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二讲_第1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讲_第2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讲_第3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讲_第4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教育史屈博屈博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概述一、概述 春秋战国是指前770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前770年-前475年是春秋时期,前475年-前221年是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也是由诸侯分裂割据趋向全国大统一的时期。春秋开始,周王室还能作为140多个诸侯国家的“共主”。以后,各诸侯国相互不断兼并,周王室反沦为大国的“附庸”。到战国初期,见于文献记载的,还有十几个国家;及至战国末期,余下的韩、魏、楚、赵、燕、齐等六国相继被秦灭亡,全国才真正统于秦。 教育的大变革,直接受到政治变革的影响,首先是由于各诸侯国国策的改变。奴隶社会中,国家大事唯戎与祀戎与祀。西周

2、时期,贵族子弟在学校中除了学习射、御以外,其他科目多与祭祀有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族血缘维系的宗法制度已失去它的控制能力,诸侯纷纷立国,这些国家十分重视治理政事、培植军事力量,以增强实力、盛大国势。 春秋初期,官学中僵化的学制和陈旧的课程,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各诸侯国的政治变革,迫使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对人才的需求。这场变革,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建立,延续了五百多年。官学和私学并不是对立的,相互并不排斥,官学和私学的兴衰过程,恰恰是彼此替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替代方式,这决定于各国所制订的教育政策和政治改革的深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变革的进程二、春秋战国

3、时期教育变革的进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变革,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并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这条主线是:官学由衰而兴,这条主线是:官学由衰而兴,私学由兴而衰。中心是: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私学由兴而衰。中心是: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官学由衰而兴,并不是指官学衰落以后,再度兴起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而是指其所衰的是西周奴隶主贵族建立的官学,其所兴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官僚建立的官学。这两者的教育宗旨是绝然不相同的。 教育变革的进程,开始于春秋初期,结束于战国晚期,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从春秋初期到中期。这时期,周王室的官学趋于衰落,列侯诸国为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着手改变西周传统的

4、教育制度,并制定自己的教育政策。这时的教育变革是初步的,各诸侯国虽然各自为教,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西周教育的某些传统。私学的兴起尚在萌芽之中。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从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此时各诸侯国间的以强侵弱,以大欺小,兼并剧烈。为了争夺霸主和保持霸主的地位,各国都十分重视、重用人才。这时的新官学制度不健全,无法解决人才培养的任务。私学应运而起,逐渐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受到诸侯国家的支持。私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被确认,“夫子”受到尊重。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从战国初期至中期。春秋时期的五国称霸,逐渐转成七国争雄,列国间的兼并斗争日益剧烈。这时,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更为复杂,对于治国、治军、立法、理

5、财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尤显迫切。士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生存。私学教师以“士”为主,私学成为育士的学校,推动了广泛的从师风尚。不同的学派,培养出了不同学派的人才,各自游说纷纭,形成了在教育学说上的百家争鸣。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从战国中期至晚期。七雄相争的过程,正是全国逐渐趋向统一的过程,由秦统一天下的趋势逐渐明朗化。私学的人才培养,已不能适应战国后期政局变化的形势,不能满足在完成中央集权大业的过程中统治者的要求。齐国的稷下学宫开创了封建社会官办学校的先例。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确立法治,以吏为师, 官学取代了私学。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原因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原因 西周是奴隶制官学发

6、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始终以维护和巩固奴隶主宗族制度为宗旨,以传授宣扬等级森严、尊贵卑贱的礼乐为中心。总之,是为培养奴隶主统治阶级各级管理人才服务的。周平王东迁周平王东迁以后,王室逐渐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诸侯之间不仅兼并争霸,而且对王室也越来越分庭抗礼。原来由周天子强行建立的一套唯天子独尊的礼乐制度,随着控制力量的削弱,也逐渐出现礼崩乐衰的局面,这也必然影响到西周的教育实施。最明显的是奴隶制官学的衰落。 春秋初期,周室政权软弱,财力枯竭,与宗周时期已非同日而语。因此学校不易维持,造成学官四散,导致学术下移,而私学兴起。春秋中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

7、掌握政权,奴隶制教育已不合时宜。及至战国晚期,周代教育的种种措施,从制度到内容都作了彻底的变革,逐渐完成向封建制教育的过渡。这种变革,既与奴隶社会的解体有关,也同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教育提出新的相应的要求有关。 (一)社会生产发展推动了变革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与生产工具的改进密切联系着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制的生产工具逐渐普遍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根据考古学资料,铁已见于商代。西周时已能使用锻铁,但是数量很少,不能普遍应用,属于一种珍贵的金属。到了春秋时代,冶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已能大量生产铸铁,并且开始普遍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可以说,春秋战国

8、时期,正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才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变革。 (二)各诸侯国不再维护王室官学春秋开始,奴隶社会的体制逐渐向封建社会的体制转变,作为奴隶制国家基础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步瓦解,陈旧的宗法制度失去了控制力量。各诸侯国之间,强侵弱,大欺小,兼并日益剧烈。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史记太史公自序),各国诸侯早置周天子的礼制于不顾,王室的那套官学教育,更不被他们所重视了。春秋以后的各诸侯国,真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教了。1、遭到破坏的是周代的学制体系。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天子京都和诸侯国都,乡学设在城郊六乡。到了春秋时期的楚国、秦国等,每占领扩大了新地区以后,他们不再

9、依照西周原来行政建制管理,废除了国野、都鄙之制,不再分封子弟功臣,而是设县治理,以县为地方行政管理单位。这样,原奴隶主国家管理体制动摇了以后,必然影响到学校的设置。事实上,土地的大量兼并,原来划分的乡遂难以按照原样维持,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庶人和奴隶,摆脱了旧的被剥夺受教育权利的状况,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并接受了新的受教育的方式方法。 2、变更了人才需求的渠道。西周时期,国学和乡学,是培养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吏的主要渠道。虽然当时执行的是世卿世禄的世袭官制,但是公卿大夫的子弟仍需要进官学学习,以取得官学考查认可,因为,在官学中所传授的知识,都是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所需。 这种培养方式,对新兴地主

10、阶级的统治者来说,已不合乎时代潮流,他们不再需要只会依靠森严等级制度作为管理手段的旧式人才了,他们要求能适应新形式的新一代管理人才。这些人才自然不是周代官学中所能培养出来的。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家几乎都撇开了官学,而从社会实践中去寻求人才,这也迫使教育必须变革。 3、摒弃了官学僵化的教材,采用实用学科。西周官学的衰落,原因之一是官学中传授的学科内容已脱离实际,僵化无用。西周时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祀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到了春秋时期,宗族制度已难以维持,宗法制度已毫无约束力。宗族也好,宗法也好,都要依靠种种 祭祀 繁杂的礼仪加以维系。西周宗室所利用的血缘关系,到了东周时期已逐渐松弛,甚至破坏

11、。因此,用以维系宗族制度的教育和教学内容,就随之要加以改变,这也是促使教育变革的原因。(三)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周代官学衰落的最直接原因,自然是王室的不支,同时也由于社会动乱,战争频繁,造成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的局面。西周时期,天子控制着教育大权,也垄断着学术。宗室京畿,是各国贵族子弟游学的地方,集中了大量图籍和人才,不但是全国最高学府的所在地,也是全国文化教育的中心。但自东周以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四散,图籍流失,最高学府徒负其名,甚至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也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从周室逃离到各诸侯国的官员,以文官居多,其中多数是有知识、有技能的。他们的出走,也随身带走了自身学得的文化学术

12、。如王子朝与周敬王争夺王位失败后,他除了拉走一批旧宗族,还带走不少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王官百工。据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年)记载,王子朝失败以后,一批人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也就是说,他们把周王室大量的文献典籍搬到了楚国,这是东周文化的一次最大迁移。仅此一举,便使原来的全国文化教育中心从东周王城转移到楚国,推动了楚国的文化学术的发展。 (四)士的崛起增强了变革的实力 士在西周,虽然也列在贵族行列,但是属于下层,地位很低。所谓人有十等,为:王、公、大夫、士、皂、舆、僚、仆、台。士是贵族等级最低的一级,在士的下边,便是庶人和奴隶。 士的经济来源是依靠禄田的微薄收入。春秋开始被齐桓王重用为相的管仲,原系

13、姬姓贵族后裔。史记管晏列传说他少时贫困,由于周室衰落,没落为士。孔子年轻时也是一个士,就曾经在季氏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会计)、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吏)。士的社会地位很低,往往要依附于比他高一级的大夫,作为大夫采邑的管理人员,有时还被人歧视。 春秋时期,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变化中,王室土地一再被诸侯强索,小国相继被大国吞并,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一再遭到破坏。士所得到的一小块禄田越来越靠不住。他们所充当的职事官,也因局势变幻,常遭丧职,唯有依靠自己的知识技能另谋生路。士的本身因此不断分化,活动范围却越来越广,有的士交王侯,有的士结氓隶,在社会各个领域,几乎都有他们的足迹,成为最活跃的一股力量。养士之风渐起

14、,社会上逐渐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士们也得到了发挥才能的机会,特别是管仲帮助齐桓公治国取得成效后,诸侯各国从中认识到 得士者昌,失士者亡的利害关系,争相养士用士,士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四、私学的兴起四、私学的兴起 春秋初期,随着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诸侯各国纷纷各自为教,并努力创造办学条件,扩大了在国人中的受教育的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使教育内容更适合各国的国情,从而使教育成为强国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私学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产物私学是春秋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它的出现,标志着奴隶主贵族已彻底失去了对文化学术的垄断,这是中国古奴隶主贵族已彻底失去了对文化学术的垄断,

15、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西周时期,推行的是政教合一,官教合一的教育制度,学校依附政府,一切听从于官员。因此,西周的学校不是独立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活动场所。而私学的兴起,改变了奴隶社会学校的性质。 1、私学兴起的过程 私学的兴起,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孔子创办私学以前,肯定已经有人办过私学了。至于是哪些人和具体的办学时间,因缺乏史料记载,尚难得知。不过,这种推断是有根据的。 首先,孔子办的私学,不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相当成熟。他教有理论,学有课程,而且在培养生徒,向官方推荐弟子等方面,都做出一定成绩。 其次,与孔子同时期聚徒讲学的,目前所能收集到的资料表明,

16、在鲁国有少正卯和王骀,在郑国还有邓析等。 2、私学兴起的原因(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密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问,为私学提供了学习的材料。(2)士阶层的崛起和文化官吏的扩散于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师。(3)社会上许多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生员。3、私学的“革命性” 私学的兴起,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这次革命的意义,在于受教育权回到民众手里,将文化知识回归给民众。当时官学和私学的并存,在我国教育史上开创了类似于双轨制的学校制度。春秋时期开办的私学和西周官学比较,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17、”。 首先,私学摆脱了政教合一、官教合一的体制。如前所述,西周的学校不是独立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场所。学校的教师、教材和活动,都依附于官方,听从于官方。而私学则完全从国家机构中独立出来,教育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现象,这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唯有这样,教育才能与政治活动分离,才能专业化。 其次,私学既然成为独立的教育场所,学校中一切事务,包括教学活动在内,都由私学的主持者负责,不受国家限制,不受国家审查。 私学的教学内容,随教师本人的学识而定,并根据自己的见解,安排学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居于主导地位。例如,孔子的教学内容强调四教(文、行、忠、信),教学科目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8、),教材选用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基本上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等三个方面。其中传授三代以来的传统文化比重较多。 再次,改变了西周官学中师生之间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而转为学业上的师徒关系。单纯的上下级师生关系,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讲的话就如同命令一样。而在私学中,学生承担了全部学习费用并自愿而来。如果对老师传授的课业不感兴趣,便可以自由离去,甚至转到别的老师那儿去学习。因此,师生之间是从学业上建立起来的情感。 4、私学的历史特点(1)西周奴隶社会的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上,而春秋时期的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只要封建个体经济存在,作为其生存土壤

19、,私学就会顺应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有强大的、长期的生命力。(2)官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特别是自由民上层的士阶层的发展,是其重要的社会推动力量。 (3)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它是集中的,“学在官府”是其传统,它维护“学术官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是其特点,它促进了“学术下移”。(4)官学是“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育无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组织的活动,也即教育活动的内容。私学是政教分设,教育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20、,教育活动也与政治活动分离而成为独立的活动,有的私学其教育活动与国家政治活动可以在路线上一致,有的则与国家政治活动存在矛盾。 (5)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的贵族子弟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的入学则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开放,使文化知识能向下移输到民间。(6)官学是“官师合一”,由政府的职官兼任教师,他们的工作任务以官事为主,以教学为辅。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教师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他们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以传授知识经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谋生的途径。(7)官学没有思想自由,不论国学、乡学都要在贵族传统思想统一指导之

21、下,受一种教育思想所支配。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家私学不必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思想,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教育思想理论有较大的发展。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8)官学的教学内容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旧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教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其教育内容与大变革时期的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9)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比较规范化。私学不一定有固定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设备也较简单,虽然制度上不够规范,

22、但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10)官学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它已趋于衰落,不能实现其培养维护贵族统治人才的职能。私学则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 总之,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与官学相比较,它的特点非常明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竞争等四大自由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孔丘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年)。孔子的先世是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

23、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受华氏之逼,举家逃亡到鲁国。孔子岁时,父亲去世。岁时,母亲(颜徴)去世。他的父亲孔纥(叔梁纥)是一名武士。孔子大约是在三十而立之年前后,开始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生涯有多年。虽然他中途也做了几年官,曾当过鲁国的大司寇并兼摄相事,但并没有停止他的教学工作。从岁开始直到岁,孔子的教育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孔子- 岁,在鲁国开始办私学,是为驻地教学。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的父亲颜由,少孔子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指出:颜由 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孔子家语也说:孔子始教于阙里而受学焉。在第一阶段孔子招收的弟子范围已经很广泛,就连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也拜孔子为师。

24、当时鲁国国君也很支持孔子办学。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年),昭公率军队攻伐季孙氏,季孙、叔孙和孟叔三家联合反抗。昭公失败,鲁国都城动乱。孔子逃到齐国,结束了他第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第二阶段,孔子- 岁,在齐国进行流动教学。在此期间,孔子曾向齐景公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 的政见。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游教和游说是同时进行的。孔子在齐国住了两年左右。史记孔子世家记:“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由于其道不能用于齐国,孔子只得又返回鲁国。 第三阶段,孔子- 岁,在鲁国驻地教学。其间最后有年是因当上中都宰并升至大司寇,边做官边教学。孔子岁时,曾退

25、而修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这十几年中,是孔子教育思想、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时期。孔子这时期所招收的弟子几乎遍及当时的各主要诸侯国。 第四阶段,孔子- 岁。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年)春天,孔子受到鲁国三卿之一的实权派人物季桓子冷遇,愤然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开始了长达年之久的流浪式流动教学时期。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年),岁的冉有为季氏将左师,以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军。这时,季桓子已死,他的儿子季康子掌握政权。经冉有说服季康子,把孔子从卫国迎回了。 第五阶段,孔子- 岁,为孔子在鲁国讲学时期。孔子回到鲁国后,并没有得到季康子的起用。他已不再 求仕 ,而是继续聚徒授业并驻地教学

26、。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把删诗、书,定礼、乐和修春秋等等的文献整理工作与他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质量。虽然孔子晚年从卫回鲁,教学时间不过年左右,但这一阶段是他兴办私学的极盛时期。 一、教育的作用一、教育的作用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孔子把人口、财富、教育当成“立国”的三个要素。人口是最基本的,没有人就谈不上治国与立国。但人既有口要消费,又有手能生产,所以第二步就要发挥人手的作用,使他们富裕起来,以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有了物质生活的基础,最后才能发展教育,把教育搞好了,一个国家才算

27、治理好了。同时,这一段话中“先富后教”的提法,也反映了孔子初步意识到教育是受经济制约的。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认识到教育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就可以收到德治的效果。孔子主张对老百姓要先进行道德教化,教化无效再用刑罚制裁,逐渐造成一种没有犯罪行为的社会局面。这种把教育与社会治乱结合起来的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从而使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用教育、用道德来控制人们的思想。 孔子还说过:“

2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意思是说,国君用道德教育来治理国家,就象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环绕着它。这也是强调教育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总之,孔子看到教育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有它自己独有的社会功能,是一个社会安定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这里不仅包含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而且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教育对人的培养二、教育对人的培养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们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的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

29、。他说的性,是人们的本性,指先天的素质;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第一,人的天赋素质是接近的,没有贵贱、智愚、贤不肖之分。是中国式的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孔子把他的“举贤才”的思想以及他整个教育思想都放在这种天赋平等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极力把教育向平民推广,为他的“有教无类”的口号提供了人性论的根据。 第二,孔子意识到人的个别差异问题,这种个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不完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安排的环境影响,当然它的力量就比一般自发的环境影响的力量更大了。这就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孔子对人的学习能力作了区分。他

30、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而且还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者的情是改变不了的。他根据教学经验第一次提出人类的智力有高下有差异,是他因材施教思想的依据。 三、教育目的三、教育目的 孔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改良派,他的政治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复礼”。他讲的“礼”是指周礼,“复礼”的实质涵义就是要恢复西周的社会政治制度。按照周礼,政治权力的分配,只能根据奴隶主贵族宗法等级世袭制,范围限于奴隶主阶级内部,这叫做“周道亲亲”,氏族贵族的血缘关系被奉为至上的原则、“举贤”则要求突破

31、贵族血缘的限制,向平民特别是平民中的上层分子“士”阶层开放政权。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贤才”为目标,所以提倡“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出于子夏之口,但确实代表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说明孔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政的人才,弟子们跟他学习,就是要取得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作为与世袭制相对立的原则被继承下来,对以后二千年的学校教育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曾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教育对象四、教育对象 从“举贤”的思想出发,所以孔子办教育,实行“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举贤举贤”主要是向平民开放政权,孔子的教育自然也

32、就以平民为主要对象。“有教无类”的实质意义就是要吸收平民入学。对“有教无类的解释,现在还有分歧。其实,马融和皇侃的注解已经讲清楚了。马融说是“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 孔子弟子有三千之多,他们来自鲁、齐、卫、晋、宋、陈、蔡、秦、楚等国,大都出身贫贱,如颜回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曾参耘瓜,他的母亲亲自织布;闵子骞穿着芦衣为父亲推车;仲弓的父亲是“贱人”;子路食藜藿,亲自负米养亲;子张是鲁之鄙人,子夏衣若悬鹑;公冶长曾经是“在缧绁中”的罪犯;惟独子贡是个“家累千金”的大商人,但也不是贵族中人。 这就证明孔

33、于说的“有教无类”,并不是一句空话,他的弟子实际上就是由平民组成的。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适应“士”阶层的兴起,文化下移的历史潮流而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教育内容五、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他教育学生广泛的学习“六艺”的知识技能。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对“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教育内容方面比西周的“六艺”较为广泛而深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道德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两个部分,

34、而以政治道德教育为重点。“行、忠、信”部属于政治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文”有一部分属于政治道德教育,一部分则属于文化知识教育。 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到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历代相传的“六经”,基本上是经过孔子和他的后学不断整理、补充而流传下来的。“六经”中保存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宝贵的文献资料。 1、诗 西周以来的诗歌,传说古诗抄本有三千篇,孔子对此做过搜集、整理、校勘工作,存留三百零五篇。这本诗歌选集就是流传至今的诗经。作品大概是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分为三类。一为“风”,属民歌,地方音乐;二为“雅”

35、,宫廷之乐;三为“颂”,周王和诸侯宗庙之乐。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是“思无邪”(为政)。意思是说,其思想内容都合于“周礼”的准则。 孔子很重视诗的教育作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又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2、书 孔子将春秋以前历代官方的政治历史文件汇编为一书,相传共有百篇,现在留传下来的为二十八篇,称为尚书。记载了夏商以来特别是周初奴隶制国家的重要史实。中庸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意思是说,按照书去做,这种政治制度就会复兴,不依照书去做,就会灭亡。可

36、见书具体保存了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经验,从这里也可看出孔子编辑和传授尚书的指导思想。3、礼 指周礼。奴隶主国家就是用“礼”来规定奴隶主贵族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和相应的仪节的。孔子是重视礼的,他说:“为国以礼”(颜渊)。礼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他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孔子对礼也的确下过功大。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孔子选取士必须学习的礼制十七篇,编为礼或士札,这就是流传到现在的仪礼。仪礼之外还有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周礼为战国儒家所作,礼记成于战国末期儒家及西汉初博士之手,其中保存了大量孔子关于

37、礼的传述。 4、乐 孔子爱好音乐,重视音乐。他曾学鼓琴于师襄(史记孔子世家),问乐于苌弘(札记乐记)。他喜欢唱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月不知肉昧”,整个心身都沉浸在里面。他评价“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乐是;“尽美美,未尽善也”(八佾)。他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对乐曲进行订正,使“雅”乐和“颂”乐各自安排适当(子罕)。司马迁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可见他的确审定整理过乐。 5、易 也叫周易或易经,大概形成于殷周之际,包括64卦及其卦辞、爻辞,另外还附有八卦图、太极图、河图、洛书等图式,

38、作占筮用。孔子很重视易经,他读易,不厌反复,“韦编三绝”。晚年他曾研究过易,他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这都说明孔子曾读过易,并作为经典曾传授给门徒。 另一部分是易传,“传”是解释经的,是对经的注释和论述。易传包括:彖辞、象辞、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篇,而彖辞、象辞、系辞又各分为上下篇,这样加起来就有十篇,人们也叫它为“十翼”。6、春秋 本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因为它是按年来编写的,所以就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字来命名,名曰“春秋”。孔子对这部书是加过工的,作过一次修订,并且用它来做历史课本教学生,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这部史书虽有明确的年月记载,但文字过简,

39、记载的史实仅只是一个大纲或提要,事情的原委记载甚不详细。于是后来就有人给它将史实补充叙述和进行评论。这些叙述和评论就叫传。给春秋经作过传的共有三家:战国时齐人公羊高的叫做春秋公羊传,春秋末鲁人左丘明作的叫春秋左氏传,还有一位鲁人谷梁赤作的叫做春秋谷梁传。 孔子教学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这可以说是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事人”、“知生”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事鬼”、“知死”是宗教的内容。孔子不愿谈论鬼神和死后的问题,孔子以后,儒家继承了这一观点,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

40、个特点。 孔子教学内容中自然知识比较贫乏,涉及生产技艺和理论的自然知识的研究与传授较少。在孔子思想中,自然只是作为类比逻辑中的借喻物,没有成为研究的对象,这对中国古代教育史发生了深广的影响。 六、教学原则六、教学原则1、学思行结合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的。他说:“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是说,学习时如果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就会迷惑不解。但是一味地思考问题,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材料,就会犹豫不决。所以必须既学且思,学思结合。孔子还认为,应当在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这就是说,必须先有一定的知识材料作凭借才能有效地

41、进行思考。 由知到行,学以致用,是孔子教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孔子认为,并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乃是为作事而读书。他认为学诗就要会办理外交。“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所谓“专对”就是在出使别国作外交活动时,要有随机应变的说话才能。2、诱导启发 孔子是古代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愤”一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努力思考,急于求得解决而仍搞不通的心理状态。告诉学生怎样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就叫做“启”。“悱”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思考成熟,但苦于无法表达的心理状态。帮助

42、学生整理概念,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叫做“发”。 孔子的学生颜回称道他的老师对他的诱导时说:“夫于循循然善诱人。”(子罕)“诱”就是诱导,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重要的教学原则。孔子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他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宪问)“知、“不欲”“勇”和“艺”,就是他所了解的臧武仲等四人具有的各不相同的特殊才能和个性。又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孔子就是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来对他的学生进行教导的。 孔子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因材施教的

43、。但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实际,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孔子能在因材施教上作的比较出色,正是和他平时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分不开的。论语中关于孔子熟悉学生个性特征的记载是很多的。例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同上)可见,孔子对他的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了如指掌的。 4、正确的学习态度(1)实事求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由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2)持之以

44、恒“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子路所以他称赞颜回说:“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又说。“曾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3)虚心学习 孔子称赞孔文子这个人,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八佾)(4)谨言慎行 孔子主张:“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孔子对学生这一教导,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孔子认识到学习不应只限于书本,还要通过实际见闻,获得现实知识。第二,对于见闻得来的材料,应当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推理不应盲目相信

45、。 (5)“乐学”精神 论语上记载孔子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在学习修养上所表现的精神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这都说明孔子的乐学精神。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可见孔子是非常注意乐学精神的提倡。乐学不是一般的好学,而是以学习为至高无上的快乐。对学习必须产生这样极大的兴趣,才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七、德育教育七、德育教育 (一)德育的内容1、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多次谈到“仁”,在论

46、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之多。礼记。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仁是做人的道德。而如何做人的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 春秋末期,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奴隶制的礼制遭到破坏,因而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来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以及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以维护社会制度,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了他的“仁”的学说,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正当关系。 “爱人爱人”“”“忠忠恕恕”“”“孝悌孝悌”六个字,就可以揭示孔子“仁”的教育的真谛,也就是孔子“仁”的教育的主要内容。A.爱人 孔子“仁”的教育的核心是“爱人”,孔子对学生进行“仁”教育其实质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人的教育。 孔子讲的“爱人”是爱一

47、切人,但这种爱是有差等的。“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不能“过其所爱”。“爱”要受等级名分的约束,超越了等级名分,在道德评价上,就走向了反面,变成侵犯他人利益的行为。 B.忠恕 孔子进行仁的教育,是以“忠恕”贯穿在整个仁的教育思想中的。忠恕,朱熹解释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忠恕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的所谓“忠”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也就是己所欲而施于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的教育,通过“忠恕”之道,就会使人们相互关心,相互亲爱,达到全面的调整人与人

48、关系的目的。 C.孝悌 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教育,“孝悌”应作为仁的教育的根本。以爱父母兄弟为起点,推及到对朋友、君长、社会、国家的爱。“孝”为亲子之爱,“悌”为兄弟之爱,这是宗族内部的亲亲之爱及纵与横的血缘关系之爱。孔子认为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能尊重君主,必对国家尽忠,“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学而)。 孔子进行爱人的教育先从“孝悌”开始,然后扩而充之,进一步调整朋友、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孝悌”是爱人的基础,也是进行“仁”的教育的基础。正如孔子弟子有若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2.礼的教育 孔子同时把“礼”也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

49、并把“礼”的教育看作是做人的教育。他说:“不学礼,无以立”,要求君子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颜渊)。 孔子的“礼”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各种规章、制度、及生活中的礼节、礼仪等,其核心就是“正名”。“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 孔子的 “礼”是以“仁”的精神贯穿的,礼是形式,而仁是内容。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对周礼进行了损益,补充了新的内容,成为一种新的礼。(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立志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2.克己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己”。3.力行 道德教育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这也就是道德的认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着重强调的是道德的践履,他提倡身体力行,要求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