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_第1页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_第2页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_第3页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_第4页
《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天中的动植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上的一天单元中的一节内容。这一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领域里有关“地球 运动与 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共有 四个研究主题:昼夜交替谁先看到日出昼夜温度变化一天 中的动植物,按照“研究地球运动方式一研究地球自转方向一探究地球 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一探究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的思路,逐步深入 研究。木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和查阅资料,知道地球上的 昼夜变化对许多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知道一些的植物的花开、花闭, 动物的“昼伏夜出”或“晓行夜 宿”,都会随昼夜变化而发生不同

2、变化, 从而使学生知道自然界的昼夜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木课主要 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究昼夜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主要通过对一些资 料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第二部分: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的影响,让学生 通过观察、调查、交流的方式了解昼间活动的动物和夜间活动的动物。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大胆好问,他们对H常生活中常 见的动植物比较熟悉,但是对动植物怎样随昼夜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不十 分关注,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是零碎的,模糊的,肤浅的。由 于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比较少,课前要让学生查阅相关资 料、观察记录部分动植物一天中的变化,来帮助他们了解昼夜对植

3、物的影 响;课中要运用运用多媒体提供大量的相关资 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后还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有关的探究,比如探究萤火虫白天 是否发光?在晚上把萤火虫放在黑暗环境和用手电筒照射后,对比观察萤 火虫发光情况。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时,主要采用调查访问的形式,充 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确定调查方式,讨论、交流调查方法及 注意事项,借此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 植物的花开、花闭产生重要影响,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初步认识。2、知道自然界的昼夜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3、学会调查身边动植物变化与昼

4、夜交替的关系,能根据调查作出相 应的分析和判断。4、体会到科学实验需要正确的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5、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和进一步关注动物的行为习性和 植物的生长变化的兴趣。6、通过调查发现萤火虫在农村较多,而城市很难找到,萤火虫生 活的环境正受人类破坏,认知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参与到萤火 虫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调查、交流,让学生知道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 为习性和植物的花开、花闭会产生影响。教学难点: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为习性的影响。五、教学准备:萤火虫(课前到农村抓捕一定数量的萤火虫,放在透明塑料筒内,盖 上带有通气孔的盖子,课后分发

5、给学生带回家观察)、大量关于夜行动物 的图片或影片片段,有关植物一天活动的图片资料,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牵 牛花或其它一种植物以及常见动物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多媒体课 件(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牵牛花图片、各种动植物昼夜不同变化的图片或录 像、林奈和花钟)。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昼夜交替,日复一日。一天中不同时刻,我们都在进行不 同的活动。谁能谈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2、提问: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很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 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呢?3、小结讲述: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类似的规律,都是按勿小 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每个人身体里都

6、有一个生物钟,在生物 钟的作用下,当太阳落山以后我们就逐步进入睡眠状态,而当太阳升起的 时候,人们才会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每个有生命的物体都有这样一个生 物钟,那么他们的生物钟是不是和人类一样日岀而作,日落而息呢?4、学生畅谈,教师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入境始于亲。一个好的开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 通过谈话的方法自然的导入新课。以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思 考,通过充分讨论引发本课的研究课题,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 极性,也是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二) 、了解昼夜对植物的影响1. (出示牵牛花早上和晚上的图片)提问:这7张都是牵牛花的图 片,有什

7、么不同?2. 学生观察汇报:第一张是上午的牵牛花,它是盛开的。而到了中 午牵牛花就会收拢花瓣,像人一样休息。而到了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它 又悄然张开了它的睡眼。3. 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像牵牛花一样会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变 化?4.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白天开花容易看见,但晚上开花是 不容易见的,明确植物也有自己的生物钟。)5. 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其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1) 学生观察睡莲、半枝莲、太阳花、向日葵、蒲公英、郁金 香、 月光花、夜来香、昙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 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 讨论: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

8、你可以发现昼夜变化对植物行为有 哪些影响?(3) 学生分组讨论。(4) 教师小结: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 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 又大又娇嫩,口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 花,就有 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 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 花蕾,向人们 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 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比如,牵牛花需要蜜蜂传播 花粉,清晨三四点钟是蜜蜂开始采蜜的时候,那时 温度、湿度也适宜, 牵牛花便在清晨四点

9、左右开花了。所以,每种植 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 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正因为昼 夜对植物的影响,瑞典一位修建得像钟植物学家林奈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 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 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 看看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5)教师岀示课件,介绍林奈和花钟”。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调查、收集、交流各种植物在昼夜不同时刻开 花资料,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三) 、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1. 提问: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

10、也有影响吗?能不 能举例说明?2.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或资料。3.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你认识他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 动?哪些在夜间活动?白天活动:狗,公鸡,蝴蝶,蜜蜂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4. 讨论交流:为什么它们会这样?5. 小结:原来动物也和植物一样,它们的活动也受周围环境、昼 夜变化的影响,它们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生物钟。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了解更多的动物习性,扩大自己的视野。(四)、课后延伸1. 知道改变光照会影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1)讨论: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将白天变成黑夜,黑夜变成白 天,生物的习惯会发生什么变化?(2)各小

11、组设计验证方法。(也可以收集有关资料)2. 布置课外活动:分发萤火虫,指导学生在家里探究:萤火虫白天也会发光吗?(在 漆黑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萤火虫会发光;用手电筒照射萤火虫一会,关 闭手电筒后,发现萤火虫尾部不发光。)学生通过比较观察得出:萤火虫白天不会发光,漆黑的夜晚才会发光 一萤火虫的习性受昼夜变化的影响。讨论:夏夜,为什么在农村很容易见到萤火虫?而城市很难见到萤 火虫?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个原因。学生交流:农村环境有山有水,树木繁多,空气清鲜,污染比较少, 夜里田野间到处一片漆黑,就能见到萤火虫。而城里到处都是公路、楼房, 空气比较干燥,有点混浊,还有密集的光亮工程,夜晚亮得像白天,所以

12、就很难见到萤火虫。学生总结:萤火虫晚上发光是为了招引异性。都市化及土地开发 对 萤火虫的栖地及生态都造成相当大的破坏,久而久之,萤火虫的数量逐渐 下降,造成萤火虫逐渐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呼吁:“保护每一寸土地,珍 惜每一点资源”,多绿化少开灯,只有这样才能真的让萤 火虫在城市里 “开灯”,才能让更多可爱的小动物回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保护 这既美丽可爱又容易破碎的地球吧!设计意图: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 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下课时学生带着新的探究问题走出课堂,学生的探 究行为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动手之后再思 考,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空间,

13、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 能力。通过这项探究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 释实际问题。(五)、课堂小结:动植物的活动、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昼夜变化是密不可分的,从 而岀现有的动植物的活动、习性和人类相同,有的却相反。请同学们尊重动植物的生活规律,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果严重扰乱它们的作息时间会对它们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死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保持生态平衡。七、教学评价:在木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从课前准备、课堂探究、小组合作、课后拓展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前准备课堂探究小组合作课后拓展八、

14、教学反思:结合以前的教学实际,在“课后延伸”环节,布置学生课外去观 察 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鸡等的生活习性是否受昼夜变化影响的实践活 动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司空见惯的动物不是十分感兴趣,几乎没 有深入研究,只是通过网络查阅一下,总结别人的经验,然后敷衍了事。 而城里学生对不常见的萤火虫非常感兴趣,布置学生回家 探究萤火虫口 天是否会发光的探究活动时,学生的热情高涨,学习积 极性、主动性大 大增强。当学生从老师那里领到“实验器材” 一一萤 火虫时,个个兴高 采烈,可以想象学生在家里是多么专心致志的实验、分析、记录、总结, 甚至有的学生还把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发散,如萤 火虫为什么能发光呢? 发光是为了照明吗?城里怎么不见萤火虫呢?怎样保护萤火虫呢?学生不仅仅得到了初步的实验结论: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受昼夜变化的 影响一一有光照时不会发光,没有光照时才会发光(口天不发光,晚上才 发光)。通过进一步实验、调查、上网、交流,还知道萤火虫是靠体内产 生的一种萤光素”的化学物质与氧气作用产生的光亮,人们根据这一自 然现象还发明了冷光源;萤火虫发光是为了吸引异性;萤火虫需要在湿度 为50-70%、温度为20-30 C、晚上光照较小、水土适宜的条件下才能生 存繁衍;保护萤火虫的方法:多建造池塘小溪,增加绿化面积,少用农药 制剂,减少光照度。后面的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