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儿童风儿童早教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课件ppt模板_第1页
卡通儿童风儿童早教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课件ppt模板_第2页
卡通儿童风儿童早教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课件ppt模板_第3页
卡通儿童风儿童早教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课件ppt模板_第4页
卡通儿童风儿童早教之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课件ppt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PPT模板,目录,1,什么是早期教育,2,早期教育的重要性,3,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4,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5,0-3岁婴幼儿常用游戏方法及玩具的选择,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概念,所谓早期教育,它的本质特点是0-6岁人脑迅速生长发育期给孩子以丰富有趣的生活,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提高人的基本素质。 相关名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早期学习 学前教育:入学前的教育;狭义:幼儿园的教育(3-6、7岁)广义:从出生到入小学前(0-6、7岁) 幼儿教育:这里牵涉到人的年龄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

2、36岁)、儿童期(6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等,对早期教育的解读,1)从教育对象上看 不仅是对0-6、7岁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和养育者的教育 (2)从教育目的上看 不仅是智力的开发,更应该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 (3)从教育内容上看 不应该只是强调学识字、学英语、学画画等 (4)从教育方式上看 早期教育的教育方式应该避免灌输式、说教式,而应该以对话式、互动式为主,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一)从生理上看,0-3岁是脑细胞发育和大脑网络形成 的快速期。 出生后新生儿的脑重量为360克39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三分之一;六个月新

3、生儿脑重为660克700克,近成人的一半;1岁脑重量为900克;三岁脑重量为1011克,是成人的四分之三;七岁脑重量为1280克接近成人;十三岁脑重量为1350克;成人平均脑重量为1400克。 儿童早期还是大脑网络迅速形成的时期。 人类大脑皮层是由无数的神经元和突触所构成的极端复杂的网络系统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越密切,信息的传递就越快。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高峰期,那么我们又知道,大脑发育的速度与智力发展的速度相一致,也就是说明了,0-3岁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我们根据这以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真正是教育始于生命的开端。 由此可见,早期教育能够促进

4、脑细胞发育以及大脑网络的快速形成,二)从心理上看,蒙台梭利指出主张幼儿发展的关键动力有两个:一是敏感力;二是“吸收性”心智 (1)幼儿早期有很多重要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关键期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只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语言的敏感期:0-6岁(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可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出生八个月到八岁是语言的敏感期 两到三岁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出生到两岁是行走的敏感期 一岁半到四岁是微小精细动作发展的敏感期; 两岁左右占有欲的敏感期; 两到四岁是秩序的敏感期; 两到五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敏感期; 两到六

5、岁是空间知觉的敏感期; 两岁半到六岁是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三岁半到四岁半是书写的敏感期; 四岁半到五岁半是阅读的敏感期; 因此及时、正确、科学、丰富的早期教育教育是幼儿发展的需要,2)早期教育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2)早期教育是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综合了一些心理学家对智力测验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年龄智商与成熟年龄智商的相关数,绘制了一张个体智力发展曲线图,假如以17岁儿童智力发展为成熟智商100%,4岁时发展为50%,8岁时发展为80%,12岁时发展为90%,13岁时发展为92%。 从个曲线看到儿童智力发展是非匀速不均衡的,前四年发展快,第二个四年减慢,

6、第三个四年缓慢。说明儿童智力发展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开发智力一个重要条件,必须以知识为载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孩子的能力,早期教育就成为开发智力的内容和有效手段,3)儿童早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期,中国古话云“3岁看大,7岁看老”. 3岁前养成的习惯很难再改变,因为习惯已成自然,而7岁形成的性格就更难改变了。 早期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础的,其价值无可比拟,所以哈佛大学教授怀特曾经说过:“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教育工作者的经历主要放在6岁到8岁以后孩子身上现在,世界终于发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了。” 日本幼儿园开发协会专务理事,千叶大学教授多湖辉在谈到日本零岁教育时说:“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划时代的创举

7、。,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01,02,03,04,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期教育并不是给年幼的孩子上课;儿童天生是学习的主体,早期教育应该是教育者与儿童的互动,早期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早期教育应以安全为主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早期教育要注重生活化和兴趣的原则,双生子爬梯试验,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试验,是由一位叫格赛尔的美国心理学家完成的。这个试验叫做“双生子爬梯试验”

8、,研究的是双生子(即双胞胎)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 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让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48周的小孩刚刚学会站立,或者仅会摇摇晃晃勉勉强强地走,格赛尔每天训练这个孩子15分钟,中间经历了许多的跌倒、哭闹、爬起的过程,终于,这个孩子艰苦训练了6周后,也就是到了孩子54周的时候,他终于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了。 双胞胎中的弟弟,基础情况跟哥哥完全一样,不过格赛尔让他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这时的孩子基本走路姿势已经比较稳定了,腿部肌肉的力量也比哥哥刚开始练的时候更加有力,并且他每天看着哥哥训练,自己也一直跃跃欲试,结果

9、,同样的训练强度和内容,他只用了两周就能独立地爬楼梯了,并且还总想跟哥哥比个高低。 一个是从48周开始,练了6周,到了54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学的尽管用时短,但效果不差,而且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 结论:儿童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很多学习并不是越早越好 。教育应该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出生后-1个月,发展指标:出生后的婴儿有无条件反射,每天睡16-22个小时,婴儿出生几天后就可以俯卧(有本能的挣扎);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喜欢看人脸,对味道和母亲的体

10、味有反映,有各种表情与动作。 教养策略:做皮肤接触,练习抬头,1-2个月,发展指标:头部可以抬高一些,撑起头,抓握反射消失出现自觉的抓握动作,移动的物体能吸引宝贝的注意力,通过触觉和视觉辨认亲人和物,以哭闹的形式表达情感,小睡时间减少。 教养策略:让婴儿生活逐渐形成规律,训练把尿,建立大小便的条件反射,每天俯卧半小时以上,训练婴儿视觉追踪能力,触摸抓握各种玩具,早期预防肥胖症,2-3个月,发展指标:体重约为出生时的两倍,开始注意周围环境中熟悉的面孔和物体,有意识的移动手和脚,头部能直立着向四周张望,仰望时能抬起前半身,会与父母“交谈”,能摇晃,注视自己的手。 教养策略:勤与婴儿交谈,帮助婴儿用

11、手拍打,够取眼前的玩具,让婴儿听简单、快乐的音乐,抱着他随着音乐节奏跳舞。 注意防止婴儿佝偻病。让婴儿俯卧,用镜子逗引他抬头挺胸,带婴儿到户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3-4个月,发展指标:在床上趴着时,头部能抬离床面数秒,平躺时能翻身,手能握住玩具,可以看4-7米远,对周围的事物都感兴趣,吃奶时出现分心,睡眠时间已经形成规律。 教养策略:加强感官训练(听、视、嗅、触、喂觉),能主动抓取桌上的玩具,多运动四肢,5-6个月,发展指标:脑 重是出生时的两倍,能坐片刻、会抓握自己的脚玩耍,两脚会做蹦跳的动作,会扔东西,可以玩具从一手交换到另一手,开始会认生,会发脾气

12、,会用双手抱奶瓶。 教养策略:培养宝贝的良好情绪,多给宝贝接触人的机会,引导宝贝练习抓握小的物体,多交流,从学习靠坐到独立坐,练习抓取小东西,学习自己吃饼干,学会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点头或摇头,7-8个月,发展指标:开始长出门牙,能双手扶着站立,会爬,会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头配合抓玩具,会敲打玩具,能独立坐稳,会自己吃饼干等,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提高,有初步的模仿能力。 教育策略:训练爬行,训练宝贝拿、放玩具,玩躲猫猫游戏,学习用动作表示“谢谢”“再见”“你好”等,训练宝贝的阅读能力,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9-10个月,发展指标:长牙3-5颗,尝试自己独立站立

13、,会抽取玩具,会二指捏,会“察言观色”,喜欢探索周围环境,喜欢模仿动作。 教养策略:训练借用外力站立,成人扶着腋下学习双脚交替步前进,练习蹲下,训练投和扔,加强手的控制力,引导看图片,训练阅读能力,模仿成人的发音,加紧学习听和说的兴趣。扩展交往范围,与同伴游戏,训练大小便的坐盆习惯,11-12个月,发展指标:长牙3-5颗,会扶着物体行走几步,能听懂名称指出物品或5-6种图画,会用手势表示简单需要,发音模糊,喜欢玩藏东西的游戏,会握笔图图点点,能执行简单的指令,听故事会模仿动作,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教养策略:注意合理膳食,练习独立行走和手膝爬行,增强手部力量的训练,发双叠音,认识红色,听指令拿东

14、西,禁止宝贝做不该做的事,不能“为所欲为”,学会分享,1岁-1岁3个月,发展指标:萌发好奇心,好动,会自己坐下、蹲下和独自站立,会动手游戏(搭积木、旋转瓶盖、倒小球、用勺子舀等),能指认熟悉的人或物,会说简单的字、词,开始出现难懂的语言,有意识行为开始增多,害怕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对熟悉的人有很强的依赖感。 教养策略:为刚刚学步的宝贝提供安全无障碍的运动环境,鼓励、满足、支持宝贝的肢体动作的需要,引导宝贝体验满足的喜悦,通过各种感觉活动帮助宝贝对身边的事物的认知和记忆的经验积累,为宝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提高宝贝的活动积极性,有意识的扩大宝贝社会交往范围,提高宝贝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

15、,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1岁4个月-1岁6个月 发展指标:会跑,但不稳,喜欢扔球和抬脚踢球,能借助外力上下楼梯,手部力量控制较为准确,有辨别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许多能听懂的词字,会执行简单的指令并坚持自己独立完成,尝试各种行为,以观察别人的反应,开始表现出对事物的喜好(无理取闹、发脾气)对黑暗和某些动物产生恐惧。 教养策略: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宝贝做自己想做的事,扩大宝贝的活动范围,给宝贝学习新的生活本领机会(拿勺吃饭,用杯子喝水等),为宝贝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利用宝贝的爱听爱模仿的特点增进宝贝对事物的认识与理解,为宝贝创设刺激丰富的游戏环境,通过多种有趣的玩耍培养宝贝积极快

16、乐的心境,强化宝贝好奇、好动、爱探究竟的天性。为宝贝创造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1岁7个月-1岁9个月 发展指标:能双手扶上下楼梯,能控制跑的动作,会踢球,会向前、向侧和倒退这走路,能搭5-7块积木,会正确使用勺子,会根据颜色匹配物品,能将三角形、圆形和方形对应嵌入,爱说和模仿成人的语言,会用简单的短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形成了初级的自我意识,能正确的使用人称代词“我”,可以在成人的帮助、提醒下学习控制大便。 教养策略:为宝贝创造安全以满足宝贝独立活动的区域,培养宝贝控制自己大小便,促进宝贝认知水平和手部肌肉活动能力的发展,让宝贝在尝试中累积经验,体验因果关系,不断强化宝贝听、说、学和创造新词汇的欲望

17、与积极性,鼓励宝贝大胆表达,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1岁10个月-2岁 发展指标:能控制双脚做蹬腿向前走,能将手中的物品朝某个目标扔去,能从楼梯矮阶上往下跳,能粗略模仿画简单的线条,会随着音乐节奏拍手,有初步的是非观。 教养策略:宝贝希望摆脱成人管理约束的短暂时空,养成宝贝定时定点进餐习惯,培养宝贝的自理能力,通过游戏不断激发宝贝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重视欣赏宝贝主动向成人表达意见、诉说愿望的举止,在语言沟通中不断获得肯定,感受成功的自信,对宝贝正确的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反之及时制止或转移宝贝的注意力,2岁-2岁6个月 发展指标:行走自如,会双脚跳,手和手指的动作日渐灵活、协调(搭多

18、块积木、串珠、模仿画圆圈),正确识别简单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有空间方位感(远、近、里、外、大、小等),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背儿歌,数字等),能很好的自己吃饭,会穿脱简单的衣服、穿松紧的裤子和解纽扣。 教养策略:日常生活中融入安全教育,切忌恐吓和过分强化,避免由于成人的养护偏执,造成宝贝胆小退缩的性格。有原则性的满足宝贝的要求。增强宝贝的独立自理能力(洗手、擦嘴等),增强宝贝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克服任性和执拗,培养宝贝良好的生活习惯,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养策略,2岁7个月-3岁 发展指标:跑步平稳,会骑乘小三轮脚踏车。脚部肌肉灵活(两脚交替上楼梯,向前、向上和向下跳等)。手部小肌肉

19、灵活(折叠长、正方形,系、解扣子,画圆形和交叉线,拼图),表现出想象力,开始进行角色扮演,喜欢和小伙伴玩,但常用冲突。 教养策略:正确使用餐具,学会选择和等等,感受规则与约束等,提高宝贝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增强宝贝的学习探究与好奇的能力,培养宝贝的独立性,0-3岁婴幼儿常用游戏方法及玩具的选择,2-6个月婴儿的玩具与游戏,要能看、能听、能触摸、能抓握;有利于发展婴儿视觉、听觉、触觉及全身四肢的动作。 颜色鲜艳的气球、游戏毯、娃娃等 声响悦耳,便于抓握的手摇铃、拨浪鼓、发声响的娃娃等 能触摸的布书或布偶、积木、皮球、悬挂玩具等,7-12个月婴儿的玩具与游戏,以训练爬、站、走和手与手指的精细动作为主,发展感知觉,增加认识,听说话模仿发音,学单词以及逗乐性、娱乐性。 训练动作练习爬:小积木、小木珠、纸盒、锤盒、铃鼓等。 发展感知觉:色彩鲜明、形象逼真、能发出声响的木制或塑料的小动物、套碗、不倒翁、橡塑制的球、娃娃以及发响的小乐器等。 发展语言及认知能力:日常所见 音乐娱乐:小乐器(铃、鼓等,1-2岁幼儿的玩具与游戏,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人和事物培养认知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