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_第1页
(精选文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_第2页
(精选文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_第3页
(精选文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_第4页
(精选文档)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最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 (试行) 2011 年 10 月 前 言 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是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我国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 耐久性,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在总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养护维修技术基础上编 制而成。 本规则共分九章和二十二个附录,阐述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主要设备技术 标准和维修要求,规定了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和周期、维修标准、维修作业要求、线 路质量评定及精测网应用与维护要求等。 在执行本规则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如有需

2、要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北 京市复兴路 10 号,邮政编码:100844)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 本规则编制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管理技术组。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吴细水、江 成、刘丙强、姚 冬、王邦胜、黎国清、肖 俊恒、田新宇、万 坚、谢永江、段剑峰、王树国、杨 桉、邹定强、张银花、蒋 金洲、王长进、周清跃、易忠来、李力、黎连修、王继军、姜子清、吴绍利、毛昆 朋、李化建、朱长华、田常海。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康高亮、郭福安、曾宪海、赵有明、卢祖文、曾树谷、范 俊杰、高 亮、李传勇、李

3、振廷、吕关仁、张军政、田 斌、梁春方、刘 科、闫 红亮、许有全、张金龙。 本规则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负责解释。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 .1 第二章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3 第一节工 作 分 类 .3 第二节工 作 内 容 .3 第三节管 理 组 织 .4 第四节工 作 计 划 .5 第三章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6 第一节线路平面.6 第二节线路纵断面.8 第三节无砟道床.8 第四节钢 轨.14 第五节扣 件.17 第六节道岔及调节器.22 第七节无缝线路.25 第八节标志标识.28 第四章第四章线路设备检查线路设

4、备检查 .30 第一节一般要求.30 第二节线路动态检查.30 第三节线路静态检查.31 第四节钢轨检查.33 第五节量具检查.36 第五章第五章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线路设备维修主要作业要求 .37 第一节一般要求.37 第二节钢轨修理.37 第三节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42 第四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44 第五节道岔及调节器维修作业.48 第六节无缝线路维修作业.49 第六章第六章线路设备维修标准线路设备维修标准 .51 第一节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51 第二节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值.54 第三节车辆动力学指标管理值.57 第四节作业验收办法.57 第七章第七章线路质量评

5、定线路质量评定 .58 第一节线路设备状态评定.58 第二节线路设备保养质量评定.59 第八章第八章精密测量控制网精密测量控制网 .65 第一节一般要求.65 第二节精测网构成及主要技术标准.65 第三节精测网维护和应用.67 第九章第九章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维修工机具、常备材料与作业车辆停留线 .70 附录一 无砟道床伤损检查记录.71 附录二 道岔检查方法及工具.76 附录三 可动心轨单开道岔检查记录.80 附录四 钢轨伸缩调节器检查记录.81 附录五 无缝线路、道岔及调节器钢轨位移观测记录.82 附录六 钢轨外观及表面伤损检查记录.85 附录七 伤损钢轨月报.86 附录八

6、 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方法.87 附录九 无砟道床结构损坏修复作业.92 附录十 无砟道床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97 附录十一 无砟道床混凝土缺损修补方法.101 附录十二 轨道板锚穴封端脱落修补方法.103 附录十三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104 附录十四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凸形挡台周围树脂伤损修补方法.108 附录十五 无砟道床混凝土伸缩缝、支承层裂缝伤损修补方法.109 附录十六 crts型板式轨道板间连接处离缝伤损修补方法.110 附录十七 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伤损修补方法.112 附录十八 线路设备状态评定统计报告.116 附录十九 无砟轨道线路维修工机

7、具.117 附录二十 无砟轨道线路常备材料.119 附录二十一 无砟道床主要维修工机具及材料.120 附录二十二 本规则用词说明.122 第一章总 则 第第 1.0.1 条条 为适应高速铁路运营要求,做好无砟轨道线路设备维修管理,提高 维修技术水平,保证线路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保持无砟轨道耐久性, 特制定本规则。 第第 1.0.2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持线路设备状态完好,保证列车以规 定速度安全、平稳、舒适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第 1.0.3 条条 线路维修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根据 线路状态的变化规律,合理安排养护与维修,做

8、到精确检测、全面分析、精细修理, 以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 第第 1.0.4 条条 线路维修应实行检、修分开的管理制度,实行专业化和属地化管理。 应本着“资源综合、专业强化、集中管理”和“精干、高效”的原则建立高速铁路 线路维修管理机构。 第第 1.0.5 条条 高速铁路应严格实行天窗修制度。天窗时间应固定,一般不得少于 240min。 第第 1.0.6 条条 应做好精密测量控制网(以下简称精测网)的管理,保证运营维护 测量有稳定可靠的测量基准,并利用精测资料指导线路维修。 第第 1.0.7 条条 应加强曲线(含竖曲线) 、道岔、焊缝、无砟轨道结构及过渡段的检 查和养护维修,加强轨道长波不平顺的

9、检查和管理,保证线路质量均衡、稳定。 第第 1.0.8 条条 养护维修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的施 工作业方法,优化作业组织,提高线路检修质量。 第第 1.0.9 条条 积极推行信息化技术,建立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化管 理。 第第 1.0.10 条条应按规定为维修人员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设施和设备。 第第 1.0.11 条条高速铁路应设置作业车辆停留线,以满足修理作业要求。 第第 1.0.12 条条按新建时速 200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 2005140 号)和新建时速 300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 200747

10、号)建成的无砟轨道线路,其相关技术参数按原设计保留。 第第 1.0.13 条条本规则适用于允许速度 200350km/h 铁路 crts型板式、crts 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轨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轨道线路维修,crts型板式无 砟轨道线路维修可参照本规则办理。采用新型线路设备时,其维修办法应经铁道部 批准。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线路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及计划 第一节工 作 分 类 第第 2.1.1 条条 线路维修工作分为周期检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第第 2.1.2 条条 周期检修指根据线路及其各部件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对钢轨、道岔、 扣件、无砟道床、无缝线路及轨道几何形位等

11、按相应周期进行的全面检查和修理, 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铁路局可根据线路设备状态、线路条件、运输条件和自 然条件等具体情况调整维修周期,并报铁道部核备。 第第 2.1.3 条条经常保养指根据动静态检测结果及线路状态变化情况,对线路设备进 行的经常性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第第 2.1.4 条条临时补修指对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或轨道设备 伤损状态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处所进行的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 第二节工 作 内 容 第第 2.2.1 条条周期检修基本内容。 一、 线路设备质量动态检查。 二、 轨道几何尺寸和扣件扭矩静态检查。 三、 钢轨探伤。 四、

12、 采用打磨列车对钢轨进行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磨。 五、 联结零件成段涂油、复拧。 六、 根据刚度变化情况,成段更换弹性垫板。 七、 有计划地对无砟道床进行检查及修补。 八、 无缝线路钢轨位移、钢轨伸缩调节器(以下简称调节器)伸缩量的周期观 测和分析。 九、 对沉降量较大地段的轨道状态进行周期观测和分析。 十、 精测网检查、复测。 第第 2.2.2 条条经常保养基本内容。 一、 对轨道质量指数(tqi)超标区段或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 理值的处所进行整修。 二、 根据钢轨表面伤损、光带及线路动态检测情况,对钢轨进行修理。 三、 整修焊缝。 四、 整修伤损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

13、道部件。 五、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或放散。 六、 修补达到级及以上伤损的无砟道床。 七、 疏通排水。 八、 精测网维护。 九、 沉降地段轨道状态观测和分析。 十、 修理、补充和油刷标志。 十一、根据季节特点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 十二、 其他需要经常保养的工作。 第第 2.2.3 条条临时补修主要内容。 一、 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的处所。 二、 处理伤损钢轨(含焊缝)和失效胶接绝缘接头。 三、 更换伤损的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长心轨与短 心轨联结螺栓等。 四、 更换伤损失效的扣件、道岔及调节器等轨道部件。 五、 更换或整治失效无砟道床。 六、 线路故障处

14、理。 七、 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第三节管 理 组 织 第第 2.3.1 条条 依据铁道部相关规定和铁路公司与铁路局签订的委托运输管理协议, 铁路局负责受托范围内高速铁路线路设备的安全、维护和管理,保持线路设备状态 良好,使之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第 2.3.2 条条 线路车间管辖线路长度以营业里程 200300km 左右为宜,站间距较 小的城际铁路,管辖范围可适当缩短。线路车间下设工区,工区间距平原地区一般 为 100km 左右,站间距较小的城际铁路和山区、高原、严寒地区可适当缩短。动车 段(所)应单独设置工区。 第第 2.3.3 条条 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路局工务检测所和大型养路

15、机械运用 检修段负责利用综合检测列车、钢轨探伤车对线路进行周期性检测和钢轨周期性探 伤。 第第 2.3.4 条条 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或工务机械段负责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 路的修理。 第第 2.3.5 条条 工务段(含桥工段,下同)应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线路设备质量均 衡、稳定。 第四节工 作 计 划 第第 2.4.1 条条根据本规则规定,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应编制线路年度分月动态 检查计划,报铁道部运输局。 第第 2.4.2 条条铁路局应编制年度分月线路检查及周期检修计划。 第第 2.4.3 条条工务段应根据铁路局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月度线路检查及维修计划。 第第 2.4.4 条条线路车间应

16、根据工务段安排和相关规定编制线路检查及日作业计划。 第三章线路设备标准和修理要求 第一节线路平面 第第 3.1.1 条条曲线超高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按设计允许(预留)速度 进行计算并设置。 一、超高最大值不得超过 175mm。 二、未被平衡超高的一般要求: 1欠超高一般应不大于 4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60mm。 2过超高应不大于 70mm。初期兼顾货运的客运专线,货物列车的过超高应不 大于 70mm。按 80km/h 速度检算时,最大过超高不得大于 90mm。 三、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以下检算要求(v 为旅客列车进出站通过曲 线时的速度): 1当 v160km/h 时,过超高一般

17、不大于 90mm,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110mm。 2当 160km/hv20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90mm。 3当 200km/hv250km/h 时,过超高困难条件下不大于 80mm。 4线路起终点车站或以进出站旅客列车为主的车站两端曲线,超高设置应满足 本条第二款要求。 5在使用困难条件时,原则上应先用足进出站列车的过超高困难条件,再使用 通过列车的欠超高困难条件;若仍不满足要求,应适当降低线路允许速度,直至超 高设置符合规定。 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分别按下列公式检算: h r v hc 2 max 8 .11 r v hh h g 2 8 . 11 式中 h实

18、设超高(mm) ; hc未被平衡欠超高(mm) ; hg未被平衡过超高(mm) ; vmax线路允许(预留)速度(km/h) ; vh兼顾货运的线路为货物列车最高行车速度(km/h) ,只运行客车的线 路为低速客车行车速度(km/h) 。 第第 3.1.2 条条 曲线超高顺坡率一般条件下不应大于 1/(10vmax),困难条件下不得大 于 1/(9vmax)。 第第 3.1.3 条条正线不应设置复曲线。 第第 3.1.4 条条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 3.1.4 的规定,曲线地段 可不加宽。正线与既有铁路或客货共线铁路并行地段线间距不应小于 5.3m。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 表 3.1.

19、4 设计行车速度 (km/h) 350300250200 最小线间距(m)5.04.84.64.4 第第 3.1.5 条条直线与圆曲线间应采用缓和曲线连接。缓和曲线采用三次抛 物线线形。 第第 3.1.6 条条相邻两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最小长度一般条 件下不应小于 0.8vmax,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6vmax。 第第 3.1.7 条条正线曲线与道岔间夹直线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0.6vmax, 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0.5vmax。 第第 3.1.8 条条正线道岔对向设置,有列车同时通过两侧线时,道岔间直线 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5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 33m;无列车

20、同时通过两侧 线或道岔顺向布置时,道岔间直线段长度一般条件下不应小于 25m。 第第 3.1.9 条条 欠超高和超高顺坡率不得同时采用困难条件下的限值。欠超高或超 高顺坡率需采用困难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欠超高困难条件。 第第 3.1.10 条条曲线直缓(缓直)点、缓圆(圆缓)点处应设标识,现场曲线始 终点、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全长、曲线半径、实设超高均应与设计文件保持一致。 第二节线路纵断面 第第 3.2.1 条条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 20,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 30。 第第 3.2.2 条条正线最小坡段长度应符合表 3.2.2 规定。一般条件的最小坡 段长度不宜连续采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坡段长

21、度不得连续采用。 最小坡段长度 表 3.2.2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一般条件(m)200012001200800 困难条件(m)900900900600 第第 3.2.3 条条坡段间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正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大于或等于 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最 小竖曲线半径按表 3.2.31 选用,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应大于 30000m,最小竖曲线长 度不得小于 25m。 最小竖曲线半径 表 3.2.31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50002000015000 二、竖曲线(或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道岔

22、及调节器均不得重叠设置。 三、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不宜重叠设置,困难条件下,应符合表 3.2.32 规定。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设置的曲线半径最小值 表 3.2.32 设计行车速度(km/h)350300250200 平面最小圆曲线半径(m)600045003000 最小竖曲线半径(m)250002500020000 四、正线两线并行时,两线轨面高程宜按等高(曲线地段为内轨面等高)设置。 第三节无砟道床 第第 3.3.1 条条无砟道床分为 crts型板式、crts型板式、双块式以及道岔区轨 枕埋入式和板式无砟道床等。 第第 3.3.2 条条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道床结

23、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混凝土底座、凸形挡台及 其周围填充树脂等部分组成。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二、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50mm,不应小于 40mm。减振型板式轨 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40mm,不应小于 35mm。 三、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灌注饱满,与轨道板底部密贴,轨道板边角悬空深度 应小于 30mm。 四、 凸形挡台分为圆形和半圆形,半径为 260mm,其周围填充树脂厚度为 40mm,不应小于 30mm。 五、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不允许开裂,普通混凝土框架板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 大于 0.2mm。 六、 底座混凝土裂缝宽度不得大于 0.2mm,路基和隧道

24、地段混凝土底座间伸缩 缝宽度为 20mm,状态应良好。 七、 排水通道,特别是框架式轨道板内排水、底座内预埋横向排水管道,应保 持通畅。 第第 3.3.3 条条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 成。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 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桥台后路基设置锚固结构(包 括摩擦板、土工布、端刺)及过渡板。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长大桥区段底座 板设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 三、 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轨道板、水泥乳化沥

25、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部分组 成。曲线超高一般在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设置。 四、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轨道板底部和支承层或底座板密贴,厚度为 30mm,不应小于 20mm,不宜大于 40mm。 五、 轨道板除预裂缝处以外,其他部位不得有裂缝。 六、 轨道板间接缝处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2mm,接缝现浇混凝土与轨道板间 离缝不得大于 0.3mm。 七、 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含后浇带部位)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3mm,侧向 挡块与底座板不得粘连。 八、 路基和隧道地段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九、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 第第 3.3.4 条条双块式无砟道床结构

26、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一 般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曲线超高在基床表层上设置。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或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 、凹槽(或凸台)周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道床板或底座沿线路纵向分块 设置,间隔缝为 100mm。道床板与底座(或保护层)间设置隔离层,底座凹槽(凸 台)侧立面粘贴弹性垫层。曲线超高在底座或道床板上设置。 三、 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部分组成,道床板为纵向连续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四、 双块式轨枕不得有裂缝,道床板混凝土不得有横向或

27、竖向贯通裂缝。 五、 路基地段支承层不应有竖向贯通裂缝,支承层与道床板、路基基床表层间 应密贴,不得有离缝。 六、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3.3.5 条条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和隧道地段道床结构由桁架式预应力岔枕、道床板、底座或支承层等 部分组成。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桁架式预应力岔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及凹槽周 围弹性垫层等部分组成。 三、 岔枕不应出现裂缝,道床板混凝土裂缝不得有横向或竖向贯通裂缝。 四、 底座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2mm,底座或支承层不得有竖向贯通裂缝。 五、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道床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28、 3.3.6 条条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结构及主要技术要求 一、 路基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底座(自密实混凝土层)及找平层等部分组 成。 二、 桥梁地段道床结构由道岔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 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及弹性限位板等部分组成。 三、 道岔板(或预设裂缝处)混凝土裂缝宽度应小于 0.2mm,扣件周围不得有 裂缝。 四、 路基地段底座、桥梁地段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应与道岔板底部密贴。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 30mm,不应小于 20mm,不宜大于 40mm。 五、 桥梁地段连续底座板混凝土裂缝不得大于 0.3mm,侧向挡块不得有裂缝。 六、 排水通道应保持通畅,

29、道岔板表面不得积水。 第第 3.3.7 条条无砟道床伤损等级分为、级。对级伤损应做好记录,对 级伤损应列入维修计划并适时进行修补,对级伤损应及时修补。 一、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1。 二、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2。 三、 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3。 四、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4。 五、 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见表 3.3.75。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1 评定等级

30、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裂 缝宽 度(mm)0.10.20.3 预 应 力 轨 道 板 锚穴封端 离 缝 宽 度(mm)0.20.51.0 普通轨道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凸形挡台裂 缝宽 度(mm)0.20.30.5 底 座裂 缝宽 度(mm)0.20.30.5 掉块、缺损或 封端脱落应适 时修补 底座伸缩缝离 缝宽 度(mm)1.02.03.0 路基、隧道地 段 宽 度(mm)1.01.52.0 横向深度 (mm) 205050100100 离 缝 对角长度 (mm) 2030305050 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缺损或

31、 剥落应适时修 补 离 缝宽 度(mm)1.02.03.0凸形挡台周 围填充树脂裂 缝宽 度(mm)0.20.51.0 缺损应适时修 补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2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轨 道 板裂 缝宽 度(mm)0.10.20.3 预裂缝处的裂缝除 外,掉块或缺损应 适时修补 裂 缝宽 度(mm)0.20.30.5 板间接缝 离 缝宽 度(mm)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宽 度(mm)0.20.51.0 底 座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掉块或缺损应适时 修补 侧向挡块裂 缝宽 度(mm)0.20.3

32、0.5 挤 塑 板离 缝宽 度(mm)0.20.51.0 宽 度(mm)0.51.01.5 深 度(mm)205050100100 离 缝 对角长度 (mm) 2030305050 水泥乳化沥 青砂浆充填 层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缺损或剥落 应适时修补 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3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双块式轨枕 裂 缝 宽 度 (mm) 0.10.20.3 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道 床 板 轨枕界面 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 宽 度 (mm) 0.

33、20.51.0 底 座裂 缝 宽 度 (mm) 0.20.30.5 掉块、缺损应 适时修补,挡 肩失效应及时 修补 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3.74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岔 枕裂 缝宽 度(mm)0.10.20.3 裂 缝宽 度(mm)0.20.30.5 道 床 板岔枕界面 裂 缝 宽 度(mm)0.20.30.5 底 座裂 缝宽 度(mm)0.20.30.5 支 承 层裂 缝宽 度(mm)0.20.51.0 掉块或缺损 应适时修补 底座伸缩缝离 缝宽 度(mm)1.02.03.0 道岔区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及伤损等级判定标准 表 3

34、.3.75 评定等级 伤损部位伤损形式判定项目 备 注 道 岔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掉块或缺损应适 时修补 裂 缝宽 度(mm)0.20.30.5 底 座 离 缝宽 度(mm)0.20.30.5 找 平 层裂 缝宽 度(mm)0.20.30.5 路基地段。掉块 或缺损应适时修 补 底 座 板裂 缝宽 度(mm)0.20.30.5 侧向挡块裂 缝宽 度(mm)0.20.30.5 宽 度(mm)0.51.01.5 深 度(mm)205050100100离 缝 对角长度(mm)2030305050 水泥乳化 沥青砂浆 裂 缝宽 度(mm)0.20.51.0 挤 塑 板离 缝宽 度

35、(mm)0.20.51.0 桥梁地段。掉块、 缺损或剥落应适 时修补 第四节钢 轨 第第 3.4.1 条条 正线应采用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 60kg/m、100m 定尺、强度等级为 880mpa 热轧钢轨,兼顾货运的应采用强度等级为 980mpa 热轧钢轨。 第第 3.4.2 条条钢轨几何尺寸、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要求。 一、 钢轨几何尺寸、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规定。 二、 钢轨几何尺寸、平直度和扭曲、表面质量缺陷深度允许偏差分别见表 3.4.21、表 3.4.22 和表 3.4.23。 钢轨几何尺寸允许偏差(mm) 表 3.4.21 项 目允 许

36、偏 差 钢轨高度0.6 轨头宽度0.5 轨冠饱满度+0.6,0.3 轨底宽度1.0 轨腰厚度+1.0,0.5 轨底边缘厚度+0.75,0.5 接头夹板安装面斜度0.50 接头夹板安装面高度+0.6,0.5 轨底凹陷0.3 端面斜度(垂直、水平方向)0.6 断面不对称1.2 长度(环境温度 20c 时)100m 30 螺栓孔直径0.7 螺栓孔位置0.7 钢轨平直度和扭曲允许偏差 表 3.4.22 部 位项 目允 许 偏 差 垂直(向上) 01m:0.3 mm /1m 02m:0.4 mm /2m 垂直(向下)0.2 mm /2m轨端 02m 部位 水平(左右) 01m:0.4 mm /1m 02

37、m:0.6 mm /2m 垂 直0.3 mm /2m 距轨端 13m 部位 水 平0.6 mm /2m 垂 直0.3 mm /3m 和 0.2 mm /1m 轨 身 水 平0.5 mm /2m 上弯曲和下弯曲10 mm 侧弯曲弯曲半径 r1500m钢轨全长 扭 曲轨端 1m 内0.45 mm 钢轨表面缺陷深度允许偏差 表 3.4.23 表面缺陷类别允 许 偏 差 热轧状态下刮伤、轧痕、纵向线纹、折叠、氧化 皮压入轧痕深度(mm) 轨头踏面0.35mm; 其他部位0.50mm。 冷态下形成的纵、横向划痕、碰伤深度(mm) 轨头踏面和轨底下表面0.30mm; 其他部位0.50mm。 表面缺陷修磨(

38、最大允许修磨深度和修磨处数) 踏面 0.35mm,其他部位 0.5mm。 每 10m 可修磨一处。 第第 3.4.3 条条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技术标准。 一、 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 60kg/m 钢轨应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 (tb/t3276)规定。 二、 60d40、60at 钢轨应符合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 60at 钢轨暂行技术 条件规定。 三、 轧制特种断面翼轨应符合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轧制特种断面翼轨暂行技 术条件规定。 四、 道岔护轨应符合33kg/m 护轨用槽型钢 (tb/t 3110)规定。 五、 道岔、调节器用钢轨应采用与区间钢轨同材质的热轧钢轨或符合相应技术 条

39、件要求的热处理钢轨。 六、 胶接绝缘接头用钢轨的轨型、钢种应与相邻钢轨相同。 第第 3.4.4 条条钢轨(含道岔、调节器和胶接绝缘接头用轨)伤损形式、分类与评判 标准。 一、 钢轨伤损形式主要有轨头磨耗、轨头剥离裂纹及掉块、轨顶面擦伤、波形 磨耗、表面裂纹、内部裂纹和锈蚀等。 二、 钢轨伤损按程度分为轻伤、重伤和折断三类。 1.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见表 3.4.41、表 3.4.42 和表 3.4.43。 钢轨轻伤和重伤评判标准 表 3.4.41 伤 损 程 度 伤 损 项 目 轻 伤重 伤 备 注 钢轨头部磨耗 磨耗量超过表 3.4.42 所列限 度之一者 磨耗量超过表 3.4.43 所列

40、限度 之一者 轨顶面擦伤 长度 15mm25mm,且深度大 于 0.35mm 长度超过 25mm,且深度大于 0.5mm 剥离掉块有 波形磨耗谷深 0.2mm 焊接接头低塌0.2mm 低塌 1mm0.8mm 轨顶面擦伤 长度 15mm25mm,且 深度大于等于 0.35mm 长度 15mm25mm,且 深度大于等于 0.35mm 直尺、深度 尺测量 硬 弯0.3mm0.2mm 焊缝(接头)轨顶面低塌 或马鞍型磨耗 0.3mm0.2mm 1m 直尺测 量矢度 波形磨耗 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 平均谷深超过 0.04mm,波长不大于 300mm。 钢轨表面有周期性波磨, 平均谷深超过 0.04mm

41、, 波长不大于 300mm。 测试精度 0.01mm 及 以上,且测 试长度不小 于采样窗长 度 表面局部微细疲劳裂纹 (鱼鳞纹) 肉眼可见肉眼可见目 视 尖轨扭转、硬弯、尖轨磨 耗、心轨磨耗造成光带异 常并影响行车稳定性时 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水平、垂向加速度三级 超限 降低值偏差超过 1mm, 水平、垂向加速度三级超 限 综合检测列 车 二、 钢轨重伤处理 发现钢轨重伤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1 对钢轨核伤和焊缝重伤可加固处理,并在适宜温度及时进行永久处理;在实 施永久处理前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发展时,应按照钢轨折断及时进行紧急处理、 临时处理或永久处理。 2 对裂纹和可能引起轨头揭盖

42、的重伤,应按照钢轨折断进行紧急处理、临时处 理或永久处理。 3 对其他重伤可采取修理或焊复方法处理,处理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限 速措施。 三、 钢轨折断处理 发现钢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并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处理、临时处理或 永久处理。 1.紧急处理 当断缝不大于 30mm 时,可在断缝处上夹板或臌包夹板,用急救器加固,拧紧 断缝前后各 50m 范围内的扣件,并派专人看守,按不超过 45km/h 速度放行列车,且 邻线限速不超过 160km/h。 紧急处理后,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 26 m), 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2.临

43、时处理 当钢轨折损严重、断缝超过 30mm 或紧急处理后不能及时进行永久处理时,应 切除伤损部分,在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 6 m 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安装接头 夹板,用 10.9 级螺栓拧紧,拧紧短轨前后各 50 m 范围内的扣件,按不超过 160km/h 速度放行列车。 临时处理前,应在断缝两侧轨头非工作边做出标记(标记间距一般为 26 m), 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断缝值,作好记录。 3.永久处理 对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处所,宜于当日天窗内采用原位焊复或插入短轨焊复处理。 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作业轨温宜低于实际锁定轨温 020。当采用插入短轨焊复

44、时,短轨长度不得小于 20m。 钢轨焊接应按照钢轨焊接 (tb/t1632)执行,并满足下列要求: (1) 焊接宜采用具有拉伸、保压功能的焊接设备。 (2) 焊接作业轨温应不低于 5,且应避免大风和雨雪等不良天气。必须在不 良天气进行焊轨作业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使环境温度高于 5;推凸后应采用石 棉或其他材料覆盖直至轨温降至 300以下。 (3) 钢轨焊接后应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查。 (4) 焊接作业结束后,应测量原标记间距离,计算焊接作业范围内锁定轨温。 四、 发现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折断时应立即封锁线路,尽快进 行更换。当抢险机具及备用轨件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

45、理。 1.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范围以外,且易于加固的处所 时,按钢轨折断处理办法进行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限速条件同钢轨折断处理。 2.断缝位于尖轨与基本轨、可动心轨与翼轨密贴段范围内,无法按钢轨紧急处 理方法加固处理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岔开通位置,工务紧固,车务加锁 (或控制台单锁) ,可按限速不超过 45km/h 放行列车,同时每趟列车通过后检查轨 道状态,邻线限速不超过 160km/h。 3.道岔尖轨、基本轨、可动心轨、翼轨折断处理技术要求同钢轨折断处理。 五、 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复紧两端各 50 m 线路的扣件,限速不超过 160km/h,并及时进行永

46、久处理。绝缘失效时,应立即于当日天窗时间更换,进行永 久处理。 第第 5.2.2 条条 钢轨打磨作业。 一、 钢轨(包括正线、道岔和调节器)打磨分预打磨、预防性打磨和修理性打 磨。钢轨预打磨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周期按通过总重和钢轨 运用状态确定,原则上每 3050mt 通过总重打磨一次,最长不宜超过 2 年。道岔钢 轨打磨周期应与正线钢轨打磨周期相同。当钢轨出现波磨、鱼鳞裂纹等伤损时,应 及时进行修理性打磨。 二、 可采用钢轨打磨列车或铣磨车打磨或铣磨钢轨。钢轨焊接接头可采用小型 打磨机械打磨,严禁使用手砂轮打磨。 三、 钢轨预防性打磨廓形宜根据钢轨表面状态、轮轨接触情况综合

47、设计。未进 行打磨廓形设计时,可根据线路运行动车组类型,参考钢轨预打磨廓形对钢轨进行 打磨。 四、 钢轨修理性打磨方案应根据波磨、鱼鳞裂纹等表面伤损程度,比照本条第 三款规定确定,打磨后应保证伤损得到消除。 五、 钢轨打磨质量技术要求: 1.打磨廓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用模板或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进行打磨 廓形检查和验收。钢轨打磨作业后应满足表 5.2.2-1 和表 5.2.2-2 的要求。 钢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表表5.2.2-1 项目验收标准(mm)测量方法说明 钢轨母材轨头内侧工作面 +0.2 0 “+”表示凹进钢 轨母材轨顶基面 钢轨母材轨顶面或马鞍型磨耗 +0.

48、2 0 “+”表示凸出 焊缝顶面 +0.2 0 “+”表示凸出 焊缝内侧工作面 +0.2 0 1 m 直尺测量矢度 “+”表示凹进 钢轨波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钢轨波磨打磨作业验收标准 表表5.2.2-2 项目验收标准测量方法说明 波长波长(mm)(mm)103030100 100 300 3001000 采样窗长 度(mm) 60060010005000 谷深平均 值(mm)(mm) 0.020.020.020.020.030.030.150.15 测试精度0.01mm及以上, 且测试长度不小于采样 窗长度 打磨作业完成后8天 内或在打磨后通过总 重30万吨之前测量 允许超限允许超限 百分率百分

49、率 (%)(%) 5 5 % %5 5 % %5 5 % %5 5 % % 连续测量打磨波磨钢轨 长度100m 2.应使用便携式粗糙度检测仪检测粗糙度,在 10mm 范围内同一个钢轨打磨面 上,沿与钢轨打磨痕迹垂直方向进行表面粗糙度测量,至少连续测量 6 个点,打磨 面粗糙度不大于 10m。 3.打磨面最大宽度(见图 5.2.2):r13 区域 5mm;r80 区域 7mm;r300 区域 10mm。 图 5.2.2 打磨面最大宽度示意图 4.沿钢轨 100mm 长度范围内,打磨面宽度最大变化量不应大于打磨面最大宽 度的 25%。 5.打磨后接触光带应居中,且宽度为 2030mm。钢轨打磨面应

50、无连续发蓝带。 六、 钢轨打磨作业技术要求: 1.打磨前应调查待打磨地段钢轨状况,每 100m 采用钢轨轮廓(磨耗)测量仪 测试钢轨廓形,根据钢轨表面状态、钢轨伤损和轮轨接触情况,由线路维修和打磨 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确定打磨方案。 2.打磨前应对影响正常打磨操作地段尤其是影响轨距角打磨的因素进行调查, 并预先采取措施,以保证钢轨打磨正常进行。 3.打磨前应对焊接接头轨面平直度进行检查。当超过标准时,应采用仿形打磨 设备对焊接接头进行局部打磨。 4.打磨前应在站线进行打磨参数调整试验,确认打磨廓形达到要求后,方可进 行正式打磨。 5.打磨车作业速度应根据打磨列车特性和打磨目的确定。 6.最后一遍打

51、磨应降低打磨功率或提高打磨速度,以保证钢轨打磨后表面粗糙 度达标。 7.应及时清理轨道板、钢轨表面上的打磨碎屑。 七、 正线道岔打磨应充分考虑结构特点,打磨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与区间钢轨 相同。 第三节 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 第第 5.3.1 条条 扣件维修及轨道几何尺寸调整作业应做好相关记录。轨道几何尺寸调 整作业方法见附录八。 第第 5.3.2 条条 当轨道几何尺寸调整量超出扣件正常调整量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可采用特殊调整扣件进行临时处理,并及时采取措施恢复线路 正常状态。 第第 5.3.3 条条 wj-7 型扣件维修作业。 一、 零部件损坏应及时更换,更换

52、时应采用相同规格零部件。 二、 对 t 型螺栓进行定期涂油,防止螺栓锈蚀。预埋套管中缺油或无油时,应 在预埋套管中注入或在锚固螺栓螺纹部分涂专用防护油脂。 三、 安装铁垫板时应使轨底坡方向朝向轨道内侧。 四、 紧固 t 型螺栓和锚固螺栓应采用专用扭矩扳手,确保扭矩达标。 五、 绝缘轨距块与钢轨或铁垫板挡肩间缝隙较大时,应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绝缘 轨距块的方式进行调整。 第第 5.3.4 条条 wj-8 型扣件维修作业。 一、 零部件损坏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采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夹板处应采用 接头轨距挡板和绝缘轨距块。 二、 预埋套管中缺油或无油时,应在预埋套管中注入或在螺旋道钉螺纹部分涂 专用防护

53、油脂。 三、 紧固弹条时应采用专用扭矩扳手,确保扭矩满足要求。 四、 绝缘轨距块与钢轨或铁垫板挡肩间缝隙较大时,应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绝缘 轨距块的方式进行调整。轨距挡板与承轨槽挡肩不密贴时,应更换轨距挡板。 第第 5.3.5 条条 300-1 型扣件维修作业。 一、 零部件损坏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采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 二、 预埋套管中缺油或无油时,应在预埋套管中注入或在螺旋道钉螺纹部分涂 专用防护油脂。 三、 紧固弹条应采用专用扭矩扳手,确保扭矩满足要求。 四、 钢轨与轨距挡板间缝隙较大时,应通过更换不同号码轨距挡板进行调整。 轨距挡板与承轨槽挡肩不密贴时,应更换轨距挡板。 第第 5.3.6

54、条条 sfc 型扣件维修作业。 一、 零部件损坏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采用相同规格的零部件。 二、 预埋套管中缺油或无油时,应在预埋套管中注入或在锚固螺栓螺纹部分涂 专用防护油脂。 三、 安装铁垫板时,应使轨底坡方向朝向轨道内侧。锯齿垫片应与铸铁底板牙 型啮合紧密,两片 m22 贝氏垫片应背靠背安装。紧固锚固螺栓应采用专用扭矩扳手, 确保扭矩满足要求。 四、 弹条应采用专用工具安装。 五、 绝缘块与钢轨或铁垫板挡肩间缝隙较大时,应通过更换不同号码绝缘块进 行调整。 第第 5.3.7 条条 扣件预埋套管失效修理作业。 扣件预埋套管失效时应及时采用相同型号套管进行修复,修复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

55、取出失效套管时,不得伤及套管周围混凝土、钢筋,且油渍或油脂不得污 染孔壁。 二、 失效套管取出后,应清除混凝土枕或轨道板孔内残渣,并用高压风吹净。 三、 应在孔内注入或在新套管外壁涂敷适量的锚固胶。 四、 植入的新套管定位应准确。 五、 新套管锚固强度应达到抗拔力要求后方可安装扣件。 六、 采用的修复方案及锚固胶应提前进行试验,确定修复工艺参数。 第四节无砟道床维修作业 第第 5.4.1 条条 无砟道床维修作业包括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和道床结构损坏修复 作业。无砟道床结构损坏修复作业要求见附录九。 第第 5.4.2 条条 无砟道床维修作业所用修补材料应经铁道部认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 格,并经现场

56、同条件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本规则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第 5.4.3 条条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 一、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和修补作业要求如表 5.4.3。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要求 表 5.4.3 项 目伤损形式伤损等级维修作业要求 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 裂 缝 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锚穴封端离缝、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轨道板伤损 锚穴封端脱落见附录十二 砂浆与轨道板间离缝、 砂浆层缺损、掉块及剥落 水泥乳化沥青 砂浆层伤损 砂浆层裂缝、 见附录十三 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 裂 缝 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凸形挡台伤损 混凝土

57、缺损见附录十一 挡台周围树脂伤损离缝或裂缝、见附录十四 见附录十“表面封闭法” 裂 缝 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底座伤损 伸缩缝与底座混凝土离缝、见附录十五 二、 对于大跨连续梁梁端、路基地段底座伸缩缝附近的凸形挡台周围树脂出现 的离缝,应根据高、低温季节离缝大小的变化情况,在适当时机采用弹性材料进行 修补。 第第 5.4.4 条条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 一、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和修补作业要求如表 5.4.4。 crts型板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要求 表 5.4.4 项 目伤损形式伤损等级维修作业要求 预裂缝处裂缝、见附录十“表面封闭法” 见附录

58、十“无压注浆法” 非预裂缝处裂缝 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轨道板伤损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裂 缝、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轨道板间连接 部位伤损 离 缝、见附录十六 砂浆裂缝、 砂浆与轨道板间离缝、 水泥乳化沥青 砂浆充填层伤 损砂浆层缺损或剥落 见附录十七 裂 缝、见附录十五 支承层伤损 支承层缺损见附录十一 裂 缝、见附录十“表面封闭法”桥上底座板 (含后浇带) 伤损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裂 缝、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与底座板粘连,引起侧向挡块 混凝土伤损 分离侧向挡块与底座板混凝土, 按附录十一对伤损处进行修补侧向挡块伤损 弹性限位板失效 拆除侧向挡块,更换弹

59、性限位板, 重新浇筑侧向挡块 高强度挤塑板 伤损 离 缝、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二、 对于轨道板预裂缝处裂缝、支承层裂缝、桥梁地段底座板(含后浇带)混 凝土裂缝、轨道板间连接部位离缝等伤损,严禁在冬季进行注浆修补作业。如在夏 季裂缝或离缝值仍达到级,可在底座板或轨道板设计锁定温度范围内,采用弹性 聚氨酯材料按附录十五进行伤损修补作业。 三、 对由于温度力引起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与轨道板或底座板(支承 层)间的离缝(离缝贯通、值较大且随温度发生变化) ,应在轨道板设计纵连锁定温 度范围内对轨道板进行应力放散、重新锁定,并采用低粘度树脂材料按附录十七对 离缝进行注浆修补。 第第 5.4.5

60、条条 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 一、 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形式和修补作业要求如表 5.4.5。 双块式无砟道床伤损修补作业要求 表 5.4.5 项 目伤损形式伤损等级维修作业要求 裂 缝 、见附录十“低压注浆法” 双块式轨枕 伤 损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见附录十“表面封闭法” 裂 缝 桥梁地段,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 路基隧道地段,见附录十五 道床板伤损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见附录十“表面封闭法” 裂 缝 见附录十“无压注浆法”底座伤损 混凝土缺损见附录十一 裂 缝、见附录十五 支承层伤损 支承层缺损见附录十一 注:道床板混凝土与双块式轨枕界面裂缝按双块式轨枕裂缝修补作业要求进行修补。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