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1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2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3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4页
《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及反思(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自然的语言的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面我就按照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后反思五个部分实行说课。一、 说教材。(一)、教材简介: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过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谈起,形象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则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简介: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

2、标定为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使用。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升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水平。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使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

3、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实行全面概括。二、说学生。1、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2、水平分析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

4、格差异 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所以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三、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个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以适当的点拨。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4涵泳品味法

5、。对语言的理解使用尤须如此。5延伸拓展法。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水平。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实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所以,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教学环节安排如下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

6、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配乐朗读或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学生朗读。多媒体显示: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1)本文说明对象时什么?(物候,物候学)(2)理清思路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

7、学的意义。(3)本文说明顺序是什么?(逻辑顺序)三、细读课文,知识抢答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确:(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

8、次排列的(5)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齐读大林寺桃花请运用课文知识来解说这一奇观现象。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四、品味语言,赏析课文1、品读文章一、二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 我觉得-(字词或句子)写得好,因为。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多媒体显示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

9、隧道,向目的地前进。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示例: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请说说。1、清明前,开秧田2、柳毛开花,点豆种瓜3、馒头云,天气晴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5、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6“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

10、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五、布置作业1说明“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三则农谚包含的物候知识。2为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请以“水、空气、森林、动物保护”为对象拟两条环保标语。例: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3举一个你熟悉的“人类朋友”的例子,向别人介绍,好吗?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在本课的具体教学时,我走出传统教法的樊篱,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沉默无语的文本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充满魅力、鲜活的教学内容,赋予了文体以飞扬的生命力。在老师富有启迪性和亲和力的语言导引下,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积极合作,惟恐自己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机会。他们灵活地采用了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求知的乐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象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