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来样分析实训报告_第1页
纺织来样分析实训报告_第2页
纺织来样分析实训报告_第3页
纺织来样分析实训报告_第4页
纺织来样分析实训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 目 来 样 分 析 学生姓名 学 院 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专 业 纺织工程 班 级 纺织121 导师姓名 曹老师 2014年 10 月 11 日一、实训目的和要求来样分析实训是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训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懂得织物分析的常用方法,来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概算织物重量及成本核算;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纱的配合。为产品设计、亏本核算及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本课程是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组织、织造学、纺纱学的配套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与纺织材料学课程紧密衔

2、接,一般应在学生修完纺织材料学课程后进行。 二、实训内容和时间安排(一)来样分析1. 常规织物分析2. 特殊外观织物分析3. 实用面料分析,4. 成本核算。(二)时间:2014年09月-12月,12周,每周4学时,共48学时。三、实训仪器、工具及材料仪器、工具:显微镜、天平、烘箱、捻度机、照布镜、针、意匠纸、笔和若干实验耗材等。材料:常规织物、特殊外观织物、实用面料四、分析步骤 1取样;2确定织物的正反面;3确定织物的经、纬向;4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5测定经、纬纱的捻度和捻向;6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7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8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9概算织物重量;10分析织物的组织及色

3、纱的配合。五、完成面料分析表和成本核算实训一:短纤纱织物(面型织物)分析1. 实训步骤和操作方法(一)取样1取样位置试样离布边不小于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2取样大小(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

4、纬纱。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

5、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1)退捻法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2)观察法如果样品中的纱线线密度小,捻度较小,或者成纱的纤维甚为脆弱,则不宜用退捻法。这时可以将纱线纵向放在照布镜或低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右下向左上倾斜的为S捻,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左下向右上倾

6、斜的为Z捻。2. 捻度的简易测定方法 将纱线夹在两个小夹子中间,测量两个小夹子中间纱线的长度,左手的夹子保持不动,旋转右手的夹子并计数,每旋转360计一次,直至纱线退捻完毕,用刚才得到的捻回数除以该长度,即为该条纱线的捻度。单位:捻/cm(六)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我们把其差值与纱线原长比的百分率称为缩率以a(%)表示。aj(%)、aw(%)分别表示经、纬纱缩率(精确到0.01)aj(%)=(L0jLj)/L0j100%aw(%)=(L0wLw)/L0w100%L0j(L0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

7、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在测定织物的经、纬缩率之前,首先应该做好试样的准备,用与织物不同颜色的笔,在织物经、纬向精确地划出一定的长度,并加以明显记号。将纱线从织物中轻轻拔出,使纱线伸直,但不产生伸长,用尺量取长度。经、纬向各以10次观察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得L0j、L0w,代入缩率公式,即可求出aj(%)、aw(%)。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拉直纱线的力不易正确控制,张力太大会使纱线产生意外伸长。张力太小则纱线的屈曲不能伸直。因此精确度较差,操作时要细心并要注意以下几点:(1)粘胶类纤维潮湿时极易伸长,要当心手汗等。(2)经过缩绒或刮绒的织物应首先烧除样品表面的毛绒,而某些捻度较小或

8、强力很差的纱线,尤其要注意避免产生意外伸长。(3)在捻出纱线或拉直纱线时不能产生退捻或加捻。(七)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纱线的线密度是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测定线密度时可采用比较法和称重法。比较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与已知线密度的纱进行比较,此法简单迅速,但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称重法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上浆则应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织物中取出若干根经纱和若干根纬纱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经(纬)纱各测10个试验数据,求其平均值。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T=1000g/L式中:g若干根经、(纬)纱的实际重量(克);L若干根经、(纬)纱的总长度(mm)(八)鉴定织物

9、的经、纬纱原料此项同纺织纤维的分析实验。(九)概算织物重量1称重法将修剪整齐的织物样品放入电子天平称重,再测量该样品的面积,则样品单位面积重量为:G(克/米2)=g/(Lb)式中:G织物每平方米重量(克/米2); g所取样品的重量(克); L样品长度(厘米); b样品宽度(厘米)。2计算法如样品面积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G(克/米2)=PjTj/(1aj)PwTw/(1aw)/100(十)绘出织物组织图2. 来样分析数据记录产品规格:T 1113480312 148/150分析者:日期: 2014年9月18

10、日1 织物密度的测定测量距离(cm)测定位置及根数平均值密 度CV值12345(根数10cm)(%)经纱5240242239242238240.2480.40.67%纬纱5157155155156156155.8311.60.48%2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线密度的测定经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纬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mm)(mm)(%)(mm)(mm)(%)12002041.96%12002052.44%22002031.48%22002062.91%32002052.44%32002073.38%42002041.96%42002083.85%52002031.48%52002062.91

11、%62002041.96%62002073.38%72002031.48%72002062.91%82002041.96%82002083.85%92002031.48%92002073.38%102002041.96%102002062.91%平均值205.41.82%平均值206.63.19%CV值0.34%17.9%CV值0.47%14.17%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g)(g)(tex)(g)(g)(tex)0.00230.002511.29 0.00260.002812.58 经向紧度(%)纬向紧度(%)总紧度(%)估算重量(g/m2)称见重量(g/m2)误差(%

12、)59.73 40.90 76.20 95.75 94.20 -1.65%产品规格:T 1113480312 148/150分析者:日期: 2014年9月18日产品规格经纱密度 480.4 根/10cm织物组织边组织平纹纬纱密度 311.6 根/10cm内幅/外幅 148/150 cm边纱根数64经向织缩率 1.32 %纬向织缩率 3.19 %平方米重量 94.2 g/m2估算重量 95.75 g/m2产品原料线密度捻度捻向百分比原料定量经线组合A涤/棉 65/35 环锭纺11.2915.9捻/cmS100% 82.87 g/mB捻/cm%g/mC捻/cm%g/mD捻/cm%g/mE捻/cm%

13、g/m纬线组合A涤/棉 65/35 环锭纺12.5813.1捻/cmS100% 60.76 g/mB捻/cm%g/mC捻/cm%g/mD捻/cm%g/mE捻/cm%g/m面料成本核算产品规格:T 1113480312 148/150分析者:日期: 2014年9月18日织 物 名 称平纹染色布核算时间2014/9/18织 物 组 织密度经480.4根/10cm幅宽150cm纬311.6根/10cm匹长50m缩率经1.82%匹布重量7.18 kg纬3.19%经纱 根数地经7110 回丝率经0.5%边经64 纬0.2%总数7174原料线密度tex捻度 (捻/cm)百分比%原料定量(g/m)单价 (元

14、/kg)原料费用(元)经线组合A涤/棉 65/3511.2915.9 100.00 82.87 18.8 1.56 BCD小计1.56纬线组合A涤/棉 65/3512.58 13.1 100.00 60.76 18.81.14 BCD1.14 小计2.70 加工费用织造费0.20 元/米折算成6.23 元/米面料成本染整费3.00 元/米染整缩损8.00%17.42 轧光0.00 元/米其它0.50 元/米管理分滩0.02 元/米利润%10.00%所得税%17.00%实训二:短纤纱织物(毛型织物)分析1. 实训步骤和操作方法(一)确定织物的经、纬面 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

15、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二)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 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 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 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 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 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

16、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 (三)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 (四)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 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 1)退捻法 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

17、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 2)观察法 如果样品中的纱线线密度小,捻度较小,或者成纱的纤维甚为脆弱,则不宜用退捻法。这时可以将纱线纵向放在照布镜或低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右下向左上倾斜的为S捻,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为Z捻。(五)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我们把其差值与纱线原长比的百分率称为缩率以a(%)表示。aj(%)、aw(%)分别表示经、纬纱缩率(精确到0.01) aj(%)=(L0jLj)/L0j100% aw(%)=(L0wLw)/L0w100% L0j

18、(L0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 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 在测定织物的经、纬缩率之前,首先应该做好试样的准备,用与织物不同颜色的笔,在织物经、纬向精确地划出一定的长度,并加以明显记号。 将纱线从织物中轻轻拔出,使纱线伸直,但不产生伸长,用尺量取长度。经、纬向各以10次观察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得L0j、L0w,代入缩率公式,即可求出aj(%)、aw(%)。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拉直纱线的力不易正确控制,张力太大会使纱线产生意外伸长。张力太小则纱线的屈曲不能伸直。因此精确度较差,操作时要细心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粘胶类纤维潮湿时极易伸长,要当心手汗等。 (2)经过缩绒或

19、刮绒的织物应首先烧除样品表面的毛绒,而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 尤其要注意避免产生意外伸长。 (3)在捻出纱线或拉直纱线时不能产生退捻或加捻。 (六)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 纱线的线密度是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测定线密度时可采用比较法和称重法。 比较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与已知线密度的纱进行比较,此法简单迅速,但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 称重法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上浆则应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织物中取出若干根经纱和若干根纬纱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经(纬)纱各测10个试验数据,求其平均值。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 T=1000g/L 式中:g若干根经、(纬)纱

20、的实际重量(克); L若干根经、(纬)纱的总长度(mm) (七)概算织物重量 1称重法 将修剪整齐的织物样品放入电子天平称重,再测量该样品的面积,则样品单位面积重量为:G(克/米2)=g/(Lb) 式中:G织物每平方米重量(克/米2); g所取样品的重量(克); L样品长度(厘米); b样品宽度(厘米)。 2计算法 如样品面积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 G(克/米2)=PjTj/(1aj)PwTw/(1aw)/100来样分析数据记录产品规格:W/A 849311899 56/68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

21、9日1 织物密度的测定测量距离(cm)测定位置及根数平均值密 度CV值12345(根数10cm)(%)经纱5555758626258.8117.60 4.74%纬纱5485249495049.699.20 2.73%2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线密度的测定经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纬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mm)(mm)(%)(mm)(mm)(%)12002062.91%12002167.41%22002052.44%22002177.83%32002073.38%32002146.54%42002052.44%42002156.98%52002052.44%52002136.10%6200205

22、2.44%62002146.54%72002052.44%72002125.66%82002062.91%82002146.54%92002041.96%92002115.21%102002041.96%102002125.66%平均值205.22.53%平均值213.86.45%CV值0.45%17.20%CV值0.876%12.70%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g)(g)(tex)(g)(g)(tex)0.1720.17483.82 0.1980.19992.61 经向紧度(%)纬向紧度(%)总紧度(%)估算重量(g/m2)称见重量(g/m2)误差(%)39.84 35.

23、32 61.09 199.34 207.94.12%产品规格:W/A 849311899 56/68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9日产品规格经纱密度 117.60 根/10cm织物组织边组织平纹纬纱密度 99.20 根/10cm内幅/外幅56/68 cm边纱根数64经向织缩率2.53%纬向织缩率6.45%平方米重量207.9 g/m2估算重量199.34 g/m2产品原料线密度捻度捻向百分比原料定量经线组合A毛/腈 10/90 包芯(30Tex+20D/12f)83.8212.2捻/cmZ100%62.1g/mB捻/cmZ/S%g/mC捻/cmZ/S%g/mD捻/cmZ/S%g/mE捻/c

24、mZ/S%g/m纬线组合A毛/腈 10/90 包芯(30Tex+20D/12f)92.6111.5捻/cmZ100%66.8g/mB捻/cmZ/S%g/mC捻/cmZ/S%g/mD捻/cmZ/S%g/mE捻/cmZ/S%g/m实样面料成本核算产品规格:W/A 849311899 56/68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9日织 物 名 称毛腈斜纹绒布核算时间2014/10/9织 物 组 织密度经117.6 根/10cm幅宽68cm纬99.2 根/10cm匹长30m缩率经2.53%匹布重量4.2 kg纬6.45%经纱 根数地经800回丝率经1.5%边经64纬2.0%总数864原料线密度tex捻度

25、 (捻/cm)百分比%原料定量(g/m)单价 (元/kg)原料费用(元)经线组合A毛/腈纶6.5/93.5 包芯(30Tex+20D/12f)83.8 12.20 10062.14 362.24 BCD小计2.24 纬线组合A毛/腈纶6.5/93.5 包芯(30Tex+20D/12f)92.6 11.50 10066.78 362.40 BCD小计2.40 合计4.64 加工费用折算成0.15元/100梭织造费1.49 元/米面料成本染整费2.5元/米染整缩损7%12.10 轧光0元/米其它0元/米管理分滩0.12元/米利润%10%所得税%17%实训三:长丝纱织物(复杂织物)分析1. 实训步骤

26、和操作方法(一)取样1取样位置试样离布边不小于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2取样大小(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5由

27、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

28、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1)退捻法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2)观察法如果样品中的纱线线密度小,捻度较小,或者成纱的纤维甚为脆弱,则不宜用退捻法。这时可以将纱线纵向放在照布镜或低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右下向左上倾斜的为S捻,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为Z捻。2. 捻度的简易测定方法 将纱线夹在两个小夹子中间,测量两个小夹子中间纱线

29、的长度,左手的夹子保持不动,旋转右手的夹子并计数,每旋转360计一次,直至纱线退捻完毕,用刚才得到的捻回数除以该长度,即为该条纱线的捻度。单位:捻/cm(六)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我们把其差值与纱线原长比的百分率称为缩率以a(%)表示。aj(%)、aw(%)分别表示经、纬纱缩率(精确到0.01)aj(%)=(L0jLj)/L0j100%aw(%)=(L0wLw)/L0w100%L0j(L0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在测定织物的经、纬缩率之前,首先应该做好试样的准备,

30、用与织物不同颜色的笔,在织物经、纬向精确地划出一定的长度,并加以明显记号。将纱线从织物中轻轻拔出,使纱线伸直,但不产生伸长,用尺量取长度。经、纬向各以10次观察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得L0j、L0w,代入缩率公式,即可求出aj(%)、aw(%)。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拉直纱线的力不易正确控制,张力太大会使纱线产生意外伸长。张力太小则纱线的屈曲不能伸直。因此精确度较差,操作时要细心并要注意以下几点:(1)粘胶类纤维潮湿时极易伸长,要当心手汗等。(2)经过缩绒或刮绒的织物应首先烧除样品表面的毛绒,而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尤其要注意避免产生意外伸长。(3)在捻出纱线或拉直纱线时不能产生退捻或

31、加捻。(七)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纱线的线密度是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测定线密度时可采用比较法和称重法。比较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与已知线密度的纱进行比较,此法简单迅速,但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称重法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上浆则应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织物中取出若干根经纱和若干根纬纱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经(纬)纱各测10个试验数据,求其平均值。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T=1000g/L式中:g若干根经、(纬)纱的实际重量(克);L若干根经、(纬)纱的总长度(mm)(八)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此项同纺织纤维的分析实验。(九)概算织物重量1称重法将修剪整齐的织物样品

32、放入电子天平称重,再测量该样品的面积,则样品单位面积重量为:G(克/米2)=g/(Lb)式中:G织物每平方米重量(克/米2); g所取样品的重量(克); L样品长度(厘米); b样品宽度(厘米)。2计算法如样品面积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G(克/米2)=PjTj/(1aj)PwTw/(1aw)/100(十)绘出织物组织图2. 结果来样分析数据记录产品规格:C/N 209315495 243/245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16日1 织物密度的测定测量距离(cm)测定位置及根数平均值密 度CV值12345

33、(根数10cm)(%)经纱5158155159157158157.4314.80.86%纬纱5243248251247248247.4494.81.04%2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线密度的测定经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纬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织缩率(mm)(mm)(%)(mm)(mm)(%)12002052.44%12002083.85%22002062.91%22002104.76%32002041.96%32002094.31%42002052.44%42002083.85%52002052.44%52002104.76%62002062.91%62002115.21%72002062.91%72

34、002094.31%82002052.44%82002125.66%92002062.91%92002115.21%102002062.91%102002094.31%平均值205.42.63%平均值219.74.62%CV值0.34%12.64%CV值0.638%13.14%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称见重量公定重量线密度(g)(g)(tex)(g)(g)(tex)0.00420.004520.45 0.00180.00208.58 经向紧度(%)纬向紧度(%)总紧度(%)估算重量(g/m2)称见重量(g/m2)误差(%)52.67 53.6478.06 110.64 108.1-2.35%产品

35、规格:C/N 209315495 243/245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16日产品规格经纱密度 314.8 根/10cm织物组织边组织平纹纬纱密度 494.8 根/10cm内幅/外幅 243/245 cm边纱根数64经向织缩率 2.63 %纬向织缩率 4.62 %平方米重量 108.1 g/m2估算重量 110.64 g/m2产品原料线密度捻度捻向百分比原料定量经线组合A棉/锦纶 50/50环锭纺20.453.3捻/cmZ100% 162.66g/mB捻/cm%g/mC捻/cm%g/mD捻/cm%g/mE捻/cm%g/m纬线组合A棉/锦纶 50/50环锭纺8.580捻/cm100% 1

36、09.1g/mB捻/cm%g/mC捻/cm%g/mD捻/cm%g/mE捻/cm%g/m面料成本核算产品规格:C/N 209315495 243/245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16日织 物 名 称锦棉纬减花布核算时间2014/10/16织 物 组 织密度经314.8根/10cm幅宽245cm纬494.8根/10cm匹长50m缩率经2.63%匹布重量13.59 kg纬4.62%经纱 根数地经7650 回丝率经0.5%边经64 纬0.2%总数7714 原料线密度tex捻度 (捻/cm)百分比%原料定量(g/m)单价 (元/kg)原料费用(元)经线组合AC/N 50/5020.45 3 100

37、.00 162.66 28.6 4.65 BCD小计4.65纬线组合AC/N 50/508.58 0 100.00 109.10 26.82.92BCD2.92 小计7.58 加工费用织造费0.15 元/米折算成7.42 元/米面料成本染整费2.50 元/米染整缩损8.00%25.15 轧光0.00 元/米其它0.50 元/米管理分滩0.02 元/米利润%10.00%所得税%17.00%实训四:长丝纱织物(常规织物)分析3. 实训步骤和操作方法(一)取样1取样位置试样离布边不小于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2取样大小(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

38、或更大。(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

39、纱为纬纱。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1)

40、退捻法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2)观察法如果样品中的纱线线密度小,捻度较小,或者成纱的纤维甚为脆弱,则不宜用退捻法。这时可以将纱线纵向放在照布镜或低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右下向左上倾斜的为S捻,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为Z捻。2. 捻度的简易测定方法 将纱线夹在两个小夹子中间,测量两个小夹子中间纱线的长度,左手的夹子保持不动,旋转右手的夹子并计数,每旋转360计一次,直至纱线退捻完毕,用刚才得到的捻回数除以该长度,即为该条纱线的捻度。单位:捻/cm(六)测定

41、织物的经、纬纱缩率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我们把其差值与纱线原长比的百分率称为缩率以a(%)表示。aj(%)、aw(%)分别表示经、纬纱缩率(精确到0.01)aj(%)=(L0jLj)/L0j100%aw(%)=(L0wLw)/L0w100%L0j(L0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Lj(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在测定织物的经、纬缩率之前,首先应该做好试样的准备,用与织物不同颜色的笔,在织物经、纬向精确地划出一定的长度,并加以明显记号。将纱线从织物中轻轻拔出,使纱线伸直,但不产生伸长,用尺量取长度。经、纬向各以10次观察值

42、求出算术平均值,即得L0j、L0w,代入缩率公式,即可求出aj(%)、aw(%)。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拉直纱线的力不易正确控制,张力太大会使纱线产生意外伸长。张力太小则纱线的屈曲不能伸直。因此精确度较差,操作时要细心并要注意以下几点:(1)粘胶类纤维潮湿时极易伸长,要当心手汗等。(2)经过缩绒或刮绒的织物应首先烧除样品表面的毛绒,而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尤其要注意避免产生意外伸长。(3)在捻出纱线或拉直纱线时不能产生退捻或加捻。(七)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纱线的线密度是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测定线密度时可采用比较法和称重法。比较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与已知线密度的纱进行比较,此法

43、简单迅速,但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称重法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上浆则应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织物中取出若干根经纱和若干根纬纱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经(纬)纱各测10个试验数据,求其平均值。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T=1000g/L式中:g若干根经、(纬)纱的实际重量(克);L若干根经、(纬)纱的总长度(mm)(八)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此项同纺织纤维的分析实验。(九)概算织物重量1称重法将修剪整齐的织物样品放入电子天平称重,再测量该样品的面积,则样品单位面积重量为:G(克/米2)=g/(Lb)式中:G织物每平方米重量(克/米2); g所取样品的重量(克); L样品长

44、度(厘米); b样品宽度(厘米)。2计算法如样品面积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G(克/米2)=PjTj/(1aj)PwTw/(1aw)/100(十)绘出织物组织图4. 结果来样分析数据记录产品规格:A 88410320 148/150分析者:日期: 2014年10月23日1 织物密度的测定测量距离(cm)测定位置及根数平均值密 度CV值12345(根数10cm)(%)经纱5203207206203205204.8409.60 0.78%纬纱5159158161159162159.8319.60 0.92%2织物中经纬纱织缩率、线密度的测定经纱试样长度伸直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