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组 一、命题情况分析 本试卷能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言积累为目的,紧扣书本而略超于书本,出题活但有格。整个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联系生活的原则,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注重检测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试卷分析 1、题型多样,包括古诗词连线、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正确的读音,选择关联词,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课外阅读。 2、不同类型的题型,都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注重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语文中的应用。 三、年级质量分析 (一)、总体分析 班级 参考 人数总分 人均分优秀

2、人数 优秀率 及格 人数及格率 四年级 547 50149 91.68 509 93.23% 540 98.72% (二)、各小题情况分析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一题:古诗词对对碰。分值5分,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诗句连线。本题得分率:99.62%,失分率:0.38%。本题错误的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错误原因:课外古诗不会背。从得分率来看,大部分学生古诗词背诵情况较好,极个别学生对课外古 诗掌握的不好,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让学生背书要人人过关。 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分值10分。本题得分率:82.65%,失分率: 17.35%.

3、 本题错误较多的是“鱼贯而出”的“而”字和“迷惑不解”的“惑”字。 “鱼贯而出”的“而”,错误原因:学生书写不规范,“而”没带勾,两竖太长。“迷惑不解”的 “惑”,错误原因:上面 “或”字少一撇。因此,这两个字失分较重。 从得分率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字音、字形掌握得不牢固;二是答题时书写不够规范。 第三题,选正确的汉字或音节,分值3分。本题得分率95.95%,错误原因: 1.对字形、读音掌握不牢,区分不清,如“采、彩”、 “或、惑”、 “xu、xi”错误较多。 2.个别学生做题不细心,会做的选错或漏选。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重视相似字的区分、多音字

4、的积累。 ,错误原因:4分,本题得分率93.2%第四题,补充词语,分值“欲”与学过的同音字混淆,如随心所欲的1.字形记忆不准确,永驻 错写成“遇”、“郁”,危峰兀立的“兀”错写成“雾”, 人间的“驻”错写成“柱”、“住”。做题粗心填错,如“聚()会神”错填为“会”,“腹()2. “受”。受敌”错填为 3.个别学生没有掌握词语,空着不会填。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成语的积累和书写练习。 第五大题,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括号里。分值4分。要求学生分析句子后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本题得分率为98.24%。错误原因:“因为. 所以 .”是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而“虽然.但是 .”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这四句话

5、都出自课文中,因为粗心,没有认真读题,个别同学出错。在讲题时,把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再次强调。 分。8分,每句2第六大题,按要求写句子。分值8分。本题四个句子,共四句话要求不同。本题得分率为97.62%。错误原因:1、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出错的原因:对句意不理解。2、修改病句:“五颜六色”和“红旗”相互矛盾,去掉一个,学生有把“五颜六色”换成“辉煌”“红红”。在讲题时,强调前后搭配要恰当,最后只去掉,不换词语。这种按要求写句子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做有关练习。 分。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8第七大题,根据所学内容填空,分

6、值本题得分率92.78%。错误原因:1、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句子的内容填写正确的句子,极个别学生把“人恒爱之”的“恒”易写成“衡”,或者“恒”字上面少一横。2、关于农业气象的谚语,个别同学易弄混为其它的诗句或有的写出来但出现错别字,如“蚂蚁搬家蛇过道”的“道”有个别同学写成“到”3、看到落日映照的黄沙漠漠的景象,会使你想到王维的诗句,这一空中有的同学未读懂题意,有的读懂却把诗句写错,如“长河落日圆”中“圆”字易写错。4、设计保护黄河的一则标语,有的同学审题不清,有的易写错别字。在今后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强课内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强调字体正确书写。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一)课内阅读,读片段,回答问题

7、。分值9分,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本题得分率9.52%。错误原因:1.本次课内阅读考试内容为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本课课文在上学期就已讲授,在本学期课程讲授中,对第一单元课文复习不到位。学生对本课内容记忆不够深刻。2.本课课题为桂林山水,但在考试过程中,部分学生写成桂林山水甲天下,将课文中引用的俗语与文题记混。3.第五小题中,题目问用什么语气来读,很多学生不懂读书的语气都有什么,知识积累不足,将语气填成“轻声”“重读”。在今后新授课时,多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多引导,多鼓励,激发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对课文加深印象。对学过的课文,及时复习,注重检测。 (二)课外阅读,认真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8、。分值14分,要求学生阅读短文,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本题得分率8.31%,错误原因:1.第二小题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部分同学对题目阅读不认真,所填词语不是课文中的词语,第三小题的第二问依然是从文章中找词语,部分学生想当然,填的不是文章中的词语。3.第三小题问“贵”字的两层含义,部分同学只写出了价格昂贵,没有写出两姐妹感情贵,只是单纯地说是因为礼物是送给姐姐的、礼物贵重等,对文章理解不深入。其实,这个短文是学习与巩固上的原题,老师也讲过,可是出错的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做题习惯,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向学生传授合理有效的阅读

9、方法。 第三部分习作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会与很多人相识相交,如父母、朋友、老师等,请以“我的 ”为题,写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 真诚、关爱、帮助的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围绕题目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做到卷面整洁,语句通顺;分值30分。本题得分率93.94%。大部分学生写的不错,句子通顺,字迹清楚,书写也很认真,题目拟的很恰当,也能够生动描写出关于某人的一件事,中心明确。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不知道在完成半命题作文前,首先要把习作要求中的作文题目补充完整,丢分较多。审题不清。有个别学生没仔细读下面的要求,题目写对了,却没理解要求,写成了两件事或三件事。

10、个别学生还达不到本年级段习作的基本要求:习作内容不充实,三言两语极其简单的完成习作,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在以后的习作指导中,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加强对半命题作文的指导和对审题要求的强调,不跑题,按要求写,写生动具体、内容丰富。 卷面分析 本试卷卷面分值分,得分率74.49%。其中减1分的占42%,减2分的占11%,减3分的占11%,减4分的占2%,个别学生一分都没得住。失分原因:1.学生自己不够重视,2.学生想写好,但写不好,3.老师要求不够严格。这些原因导致了卷面脏,涂画严重,字迹不够工整等问题,失分较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卷面书写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严格的要

11、求,争取考试时卷面少扣分或不扣分。 四、 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映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 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