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设计题目名称:包头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方案设计学 生 姓 名:郑晓雪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班 级:07-2班学 制:四年学 号:0701143218学历层次:本 科指导教师:邵雅琴评 阅 人: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 2010 年 月日论文(设计)答辩日期: 2010年 月 日 中文摘要随着全国二次土地调查的开展,包头市也相应的开展起来。土地调查由于工作繁琐而且工作量大,作业期间必须要有统一的安排和组织,所以在进行调查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工作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准备有关的图纸、资料。土地调查包括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地籍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个方面。权属调查是

2、地籍调查的核心,界址调查和确认是权属调查的关键。介于覆盖包头市全境的jscors系统的便利,地籍测量可采用rtk gps 进行控制测量,用全站仪进行地籍细部测量。在完成外业后,要做好内业的整理、档案的统计检核。形成集土地调查数据成果、图件成果、文字成果及遥感影像为一体的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工程结束后,提交成果资料,供上级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一、概况1.1.1任务来源为了进一步加强包头市土地管理,推进包头市土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及提升土地管理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土发2006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第二

3、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规定,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基础资料情况,为全面清查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就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展工作。1.1. 2调查范围包头市地域辽阔,总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2008年底城区建成区面积约为180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总人口近250万,其中城市180多万人口,是全国23个市区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之一。 此图为包头市卫星地图 二、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政、法律手段,采用科学方法,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4、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对地籍信息的技术工作。地籍调查的目的是查清、核实土地单元的权属信息与地籍要素,用图形、文字、表格等手段加以表示,从技术、法律方面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为完善地籍管理服务,也为土地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2.1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界址调查和确认是权属调查的关键,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核心。2.2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1).以宗地为单位,查清其权属状况,包括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名称及权属时

5、间和期限等。(2).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界线、四邻关系以及相关的行政界线、地理名称等。(3).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4).在土地管理人员主持下仲裁有关权属纠纷。(5).整理好土地权属调查资料,作为永久资料归档保存。2.3土地权属调查的步骤2.3.1街道和街坊的划分在农民宅基地调查区街坊尽量以道路、街巷、沟渠等线状地物划分。地籍编号采用“县街道(镇)街坊宗地”四级编号体系。一个街道(镇)内地籍编号应连续,无论是宅基地地籍调查区还是其他建设用地调查区地籍编号应统一。街坊号在一个街道内从西北角开始“弓”字形顺序编号。在农民宅基地调查区街坊尽量以道路、街巷、沟渠等线状地物划分。原街坊范围已划定

6、的,尽量保持不变。街坊合并的,保留街坊号较小的编号;一个街坊分为数个街坊的,除一个街坊用原号外,其他街坊在原街坊最后一个号后按顺序递补。农民宅基地在庄体范围内按自然界线或行政界划分为若干个街坊,编号从该街道内原街坊最后一个号后按顺序递补。2.3.2发放通知实地调查前,要向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发出通知书,同时对其四邻发出指界通知。按照工作计划,分区分片通知,并要求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法人或法人委托的指界人)及其四邻的合法指界人,按时到达现场。填写指界通知书,指界通知书一般由负责该街坊地籍调查工作的地籍调查员当面送达指界人(或代收人),在“指界通知书送达证”上签字,然后带回,以使法律手续完备。地籍调

7、查指界通知书 : 兹定于年 月日上(下)时分,就您(贵单位或个人)与 相邻 土地权属界线进行现场指界。请您(单位法人)或委托代理人准时参加。 包头市国土局 年 月 日2.3.3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土地权属资料是指能确定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证明材料。在进行实地调查以前,调查员应到各土地权属单位收集土地权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2.3.4实地调查根据资料收集、分析、处理的情况,逐宗地进行实地调查,现场确定界址位置,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一)、 现场确权定界a、现场查对指界人证件,并对照申请书、工作图,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名称、性质、主管部门、土地座落、法人代表及户主、宗

8、地编号、土地权属和权源材料、土地使用状况、他项权利等。b、界址调查必须依据权源、权属资料,规划定点图,合法的土地买卖、转让、交换等协议,在邻宗地指界人无异议的情况下确认界址,经双方确认后,双方应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c、共用宗应由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确有困难时,则均须出席共同指界。(二)、宗地划分(1).以街坊为单位,按全国土地二次调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划分宗地,以街坊为单元编制宗地分布示意图。(2).对于农村住宅用地的确权定界和宗地划分,基本原则如下:a.按户设宗,原则上一户独自用地为一宗地,连排住宅原则上也按现状逐户确权,有争议的,划为争议界,待争议调处解决后再正式划界签字

9、。对于几户连为一体且难以分开的可划分为一宗地,按共用宗地处理。b.有封闭院墙的以院墙外墙皮为界,一律不留滴水用地;没封闭院墙的,按批准文件范围定界。c.凡公共设施用地如道路、河流及公共绿地等原则上不划入住宅用地宗地。(3)乡(镇)、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等用地,分别确认为乡(镇)、村农民集体所有。若包含道路、水利设施等用地的宗地与其权属不一致时,道路、水利设施等用地需单独设宗确权发证。(4)有争议的土地,不得划入任何宗地,待争议调解、处理、确权后,再划入相关宗地或单行立宗。(5)违法用地经过处理补办过手续的,按国有土地确权定界;未经处理的,仍为集体土地,按用地现状调查,

10、不确权给使用人。(三)、 界址点的确定地籍调查人员根据指界认定的宗地界址范围,在实地确定界址点、线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界址线的转折点都应为界址点,一般两相邻界址点间应为直线。对弧形界址线,一是在弧与直线的切点处设置界址点,二是在弧上响应的位置设置一个以上的界址点。一个宗地与邻宗地共用界址线,邻宗地在该线上的界址拐点,同为该宗地的界址点。沿街(路)用地界线以实际使用的合法围墙(垛)外侧为界,弄(巷)通道两侧建筑物用地原则上按现有界标物为准。单位门口的内“八”字形道路用地可确定给该土地使用单位。墙基线外站用人行道的台阶、雨篷等构筑物用地一般不确定给该土地使用单位。墙体为界标物时,应明确墙体用地

11、的归属,尤要注意其共用界址点位置的确定。两个单位(个人)使用土地的界标物间隔宽度在1m以内的非通道夹巷,一般应以双方各半确权;两宗地间无明确归属的少量空隙地不影响交通时,可通过协商,确定其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证明文件上四至与实际界线一致,但实际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的,按实际四至界线确定其使用权。当界址点落在建筑物上,或者在建筑物的拐角上时,除在调查记录中说明或做点之记外,在实地可采用喷漆等标志形式标出界址点位置。(四)、界址标志的设定界址点一般采用喷涂界址标志,界址点号标于界址标志一侧适当位置。鉴于本调查区属城乡结合部,墙外草很高,为便于寻找界址点,界址标志一般设在0.8-1.5m高度的位置上。

12、考虑到四城同创,美化环境的需要,也可适当设在较低的位置上。对于无法设标的界标,做点之记处理,但必须丈量2个以上条件距离说明界址点的准确位置。界址点标志式样如图2-1(标桩规格单位mm)界址点标志式样图2-1(五)、绘制宗地草图 当确定了界址点、埋设了界标后,应勘丈界址边长及界址点与固定地物之间的距离,并绘在宗地草图上。宗地草图的内容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相邻宗地的宗地号和门牌号。 2、本宗地使用者名称;相邻宗地使用者名称,或者相邻地物。3、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宗地内的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相邻宗地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及其编号。4、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界址点或界

13、址边与相邻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5、确定宗地界址点的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需的建筑物和构筑物。6、土地实际用途。7、指北线、丈量者、丈量日期、概略比例尺。宗地草图的特征1.是对宗地的原始描述2.图上数据是实量的,精度高。3.所绘宗地草图是近似的,相邻总地草图不能拼接。宗地草图的作用宗地草图是地籍资料中的原始记录,它在地籍调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a、宗地草图可为界址点的维护、恢复和解决权属纠纷提供依据;b、宗地草图可配合地籍调查表,为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制作宗地图提供了初始信息;c、宗地草图是检核地籍图中各宗地的几何关系,以保证地籍图的质量;d、用于变更地籍测量及其它地籍日常管理。绘制宗地草图的基本

14、要求绘制宗地草图时,图纸质量要好,能长期保存,其规格为32开、16开或8开,过大的宗地可分幅绘制;草图按概略比例尺,使用2-4h铅笔绘制,线条均匀,字迹清楚,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书写;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应在实地绘制,不得涂改注记数字,长度丈量用钢尺,并精确至0.01m 。(六)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每一宗地单独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填表时应随调查随填表,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项目齐全,准确无误。若相邻宗地指界人无争议,则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为有效。表中主要内容包括:本宗地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邻;土地使用者名称;单位所有制性质及主管部门;法人代表或户主

15、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界址调查记录;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意见。a、填表要求(1)表中内容填写处原则上不得空项(2)表中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并在划改处盖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超过两处时,整个表作废。(3)填写时,需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字迹工整、清晰、整洁。(4)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5)地籍调查表按一宗地一个土地使用者填写,共有宗地按共有土地使用者的个数逐户填写。界址调查表可以续页,宗地草图可以附贴,凡附贴的,必须加盖管理机关的

16、印章。b、地籍调查表填写说明:一、封面1.编号:这是宗地的正式地籍号,但区(县)编号可省去括号,如8-20-15。2. 区(县) 街道 号:该宗地使用者的通讯地址。3.年 月 日:现场权属调查时间。 二、地籍调查表1.初始、变更 若初始地籍调查时,在“变更”二字上划斜杠,反之则在“初始”二字上划斜杠。2.土地使用者(1)名称:单位全称(即该单位公章全称),个人用地则填写户主姓名。(2)性质:全民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个体企业或个人等。3.上级主管部门 与单位有行政、资产等关系的上级主管部门;个人用地时,此栏可以不填。4.土地座落 该宗地的座落。5.法人代表或户主 单位主要负责人

17、(与“地籍调查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一致)或户口簿上的户主。6.土地权属性质 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又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国家作价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国家授权经营国有土地使用权。7、预编地籍号、地籍号 预编地籍号是指在工作用图上预编宗地的地籍号。地籍号是指通过调查正式确定的地籍号。8、所在图幅号未破宗时,即为此宗地所在的图幅号。破宗时,应该包括此宗地各部分地块所在的图幅号。9、宗地四至 具体填写邻宗地的地籍号及四至情况或注“详见宗地草图”字样。10、批准用途、实际用途、使用期限 批准用途是指权

18、属证明材料中批准的此宗地用途。实际用途是指现场调查核实的此宗地主要用途。使用期限是指权属证明材料中批准此地块使用的期限,如“20年”或“50年”等,没有规定期限的,可以空此栏。11、共有使用权情况 指共用宗地时,使用者共同使用此宗地的情况。12、说明 说明初始地籍调查时,注记此宗地局部改变的用途等;变更地籍调查时,注明原使用者、土地座落、地籍号及变更的主要原因;宗地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的情况说明。13、界址种类、界址线类别及位置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在相应位置处划“”符号,也可在空栏处填写表中不具备的种类、类别等。14、界址调查员姓名 指所有参加界址调查的人员姓名。15、指界人签章 指界人姓名、签

19、章,原则上不得空格,而且指界人必须签字、盖章或按手印。16、权属调查员记事及调查员意见(1)现场核实申请书中有关栏目填写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作更正说明。(2)界址有纠纷时,要记录纠纷原因(含双方各自认定的界址),并尽可能提出处理意见。(3)指界手续履行等情况。(4)界址设置、边长丈量等技术方法、手段。(5)评定能否进入地籍测量阶段。17、地籍勘丈记事(1)勘丈前界标检查情况。(2)根据需要,适当记录勘丈界址点及其他要素的技术方法、仪器。(3)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4)尽可能提出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18、地籍调查结果审核意见 审核人对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即填写合格;如果发现调查

20、结果有问题,应填写不合格,并指明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审核人签章:审核者签字盖章。三、地籍测量3.1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地籍图的数学基础,是关系到界址点精度等全局性的技术环节。它是根据界址点及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结合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因此,测绘过程中应遵循“精心设计、从高到低、分级布网、严密实施”的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地籍平面控制网通常是在国家基本平面控制网下通过加密而成的。a、首级控制网地籍测量首级控制网一般采用国家基本控制网。但其中有些控制测量成果不能够作为

21、地籍控制测量的起算依据。因此,在利用国家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之前,必须对成果进行必要的检核和分析,确认合乎要求后,方可予以利用。一些城市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布设了质量可靠的二、三、四等城市控制网和一、二级导线网。根据地籍测量规程,这些成果也可以作为建立地籍平面控制网的依据。b、加密控制网由于首级控制网点位精度较高,但数量较少(如四等网的平均边长为2公里),远远不能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和大比例尺地籍图测图的需要。因此,必须在首级控制网下,采用导线、插点交会或gps定位等各种方法布设和施测加密控制网。它是进行地籍细部测量的基础框架和起算依据,其布设形式应根据地形情况、施测方法、调查区面积和精度要求

22、等因素来确定,一般采用导线网的布设形式较为灵活方便。加密控制网的点位精度和密度应符合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地籍平面控制网的施测方案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有很多,包括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测角交会及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等。 方案比较:三角测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大地测量和各级控制测量的主要手段,为我国测绘工作提供了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空间定位基准。但由于通视条件的限制,三角测量方法在农村地籍测量中不可采用。导线测量的进展速度随着全站仪的出现得以提高,但导线测量要从已知的国家控制网上开始,还需要进行角度观测和距离观测,进行导线测量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由于地籍调

23、查的时间限制以及本单位的人力资源,此方案不可行。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平面相对定位精度较高,高程定位精度较低,但地籍测量的特点是对高程精度的要求不高,因此从精度上看是完全可行的。我国各个城市一般都有传统的测量控制网及成果数据,且地籍测量单位的常规测量仪器设备及技术力量在目前条件下,用gps建立测区二、三等首级平面控制网或用gps与传统大地测量组成混合网,然后在房屋密集和gps测量选点发生困难的地方,用rtk gps测量方法加密,是比较现实与合理的。rtk gps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一个人拿着接收机和电子手薄即可操作。采集一个点坐标和高程只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当即就可以解算出坐标数

24、据,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地籍细部测量。综上,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中,采用rtk gps测量技术进行控制测量。 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地面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不受气候限制、不需通视、不用建造觇标,可以同时获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等特点,因而在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1.利用gps技术进行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利用gps技术进行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首先要进行gps网的技术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精度指标的确定和gps网的图形设计。gps控制网的布设要求a、要有足够的检核条件,即适

25、当增加重复基线条件、同步环观测和异步环条件。条件数越多,则检核越多,精度就越高,但工作量也相应增大。 b、gps网与地面控制网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合点。用gps技术测得的坐标属于1984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wgs84,而我国采用的坐标系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为了把gps测得的坐标换算到统一的坐标系统中,gps网中至少要有三个控制点与地面控制网点重合。 d、点位要尽可能避开产生多路径效应的地区。在观测过程中,如果点位周围有具有反射作用的地形和物体,如光滑的墙壁、水面等,则接收机不仅能接收到卫星直接发射的信号,还能接收到周围反射过来的其它信号的干扰,这种现象称为多路径效应。它对

26、测距精度影响较大,所以要尽量避免。 e、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散源(如大功率变电站、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线,其距离不小于50米,以防止卫星信号受电磁波干扰和大气折射的影响。测站周围15以上不应有障碍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被障碍物吸收。在有觇标的点上观测时,应拆除觇标顶部,避免卫星信号受干扰,影响定位精度。f、每个测站点应与至少12个方向通视,以便用常规方法进行地籍平面控制网和控制点的加密。2.实时动态测量(rtk)采用这种作业模式,可以减少冗余观测,缩短观测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模式一般需要首先在某一起始点上静止地观测数分钟,以便进行初始化工作。

27、之后,运动的接收机按预定的采样时间间隔自动地进行观测,并连同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确定采样点的空间位置,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该方法仍要求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保持对所观测卫星的连续跟踪。一旦发生失锁,便需重新进行初始化工作。对于陆地上的运动目标来说,可以在卫星失锁的观测点上,静止地观测数分钟,以便重新初始化;或者利用动态初始化技术,重新初始化。该模式在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得到成功的应用。各等级gps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gps测量的作业过程中,除应遵守一定的程序外,还应满足一定的作业基本技术规定(见表3-1)。表3-1 各级gps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规定 等 级abcde卫星高度角()10

28、15151515有效卫星总数129643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3030201515观测时段数862212时段长度(min)180120906060数据采样间隔(s)15601560156015601560卫星观测值象限分布(255)%(2510)%(2520)%(2520)%25%)(2520)%25%)3.2地籍的细部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和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地籍测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测定、核实宗地权属界址点和土地权属线的位置、形状、面积、利用状况等基础情况,为土地登记、核发权属证书奠定基础,为依法管理土地提供相关的凭证资料3.2.1界址点测量:界址

29、点是确定用地范围、面积及连接界址线的权属特征拐点,是土地管理部门在日常地籍管理中,进行土地使用权变更,用途变更及处理用地纠纷的依据。由测绘队在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上布设图根导线或支导线,在图根导线或支导线点上测量,空旷处界址点在jscors系统内用gps接收机直接见点测量,界址点测量均为解析法实测或解算坐标。界址点的精度不得低于规程的要求。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界址点二7.5151515城镇街坊内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界址点3

30、.3.测绘地籍图地籍图是对在土地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管理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3.3.1地籍图的内容1地籍要素及其表示(1)各级行政界线要素省、自治区、直辖市界,自治州、地区、盟、地级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及城市内的区界,乡、镇、国有农、林、牧、渔场界及城市内街道界。两级行政线重合时在地籍图上只表示高级界线,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拐角处绘出点或线。(2) 界址要素a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在地籍图上,宗地界址点应正确反映实地情况,界址点应严格位于界址点中心连线上。界址边长短于图上0.3mm时只表示一个点(界址点均应编坐标册

31、和面积量算表),界址边长小于或等于图0.8mm时,不绘界址线,在0.3mm0.8mm之间时,界址点圆圈符号重叠部分不绘出。原图上应注解析界址点,连号可跳注。各类线状地物与界址线重合时,只绘界址线。线状地物与界址线重合影响图面清晰时可不表示。b地籍街坊界线。街坊外围轮廓与最外层宗地的外侧界址线重合时,用虚线连接,以表示出街坊范围。c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d村界。(3) 地籍号。(4)宗地用途。在每宗地内宗地号下面,按城镇土地分类注记土地利用分类编号,注记到二级分类。当宗地较小时,住宅用地可以省略不注记,其它各类用地编号不得省略。道路用地,包括分割街坊的道路或街坊内的道、巷、通道,其宗地

32、都赋以其它交通用地编号。空隙地用地类别编号都是00(5)面积。面积仅在铅笔原图上注出,以平方米为单位,注至小数点后两位。(6)宗地座落宗地的座落由行政区名、道路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所以,地籍图上必须注道路名及门牌号。宗地跨幅时,相邻图幅均应注出。相连门牌号可跳注,字头向西或向北。(7)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宗地内还应注出土地使用单位名称,共用宗地应注出主要使用单位。(8)等级对于已完成土地定级估价的城镇,在地籍图上绘出土地分级界线及相应的注记。3.3.2地籍图的坐标系统与比例尺1、地籍图的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坐标系,即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当有特殊需要时,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

33、独立坐标系,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应与国家坐标系联测。2、地籍图的比例尺直接影响其使用价值,选择地籍图的比例尺应以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为前提,一般来说,成图比例尺愈大,各类要素的表示就愈详细齐全,权属界线及面积的精度就愈高, 所需的人、财、物力及成图周期会更多和更长。因此,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图的比例尺城镇地区城区一般采用1:500。郊区和村庄采用l:2000,复杂地区有特殊需要地区和土地价格较高的村庄可采用1:1000。3.3.3地藉图的精度要求1. 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2. 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3. 相邻界

34、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3mm,对于各种测绘方法,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3.4宗地图的制作3.4.1宗地图的测绘范围宗地图的测绘以宗地为单位。3.4.1宗地图的作用宗地图只表示特定的宗地及其四至的内容。宗地图式土地证书的附图,通过具有法律手续的土地登记过程的认可,是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持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3.4.2宗地图的内容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宗地图内容包括:1图框、图名、图幅号、地籍号:2本宗地的宗地号、地类号、

35、界址点和点号及与相邻宗地共用的界址点和点号、界址边及边长;3本宗地位置(所在路、巷及门牌号)、面积、单位名称;4本宗地四邻及其名称、宗地号、邻宗地界址示意线;5相邻的道路、街巷及其名称;6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7指北方向、比例尺、绘制年月、绘图员与审核员姓名等。3.4.3宗地图绘制方法宗地图一般可借助于微机绘制宗地图。3.4.4宗地图绘制的技术要求1一般用32k、8k、16k规格图纸绘制。宗地过大,8k幅面不能容纳,比例尺过小影响精度时,也可以按分幅图整饰,其图号可在宗地号后用、注记,中间用横杠相隔。2不论幅面多大,是否分幅,均须保证比例尺准确。3宗地界址边长应注实量长度,且必须全部注记。边长过大没有实量数据的可注记解析反算边长。总长注界址线外,分段长注在界址线内。4宗地图的指北方向与相应的地籍图北方向完全一致。5宗地图的整饰、注记要求与地籍图相同。6宗地图图幅号、地籍号注在图框内北边中间位置上;指北方向置于图的右上角(或左上角);比例尺、绘图员,绘制日期等置于图框下面。注记字头朝北。7宗地号注记字头朝北;界址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