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3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测试【课堂练习】1鸦片战争后,紧步英国后尘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俄国2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变相攫取的最早的租界在( )A.黄埔 B.南京 C.上海 D.望厦3以下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关税协定 B五口通商 C割香港岛 D赔款2100万元4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

2、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 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5凭借不平等条约英国和美国等国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倾销商品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商品是( )A棉纺织品 B毛纺织品 C棉毛纺织品 D麻纺织品6咸丰帝在位时不可能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北京出现外国公使馆 B.外国人到汉口游历经商C.外国人在上海租赁土地,房屋 D.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掀起洋务运动7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中国买办阶级出现

3、 B.小农、手工业者完全破产C.民族资产阶级出现 D.地主阶级分化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 D.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9(2005年文综 天津)1861年,进入天津口岸的各类洋布折银3250582两,占当年天津口岸进口总值的64,鸦片折银948480两,占进口总值的18.9。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进口货物中洋布占主要份额 B 中国近代商业贸易落后C 西方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D 鸦片贸易合法化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4、: 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时间进口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1872年51224.11890年108.21556.1时间出口棉花(万公担)1871-1873年0.848 61891-1893年290 417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每包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 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

5、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据1893年(益文录)记载:江苏雎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分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一望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摘自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经济史请回答:结合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制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综合材料二、三、四,分别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课后巩固】11、以

6、下没有涉及关税问题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12、分析南京条约的诸项内容,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A割地 B赔款 C五口通商 D关税协定13、19世纪50年代,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英国享有的经济特权小C、英国的商品价格高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14、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D、

7、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15、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C、中国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16、中国古代丝绸出口和近代丝绸出口相比,其根本变化是( )A.出口规模扩大 B.市场体系性质发生变化C.出口区域发生变化 D.出口丝织品的价格发生变化17、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是( )A外国商品的冲击 B民族资本主义的冲击C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 D政府的打击18鸦片战争的一声炮火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WTO,融入世界市场。请思考,这两者是否一样?19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

8、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英、美等国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同时,中国茶叶、生丝大量出口,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且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如何看待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量廉价商品涌进中国的同时,中国茶叶、生丝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参考答案1、BCBCC 6、DDDC10、情况:棉纱进口大幅度增加;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原因:西方国家的先进纺纱技术,使其棉纱价格低廉,得以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使棉纱的进口量急剧增加。廉价的棉纱使中国的手工织布得以生存,抵制了棉布的进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对棉花需求的增加,促

9、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影响:加速了中国传统手工业的破产,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使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1、CDDBA 16、BA18、前者是被迫融入世界市场,贸易往来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是为了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其结果是中国成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21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做出的自主的决策,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主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决策,其结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必将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向世界水平迈进。19、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已经逐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给地,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