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_第1页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_第2页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_第3页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_第4页
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标准起草组2019年12月目 录一、工作简况1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6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说明13四、与我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14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和依据14六、强制的理由、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15七、贯彻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及设立标准实施过渡期的理由15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6九、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6一、工作简况(一) 任务来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交办安监201886号)的

2、要求,坚持以安全生产、人身财产安全为中心,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化平安交通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12月通过立项,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83392-Q-348。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集装箱码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编制。(二) 目的及意义。雷电是一种伴随闪电和雷鸣的自然天气现象,它一般形成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发生时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雷电灾害是“联合国

3、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主要伤害有火灾爆炸、人员触电、大规模停电、设施毁坏等;另外,雷电产生的电磁环境危害日趋严重,雷电发生时,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和金属管道侵入室内,损坏设备和室内设施,严重的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元到100亿元人民币。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更需要安全发展的环境。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

4、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也是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港口码头设备和人员密集,对于雷电的防护就显得尤其重要。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旨在分析国内外防雷技术与接地技术,调研我国港口防雷技术和接地技术,研究形成交通运输行业港口防雷技术要求和接地技术要求,为我国港口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保障。(三)主要工作过程。1. 第一次工作会。项目申报后,标准编写组开展了关键技术调研和工程考察,并完成了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技术框架和标准草稿。2018年4月24日,编写组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会上主要对编写组完成的技术框架和标准草稿进

5、行了详细的讨论,明确条文编写以贯彻国家基本安全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技术政策,适应港口安全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原则,以指导港口防雷接地系统构建、维护和管理为目的,明确和规范港口防雷接地系统技术标准。结合我国港口防雷接地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近年来国家颁发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行业科研、标准、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点依托现行国家标准雷电保护 所有部分(GB/T 217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和行业标准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充分吸收港口码

6、头、设计单位、设备制造单位的实践经验, 针对当前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调研和工程考察,并根据调研结果实施制订本标准。2. 技术调研和工程考察。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技术调研和工程考察。首先,编制组进行了技术交流和调研考察,主要涉及防雷和接地技术标准研究单位(中国气象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雷电专业委员会、教育部防雷与接地工程研究中心等)、港口企业单位(大连港、天津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工程设计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勘察设计院、重庆交通勘察设计院等)、高等院校(北京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等单位和组织。另外,通过互联网查询和标准

7、出版物查询等方式,收集国内外有关防雷接地的法规、文件和技术标准;通过技术调研、技术座谈会等方式,充分了解、掌握当前防雷接地在构建、设计、建设、管理、维护、检测等方面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最后,通过走访、实地考察等环节,与国内相关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深入技术沟通,并以技术研讨、工程考察、设备演示的方式,开展规范的技术研究编制工作。3. 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专家咨询会。2019年1月15日,标准编写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专家咨询会,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会上各专家就标准编写文本框架、防雷接地关键技术、防雷接

8、地系统指标、防雷接地检测要求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和技术建议,并对编写组完成的征求意见稿初稿中技术关键点和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对标准的条文内容及编制说明进行了初步确认。会后,编写组根据会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和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4. 第二次工作会。2019年3月26日,标准编写组组织编写相关人员在大连举行了第二次工作会。会上主要对编写组完成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重点对标准关键点和核心技术内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并进一步完成了标准条文内容编制。会后,编写组根据会议相关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标准文稿。5. 初步征求意见工作。2019年4月4日,标准编写组

9、向有关单位和专家发出征求意见的函。本次初步征求意见共发出40份,其中,(a)各地港口企业,20家,主要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重庆港,南京港,武汉港等;(b)交通运输设计单位,8家,主要是中交一二三四航院,水规院,苏交科,重勘院等;(c)高校科研院所企业,12家,主要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北京交大,中石化安科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中光,天津中力,广州华伟等。根据本次初步征求意见的反馈情况,行业各单位对本标准非常重视,征求意见回函31个单位,共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159条。6. 第三次工作会。2019年7月3日,标准编写组会同主

10、要参编单位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工作会。会上标准编写组对回函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一讨论,借鉴了GB 50057、GB 50343、GB 50650、GB 50601、GB 15599、GB/T 50065等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经研讨,采纳或部分采纳的有152条,未采纳的有7条,标准编写组形成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7. 第二次专家咨询会。2019年7月19日,标准编写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标准征求意见稿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交通航海安全标委会、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中海油集团深圳公司、中石化安全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厦门港港电公司等单位的

11、专家。会上各专家就标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防雷技术、接地指标、检测要求等内容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和技术建议,并进一步对标准的条文内容及编制说明进行了确认。会后,编写组根据会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和讨论,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征求意见稿。8. 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本征求意见稿的编制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内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借鉴了国内外现有相关技术和标准,初步征求了交通运输行业、气象行业、电力行业等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征求意见稿编写期间,标准编写组先后组织召开了2次专家咨询会,3次工作组研讨会,并在多位知名防雷接地技术专家的审阅和指导下,使标准技术力求科

12、学、严谨、实用。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于2019年10月编制完成。(四)编制单位及人员。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招商局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劳高科技有限公司。标准主要起草成员:杨瑞、黄明龙、刘庆国、杨承志、林结庆、程为平、张伟、黄真锐、王军、颜明东、刘旭、石浛锟、周赣、衣庆韶、徐爱彬、孙立公、刘光全。序号姓名单位编写任务及分工1杨 瑞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项目负责人,标准编写组组长,负责标准编制的具体策划和组织协调,负责标准总体编写、统稿;编写编制说明文件;2黄

13、明龙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1章、第2章和第10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3刘庆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4章部分、第11章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技术资料整理;4杨承志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5章、第6章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技术资料整理;5林结庆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3章、第4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6程为平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7章、第8章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7张 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标准第9章、第10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技术调研、技术资料整

14、理;8黄真锐招商局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集装箱码头防雷的技术调研和资料分析,通稿集装箱码头防雷的技术要求;9王 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干散货煤码头防雷技术调研和资料分析,通稿干散货煤码头防雷的技术要求;10颜明东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油气化工码头防雷技术调研和资料分析,通稿油气化工码头防雷的技术要求;11刘 旭北京爱劳高科技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防雷接地技术方案和防雷接地装置技术要求研究,通稿港口防雷接地装置的技术要求;12石浛锟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防雷接地技术调研、现场资料验证、技术分析和资料研究,全

15、面通稿标准正文技术要求;13周 赣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防雷接地技术调研、方案分析、资料研究,通稿附录技术要求;14衣庆韶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货物储运堆场的防雷技术调研和资料分析,通稿港口货物储运堆场的技术要求; 15徐爱彬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防雷接地工程设计研究,协调与工程建设标准一致性,通稿术语和定义的技术内容。16孙立公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负责港口灯塔、通信铁塔、港口室外装卸设备技术调研和资料分析,通稿港口铁塔、港口室外装卸设备等部分的技术要求;17刘光全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标准编制人员,交通运输行业

16、标准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主编,负责本标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要求,总校标准文稿和编制说明。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一)标准编写原则。本标准的内容与国家相关标准、条例保持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满足国家颁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尽可能与工程建设、运行管理、设备制造等相关标准相一致;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贯彻安全与开发并重,注重节能和环境保护,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工程造价,体现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本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要求编写。(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是在调研、分析

17、、研究现行国际标准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IEC 62305)、国家标准雷电保护(GB/T 217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和行业标准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的基础上,借鉴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1)、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等技术标准要点,结

18、合交通运输行业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特点,开展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标准研究和编制。(三)主要技术说明。1. 总述。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共10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港口铁塔、港口室外装卸设备、油气化工码头及储运设施、危险货物专用堆场、筒仓和防雷接地装置。本标准适用于港口内的建(构)筑物以及设备设施的防雷与接地的构建、维护和管理。2. 主要技术说明。(1)第1章为范围,主要明确了本标准在国内的技术适用范围。(2)第2章为规范性引用文件,主要涉及国家标准雷电保护 所有部分(GB/T 217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

19、B 5034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并借鉴参考了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1)、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等标准。(3)第3章为术语和定义,主要引用术语和定义、制定术语和定义2个方面。借鉴GB 50057 、GB 50343等相关标准,采纳 “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接

20、地线”、“电涌保护器”、“雷电防护区”、“等电位连接”等术语和定义。制定 “雷击风险评估”、“年平均雷暴日”、“危险货物”、“防雷监测装置”等术语和定义。 危险货物。依据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7号),结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 code)、危险化学品目录等国际、国内危险货物相关规定,参考海港设计总体规范(JTS 1652010),借鉴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96442012)有关定义,危险货物也称危险物品或危险品,定义梳理为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

21、、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雷击风险评估。制定术语和定义“雷击风险评估”,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4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21号令)的要求,明确“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各级地方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优化替代JT 556的相关内容,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

22、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年平均雷暴日。借鉴GB 50343、JT 556和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有关内容,定于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多年雷暴日的平均数为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其表示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的参数。雷暴日数也是表征不同地区雷电活动的频繁程度的重要参数。(4)第4章为一般要求,主要涉及港口防雷与接地系统风险评估、港口雷暴日等级划分、港口建(构)筑物的防雷划分、港口供电系统防雷和港口信息系统防雷等技术要求。 雷击风险评估。由于雷击发

23、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强度的随机性,因此对雷击损害的防范难度很大,要达到阻止和完全避免雷击损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国际标准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IEC 62305)和国家标准雷电防护(GB/T 21714)均指出雷击风险评估要求,对是否需要采取雷电防护措施、安装雷电防护措施的经济效益和适当雷电防护措施的选用应由风险评估来确定。所有雷电防护措施构成综合防雷体系,从实用性考虑,雷电防护设计、安装和维护主要分为减少物理损害以及人员伤害措施和防设备设施内部电气和电子系统失效措施。 港口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参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中对雷暴日

24、的划分,少雷区是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中雷区是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多雷区是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强雷区是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的地区。另外,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中对于雷暴日的规定:少雷区为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d或地面落雷密度不超过0.78次/(km2a)的地区;中雷区为平均雷暴日数超过15d但不超过4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0.78次/(km2a)但不超过2.78次/(km2a) 的地区;多雷区为平均雷暴日数超过40d但不超过9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2.78次/(km2a)但不超过7.98次

25、/(km2a) 的地区;强雷区为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d或地面落雷密度超过7.98次/(km2a)以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殊严重的地区。经过征求国家气象局、全国雷电防护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相关专家意见和讲义,本标准采用国家强制标准GB 50343的技术要求。 港口建(构)筑物的防雷划分。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结合交通运输系统港口生产作业特点,位于0区和20区港口建(构)构筑物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位于1 区、21 区的建(构)筑物可能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也可能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其区分在于是否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重要的港口设备控制中心、调度指挥中心、计算机房、重要的雷

26、达站重要变电站划分为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其它的建(构)筑物划分为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港口供电系统防雷和接地。港口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通信设备较集中的场所的供电线路,如果使用架空线路入户,应由架空线路改为铠装电缆埋地入户,宜直接埋地敷设或穿钢管敷设,埋地长度应大于 (m),第一类防雷应不小于15m,第二类、第三类应不小于12m。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的两端都应就近接地,并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或油罐或输油管或其他长金属(设备)的防雷电感应接地、等电位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接人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按其中的最小值来确定。架空 线入户前改为电缆埋地敷设很困难或其埋地长度达不到 (m)要求时,可在入

27、户前三极塔杆上分别安装避雷装置,入户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与避雷装置一起接地。 港口信息系统防雷和接地。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已深入到港口生产领域,由于电子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特别是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的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信息系统设备造成干扰或永久损坏。因此规定了港口信息系统防雷和接地技术要求,主要是信息系统等电位接地、屏蔽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等功能性接地宜采取共用接地系统;信号线入户前应在雷电防护区界面处安装电涌保护器(SPD),并就近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电子机房、通讯中心、监控系统等重要场所宜配置防雷监测装置;通信光缆

28、进入机房宜采取直接埋地敷设或穿钢管敷设的埋地方式。(5)第5章为港口铁塔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明确了港口照明铁塔、通信铁塔及专设防直击雷铁塔的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置原则。 港口铁塔。港口铁塔塔体作为防雷接地装置时其所有金属构件之间必须要电气贯通,否则当发生雷击铁塔时容易造成雷电反击。为了保证铁塔的接地电阻及降低同其它建筑之间的电势,应将铁塔和其它建筑物的接地体构成共用接地体。为了保证照明铁塔的灯具对地平时几乎不带电位,供电系统宜采用TN-S接地型式。为了不产生电磁干扰,通信铁塔地基接地体或塔体周围的人工接地体应与港口机房接地体(网)独立设置。 集装箱码头防雷技术要求。依据集装箱码头堆场装卸设备供电

29、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196-92014)第7章“防雷、接地及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定,集装箱高架滑触线应设置专用接闪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宜按保护角法确定。高架滑触线的杆塔宜利用自身金属结构作为防雷引下线,其结构本身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集装箱堆场的接地装置宜采用滑触线钢架基础钢筋、轨道梁基础钢筋、建筑物基础钢筋等作为接地体,并应连接为接地网。(6)第6章为港口室外装卸设备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重点指出了轨道式室外装卸设备、轮胎式室外装卸设备的防雷接地技术要点。 室外装卸设备。港口室外装卸设备的防直击雷,钢制轨道应可靠接地,装卸设备上安装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接收(发射)天线应有防直击

30、雷的设施,并应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由于港口轮胎式起重机械,和大地没有构成电气贯通,当其遭到雷击时,容易发生雷电反击,不能作防直击雷设施使用,应在防直击雷保护区内。 室外钢制轨道。室外装卸设备的钢制轨道应接地,接地点应不少于两处,其接地点的平均间隔应按第三类防雷建(构)物的专设引下线的要求执行。钢制轨道应与并行的另一轨道相跨接,轨道的接地线与跨接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7)第7章为油气化工码头及储运设施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分别对油气化工码头、金属储罐、输油(气)管路提出了防雷接地技术要求。参考借鉴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

31、、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3348)和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4)对油气化工码头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信息系统接地等的要求,相关技术条文确定规定: 油气化工码头。油(气)装卸现场的泵房或室内油(气)装卸作业的场地,应装设接闪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覆盖爆炸危险一区。露天装卸油(气)作业的,可不装设避雷针(带)。储罐区所设立的独立接闪杆塔,杆塔的边缘距离储罐的边缘不应小于10m,杆塔的接地体不应与罐体作接地体的地基钢筋相连,不应小于3m。 金属储罐。在金属储罐区,储罐的良好接地很重要,可以降低雷击点的电位、反击电位和跨步电压。装有阻火器的钢

32、油罐,其顶板厚度大于4mm时,不装设避雷针。铝顶油罐或顶板厚度小于7mm的钢油罐,应装设接闪器,接闪器应保护整个油罐。储存可燃油品的钢油罐,不应装设接闪器,但应做防雷接地。各国对冲击接地电阻要求不一致,英国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7;苏联和日本要求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根据现行我国相关技术标准,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 输油(气)管路。输油管之间的连接法兰和阀门的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当法兰螺栓五根以上,在非腐蚀性环境内,可以不用金属跨接线,但应构成电气通路。跨接线宜用多股铜绞线,其截面积应符合相关要求。输油臂或软管上如装有25 k2500 k的绝缘法兰或防静电软管,不宜设跨接线。 (8)第8

33、章为危险货物专用堆场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危险货物堆场防直闪雷。危险货物堆场属于大平面区域,防雷保护非常必要。危险货物专用堆场防直击雷保护优先采用接闪网方式;如有困难,也可以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接闪线。 危险货物堆场防感应雷。危险货物堆场内的电源、通信线应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或穿钢管敷设。在设备前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连接接地装置上,并配置电涌保护器(SPD)。为快速将雷电流导通至地下,堆场内所有设备、管道、金属构架、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穿管均应就近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9)第9章为筒仓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 筒仓防雷。粮食、煤炭、水泥等专业化码头的筒仓或筒仓群应设置防直击雷的设施。粮食码头

34、及储运属于B级爆炸性粉尘环境,可以按照破坏程度可分为1类防雷或2类防雷。 筒仓群防雷。筒仓群的环形接地体与筒仓相关的各装卸建筑单体的接地体之间应连接形成共用接地系统,各接地体之间连接线不少于两根。 仓顶装卸工艺设备的防雷。突出仓顶的装卸工艺设备如呼吸管、排尘阀等,如没有处于突出仓顶的永久性的钢结构能作接闪器保护时,仓顶应安装避雷针进行保护,保护范围应符合要求。 金属筒仓的防雷。金属筒仓的仓壁厚度满足现行国家技术要求,且仓顶的装卸工艺设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时,可利用筒仓本身作为接闪器。 钢筋混凝土筒仓的防雷。钢筋混凝土筒仓防雷不应利用筒仓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应设专用的外引下线,且其金属埋件不

35、应与筒仓的钢筋连接。(10)第10章为防雷接地装置,本章主要涉及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屏蔽及电涌保护器等内容。 接闪器的金属板最小厚度。根据国际标准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IEC 62305-32010)中的第21页表3的规定,结合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 21714.32015)中的第5.2.5条表3“接闪器中、金属薄板或金属管道的最小厚度表”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的第4.3.10条内容,板遭受雷击时,仅当其厚度小于4mm时才有可能与击闪通道接触处由于熔化而烧穿。 接闪器的定位。接闪器的

36、定位,即防雷保护范围,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滚球法,保护角法和网格法。滚球法是基于雷闪数学模型(电气-几何模型),是用一给定半径的球体滚过防雷导体是不会触及需要防雷的空间,滚球法优点在于(a)适用面广,除接闪器受相应的滚球半径限制其高度外,不管设施的高度如何,均可采用滚球法来确定保护范围;(b)不同类别的建(构)筑物选用不同的滚球半径,可区别对待,比折线法保护范围更合理;(c)不用类型接闪器采用同一种保护范围(同一滚球半径),设计工作较便利,且两种或多种接闪器形式任意组合成为可能。保护角法是以滚球法为基础,以等效面积计算而得,是保护角保护的空间等于滚球法保护的空间;但在具体位置上,它们的保护范

37、围有明显的矛盾,故优先推荐滚球法;但在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中提出滚球半径为45米的滚球法和具有参考平面高差的保护角法。 接闪杆。接闪杆所采用的尺寸沿用习惯采用的数据。根据雷电防护(GB/T 21714)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要求,按热稳定检验,只要很小的截面就足够了,所采用的尺寸主要是考虑机械强度和防腐蚀问题。在同样的风压和长度下,钢管所产生的挠度比圆钢小。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说明2010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IEC 62305“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国际标准化技术标准。本系列标准共分为4个

38、技术部分,主要技术内容分别涉及到防雷总则、风险管理、对建筑物损害和生命危害、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服务设施等环节,从整体上归纳和标准化了防雷技术。IEC 62305的各部分标准为:“IEC 62305-1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IEC 62305-2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part 2: Risk Management”“IEC 62305-3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part 3: Physical Damage to Str

39、uctures and Life Hazard”“IEC 62305-4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part 4: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Systems within Structures”在SAC的指导下,全国雷电防护专业技术委员会(SAC/TC 258)开展了IEC 62305国际标准的等同采标工作,雷电防护(GB/T 21714)已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并于2016年4月实施,技术标准分别为:GB/T 21714.1 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GB/T 21714.2 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3

40、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GB/T 21714.4 雷电防护 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四、与我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一)本标准的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制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统一部署,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编制工作方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交办安监201886号)的要求,以港口安全生产为中心,深

41、化平安交通建设,提升港口安全应对能力,健全港口日常安全体系为目标。本标准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上述文件通知的要求,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港口安全监督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港口进行防雷接地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二)和本标准相关联的其他标准。本标准主要采纳和引用了国家标准雷电保护(GB/T 21714)、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等相关技术内容;另外,借鉴和参考了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 50650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1)、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JT 556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