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外伤应急方案_第1页
群体外伤应急方案_第2页
群体外伤应急方案_第3页
群体外伤应急方案_第4页
群体外伤应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群体外伤应急方案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1.03 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群体外伤应急预案对成批外伤的急救应具备严密的组织管理,定岗、定位、定人、定责,做到忙而不乱,各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充分调度,环节衔接流畅,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一)、群体外伤病人的分级响应医护人员调配:除特大事件外一般每个外科准备3名医生、3名护士为应急人员,服从医教科与护理部搭配。事件病员人数少于10人、病情较稳定响应一级调配,由急诊科进行科内在岗人员调配及相关专科在岗人员参加诊治。事件病员人数少于10人、但部分病人病情危重响应二级调配,除按一级调配外,由医务科/总值班调配院抢救小组的相关专家参与指导抢救治疗。事件病员

2、10人以上、但病情较稳定响应三级调配,急诊科应立即通知全部休息的医务人员迅速回院,医务科负责调配各科室应急人员及时到位协助诊治;同时总值班负责调配相关部门(药剂、设备、血库、财务、总务、保卫、防保、院感等)人员及时到位。(二)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组织成员1、突发事件急救领导小组 组长: 童跃锋 (663966)副组长:宋伟勇(666679)、胡智星(666567)、吕章春(658138)、 应根东(690532)、 吕军678899 组员:童跃锋 (663966)、胡智星(666567)、宋伟勇(666679)、吕章春(658138)、 应根东(690532)、 吕军678899 、梅起化(

3、658299)、 徐燕羚(658168)、沈金雄(699659)、 陈大荣(668362)、杜娟(662300)、李华芳(658128)、童丽芝(620298)、吕向群(613439)、施劲松(695173)、胡岳江(658228)、程跃明(691232)、应杭(636066)、黄志强(697543)、黄金莲6205082、突发群体外伤事件急救小组 组长:宋伟勇(666679)副组长:梅起化(658299)、 徐燕羚(658168)、杜娟(662300)组员:分外科组、护理组外科组:神外科:王伟634288、外一科:童伟民624266、外二科:李英杰619169、陈涛622756、骨一科:徐煜

4、681618、骨二科:纪益魁695295、耳鼻喉: 龙益兴610929、口腔科:杨庆福689696、手外科:涂伟616126、眼 科:胡美君658185、泌外科:朱军华695353、sicu: 任波699131护理组:李华芳(658128)、何玉珍(613366)、钱美芳(658285)、陈莉(627902)、陈娃妮(658126)、 姚秋爱(629767)、王 艳(616136)、 罗海英(653961)、王 芳(610230)、 邹林菊(658289)、应逸雯(697454) 徐京英(635933)、 陈 芳(651242)、胡慧群(616689)、 应春柳(658190)、程 静(675

5、022)、李健红(658221)、林 杭(652800)、 方 清(675009)、王 莹(692110)、俞 静(658160)、胡桦鹂(621172)、徐 颖(685658)、朱华川(628616)、姚翰韬(672938)医技及手术室:放射科:陈宏697986;b超室:徐永远658101、输液室:李华怀632200、手术室:陈燕艳669676、检验科:应巧玲658297、吴捍卫658267、施卫勐616948、药剂科: 吕向群613439、麻醉科:吕杰658026、输血科:池妤692871、(三)群体外伤事件应急流程1、分层级汇报:120接到发生群体性外伤事件(超过5人)的呼救时,问清地点

6、、人数、大致病况(发生的原因、表现的症状、轻重的情况等),留下对方的电话号码,通知院前急救组,配备好人员,迅速出车。120同时汇报总值班和医教科,通知急诊分诊台护士,护士通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主任汇报医教科,同时汇报分管院长。院前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后马上向急诊科主任报告现场情况。急诊科主任需及时与院前急救医师取得联系,作好事件的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的大小、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情况汇报分管副院长、医教科长、总值班,通知本科休息医生参加抢救。医教科、总值班汇报分管副院长, 当事件已达三级按事态的严重性及时向院长及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汇报,必要时院长需赶到现场督导抢救。同时由医教科科长启动三级应急预

7、案。遇有特大群体突发事件抢救时,应立即拉响全院急救警报(设在消防控制值班室)。此时所有在院的医务人员(除离不开岗位者外),必须第一时间赴急诊科待命参加抢救,同时启用短信平台对全院职工下发回院急救指令,院抢救小组所有专家必须第一时间赶赴抢救场所,其他人员收到短信后应立即回院待命。2、院级三级以上群体外伤组织框架及职责:现场总指挥:启动三级以上群体外伤演练预案后,分管副院长立即通过120中心以短信群发(预先贮备短信内容或呼救代码)给突发事件急救领导小组人员,并立即到场担任现场总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分管院长、医教科科长、总值班、护理部主任立即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现场总指挥,由医教

8、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总值班担任现场副总指挥。现场副总指挥医教科科长职责:医教科长按事件的不同情况启动分级人员调配预案,通知相关专业的抢救小组医生、专家、科室的应急医生到急诊科参加抢救,扩大急救队伍,并通知b超、化验、放射、检验、输血、麻醉、手术等相关科室做好应急准备。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协调好住院、加床、留观等流向,协助现场总指挥做好医疗抢救的协调、联络、指挥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卫生局业务科。现场副总指挥护理部主任职责:根据需要紧急调度护理应急小组人员,并通知供应室护士长给急诊科送无菌物品,协助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对各项护理工作的督察、协调和指导等工作。现场副总指挥总值班职责:立即到场担任与总务科、

9、药剂科、设备科、经营发展科、财务科、信息科共同成立后勤保障组,组织人员到急诊科物资区待命,共同做好场地、物品、药品、设备的准备,并做好供水、供电、供氧、运送物资、加床等保障工作。指挥联络组:成立指挥联络组,组长由医教科科长担任,成员由医教科科长、总值班、护理部主任组成。职责:由指挥联络组负责,启动抢救床位紧急调配预案、人员紧急调配预案、设备紧急调配预案、药品紧急调配预案,通知物流、院感、信息、设备、总务、保卫等科室做好准备,通知医技科室(放射、b超、检验、输血、麻醉、手术室等)做好场地、人员、物品、药品的准备,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统筹协调组:由医教科分管外科副科长担任组长、护理部副主任、急诊科

10、主任担任副组长及急诊科护士及a、b、c区负责人医生组成,根据情况,负责病人救治的统筹安排,其职责: 负责病人初期预检分诊后的分区、分级管理。负责与急诊科护士长一起指挥疏散抢救室的病员,协同后勤组做好抢救场地、床位、设备、药品、物品等的准备,做好开通绿色通道前期准备。负责统筹安排危重病人辅助科室的检查安排(放射床边片,b超床边检查,危重病人护送到ct检查的安排,麻醉科应急插管等工作。负责关键环节点的衔接工作,比如辅助科室药品调度后先向统筹安排组交接,由统筹安排组调度放置及使用,麻醉科到达急诊科后先向统筹安排组报到,再接受统筹安排组调度。急诊抢救区及危重病人抢救区会诊由各个分区组长负责,轻症病人会

11、诊区会诊由病房负责。信息收集及发布组:信息收集及发布组由沈金雄主任担任组长,医院办公室其它成员担任组员,其主要职责是收集群体伤病人资料、诊断、去向,拍照片等工作便于查找,同时接待新闻媒体采访。医教科科长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件的进展。后勤保障组:总值班担任组长、吕向群、施劲松、程跃明、吕爱英、胡岳江担任副组长,由药剂科、设备科、财务科、总务科、经营发展科、护士等若干人员组成。按具体情况做好场地、抢救药品和物品、急救设备的准备,及时送检、分流与转运病人,服从总值班(急诊护士长应及时向总值班报告应急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的种类与数量)现场指挥,确保各供应和转运渠道的通畅。抢救药品、物品准备:输液仓

12、库借用平衡液、常用的止血药物、输液器、留置针、试管、纸张、识别带、分级标识、血压计、听诊器等。急救设备准备:呼吸机、监护仪、平车、轮椅、备用床等。安排24名护工负责送检患者的血标本的化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取回。随时调配护工协助转运病人。财务科负责开放挂号、收费全部窗口。安全维护组:保卫科长担任组长,周美红担任副组长,由保安及分管人员、医患沟通人员组成,保安人员(若干人)负责环境的安全、秩序维持,及时疏散围观人群。医患沟通(由周美红等23人组成)及时对有情绪的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指导,说明情况,给予关心安慰,取得理解、信赖与配合,同时对患人进行健康宣教,减少恐惧、紧张心理,避免由于心理作用相互影响

13、而使自觉症状加重等。纠纷投诉及处理组:由应伟荣担任组长,如群体伤出现医疗投诉、纠纷时,紧急到现场做好相关投诉纠纷的处理工作,必要时与安全维护组一起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工作。防保和院感科立即到场,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及污物处理。(四)群体外伤参与应急科室现场应急救护实施方案总则:医护人员的调配由医教科与护理部负责;其他人员的调配由相关部门主任和演习组长负责,总值班负责后勤部门间的协调与指挥。接到急救指令后10分钟内赶到急诊大厅集中,副总指挥(医教科长、护理部主任、总值班)共同做好人员调配;急救人员列队听从安排,各组长领队布置相应的工作,各守其责,投入备战状态。1、预检分诊组:急诊科有经验预检分诊护士1

14、人担任组长,急诊外科及普外科2名医生参加,护士4人共6人组成预检分诊组,23人负责初步粘贴号码和分级标识,对病人进行分区域管理、病人识别带的使用及信息登记(包括接诊时间、所在区域、去向等),病人手腕带中要注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绿色通道,统一贴于患者的左手腕,1人名护士负责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挂号、联络。预检分诊组负责成批病人的快速预检筛选,重病人交给a、b区负责人及治疗组。轻症病人交给c区负责人与护士进行二次分检交给急诊门诊各个科室处理。预检分诊完毕,信息汇总在白板上,包括病人总数、各区病人数、住院人数,明确病人去向,实施追踪,报告现场总指挥,递上登记表。2、统筹协调组:医教科副科长担任组

15、长,主要由医教科副科长、护理部副主任、急诊科主任,a、b、c区负责医生组成。统筹协调组负责各区域病人巡回、管理,掌握患者救治进展情况;与指挥联络组联系并上报紧急需要的药品,器材,设备等物资,同时与药剂科、设备科、辅助检查等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与指挥联络组联系,通知后勤组迅速调出所需病床,并腾出输液观察区、急诊大诊厅,分流其他病人,为输液、诊治、检查和快速有序的救治提供保障,并掌握各区病人的动态,合理分流病人,做到人、物、事合理调配,保证抢救正常运转。统筹安排危重病人辅助科室的检查安排(放射床边片,b超床边检查,危重病人护送到ct检查的安排,麻醉科应急插管等工作。负责关键环节点的衔接工作,比如辅

16、助科室药品调度后先向统筹安排组交接,由统筹安排组调度放置及使用,麻醉科到达急诊科后先向统筹安排组报到,再接受统筹安排组调度,设备维修及应急管理人员到达急诊科后先向统筹协调组及现场指挥部报到等。3、分区管理及人员安排、分级与分区:病情危重(a级)标红色,送入复苏区(急诊监护室);普通重症(b级)标黄色送入抢救区;病情一般(c级)标绿色,分流到普通急诊区(急诊大厅、外科急诊门诊、骨科急诊门科、眼科急诊门诊、耳鼻喉科急诊门诊)。病情一般指不紧急,生命体征稳定;普通重症指较紧急,有可能存在潜在危险;病情危重指有生命危险;需要得到立即抢救。、分区及各区人员安排:分区设置:a区设立一个外科总负责人(李英杰

17、),主要是危重症病人治疗组,急诊科护士负责联系会诊、床位等等a区的联络工作。每位病员配2名医生、2名护士、1名护工;设置1名医师录入药物与化验医嘱。第一组由急诊科人员组成,为复苏区第一应急梯队;第二组由急诊科和外科医师为复苏区第二应急梯队;如同时遇其他科急救任务,按梯队顺序依次安排,及时完成急救任务。b区设立一个外科总负责人(童伟民),主要是重症病人治疗组及轻症可能转化为重症的治疗组,以及机动组医师护士,急诊科护士协助做好各区域病人巡回、管理,互通信息,诊区间、小组间的联络。每位病员配2名医生、2名护士、1名护工;机动组1组配备1名医师,1名护士,如重症病人病情突变,参加抢救工作。设置1名医师

18、录入药物与化验医嘱。c区(轻症病人门诊及急诊留观室)设立一个外科负责人,由icu医生担任(任波),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门诊急诊开放,每个诊室配1名医生;另外配备2名外科医生、6个护士协助预检分诊,需要清创的病人工作安排,并负责掌握普通病人候诊区域病人的病情,以及信息的收集,留观室医生与输液组护士负责掌握输液区病人的病情,如发现病情加重及时报告c区负责人,并转入抢救区。统筹管理轻症病人。急诊输液室按1名护士负责5名患者输液进行调配;抢救室内统一安排2人录入用药物与化验项目。普通急诊区每个诊室配1名护工,兼候诊区工作。输液室配1名护工。注意:急诊输液室按具体情况调配(24人)。 c区负责安排

19、2名医师、2名护士统筹安排清创逢合,由各区负责人通知后安排。总指挥及统筹协调组及时组织各区外科负责人讨论重症病人伤势,病情,决定治疗方案。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必须组织与指挥好全面的救治工作,掌握各诊区信息,并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病人的病情、数量、流向等。群体外伤人员安排见下表分区组号科室及职责医师护士护工急诊预检分诊急诊科(汪清、陈中朝)及5名护士26a区(危重病人抢救区)负责人:李英杰1第一梯队:柳化源、徐伟2212第二梯队:吴适、陈为22131负责录入电脑操作:朱伟雄1b区(重病人抢救区)负责人:童伟民1第一梯队:王伟、章涛、徐煜、陈涛、朱军华、王兴红第二梯队:纪益魁、叶汝勇、吕海鸥、张小克、

20、第三梯队:颜程、周鹏、杜逸机动安排2212机动安排2213机动安排2214机动安排2215机动安排2216机动安排2217机动组(重症病情突变时参加抢救支援)机动组在留观室待命。(应伟奡)11负责录入电脑操作:王凡1c区(轻症病人区)负责人:任波 1急诊科(任波)轻症病人分诊12(轻症病人分诊分流,病人病情观察)留观室(外二科李宁)13(输液)2外一科(涂伟)负责清创安排,病人信息收集,信息上报任波)11(外科急诊诊室)神经外科(周永刚)(负责清创安排,病人信息收集,信息上报任波)11(骨科急诊诊室)4、群体外伤病人抢救注意事项:危重症患者立即进入抢救室,即时通知医生,重症病人管理组安置合适体

21、位,由抢救室医师、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全面负责救治、护理、反复评估病情及书写等各项工作。护士需立即予吸氧,口头医嘱的执行,迅速开放静脉通路,以保证良好的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同时留取血液等标本,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乙肝抗原,血急诊生化等,必要时,留置导尿,并做好的记录(包括病人流向)。医生需全面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及时询问病史、查体、判断病情,生命支持,按抢救小组提出的治疗方案,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并做好抢救病历的记录、谈话、护送等等。在抢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危重病人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由于重度外伤造成呼吸衰竭,一旦发生应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支持,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