颤、心慌、心脏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和呼吸困难等。由于冠心病的危害较大,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因此,进行确切诊断对于确定临床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为分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病理试验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

3、中55例女性,65例男性;年龄为4285岁,平均年龄(65.26±3.48)岁;心率为(61±3)次/min。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悸、慢性房颤、胸闷及胸前区不适等临床症状,排除对造影剂过敏、心律不齐、不能长期屏气和肝功能不全者。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先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进行诊断,随后于14日内再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具体如下。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前进行控制呼吸和心率的训练,以减少扫面时因上下呼吸频率不同为引起的误差。选用东芝Toshiba 64排螺旋CT,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行冠状脉平扫,扫描范围从肺尖至幅下覆盖全心。扫描参数:管电为120K

4、V、管电为130mA、旋转时间为0.4s、FOV为250mm、扫描时间为35s、层厚和层距均为0.625mm。根据心率选择重建时相,扫描层厚为0.5mm,时间为58s;将50ml非离子型造影剂从肘静脉注入,21速度为4ml/s,再注入10ml生理盐水;将扫描得出的容积数据时相较好的图像传送到工作站,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采集并分析数据,通过三维容积数据重建得到冠状动脉影像,观察并分析其解剖形态、病变范围和边缘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术前1晚服镇静剂,术前半小时或10分钟肌注安定510mg;患者取平卧位,应用专业臂托托举其上肢,并将患者的右臂自然向外伸展30°。常规消毒术区,穿刺点取桡骨茎突近

5、心端12cm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处;采用1%的利多卡因1ml在穿刺点上方进行局麻,并采用穿刺法进针,穿透后壁,再缓慢退针至尾部有动脉血喷出时停止退针,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针,用右手将短导丝插入针内,并缓慢向前推送,退针并将导丝留于动脉内;用尖刀将穿刺点的皮肤切开,插入6F鞘管,将内鞘管取出经外鞘管注入肝素2000U和硝酸甘油200g。在X线透视下行左右灌装动脉造影,造影过程中连续心电监测。观察冠状动脉主干和重要分支的走形和病变范围等情况。1.3统计学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由此分析和计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诊断结果。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用狭窄>50

6、%表示阳性。以此来计算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2.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425支冠脉主干和重要分支清晰显影,见图1和图2。并对425支冠脉主干和重要分支显影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诊断敏感性为95.77%(136/142)、特异性为96.46%(273/283)、阳性预测率为93.15%(136/146)、阴性预测率为97.84%(273/279)。见表1。图1图2表1 冠状动脉造影和64排螺旋CT的诊断结果比较(例)冠状动脉造影项目阳性64排螺旋CT显示阳性64排螺旋C

7、T显示阴性合计 136 6 142 阴性 10 273 283 146 279 425 合计3.讨论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且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如患者不及早进行治疗,严重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不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还加重其家庭经济上的负担。而确切进行诊断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诊断方法中,不仅可通过观察疾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了解病情,还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对冠状动脉情况进行直观的评价。其中,冠状动脉造影由于显影效果好而被公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其通过视屏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都很低。但采用冠状动脉造

8、影进行诊断需作切口,易导致切口感染,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且该诊断方法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费用也相对偏高,不利于向基层推广。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损伤、费用较少、患者易于接受、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等优势,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4-53。我院给予所有患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4排螺旋CT的诊断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为96.46%、阳性预测率为93.15%、阴性预测率为97.84%。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宋鹏,王曙霞,汪晶晶.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02):137-139.2夏万泓,张威.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12):1702-1707.3贾丽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0):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