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地上测量方案_第1页
主楼地上测量方案_第2页
主楼地上测量方案_第3页
主楼地上测量方案_第4页
主楼地上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诺德金融大厦主体测量方案编 制 人:审 核 人:审 批 人: 编制日期:2014年03月24日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12、施工概况1三、组织管理21、测量流程22、控制测量流程图2四、施工准备31、图纸校核32、人员准备33、仪器配置34、主要测量工作4五、控制网的建立41、控制网布设原则42、控制网的建立4六、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71、控制点向上引测72、核心筒中转控制点的做法133、钢结构测量144、主楼标高控制点的引测175、平面高程控制基准点位埋设及保护措施196、核心筒液压爬模模板的测量控制207、二次结构施工测量218、楼层面层施工测量229、电梯安装测量221

2、0、屋面施工测量2211、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2212.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23七、预防施工测量通病措施25八、成品保护措施及仪器保养制度2627一、编制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根据03-08地块施工图纸根据天津市塘沽区测绘研究院测量成果资料,绘制定位坐标图,作为该工程轴线控制的依据。二、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本工程地下4层,地上63层,建筑高度为299.45m。地下建筑面积:38436m2,地上建筑面积:174446m2,总建筑面积:212882m2。主楼采用:核心筒+外框巨柱+环形桁架+伸臂桁架结构体系

3、。裙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钢柱、钢桁架结构体系。本项目高程为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2008年高程,本工程设计室外地平相当于大沽高程4.70m,道路地平4.50m,建筑物±0.000m相对于大沽高程4.85m。2、施工概况2.1、施工特点本工程分为主楼及裙楼两个部分,主楼分为两步施工,分别为核心筒及筒外楼板部分,裙楼部分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核心筒为钢板剪力墙结构,采用液压爬模体系进行施工,筒外楼板为采用压型钢模板组合楼盖体系。2.2、测量施工难点(1)自然影响:在高空作业时,易受到日照、风力、摇摆等不利气候影响。(2)地质情况影响:塘沽地区的土质为淤泥质土,业主方

4、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受到地质情况影响,会发生变化,对于测量有一定的影响。(3)施工条件影响,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小,北侧为永太路,东、西、南侧均有其他施工单位,影响控制点的布设,并且核心筒测量过程,爬模体系影响垂直点的投递和仪器架设的稳定性。三、组织管理1、测量流程测量工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优劣,钢结构与土建施工阶段的轴线定位与标高、垂直度控制精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如幕墙安装、电梯安装及其它设备安装,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失误。项目部测量部提供的控制测量资料,是整个工程施工放样的基准,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下发各工序施工单位的测量组作为放样依据。组建测量管理组,实行统一管理。分包测量人员由

5、总包测量人员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测量管理组负责;各专业分包的测量基准由总包提供。测量放线、验线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要求,取得合格证后能上岗独立操作。施工测量人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施工测量内容的要求。2、控制测量流程图四、施工准备1、图纸校核施工测量人员应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对各专业图纸按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50026-2007中有关的要求进行审核,并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设计变更,以确保测量放样数据的准确可靠。建筑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轴线的几何关系;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的几何尺寸;相对高程,注意与建筑作法核对。结构施工图纸的校核。内容包括:墙、柱及梁等结

6、构的尺寸校核;校核结构图与建筑图、设备图是否对应,尤其要注意相对高程与建筑作法是否对应,结构留洞图与设备图纸是否对应。2、人员准备根据本工程测量放线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本工程的测量人员安排如下:测量工程师1名,负责测量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工作进度管理。测量技术员2名,负责测量技术管理,测量放线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资料编制。测量放线工4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3、仪器配置施工测量仪器的配备应满足测量的内容和精度要求,定期进行检定、校核,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仪器由测量人员使用与维护保管,配备防潮、防盗的存放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防”:防震、防潮、防晒,及注意保护目镜和物镜。设备配置如下:编

7、号名称精度单位数量用途1全站仪2" 2mm+5ppm台1控制网主轴线和重要部位测设、校核;工程基准点的传递与复验;高程基准传递。2电子经纬仪2"台1施测面的角度测量、次要轴线的竖向传递。3普通水准仪S3台3常规水准测量4水准尺5m把4水准测量5激光垂准仪10"台1重要轴线的竖向传递6钢卷尺50m把4距离测量7对讲机5公里对4测量工作联系4、主要测量工作序号主要测量工作1首级控制网的移交与复测2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外控法”布置3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网“内控法”垂直引测,同步控制内外筒轴线、标高4平面和高程三级控制网测量,控制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标5底板基

8、础平面钢柱底预埋件、墙立面预埋件安装定位测量6主楼核心筒内外墙垂直度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7施工期间沉降等监测五、控制网的建立1、控制网布设原则(1)现场平面控制网布设应从整体考虑,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主控点应选在通视条件好、安全、以保护的地方。(3)主控点应采取保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2、控制网的建立根据业主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分别建立二级、三级测量控制网。一级控制网由业主提供,位于地面的平面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二级控制网布置在±0.0m楼面和基坑外围的各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三级控制网引测在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2.1、一级

9、控制网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4.85m。对业主提供的一级测量控制网,办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并作出标记说明。并对一级控制网15日复核一次,同时提交监理、业主。若点位误差不满足施工规范要求,需进一步和业主核对并确认。一级控制网(KO1、KO2)如下图所示。2.2、二级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在核心筒四角位置选择8控制点,作为后期内控点。施工控制点初步定位后,与一级控制网联测,并且8点间相互校核。若点位不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应进行调整,直至调整到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内控点设置在浇筑完成的预埋的测量标板上。控制点应选取在通视条件好的位置,且主楼区域八个控制

10、点构成为方形。核心筒钢结构测量在混凝土结构边缘500mm布置垂直引测点(1、2、3、4),4个点构成方形。主楼区域二级控制网布置图等级边长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第一级100m200m±7” /N1/21/30000第二级100m以下±15” /N1/21/15000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2.3、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K01、K02,使用往返测量法,地下工程和裙房施工阶段±0.000水准点布设在4#、6#SRC巨型柱上,核心筒五层以上±0.000水准点设在北裙房结构柱和外框巨柱上,确保竖向施工精度,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

11、准的精度,并满足观测技术要求。水准基准点满足要求后用红油漆做出标记,并加以保护,以防被破坏。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形成成果。水准点布置示意图 六、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1、控制点向上引测1.1、平面轴线控制点引测方法地下室施工阶段的各结构部位定位放线,其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引测采用业主给定的一级测量控制点即将K01 =(X=286208.741,Y=141458.434;h=3.154m)和K02(X=286205.159,Y=141539.788;h=3.195m)两点作前后视,引测到施工现场做好的控制台上,布置地下室施工测量二级控制网,随后用极坐标法进行细部放样。当楼板施工至地下一层底板时,

12、通过一级控制网,在地下一层底板上布置二级控制网,具体布置详见“控制点布置示意图”。由于首层人员走动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地下一层底板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控制点并进行多边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十字中心点标示: 楼面控制点点位做法激光点穿过楼层时,在楼板上预留150*150的预留洞,浇筑楼板砼后,将楼板通过预留洞引测到各楼层上。浇筑砼后木盒不得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阻挡下次激光投点。 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在上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

13、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见下页: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第一次接收激光点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四边形图形。在四边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四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做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不满足规范要求,应重新投测控制点。1.2、核心筒竖向结构测量由于钢结构

14、施工在前,核心筒爬模施工时,上部楼层的激光点(钢结构校钢柱用)位置未浇筑混凝土楼板,需在主楼核心墙角柱上安装投设测量控制点的悬挑钢平台,把激光控制点投测到钢平台上并作好标记,以此点作为核心筒钢结构施工测量控制点。核心筒土建竖向测量通过核心筒楼板预留内控点控制,测量过程将测站设置在西北筒顶板(西北筒顶板与外剪力墙同时浇筑),其余三点通过爬模顶平台设置的翻板引测(其余三个筒楼层板施工较慢),为了避免顶平台爬模的晃动,土建测量工作必须在大量工人上工之前完成。核心筒的钢结构测量和土建测量进行相互的检测,确保工程结构的定位准确和垂直度。爬模架开洞铅直仪传递测量仪器测量支架固定在核心筒钢柱上(3)外框结构

15、施工测量外围钢柱校核时,使用压型钢板预留的四个控制点进行测量,在外框架钢梁上吊三个操作平台板,安装测量仪器,对外框结构进行测量。将核心筒水平结构控制线穿过门洞,与投测上来的基准点进行复核测量。铅直仪传递平台铺设示意操作平台平面图操作平台立面图(5)控制点竖向传递作业流程安置激光铅直仪安装数显激光接收靶打开激光,将光斑投到接收靶面上调整激光,激光束清晰发散到接收靶旋转仪器0°90°180°270°,重复上述过程测量四个测回超差四测回各斑点取中心点对传递到作业层的控制点进行整体校核平差保护标记合格为避免受结构自振、风振、日照和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影响,控制点采用

16、分阶段传递的方法进行,接力层设在21层、36层、50层。控制网角度、边长闭合复测:每次投测的轴线控制点不少于4点、标高控制点不少于2点。轴线控制点投递到上部楼层后,组成平面多边形,对多边形角度和边长图形条件进行闭合检测,通过自检对闭合误差进行调整,然后才作为上部楼层控制网的基准,以提高平面控制网经传递后的测量精度。内外两次传递校核:首先应保证核心筒传递、外框传递各次的精度,核心筒传递时在核心筒四角投测完大角线后,应用钢尺丈量法检查大角线之间的距离关系,在外框传递时应和核心筒大角线进行比对,满足建筑物平面控制的精度要求,以达到校核目的。(6) 垂直引测质量保证措施a、选取合适测量时机,控制单次测

17、量持续时间,减少外界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由于钢材热胀冷缩的特性,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时间跨度大,温差对钢结构的平面结构尺寸有一定的影响。电子设备如全站仪应实时调整内部温度参数,普通设备如钢尺必须进行温差改正。选择阴天、日出前时间进行激光控制点的垂直向上投测,避免建筑物阴阳面温差的影响。避开四级以上大风,避开恶劣气候环境下作业,尽量选在外界环境比较一致的情况下作业。b、合理进行施工部署,测量作业避开大型设备作业高峰期根据结构自身特点及安装设备的起重能力,考虑钢结构安装的对称性和整体稳定性,合理划分施工区域,以便控制安装总体尺寸。随着结构施工高度的增加,附着在结构上的大型塔吊在施工作业时的晃动,混

18、凝土楼板施工的晃动都会给现场测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时间上避开塔吊等大型设备作业高峰进行测量作业,可减少现场作业对测量精度的影响。2、核心筒中转控制点的做法外框中转点在对应的压型钢板预留控制点固定安置临时中转控制点钢平台;在地面搭设好临时中转控制点处的安全维护架,通过外框钢结构水平外环通道工人可在平台和SRC巨型柱之间安全行走。 核心筒上钢结构测量观测点位置的固定。在核心筒四个角部H型钢柱上焊接4个固定支座,悬挑出混凝土墙面,并确定支座稳固平整,便于架设仪器。固定支座焊接位置高度位于下层伸出楼面柱头顶标高下返10mm,本工程钢结构柱伸出楼面高度最少规范要求为1000mm,加上仪器自身高度约20

19、mm,操作高度控制在1200mm,可方便人员操作,并且伸出楼面柱头自由端才1300mm1600mm,可保证焊接平台的稳定性。爬架顶平台四个角部H型钢柱四周处平台板设计翻板,测量时候翻起进行引测,测量工作完成后翻盖,防止工作人员踏空,给施工作业提供工作空间。 核心筒土建观测点的中转在水平楼板预留引测洞,测站设置于西北筒,其余三个筒在顶平台上开翻板,作为点位的垂直引测通道。并且核心筒土建测量必须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吊物等其他原因引起爬模顶平台的晃动。3、钢结构测量3.1、细部测量放样流程本工程外筒钢柱节对接节点多,所以每一个节点的位置都必须用全站仪进行三维空间坐标定位测量。测量放样总体流程

20、:控制点选择与增设控制网点的测设(平面网、高程网)点位加密三维空间点位放样高精度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粗略定位精密定位3.2、吊装测量流程:3.3、钢柱测量校正钢柱测量校正采用全站仪直接观测柱顶轴线、标高偏差进行测量、校正或者采用经纬仪进行正。3.3.1、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按如下两种工况计算三维坐标:(1)常温条件,不考虑荷载增加引起变形而影响每节柱顶中心点的三维坐标。(2)按施工顺序,考虑各种因素,主要是荷载增加引起每节柱顶中心点位移。测量步骤:(1)计算上一节将要吊装的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2)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投递到上层并复测校核。(3)吊装前复核下节钢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偏差,为上节柱的

21、垂直度、标高预调提供依据 。(4)对于标高超差的钢柱,可切割上节柱的衬垫板(3mm内)或加高垫板(5mm内)进行处理,如需更大的偏差调整将由制作厂直接调整钢柱制作长度。(5)用全站仪对外围各个柱顶中心进行坐标测量。 a、架设全站仪在投递引测上来的测量控制点上,照准一个或几个后视点b、输入后视点、测站点坐标值、仪高值、棱镜常数、棱镜高度值,建立本测站坐标系统c、配合小棱镜或对中杆测量各柱顶中心的三维坐标3.3.2、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校正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正时,应采用两台经纬仪同时对钢柱进行观测,指导校正,保证钢柱的轴线和垂直度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操作方法如下: 经纬仪钢柱测量校正3.3.3、钢

22、柱标高测量校正钢柱标高可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校正,为使施工简便快捷,钢柱标高一般都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校正,操作方法如下:塔尺钢柱标高测量控制示意图3.4、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名 称允许偏差(mm)建筑物倾斜H/2500+10.0)且50建筑总高度偏差eH/1000且-30e30单节柱倾斜H/1000且10层高偏差H±5建筑物矢量弯曲eL/2500 且e25.上柱和下柱的扭转e3同层柱顶标高差-5e5梁水平度eL/1000且e10地脚螺柱(锚栓)位移2.0基础柱底标高-2e2建筑物定位轴线L/20000,且不应大于3.0底层柱底轴线对定位轴线偏移3.0柱子定位轴线1.04、主楼标高

23、控制点的引测首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用水准仪引测首层+1.000m标高线至剪力墙外墙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地上各层+1.000m标高基准点引测地上楼层基准标高点用全站仪每次从首层楼面每50m引测一次,50米之间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主楼核芯筒外墙面往上量测。全站仪引测标高基准点的方法: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全站仪后视核心筒墙面+1.000m标高基准线,测得仪器高度值。对仪器内Z向坐标进行设置,包括反射棱镜的常数设置。示意如下:全站仪照准+1.00米标高线确定Z坐标值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

24、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平台或土建提模架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由于全息反射贴片配合远距离测距时反射信号较弱,影响测距的精度,故本工程用反射棱镜配合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反射棱镜放置在钢梁搭设平台上:计算得到反射棱镜位置的标高,后视测点标高,计算仪器高,将该处标高转移到核心筒墙面距离本楼层高度+1.000m处,并弹墨线标示。如下图所示: 将全站仪测量所得标高点转移到墙面示意图5、平面高程控制基准点位埋设及保护措施 由于本工程工期较长,为确保现场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稳定性,场区内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采用永久点的方法来埋设。测量人员应经常去现场巡视桩点

25、的情况。控制点在施工测量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测,如有变动或破坏应及时由总包恢复并函告钢结构、土建分包方。其永久点埋设及保护措施如下所示:平面高程基点保护措施示意图6、核心筒液压爬模模板的测量控制6.1、利用激光铅直仪将测量基准控制层的控制点通过激光投射到爬模操作架的激光接收靶上,各控制点在操作架形成封闭测量控制网,通过从激光接收靶上的测量控制点到模板定点内口丈量的方法,控制模板的上口的墙边线定位。(见下图)轴线竖向投测示意6.2、液压爬模模板控制垂直控制测量当爬模模板支立好后,平面位置检测合格后,可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当线吊线坠法难以

26、实行时,可采用倾角测量仪,来检测模板的垂直度。6.3、液压爬模模板实体纠偏测量核心筒施工进度要快于核心筒周边的结构顶板施工速度,核心筒的控制测量因投点位及投测方法的局限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因此需在施工过程中对核心筒施工进行纠偏测量。纠偏方法如下:步骤1当首层地面施工完毕后,将核心筒800mm控制线及核心筒轴线测设在首层地面及首层核心筒墙面上,校核无误后。通过测量检测,记录核心筒水平位置偏差,核心筒垂直度。步骤2发现偏差后,根据偏差方向,及时调整爬模体系模板就位位置,及爬模模板垂直度。来校核核心筒施工,减小二层至六层的核心筒施工步骤3. 待施工至二层地面时,根据核心筒施工计划,施工已经施工至六层。

27、重复步骤1,将核心筒800mm控制线及核心筒轴线控制线投测至地面及墙面上,校核后,记录二层核心筒偏差。步骤4. 根据二层核心筒偏差,调整七层核心筒爬模模板就位位置。步骤5. 重复步骤3,4 来控制七层爬模模板位置。以此类推,完成核心筒施工的纠偏测量,来保证核心筒施工的准确性。纠偏测量是核心筒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核心筒施工整体偏差不朝向同一方向。且此种方法基本不受天气及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7、二次结构施工测量7.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楼层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7.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

28、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1.000m标高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7.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择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0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1.0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7.4、校测结构施工时弹出的1.000m控制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1m线,作为板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应小于±3mm。8、楼层面层施工测量8.1、校核四周墙面与墙柱上测设的+1.000m标高线,作为楼层面层、设备安装、装修吊顶等

29、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或立面上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电梯厅所使用的标高应与电梯安装所使用的标高一致。以防出现错台现象。8.2、基层贴饼、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水平仪检查控制基层面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不应大于5m,房间内小于2m。8.3、在石材、地面砖等块材地面进行施工测量时,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出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8.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空及管道安装标高。9、电梯安装测量9.1、每层电梯厅弹出+1.000m标高控制线,应与结构、楼面施工1.000m标高线一致,门套两边弹两

30、条竖直控制电梯门安装位置,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高度一致。9.2、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9.3、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佳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9.4、校测安装时测量控制线,控制电梯安装精度。10、屋面施工测量10.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设实际偏差。10.2、屋面四周测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10.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10.4、上人屋面按楼层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11、外墙面、玻璃幕墙施工放线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应在结构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埋设。11.1、整个建筑主体结构分两段验收,每次验收完成后,在竖直龙

31、骨的主要部位,用垂准线法,沿墙面竖向量测、记录、并绘制竖向剖面图。特别注意第一次验收完成后,要控制上部结构施工精度。11.2、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的测量放线相配合,对其误差应在分段和分块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不使其累积。11.3、干挂石材、玻璃幕墙均由雇主另委托专业承包商设计施工,项目经理部提供主控轴线及标高基准点。12. 主体工程沉降观测12.1、沉降观测部署为了能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出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要求建筑物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周围。12.2、地下室施工阶段沉降点布置

32、本工程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已做了相应沉降观测记录,沉降观测点全部设置在地下室基础底板面,观测点数为32个,为二等水准点。地下室沉降观测工作从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每升高2层观测一次,地下室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1mm。地下室沉降观测布置图12.3、地上主体沉降点布置 当主楼施工到首层时,在其剪力墙的+1.000米标高处设24个沉降观测点,作为施工主楼及使用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点,为一级变形测量,每升高5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05mm。主楼沉降值应扣除上部结构施工增

33、加荷载对墙、柱产生的压缩变形值。在核心筒墙上及外框钢管柱柱上各设置2个压缩观测点,每施工六层就进行一次压缩变形观测,具体做法为:将一级控制点的高程精确地投测到上一段的起始楼层上(如第6层),并进行高程的检测和校正,确认所测控制点准确无误后,再与第5层投测到第6层的高程比较,得出1至6层的变形值。然后测出首层沉降值,总变形值减去首层沉降值即可得到该区段墙柱的压缩变形值。施工至12层时,又重新观测6层及12层的变形值。压缩变形观测一直观测到63层结构施工完成为止。对主楼结构压缩变形的补偿措施同“6.6条高程补偿”。主体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详后附图12.4、沉降观测点的做法底板沉降观测点做法图 主体墙主沉降观测点做法图12.4.1、沉降观测要遵循“五定”原则 1)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2)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3)观测人员要稳定; 4)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5)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相对固定; 以上措施在主要从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和不定性,使观测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观测的沉降量更趋准确。12.4.2、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